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聞聯播 | 最大載重噸中國籍船舶——31.9萬噸「遠華洋」輪...

2021-01-09 澎湃新聞
海南新聞聯播 | 最大載重噸中國籍船舶——31.9萬噸「遠華洋」輪入籍「中國洋浦港」

2020-09-24 12:4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9月23日上午,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31.9萬載重噸船舶「遠華洋」輪,辦理完結船舶登記,標誌著目前國內登記的最大載重噸船舶正式入籍「中國洋浦港」,海南國際船舶登記優惠政策實施3個月來,實現三級跳。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遠華洋」輪船舶種類為超大型油輪,長333米,寬60米,載重噸31.9萬噸。續航裡程超過26000海裡,可在全球範圍航行,設計吃水20.5米可正常裝載220萬桶原油。在辦理「遠華洋」輪船舶登記的過程中,海事部門採用「一窗受理、無縫銜接、協同審批、全程服務」的辦理模式。

海南海事局國際船舶登記中心籌備組成員 海南海事局政務中心主任 蔡映紅:(我們按照船舶登記的本身來講的話是7個工作日 這些全部事項加起來 一般要3個多月的時間 現在我們基本上就是所有申請的事項 當場申請當場辦結 )

目前,海南已全面打通船舶證書辦理過程中部門間堵點,實現相互銜接、無縫對接,政務服務互聯互通和高效運轉。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船舶國籍證書等17項證書海事文書可實現船舶建造完工當日當場申請辦結。

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營銷中心主管 閻欣:(為我們節省了非常多的時間成本 也是節省了我們往返海口 洋浦兩地的這種奔波 )

海南國際船舶登記優惠政策實施3個月來,「中國洋浦港」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據統計,單船登記載重噸位從6月的6萬噸,到8月的15萬噸,再到9月的30萬噸,3個月實現了3級跳。

海南海事局國際船舶登記中心籌備組成員 海南海事局政務中心主任 蔡映紅:(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航運政策的紅利逐步釋放 也表明我們國際船舶一次通辦這個制度集成創新 得到了實踐的檢驗)

