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橋造船「十三五」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

2021-01-09 新民晚報

圖說:郵輪分段吊裝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 通訊員 嚴鵬 陸曉青)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午宣布,2020年全年累計完工交船27+1艘(座),完工總量490.6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十三五」期間,外高橋造船累計交船達116+6艘(座)/2505萬載重噸,年均交船總量超過500萬載重噸,手持訂單、新接訂單、造船完工量三項主要指標始終位居國內造船行業前列;實現了主流船型全覆蓋和海工裝備多品種、系列化的戰略轉變,中國首制大型郵輪正式開工建造,「郵輪引領、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圖說:民船出塢

2020年,面對年初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外高橋造船堅持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兩手抓,取得不俗成績:2020年累計完工交付3型22艘民船、3型6艘(座)海工產品,分別是1艘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9艘18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12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以及1艘30萬噸深水通用型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1座CJ50型海上自升式鑽井平臺和4艘平臺供應船。

圖說: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230萬桶通用型FPSO

中國船舶集團「一號工程」中國首制大型郵輪自去年正式開工建造以來,作為項目主體設計建造單位,外高橋造船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11月10日,中國首制大型郵輪按計劃轉入塢內連續搭載建造新階段。截至今年底,詳細設計完成76.5%,生產設計完成50.9%,採購完成89%,實現11個總段塢內搭載。

圖說:打破國外壟斷的10萬噸級雙向破冰油船船型研發成功

此外,外高橋造船苦練內功、提前布局,持續在科研攻關、設計開發領域發力,成功開發出10萬噸級極地雙向破冰阿芙拉DAT(Double Acting Tanker)阿芙拉型原油輪,打破國外設計公司在此船型上的技術壟斷,並有序推進好望角型散貨船、阿芙拉型、蘇伊士型油船、超大型原油船等全系列主建產品雙燃料方案配置升級。外高橋造船全年共承接民船產品13艘,其中12萬噸雙燃料動力阿芙拉型油船4艘,15.8萬噸蘇伊士原油輪2艘,19萬噸雙燃料動力好望角型散貨船4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3艘。

相關焦點

  • 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外高橋造船交出亮眼「成績單」
    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位於浦東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在2020年最後一天,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奮力踐行央企政治責任和社會擔當,堅持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兩手抓、兩手硬」,2020年全年累計完工交船27+1艘(座),完工總量490.6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 2018年全球船舶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造船中心向中日韓轉移
    2018年,儘管航運市場行情明顯向好,但新船需求高位回落,全球散貨船累計成交283艘、3093萬載重噸,同比減少24.1%。油輪方面,2018年航運市場低迷,疊加前期國際油價仍持續低位運行,全年世界市場累計成交萬噸以上油船186艘、2330萬載重噸,同比減少31.5%。貨櫃船方面,2018年集貨貿易需求持續走強,全球累計成交194艘、121.4萬TEU,同比進一步增加42.1%。
  • 海南新聞聯播 | 最大載重噸中國籍船舶——31.9萬噸「遠華洋」輪...
    海南新聞聯播 | 最大載重噸中國籍船舶——31.9萬噸「遠華洋」輪入籍「中國洋浦港」 2020-09-24 12: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19年全年中國船舶製造業發展現狀分析 造船完工量有所回升、手持...
    1、2019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有所回升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造船完工量呈現震蕩走勢,基本維持在3000-4500萬載重噸之間。2019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67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2%,是三大造船指標中唯一上漲指標。
  • 最大機遇來臨,中國造船業迎來新節點,乘風破浪走向造船強國
    6534萬載重噸,其中光中國就有2907萬載重噸,佔據了全球總量的四成多。近十年來,我國船舶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越來越大,明顯可以看出,中國船舶製造業已經成為了全球最為重要的造船中心之一。6.1萬噸的散貨船。
  • 超350萬載重噸創歷史新高 泉州船舶運力逆勢增長
    截至8月13日,244艘船舶總規模突破350萬載重噸大關,達355萬載重噸,比年初淨增加42萬載重噸,增長了13.42%,創歷史新高。近日,泉州一家水運企業購置的4.5萬載重噸散裝化學品船「興通789」輪首航。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 中國拿下了世界造船業半數訂單,「乘風破浪」怎麼做到的?
    6.1萬噸的散貨船在當天交付日本船東。雲交付儀式後,工作人員舉著彩旗,來到碼頭為這艘載重6.1萬噸的散貨船送行。這是今年以來,吉燕霞他們給這家日本船東交付的第2艘輪船了。這艘載重30.8萬噸的節能環保超大型油輪,搭載了船廠所在集團自主研發的能效管理系統,和市場上相同主尺度的船舶相比,日均油耗同比降低了3%。
  • 你真的不知道30萬載重噸的超大型船舶有多大!
    近日,載重噸32.5萬噸的馬紹爾群島籍超大型船舶「SAO GRACE」輪(中文船名「優雅」輪)安全靠泊羅嶼作業區9號泊位。這是羅嶼港口開港以來靠泊的最大船舶,也刷新了在湄洲灣港停靠的大型散貨船載重噸位紀錄。那什麼是超大型船舶呢?
  • 13.75米伸縮式低型半掛車尺寸自重載重噸
    13.75米伸縮式低型半掛車尺寸自重載重噸液體運輸半掛車,貨櫃半掛車系列後翻、側翻自卸,箱式貨車,13米-33米42米轎運車,原木運輸車,粉粒物料運輸半掛車,翼開啟式廂式半掛車 飛翼半掛車,以上為公告內產品。
  • 工信部:上半年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2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
    據工信部微信公號「工信微報」7月16日消息,1-6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75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6%,比5月降幅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海船為464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2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其中海船為395萬修正總噸。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76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3%,其中海船為2563萬修正總噸。
  • 2020年新造船舶66艘315萬載重噸!
    大家應該知道南通厲害都是造船基地,很多大型船企都在這裡,例如南通中遠海運、南通象嶼海裝、南通振華重工和南通中集太平洋海工,每年很多漂亮的船舶都在這裡出產,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航運的高速發展!2020年南通轄區新造船舶66艘,載重噸達315.2萬噸,同比分別減少2.9%、增長18.7%,其中運輸類船舶51艘、海工產品15艘。
  • 黃埔造船76000噸散貨船「SHAOSHAN 7」交船
    10月19日,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湖南遠洋76000噸散貨船「SHAOSHAN 7」船在黃船龍穴廠區順利命名交付,該船是黃埔造船為湖南遠洋建造的第三艘76000噸巴拿馬型散貨船,也是黃船海工公司進入第四季度以來收穫的首個交船節點。
  • [年報]外高橋:2011年年度報告- CFi.CN 中財網
    主要控股公司的經營情況 1、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柒億叄仟陸佰貳拾壹 萬捌仟陸佰肆拾(736,218,640)元;公司經營範圍:區內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設和經營; 區內進出口貨物儲運集散、貨櫃運輸、拆裝箱業務;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區內 貿易及代理;經營區內保稅區倉庫及商業性簡單加工;區內項目投資
  • 登鑽井平臺觀造船流程,臨港新片區啟動首批6條工業旅遊線路
    登鑽井平臺觀造船流程,臨港新片區啟動首批6條工業旅遊線路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07-30 18:55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