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困在火星的倒黴蛋——火星電影大集合

2021-02-25 知影

其實「太空人失落深空,外界全力救援」,這樣的故事以往好萊塢拍了不知多少次,咳咳,電影誕生之初,梅裡愛就拍過《月球歷險記》啊。拿最近的作品來說,我們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遠一些的作品更有《阿波羅13號》、《紅色星球》。探索與風險,犧牲與救援,不僅僅是在宇宙,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個角落,這種精神都不會缺少。


不過這裡我們想說說那些陷在火星上的倒黴蛋,也省得大家都說「馬特·達蒙,你怎麼又困住了要我們救啊?這要花多少錢啊?」。其實被困住的倒黴蛋前輩多了,馬達不是第一個在火星上玩命的人,他很萌的你們不要總黑他。不信你們看這張誠懇忠厚的臉。


在我的觀影記憶中,和《火星救援》最相似的,要數2010年上映的《火星任務》。布萊恩·德·帕爾馬導演作品。



同樣是多名太空人探索火星,同樣是遭遇意外神秘風暴,同樣是太空飛船緊急救援。特別是唐·錢德爾扮演的第一批登陸隊員倖存者,就和馬達·達蒙一樣,困在火星基地上孤獨求生。有趣的是,他也勤勤懇懇種了一塊菜地。他和植物之間構成了一個最基本的生態循環系統,他提供給植物二氧化碳,有機肥料(就是馬特達蒙在電影裡下半身努力做的那點事),還有光照和水分,植物則給他提供氧氣和基本的食物供給。就那麼一個人悽悽慘慘的活到救援隊來臨。這個情節佔據的戲份很小,基本就是交代了一下,大概是帕爾馬的驚悚癖好發作,這麼一個勵志的情節,揭破謎底的時候他故意拍的神經兮兮,一驚一乍,搞得我當時以為異形已經入侵了呢,和前後都很不搭。當時的情景你們可以看這張圖,其實馬達在離開火星之前,基本也就是這個尿性了。


其實《火星任務》也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科幻片,擔綱主演的也都是當時的好萊塢中堅力量。加裡·西尼斯以《阿甘正傳》中和阿甘相依為命的丹上尉被我們所熟知,他本人還在另一部太空救援電影《阿波羅13號》中和湯姆·漢克斯再次搭檔,扮演那個沒能上天,在地面上策劃各種營救方案的太空人,計算太空船電力分配的那一段尤為精彩。蒂姆·羅賓斯就不用多說了,《肖申克的救贖》讓他永留影史,在電影裡他是營救隊的核心,並在關鍵時刻勇敢犧牲了自己,成為環繞火星運行的一顆人體衛星。唐·錢德爾憑藉《盧安達旅館》幾乎拿到奧斯卡影帝,不過大眾對他最熟悉的形象,是鋼鐵俠的好基友,同樣穿著鋼鐵戰衣在奮戰的那個黑人軍官。你們看這張截圖,當時都很年輕啊。


但相比《火星救援》,《火星任務》在想像力和大場面上走的更遠。火星上的神秘電波訊號,龐大的人面造型建築,火星人留下的遠古信息,給了當時的我們足夠的視覺享受和頭腦滿足。「原來地球的生命來源於火星啊!」雖然這個說法並不鮮見,但在《火星任務》有理有據的故事編織下,顯得尤為充實可信。


尤其是當片尾,加裡·西尼斯選擇乘坐火星人留下的飛船,追尋火星人的足跡,奔向星雲深處的一幕,壯麗而激動人心。如果你對《火星救援》偏向紀實的風格感到不過癮,那麼《火星任務》一定能滿足你的口味,去試試看吧。

第二部關於火星倒黴蛋的電影,是同樣拍攝於2000年的《紅色星球》,情節和設定也如出一轍。一個火星探索飛船遇到緊急失火,乘員被迫倉皇出逃,登陸到火星,女隊長凱莉安·摩絲(就是《黑客帝國》裡的翠尼迪啦)犧牲自己,卻成功撲滅失火,成為最終太空接應者。