來源:央視影音、海南新聞聯播

監製:武迪

審校:陳豔妹 鄭巍

視覺:鄭巍 盧家柳

原標題:《海南新聞聯播 | 最大載重噸中國籍船舶——31.9萬噸「遠華洋」輪入籍「中國洋浦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遠南海」輪入列
    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遠南海」輪入列入籍「中國洋浦港」國際船舶達21艘本報洋浦12月1日電(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李靈軍)12月1日,中遠海運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15.8萬載重噸船舶「遠南海」輪在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碼頭正式交船,並辦理完結船舶登記。
  • 你真的不知道30萬載重噸的超大型船舶有多大!
    近日,載重噸32.5萬噸的馬紹爾群島籍超大型船舶「SAO GRACE」輪(中文船名「優雅」輪)安全靠泊羅嶼作業區9號泊位。這是羅嶼港口開港以來靠泊的最大船舶,也刷新了在湄洲灣港停靠的大型散貨船載重噸位紀錄。那什麼是超大型船舶呢?
  • 超350萬載重噸創歷史新高 泉州船舶運力逆勢增長
    記者昨日獲悉,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我市船舶運力實現逆勢增長。截至8月13日,244艘船舶總規模突破350萬載重噸大關,達355萬載重噸,比年初淨增加42萬載重噸,增長了13.42%,創歷史新高。近日,泉州一家水運企業購置的4.5萬載重噸散裝化學品船「興通789」輪首航。
  • 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外高橋造船交出亮眼「成績單」
    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位於浦東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在2020年最後一天,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成績單」:奮力踐行央企政治責任和社會擔當,堅持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兩手抓、兩手硬」,2020年全年累計完工交船27+1艘(座),完工總量490.6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新徵程。
  • 外高橋造船「十三五」年均交船超500萬載重噸
    圖說:郵輪分段吊裝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 通訊員 嚴鵬 陸曉青)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上午宣布,2020年全年累計完工交船27+1艘(座),完工總量490.6萬載重噸,超額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順利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以優異成績開啟「十四五
  • VV 半年報:船舶二手買賣和價值
    在二手交易市場上,以好望角型散貨船Lancelot(載重177000噸,江蘇新時代造船廠,2010年造)和Percival(載重178100噸,江蘇新時代造船廠,2010年造)為例,都以165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買家。 而在3個月前,這兩艘船的估值分別為1890萬美元和1940萬美元。
  • 工信部:上半年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2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
    據工信部微信公號「工信微報」7月16日消息,1-6月,全國造船完工量175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6%,比5月降幅收窄10個百分點,其中海船為464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124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4%,其中海船為395萬修正總噸。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76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3%,其中海船為2563萬修正總噸。
  • 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賽輪集團
    1月8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聚焦青島,聚焦賽輪集團打造的「橡鏈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現在,在賽輪集團剛建成的輪胎工業網際網路工廠裡,一條輪胎能迅速採集所有過程數據,然後實時傳輸到生產線上,只要38秒就下線;過去研發一款新產品要用半年時間測試上萬條輪胎,現在通過大數據和機理模型,每臺設備在安裝調試空負荷時就鎖定了所有規格型號的運行參數……而這一切,都有賴工業網際網路注入的發展新動能。
  • 2020年新造船舶66艘315萬載重噸!
    今天,南通海事局的郗林兄弟傳來一條很好的新聞,很長時間沒有見到他,不知道他現在是否還忙?想當年,我跟著他一起校對江蘇省水上過駁的宣傳稿,他非常認真,讓我受益良多!在這裡表示感謝!現在他又為我提供彈藥了!
  • 那些不同類型的世界最大船!你知道幾艘?
    相比於此前地中海航運「MSC Gulsun」輪保持的載箱量世界紀錄,「HMM Algeciras」輪還可以多裝載208TEU,也因此成為全球最大貨櫃船。該船航速為16.7節(31公裡/小時),續航力約22000海裡(4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一圈中途也不用再加油。
  • 推動港口物流產業發展 石獅水運業家底增至161.64萬載重噸
    7月9日下午,在石獅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見證下,市交通港口局招商項目——七個水路運輸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將新增14艘船舶/489900載重噸(含散貨船、貨櫃船和多用途船)。至此,石獅水路運輸業的家底將達到86艘/161.64萬載重噸。高質量推動港口物流產業發展,石獅一直在努力。
  • 2019年中國船舶行業運行現狀,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船舶產業「圖」
    一、全球船舶行業發展現狀2018年全球新船成交935艘,全球造船完工量為8012萬載重噸,新接訂單量為7685萬載重噸。其中,中國、韓國和日本船企的造船完工量分別為1966萬載重噸、1809萬載重噸和1192萬載重噸,全球份額分別為38.6%、36%和23%,仍呈現"三足鼎立"的競爭態勢。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手持訂單量方面,截至2019年6月底,全球手持訂單量為19804萬載重噸,同比減少12.4%。
  • 2019年全年中國船舶製造業發展現狀分析 造船完工量有所回升、手持...
    2019年11月26日,原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俗稱「南北船」)合併重組後形成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並舉行揭牌儀式,宣告「南北船」合併重組最終落定,並成為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
  • 13.75米伸縮式低型半掛車尺寸自重載重噸
    13.75米伸縮式低型半掛車尺寸自重載重噸液體運輸半掛車,貨櫃半掛車系列後翻、側翻自卸,箱式貨車,13米-33米42米轎運車,原木運輸車,粉粒物料運輸半掛車,翼開啟式廂式半掛車 飛翼半掛車,以上為公告內產品。
  • 2018年全球船舶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造船中心向中日韓轉移
    全球航運業低迷,對船舶行業需求減少,全球新增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均位於歷史低點,新增訂單數量不及預期,全球船舶製造業面臨形勢十分嚴峻。三大主流船型分化明顯,貨櫃船前景良好。隨著在手訂單的大量交付,全球造船產能面臨大量過剩,新增訂單數量減少,導致全球船舶企業手持訂單數量持續下降。2017年開始,手持訂單數量降至歷史低點,新增訂單數量不及預期,全球船舶製造業面臨形勢十分嚴峻。散貨船、貨櫃船和油輪被譽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在2018年,三大主流船型成交量趨勢出現分化:散貨船和油輪成交量持續下降,貨櫃船增幅較大。
  •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
    央視《新聞聯播》關注半年以來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本報海口12月1日訊(記者 陳奕霖)12月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報導了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喜人成果。報導中說,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半年來,一系列政策陸續落地,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
  • 全世界最大的飛機是哪一款?載重多少噸?最多能裝多少人?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飛機是由蘇聯設計製造,現如今屬於烏克蘭的安-225「夢幻」巨型運輸機,它的起飛重量達到640噸,最大載重能力為250噸。它寬大機身的頂部也可以搭載200噸的特殊貨物,例如可搭載蘇聯的「暴風雪」號太空梭。
  • 7噸級中型武裝直升機和10噸級重武直的最大差距在哪裡?
    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嘛,7噸級的中型武直和10噸級的重型武直差距就明擺著差那3噸!其實7噸級基本是指7噸到7.5噸之間。而10噸級重武直一般是10.5噸,說的都是最大起飛重量。但兩者的外觀體量差距並不明顯。不像固定翼戰鬥機中,輕型級和重型機的尺寸差距那麼一目了然。
  • 2020年哈薩克斯坦已收穫棉花31.6萬噸
    原標題:2020年哈薩克斯坦已收穫棉花31.6萬噸   據哈薩克斯坦農業部發布消息,2020棉花採收
  • 從「淺海」駛向「深海」——中國船舶工業跨越式發展紀實
    30年前,我國的造船年產量不過三四十萬載重噸,到1994年,成為僅次於日本、韓國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國;到2010年,三大造船指標全面超越了當時排名世界第一的韓國。2012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6021萬載重噸;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041萬載重噸;手持船舶訂單量為1.0695億載重噸。雖然這三大指標同比都有下滑,但在全球航運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依舊牢牢佔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