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正新建首艘極地科考船 破冰能力超「雪龍」號
專家指出,機動性和破冰能力不足,是雪龍船此次受困的原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一艘在南極破冰能力強大的科考船。目前,我國僅有雪龍船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因同時兼顧南、北極多項考察任務,無法開展大規模極地環境調查工作,多年來已超負荷運行,經歷幾次大修。雪龍船破冰能力約為1米,沒有專門破冰設備,僅靠自身重量碾碎冰塊再行前進。
-
全球首制破冰型救助船在黃埔造船下水
11月29日,世界上首艘同時具備海上救助與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號(見圖)在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順利下水。該船是黃埔造船為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建造的第18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抗冰能力達到中國船級社(CCS)最高的B1*級(與我國最大最先進的破冰船「雪龍」號相同),可破1米厚一年生冰層,可在冰封的海洋進行海上救助。「北海救117」號在此前黃埔造船建造的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抗冰功能「升級」。
-
「雪龍」號非專業破冰船 破冰能力有限
1月3日,在完成對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52名乘客的救援任務之後,中國「雪龍」號科考船也遭遇到了浮冰圍困。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5日將從澳大利亞出發赴南極幫助「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以及「雪龍」號脫險。事實上,「雪龍」號並非專業的破冰船,破冰能力也並不出眾。
-
「雪龍2」號: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作為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於去年7月交付使用,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擁有雙向破冰、360度原地迴轉、防氣泡下沉式龍骨、模塊化作業甲板、冰區水密月池、DP2動力定位、全船防冬化設計、智能船體和智能機艙等亮點設計,能夠搭載101名船員和科考人員航行2萬餘海裡,實現全球無限航區航行。
-
雪龍號南極破冰脫險親歷:遭遇1公裡冰山 用盡所有能力和智慧
27日早上來到駕駛臺,發現「雪龍」號距離俄羅斯遇險船只有十多海裡了,非常興奮。王建忠船長通過與俄羅斯船長溝通,決定先盡最大努力靠近俄羅斯遇險船,幫助其疏鬆周圍浮冰,以擺脫浮冰的圍困。但很快我們就發現,這片浮冰區的冰雪厚度遠遠超過了「雪龍」號的破冰能力。
-
「雪龍2」號迎來破冰能力大考,「雙龍」挺進普利茲灣!
「雪龍2」號迎來破冰能力大考,「雙龍」挺進普利茲灣!「雪龍」號速度降至到3節,並不時調整方向,尋找薄弱地帶破冰而行。而在「雪龍」號身側3海裡處,一個紅色的身影始終如影相伴,那是我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極地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
-
中國「雪龍號」受困南極 美「北極星號」加入破冰
雪龍號被困 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 一場被許多外媒稱為「救援大戲」的極地營救活動在南極海域持續上演。最新加入的是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幾乎擁有世界最強破冰能力」的「北極星」號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營救被厚冰圍困的中國「雪龍」號和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科考船。「雪龍」號此前成功完成對「紹卡利斯基院士」號上52名受困乘客的救援,卻使自己陷入浮冰圍困之中。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顧名思義,破冰船擁有破冰能力,但作為一艘優秀的破冰船,同樣也需具備出色的航海能力。由於航程遠,對燃料的消耗巨大,因此需要採用核動力推進裝置,才能夠滿足其需求。在科研方面,我國一向不甘落後。等到我國收購了這艘船隻,船廠才根據需要又重新建造,最終改造成極地考察船。此後,雪龍號還歷經數次改造,從更換通訊導航設備到安裝機艙自動化控制,最終實現無人值班。改造後的雪龍號,採用了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表面海水採集分析系統,同時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配有「寬帶全球區域網絡」系統的科考船,成功躋身世界一流的位置。
-
雪龍號淪為鐵達尼號同樣是撞冰山,中國科考船小意思
全網追蹤】 說到撞冰山,腦海中自然而然浮現出知名的沉船事故,鐵達尼號撞到陵蘭冰蓋破碎下來的冰山,致使船頭到船中部受損,五間防水艙進水,上千餘人同鐵達尼號葬身至海底。針對不同厚度和密度的冰層,破冰船的也有著不同的解決方式:較薄冰層,一般採用連續式破冰法,開大馬力直接撞過去,利用船頭將冰層硬頂開撞碎。中等冰層,則需要先倒船,再全力加速撞向冰層,如同古代攻城門一般,利用強大的動能破冰。
-
俄羅斯最強大核動力破冰船剛剛下水,破冰能力比中國產品高出三倍
