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制破冰型救助船在黃埔造船下水

2020-12-02 中國航空..

11月29日,世界上首艘同時具備海上救助與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號(見圖)在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順利下水。該船是黃埔造船為交通運輸部救撈局建造的第18艘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抗冰能力達到中國船級社(CCS)最高的B1*級(與我國最大最先進的破冰船「雪龍」號相同),可破1米厚一年生冰層,可在冰封的海洋進行海上救助。

「北海救117」號在此前黃埔造船建造的8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抗冰功能「升級」。最關鍵的艏部由球鼻艏改為破冰型,並優化了線型和結構,確保艏柱破冰、艏部排冰;艉部加裝冰刀;壓載水艙採用空氣擾動防凍,淡水艙採用加熱盤管防凍;艏部甲板面採用蒸汽伴熱;上建絕緣整體加厚,增強保暖性能;船體外表面油漆採用超強耐磨環氧油漆,將在整體打砂處理後採用雙組分噴氣機噴塗,一次成型。

據了解,隨著北冰洋開發和東北地區經濟振興、環渤海經濟開發,冰期用海日趨頻繁,相應用途的破冰船需求大大增加。2010年1月份,我國渤海灣出現30年來最嚴重的海面結冰災情,給渤海灣各港口的海上交通運輸造成巨大的影響,大量的貨運船舶被困,因國內專業的破冰船寥寥無幾,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為了更好地完成海上人命安全和財產的救助任務,決定建造破冰型海洋救助船。除「北海救117」號外,還將新建2艘破冰型救助船,屆時,我國應對北方惡劣天氣及海冰災情的救助能力將大大增強。