火星上的隊員們先後遇到了風暴破壞基地(又是風暴,其實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三分之一,大氣很稀薄,風暴威力很小),缺氧(自以為缺氧,其實……)和攜帶的軍用機器人叛變(這才是大殺器)等諸多困難,還要一路探索人類早先投放到火星上的綠藻神秘消失的原因,總之情節大體上合理,但細節很粗糙,軍用機器人叛變這個橋段,和火星上的神秘生物,是最大的看點。總之在火星上的處境很艱難,你們可以看看這張圖,但問題的出現和解決都有些無釐頭。


片末方·基默(曾經的蝙蝠俠)扮演的唯一倖存者,乘坐俄羅斯早年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不管青紅皂白的逃上天,也不計算角度和軌道,就和女隊長團聚碰頭了,有些虎頭蛇尾。如果不太計較科學細節的話,就場面和故事本身還是值得一看。畢竟是太空電影。


第三部我要說的火星倒黴蛋,你們一定想不到,是誰呢?是州長啊!沒錯,就是著名的《全面回憶》,很多人都看過範·霍恩導演的這部經典科幻,並因為「我是誰」這個經典命題而記憶深刻。但恐怕都忘了,這是發生在火星上的經典故事吧?


州長從來不需要人救,只去救別人,地球上也好,火星上也好,都是如此。早在1990年,州長已經在火星上打生打死,從地面打到地下,大場面真是見得多了。面對火星統治者的欽定,他一點都不姿詞,慨然掉頭反水,雖然沒有吟那兩句詩(這要怪他文化水平不夠),不過革命意志還是很堅定。而且州長不僅僅拯救了自己,還拯救了火星上的人民,比後來人真是高到不知哪裡去。看完《火星救援》的同學,不妨重溫一下經典,好好學習一個。


片尾那段火星寒冰融化噴出地表,形成新的大氣那段,極為壯觀,在1990年也是相當高的水準了。整體上雖然道具、布景現在看來比較簡陋,但在範·霍恩的巧妙安排下,有一種特別的神秘和荒涼。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州長乘坐火車穿越火星地表的那一幕,與《火星救援》裡馬達開著火星車在地面上如螞蟻一般孤獨前行,精神上一脈相承。


其實發生在火星上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前幾年拍砸了的《異星戰場》我就沒說,那個更接近奇幻而非科幻,「biu」的一下就去了火星腦洞太大。還有什麼《火星幽靈》之類的B級片,感興趣的同學們都可以去看看。不過個人覺得最出色的火星科幻片,就是重點說明的這三部啦,希望大家喜歡。限於篇幅,就不多說了,感謝大家看完我這段自娛自樂的廢話。

