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海巡160」輪正式列編

2021-01-11 看看新聞Knews

今天,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海巡160」輪正式列編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該船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新一代信息化大型航標作業船。

「海巡160」是世界首艘使用三維設計建造的大型航標船,也是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總長73.34米,型寬14.00米,型深6.20米,最大排水量2300噸,滿足中國遠海航區要求,能夠在輕度冰況區域正常航行。該船設雙機雙可調槳主推進系統、艏部側推器、動力定位系統和甲板 航標作業系統,主要用於我國東海海區各港口航道航標布設、撤除、巡檢和維護,承擔海上無線電導航信號監測職責,並能兼顧海上防汙染和環境保護等任務。

上海航標處處長黃純對看看新聞Knews記者表示,與在役的航標船相比,「海巡160」配置了全船信息採集、綜合信息處理和融合通信等先進的信息系統,使該船可成為一個集信息收集、融合傳輸、綜合處理和顯示的水上智能移動平臺。該船除了執行常規航標維護和作業外,由於配置了無線電導航監測系統,可實現對我國沿海各類無線電導航系統進行科學監測和綜合評價,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海上導助航作業綜合能力的提升。

同時,「海巡160」利用的三維設計建造工藝和無紙化建造也為數位化造船開啟了新徵程。三維體驗平臺能夠模擬船員在船上的行走、操作、運維,充分反映人在船上的行為,從而能夠使船舶在設計階段充分發現問題,有效控制更改及造船成本,縮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質量。大型航標船的總建造師周學坤介紹,「在建造船的過程中,以前的工人施工時需要拿著圖紙在腦海中進行建模,現在拿著電腦轉一下角度每一個零件就像搭積木一樣很直觀的了解」。