相關焦點

  • 中船黃埔文衝船廠交付一艘最大散貨船
    該型船是全球第一艘滿足HCSR(共同結構規範)和EEDI Phase 2(船舶能效設計指數)標準的Mini Cape型散貨船,比現有同類型船舶更環保、更節能、更智能,可為全球航運界提供更優的貨運方案。  同時,該船也是中船黃埔文衝目前建造的最大載重噸位散貨船,其交付標誌著該公司船舶建造成功實現了從萬噸到十萬噸級的跨越,邁出了打造主建船型品牌的第一步。
  • 中船黃埔文衝船廠交付12萬噸散貨船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南沙龍穴島上的黃埔文衝、廣船國際等企業通過一系列「雲」操作,今年來交付了不少新船,也爭取到大量全球訂單。  創下公司民船建造最快記錄  「CSSC CAPE TOWN」船東為中國船舶集團所屬航運租賃有限公司,由同集團旗下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黃埔文衝」)建造,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詳細設計。
  • 黃埔造船承建廣州打撈局50000噸半潛工程船
    9月11日,黃埔造船舉行廣州打撈局50000噸半潛船工程船建造合同籤字儀式。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楊曉仁副局長、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洪衝局長等領導出席儀式。50000噸半潛打撈工程船項目是全國打撈系統「十二五」期間裝備建設的三大重點項目之一,是廣州打撈局提升大噸位、大深度打撈能力的重點項目,對增強我國履行國際公約的能力,提高我國在國際海事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帶您了解中船黃埔文衝
    (簡稱:中船黃埔文衝)的歷史從此揭開。1876年,清政府將船塢收歸官辦,並於1885年創辦黃埔船局,是為清末海軍的四大船塢之一。1916年,黃埔船廠成立,曾作為黃埔軍校一部分見證了民主革命的風雲激蕩。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江防司令部黃埔造船所成立,企業開始了為人民海軍裝備建設服務的光輝航程。2013年,黃埔造船和文衝船廠融合發展,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船舶企業。
  • 黃埔造船76000噸散貨船「SHAOSHAN 7」交船
    10月19日,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湖南遠洋76000噸散貨船「SHAOSHAN 7」船在黃船龍穴廠區順利命名交付,該船是黃埔造船為湖南遠洋建造的第三艘76000噸巴拿馬型散貨船,也是黃船海工公司進入第四季度以來收穫的首個交船節點。
  • 中船黃埔文衝箱船戰線雙喜臨門,一船交付一船開工
    6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屬下黃埔文衝公司雙喜臨門!公司為新加坡太古航運建造的2350TEU貨櫃船「CHEFOO」輪(GWS460)在文衝廠區交付,公司為德翔海運有限公司建造2700TEU貨櫃船(H5681)首制船在龍穴廠區開工。
  • 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25t船廠門座起重機招標公告
    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25t船廠門座起重機招標公告2012-03-22 | 發布者:趙豔秋 | 來自中國招標採購導航網   招標編號:TC1211CE   一、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標代理機構」)受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招標人)委託,就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25t船廠門座起重機製造、
  • 黃埔造船交付漁政首艘大型補給船「漁政312」
    「漁政312」船正在改裝近日,「中國漁政312」號綜合執法補給船由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改裝完工,並正式交付國家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該船是由海軍運輸油船改裝的3000噸級綜合執法補給船,這也是南海區漁政局首艘大型補給船。據了解,黃埔造船在沒有參考對象的情況下,邊生產邊設計,保證了施工質量和進度。試航結果表明,該船的整體性能好於預期。
  • 中科院南海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上船臺儀式...
    2019年11月18日,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上船臺儀式在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舉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工程部經理龍麗娟,副所長杜巖,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民義,所長助理、工程部副經理孫龍濤,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總經理向輝明、紀委書記吳光軍,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經營總監沈偉平、項目經理張燕,中國船級社CCSI監理副總經理王忠等出席。 上船臺是新船開工建造以來了第一個建造節點,標誌著該船的建造進入了全面分段建造、逐步上船臺組裝合攏階段。
  • 外高橋造船「十三五」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
    圖說:郵輪分段吊裝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 通訊員 嚴鵬 陸曉青)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午宣布,2020年全年累計完工交船27+1艘(座),完工總量490.6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
  • 中船黃埔文衝萬海航運系列H5672船提前開工
    8月3日,是八月的第一個工作日,這天一早,中國船舶集團屬下黃埔文衝公司迎來了萬海航運2038TEU系列船6#船(H5672)的開工。開工儀式在文衝廠區新船體車間舉行,萬海航運船東、ABS船檢和公司相關領導共同出席該儀式,並一起為該船啟動點火開工。
  • 走進股東大會廣船「蛇吞象」注入黃埔文衝船廠 中船集團資產證券化...
    今年11月,停牌7個月的廣船國際推出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分別向中船集團和揚州科進收購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100%股權和相關造船資產,標的資產作價合計約54.95億元。在昨日召開的臨時股東會上,廣船方面就資產重組的最新進展等話題進行介紹。廣船方面表示,本次資產重組體現出集團公司對上市公司平臺的支持,也體現出上市公司層面與科工部門的有效溝通。
  • 外高橋造船交出亮眼「成績單」
    外高橋造船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首制大型郵輪詳細設計完成76.5%,生產設計完成50.9%,採購完成89%,實現11個總段塢內搭載。主要指標始終位居國內造船行業前列年均交船總量超過500萬載重噸危機中尋機遇、變局中拓新局,疫情下外高橋造船堅守集團「計劃不變、指標不調、任務不減、力度加大」的總要求,逆勢而行、乘風破浪、成效顯著。
  • 新一代大型海洋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中國船級社CCS 今天8月28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審圖和檢驗的我國最大的中山大學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H2639)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下水暨命名儀式。「中山大學」號長約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記者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我國最大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圖說: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昨天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
  • 「實驗6」號科考船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7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實驗6」號下水暨命名活動在廣州舉行。它不知疲倦,擅長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觀測,技術水平和考察能力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地震採集是科考船在目標海域底部投放海疷地震儀陣列,在船尾拖放氣槍震源和多道電纜,通過科考船以走航拖曳方式向海裡發射高壓空氣炮,利用人工源地震方法製造地震聲波,海疷地震儀和多道電纜採集地震數據後回收分析,通過分析獲取的數據可以解釋海域的地質構造情況,包括巖漿活動、地殼結構、板塊張裂等情況。」
  • 廣船國際55億重組方案落定 收購黃埔文衝船舶公司
    中證網訊 廣船國際(600685)10月31日晚間公告表示,停牌逾半年的廣船國際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分別向中船集團和揚州科進收購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簡稱「黃埔文衝」)100%股權和相關造船資產,標的資產作價合計約54.95億元。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 (記者 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最大機遇來臨,中國造船業迎來新節點,乘風破浪走向造船強國
    全球權威航運造船機構表示,據最新數據統計,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的新船成交量比此前相比,已經萎縮了51%。然而在這些數據中卻有一個例外,那就中國船舶工業。在今年的前9個月中,中國船舶工業新接到的訂單量一直保持領先地位,並且佔據市場份額的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