主編 | 周祚

責編 | 派派

排版設計 | 燈燈

飛鳥冰河:一個厭倦了坐辦公室的數據分析員,一個曾經很努力的職業記者,一個曾經疲於奔命的調查員,一個不喝酒不開車的懶鬼,一個喜歡獨處的男人,一個不稱職的父親,一個好奇心過分旺盛,沒長大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那些「奔向火星」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有影迷指出,馬克能在火星實現自救,前提是太陽系沒有任何一顆行星(衛星)可以提供這樣的條件,如果放在太陽系外,救援的情節就說不通。《火星任務》:駛向遙遠的星辰找祖先?好萊塢電影《火星任務》的核心故事線,與《火星救援》幾乎一樣:一隊人馬去營救孤獨地困在火星的隊友,只不過《火星任務》的末尾更為「異想天開」。
  • 電影推薦:《火星救援》
    最近幾年太空題材的商業大製作屢見不鮮,前有《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再到這部《火星救援》,好萊塢的名導演們似乎越來越願意衝出地球,走向太空去思考問題了。相比之下,《火星救援》顯得要膚淺的多,並沒有試圖去講太多的大道理,也沒有什麼特別硬的物理學知識可以讓那些理科生看完秀優越感,整部電影幾乎就是圍繞著如何將一名「死而復生」的太空人從火星帶回地球的計劃展開的。更多時候其實都是在展示火星的壯麗與這名太空人的機智和幽默。幽默到可以拿到金球獎最佳喜劇類電影。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火星年」嘛,NASA一個接一個開發布會,電影《火星救援》成了年度期待指數最高的科幻電影,甚至比去年的《星際穿越》勢頭更猛。2009年,安迪陸續把小說《火星救援》貼在個人網站上,供大家免費閱讀。在眾多讀者的強烈要求下,他在亞馬遜平臺發布出來,收費0.99美元……意想不到的是,付費讀者比免費看書的群眾還多!2013年,蘭登書屋以六位數買下了小說版權。4天之後,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火星救援》講述了馬克·沃克尼遭遇意外之後,被孤身一人留在火星種植土豆頑強生存、等待救援的故事。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很早就有,1918年就有關於這個紅色星球的電影。雖然火星類電影是科幻電影重要分支,但影史上火星電影精品並不多,一方面早期人類對這顆星球幾乎一無所知,於是很多火星電影就像是憑空捏造出的神話故事,甚至2012年的《異星戰場》也是。
  • 電影版火星PK現實版火星
    在這部1948年製作的電影中,這位說話溫和的卡通人物馬文,因為他的鄰居地球擋住了他觀看金星的視線,使他對地球一直耿耿於懷。  《火星編年史》(Martian Chronicles)在1980年根據雷 布萊伯利的科幻故事改編的迷你電視劇《火星編年史》中,迫於原子彈破壞,火星成為人類的最後希望地,人類湧上地球與火星人展開肉搏戰。
  • 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火星任務》20年前的口碑慘案如何發生的,這部影片是不是真的被低估了?這20年裡,人類在影視劇和現實中火星探險做了哪些嘗試。2030年,人類真的可以登陸火星嗎? 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心很早就有,1918年就有關於這個紅色星球的電影。
  • 萬萬沒想到,傳說中最牛的火星電影居然是……
    以上非專業不正式版的「火星生存指南」,聽上去是不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就知道你會不相信,但就在昨天上映的電影《火星救援》裡,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就真的做到了。馬特·達蒙是誰?反正你知道故事裡他一定又經歷了倒黴催的各種慘境,然後又天賦神力般地活了下來。至於具體過程如何,藝綻君(ID:bjvariety)還是很有職業操守的,先不劇透啦。總之,留意我們偉光正的中國宇航局哦,沒有大中華的襄助,馬特小哥還在火星上啃土豆哪~(是不是很膩害!)最後,還是從吐槽體切換回我們的知乎範兒吧。
  • 其實《火星救援》是一部青春片
    安迪·威爾的小說《火星任務》改編的年度大片《火星救援》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3天,累計票房超過2億,位居近期票房之冠。比另一部近期公映的熱門電影《我的少女時代》9天累計1.96億票房的業績還要好。一部科幻題材電影比一部青春電影的票房業績高,在院線電影市場上並不多見。不過在我看,《火星救援》其實就是一部青春片。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在電影熱映的背後,其原著——小說《火星救援》功不可沒(豆瓣評分9分)。在電影上映前,騰訊文化對原著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進行了郵件專訪。43歲的安迪·威爾是一位從業25年的電腦程式工程師,住在美國加州。他的父親是物理學家,母親學的是電子工程學。當作家是安迪·威爾從小就有的夢想,但他說,為了「不挨餓」,自己還是去上班了。
  • 目標:火星。中國即將探測火星,這份火星題材科幻電影片單請收好
