在很多城市繁華的商業圈內,我們經常能見到一些破舊的房屋,它們被高樓大廈環繞其中,與周邊的商業氛圍格格不入。
它們就像是一座座孤島。
每一座「孤島」都有故事,有的是為了紀念,有的卻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一、「倔強」的釘子戶
長沙的黃興路步行街現在已經成為繁華的商業街,也是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但在這裡,還流傳著一個「釘子戶」為爭取400萬補償,堅守6年將開發商熬到破產的故事。
當時為了打造商業街區,在黃興南路改造中,開發商看重這裡的土地,因此給出的補償非常高,很多居民非常高興地配合拆遷。
可是在其中,有一家商鋪表示補償價格太低,他認為自己這間50平米的商鋪至少值400萬。
面對突然的加價,開發商也很頭痛,雙方進行了多次協商,但仍沒有達成一致。
說起這家店鋪,開發商非常無奈:據說這個商鋪當初是由兩戶人家共同出資修建,現在店鋪的繼承人有11個,從法理上講,這11人都是合法繼承人,因此協議需要他們所有人的籤字,但是開發商給出的補償款平分到11人身上,每人並沒有多少。
所以有些人乾脆不同意拆遷。
大家知道,在地產項目中,開發商需要投入的資金很大,如果項目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可能會造成資金鍊斷裂。
果然,在這家「釘子戶」的堅守下,經過6年時間,開發商被熬到破產。
對於這件事,很多網友調侃說:說好的拆遷變成「拆了個寂寞」,更有網友直接稱這家店鋪就是「倒黴蛋」釘子戶。
二、貪心不足蛇吞象
老子在《道德經》裡曾說:禍莫大於不知足。
這句話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貪心不足蛇吞象」。
很多時候,人們把拆遷當作了「飛來橫財」,因此千方百計想要多佔多拿,其實當地與開發商給出的補償價格通常比較合理。
只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往往會失去思考能力,只是處於本能地想要「飛黃騰達」。
其實,這樣的收入並不見得是好事。
《易經》上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大學》裡說: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如果你本身不具備承受突然增加的財富的能力,那過多的財富帶給你的,或許只有麻煩。
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
有太多人,突然暴富,結果揮霍一空後,他的生活會更加困窘。
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要追求的,其實是怎樣提升自己。
只有你自己的格局與承載能力足夠強大,這樣才能容納更多的財富。
三、結論
其實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年來——
凡是之前通過不正當手段牟利的人,這兩年基本都散的差不多了;凡是之前依賴資源和背景發財的人,這兩年基本是混的越來越差;凡是之前靠房子發財的人,這些年基本都沒有養成其他賺錢本領;凡是之前靠投機發財的人,他在其他方面定然不盡如人意,比如家庭和健康;凡是曾經一夜暴富過的人,都在繼續尋找一夜暴富的機會,但結果是再也找尋不到。
這說明了什麼,依賴於某件事「暴富」的不一定是機會,或許可能是禍患。
這個時代,正在開始獎勵那些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努力的人。
我們把時間線拉長,就會發現——
只要你願意努力,這個時代定然不會遮掩你的光彩。
所以,努力吧,所有的努力,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出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