同時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區域的浮冰進一步融化,這裡的航道也越來越多的可以被使用。但是即使如此,如何讓各型軍艦和商船能夠在北極地區通行,仍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稍不留神與冰山發生撞擊,甚至是直接被困在北極的冰凍區,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為了避免上述意外情況的出現,在北極區域活動的國家,就需要專門的破冰船,而在這方面俄羅斯無疑是世界領先的。
-
危急時刻·雪龍號極地營救又遇險
雪龍號收到求救信號時院士號已經被浮冰圍困了將近一天一夜,它有不具備破冰能力,眼前的冰越來越多、越來越厚,還開始凍結起來了,發動機被迫停止工作了,浮冰如果凍結到一定程度就會擠壓,船體船就會上浮,重心往上一抬後,船體就會傾斜,嚴重的就會翻船。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雪龍2」號的順利下水標誌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
破冰船,原來如此暴力的破冰
>一般船和冰幹起來,結果都比較慘,最有名的案例便是泰坦尼克。但有一種船卻專門和冰對著幹,這便是破冰船。好多人以為破冰船的原理很高深,其實麼……呵呵。duang,duang,duang……破冰船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從PC7到PC1七個等級,破冰能力遞增。像PC1這種大牛級別的,基本就是為極地水域服務的。
-
中國科考船撞冰山!雪龍號受濃霧影響發生碰撞 雷達發現不了?
很多人以為,撞上冰山這種大型目標只能發生在上個世紀初那種缺乏有效雷達的年代,然而實際上,就在北京時間的1月19日10點47分,我國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在執行它的第35次南極考察時,因為濃霧等因素的影響,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區與冰山發生碰撞事故。所幸由於航速較低,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10日在上海下水,這意味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突破。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雪龍號前任船長談南極科考:科考船要跨「四關」
昨日上午,中國唯一從事極地破冰航行的科考船「雪龍號」,從上海出發開赴南極,執行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記者了解到,此次南極考察,是自1984年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考察隊員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昨日下午,就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本報(註:揚子晚報)記者電話連線採訪了江蘇老鄉——「雪龍號」前任船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紹宏先生。
-
北京市資訊|價值一億,破冰能力超雪龍號,北京海洋領導者號南極之行...
價值一億,破冰能力超雪龍號,北京海洋領導者號南極之行必凱旋270沒有忘記當年和隊員說的話「北京海洋領導者」號總裝載量1900噸,排水量達到5852噸,船身外輪廓長80.70米,內長70.71米,寬度17.22米,吃水8.1米,是目前世界上破冰級別最高的破冰船之一。那麼這艘破冰船,可以勝任這次行動,破開南極海域的萬年冰層嗎?270的北京海洋領導者號是PC4級,可以破開當年形成的所有厚冰。接近6000噸的排水量+PC4的破冰能力,北京海洋領導者號可以在南極大部分海域航行。
-
「南徵北戰」破冰忙,「雪龍2」號實力槓槓的
該船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考察船,能夠以2~3節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情況下連續破冰航行,具備全迴轉電力推進功能和衝撞破冰能力,可實現極地冰區360度旋轉,並能突破極區20米厚的當年冰脊。 在實際冰區航行中,「雪龍2」號能否達到設計能力?作為一項工程科學問題,不能僅憑感性認識,還需要通過一系列試驗做出定量評估,得出科學結論。
-
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
比雪龍號還要強?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為此俄羅斯斥巨資打造「巨無霸」,號稱比雪龍號還要強?讓我們來了解下!這艘破冰船體型巨大,排水量高達3.3萬噸,與普通破冰船相比,這個「巨無霸」的破冰深度達到三倍,能破開3米左右的巨大冰塊,破冰威力簡直超乎想像。之所以能有如此強大的破冰能力,主要源於核動力系統,這是俄羅斯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製造出來的,不僅威力巨大,續航能力也很強大。
-
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近日完工交付
由挪威船廠VARD建造的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Yara Birkeland」號近日完工交付。但要成為全球第一艘真正的自主航行無人貨櫃船,這艘船接下來還將做進一步開發準備。 「Yara Birkeland」號已經交付給船東——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