據了解,「海巡160」輪正式列編後,將成為我國東海海區海上導助航作業的主力船舶,高度的信息化將進一步提升我國海事航保部門履行職責的能力,保障海上運輸線的安全暢通,為交通強國作出更多的貢獻。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謝丹青 通訊員:龐皓嚴 編輯:範燕菲)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破冰救助船交付 破冰能力與雪龍號相同
    7月9日,中國專業救助船「北海救117」輪在山東煙臺正式列編中國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將執行中國北部海區海上救助任務。該船是世界上首艘同時具備海上救助與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輪是北海救助局8000KW系列救助船的第6艘,總長99米,型寬15.2米,型深7.6米,該輪在保留傳統功能的基礎上,主要增加了固定式溢油回收設備和溢油回收艙,擁有鑄造船艏柱、冰區加強船體和舵槳冰刀保護,是世界上首艘具備B1級破冰能力的現代化專業救助船,破冰能力與我國最大最先級的破冰船「雪龍號」相同。
  • 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近日完工交付
    由挪威船廠VARD建造的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Yara Birkeland」號近日完工交付。但要成為全球第一艘真正的自主航行無人貨櫃船,這艘船接下來還將做進一步開發準備。 「Yara Birkeland」號已經交付給船東——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
  • 這家船廠將建造臺灣首艘海上風電大型浮吊船
    由臺船設計建造的中國臺灣地區首艘海上風電大型浮吊船「Green Jade」號完成最終投資決定(FID)。該船預計將在2022年年底完工交付,2023年投入運營。此次藉由雙方母公司增資臺船環海以啟動「Green Jade」號建造計劃,將可逐步落實臺灣地區政府推動造船及海事工程本地化政策。 「Green Jade」號是臺灣首艘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全迴轉大型浮吊船,具備強大的起吊能力、大載運量以及綠色環保科技,將可響應未來新一代大型風力渦輪機帶來的挑戰。
  • 船舶鋰電化趨勢明顯 磷酸鐵鋰電池市場將迎新增長
    這標誌著長江綠色能源船舶時代開啟,將有力踐行長江大保護戰略。據悉,「君旅號」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第七〇二研究所聯合研製,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投資建造,長53.2米、寬14.3米,2層,可搭乘300名遊客。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山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訊 4月26日,載箱量2.4萬標準箱的全球首艘最大貨櫃班輪——THE聯盟「HMM阿爾赫西拉斯」輪首航儀式在山東港口青島港(601298,股吧)前灣三期貨櫃碼頭81泊位隆重舉行,標誌著山東港口貨櫃業務邁入24000標準箱「大船時代」。
  • 中國海事海巡01船用高強度鋼材配備聲波武器
    武船造中國海事第一艦:海巡01昨列編本報訊(記者吳昊 通訊員黃玲 鄧宏林)伴隨一聲響亮的汽笛,中國迄今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海事執法船「海巡01」輪昨日正式列入上海海事局編隊。「海巡01」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2010年開建,2012年7月下水,交付前已進行實驗海航。昨日,上海海事局局長徐國毅介紹,由於海巡01號具備跨區域巡航救助能力,今後這艘中國海事「第一艦」將成為中國海事執法的主力旗艦。「海巡01」是中國現役海事執法船中噸位最大的一艘。
  • 磷酸鐵鋰電池「如魚得水」 船舶電動化浪潮席捲加速
    電動船舶具有綠色環保、零汙染、安全以及使用成本低等優點。隨著環保政策日趨嚴格,同時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提升,預計未來幾年船舶電動化將進入快速發展期,而且純電動船將成為發展的主流方向。(來源:電池中國;ID:cbea_battery;作者:馬雲騰)近日,嘉興南湖景區首艘鋰電池動力遊船在嘉興市偉佳船舶有限公司正式開工建設。
  • 莆田市首艘萬噸級油輪揚帆起航
    莆田市首艘萬噸級油輪揚帆起航福建省港航中心供圖 近日,在省、市、區交通、運管和海事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長盛發海運有限公司所屬的首艘莆田籍萬噸級油輪「海洋公主」號順利啟航。
  • 疫情期間安徽口岸首艘外籍輪停靠馬鞍山港 順利完成通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7日13時,貝里斯籍「振希寶月」輪緩緩停靠馬鞍山港6號碼頭。馬鞍山邊檢站一線執勤民警與駐地海關依次登臨檢查,快速辦結船舶入境邊防檢查手續。「振希寶月」輪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靠泊安徽口岸的首艘外籍輪,共有海員14名。該輪於2月11日在中國臺灣臺北港卸貨,後空載抵達馬鞍山港,預計將裝載鋼材3200噸,並於2月19日下午出境前往日本清水。
  • 目前在建全球噸位最大,我國首艘最「聰明」的商用貨船開工
    ◎ 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5月15日,由上海佳豪船舶設計院設計,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監造,青島造船廠有限公司承建,我國首艘安裝和應用自主研發智能航行系統的貨櫃船,也是目前在建全球噸位最大的智能航行船舶
  • 宜春首艘汙油水收集船在樟樹開工建造
    點擊播放 GIF 0.1M為進一步強化轄區贛江樟樹段水汙染防治工作,有效保護水生態環境安全,日前,宜春首艘內河汙油水收集船「誠通1號」在我市開工建造。船中部分別設置兩個油汙水艙和兩個生活汙水艙,主要用於收集內河船舶產生的汙油水和生活汙水,兼收船舶生活垃圾,可一次性收集各類船舶汙染物130噸。據悉,近年來,宜春港航、海事(船檢)等管理部門十分重視轄區港口和船舶的水汙染防治工作,主動作為,積極與各方溝通協調,要求港口和船舶配備符合法規要求的防汙設備、設施,堅決履行好防汙染監管職責。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海軍「塔江艦」飛彈巡邏艦下水(臺媒圖)報導稱,「塔江艦」飛彈巡邏艦15日在宜蘭龍德造船廠下水。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19日,招商工業海門基地建造的長江新一代高端郵輪合龍,意味著項目進入建造衝刺階段。這是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承建的首艘內河郵輪,預計2021年11月底交付,對提振中國內河郵輪旅遊業的信心具有重要意義。順時應勢,南通加快沿江船舶海工這一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主動向高技術船舶、大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豪華郵輪等高端產業邁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西起如皋長青沙、東至啟東圓陀角長江入海口,在166公裡長的南通長江岸線,形成了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帶,喜報頻傳:中遠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點企業斬獲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等訂單,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輪等先後交付。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今迎來首艘北極航線班輪
    央廣網上海8月2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葉真於)今天下午15時,隨著中國籍「天佑」輪緩緩靠泊上海南港碼頭,中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迎來了首艘北極航線國際航行船舶。「天佑」輪本航次從童話王國丹麥駛來,穿越北極直達盛夏中的上海臨港,洋山邊檢民警身著防護服在近60℃的甲板上為船舶辦理入境邊檢手續,助力該輪安全快速通關。這是自貿區新片區掛牌一周年收到的又一「賀禮」。重裝產業、市場需求和政策創新深度融合催生了這條新航線,全新的海運通道有望進一步提升臨港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 全球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交付
    9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七〇八所設計,滬東中華和中船貿易公司作為聯合賣方為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建造的世界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與同型燃油貨櫃船相比,單航次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約20%,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近85%,顆粒物、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到降低約60%的效果,滿足全球最嚴格排放要求。該船採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發的雙燃料動力W12X92DF型主機,既能使用燃氣又兼顧燃油,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