    很多人都知道,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可能最「宜居」的星球。移民火星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成為現實。在眾多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創作者們都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對人類探索火星、移民火星做出過描述。棍哥今天就把那些有關火星探索的電影和劇集做一盤點。
  • 《火星救援》小說原著已在國內開賣 老掉牙火星為啥會好看?
    2015年11月13日訊,火星,一個老掉牙的話題。在很多年之前的網絡輿論場上,火星的意思就是「消息閉塞、對新事物不知曉」。如果你對一個人說「你火星了」,翻譯成現在還勉強算流行的網絡語言應該是「你out了」——就連「火星」這個詞語本身也變得「火星」了起來。
  • 《火星救援》一部經典電影,影片最後揭示主題,讓人深思!
    《火星救援》,一部經典的電影,影片最後揭示主題思想,讓人深思,發人深省。這部電影於2015年在中國上映,上映期間,無數的人去電影院觀看,不得不說,當時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也是在電影院看的,當時這部電影裡面的學術問題以及整片中賭博式的救援方式,不得不說,人類做為靈長類動用,在感情面前 ,友情、愛情、親情還是可以戰勝理智的。影片的主線就是美國探索火星,因一場火星風暴,男主滯留火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意外得知男主沒有死的消息,全員振奮。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九天之際,安放安屬?」一首《天問》,表達了華夏兒女千年來對自然宇宙和真理的追問和求索。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之際,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正式公布。
  • 《火星救援》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
    雖然它基於計算機科學家安迪威爾的同名暢銷小說,但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直接喚起了一部更老的電影:拜倫哈斯金的「火星上的魯賓遜漂流記」,其聳人聽聞的標語「美國唯一一位太空人進站反對地球以外的所有可能性!「幾乎總結了兩部電影。
  • 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細節曝光 2025年人類踏足火星
    2022年:進行2次裝滿貨物和補給的火星任務,但不載人這是SpaceX大型獵鷹火箭發射升空的渲染圖。圖中,飛船與助推器分離馬斯克表示,他「雄心勃勃」的時間表將2022年定為第一艘大獵鷹飛船前往火星的日期。
  • 火星上沙塵暴的威力真有電影上那麼大嗎?並不是
    圖 1關於火星沙塵暴有些流傳的神話,這麼說有些輕描淡寫,火星以其環繞星球的沙塵暴而出名,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科幻作者和好萊塢電影經常把沙塵暴描繪得比實際危險,在《火星救援》中,一股強大的沙塵暴摧毀了設備,使馬特·達蒙滯留在火星上,迫使他在那裡艱難求生。
  • 火星上沙塵暴的威力真有電影上那麼大嗎?並不是
    圖 1 關於火星沙塵暴有些流傳的神話,這麼說有些輕描淡寫,火星以其環繞星球的沙塵暴而出名,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科幻作者和好萊塢電影經常把沙塵暴描繪得比實際危險,在《火星救援》中,一股強大的沙塵暴摧毀了設備,使馬特·達蒙滯留在火星上,迫使他在那裡艱難求生。
  • 火星救援:我在火星種土豆的那兩年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近幾年來最知名的一部關於火星的電影——《火星救援》。《火星救援》是由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冒險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克裡斯汀·韋格、傑夫·丹尼爾斯、凱特·瑪拉、塞巴斯蒂安·斯坦、切瓦特·埃加福特聯袂主演。該片於2015年10月2日在美國上映。
  • 致敬百年火星電影夢 直播版「火星救援」將在鬥魚上演
    於是筆者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從各個年代的火星電影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十部。借著這十部電影,我們可以窺得世界各地電影人對於火星想像的一些角落。迪克發表於1966年的短篇小說《記憶公司》,作為一部標準的好萊塢大片,電影的情節較原著有了巨大的改動。小說中唯唯諾諾的小公務員變成了肌肉健碩的搬磚大漢,故事發生的主要場景也從地球轉移到了火星。菲利普?迪克筆下的奎爾在幼時以近乎荒誕的方式救了地球,而州長飾演的奎德可是真刀真槍地解放了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