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南和東南部有一種名字叫「糯米糰」的植物,在民間利用比較多,下面我就解析這種植物。
一,糯米糰的名稱、分布和生境
糯米糰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種子植物名稱》,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主要是它的花序很像糯米糰;別名在《中國植物圖鑑》中記載為蒿薴麻;在四川和雲南叫糯米草;在雲南還叫下粘藥、紅頭帶;在廣西叫煮粥菜;在海南叫大拳頭等;在江西叫糯米蓮、糯米藤、大紅袍;在浙江叫糯米條;在陝西叫糯米菜、糯米芽、飯藤子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蕁麻科糯米糰屬(蔓薴麻屬)植物。主要分布於我國西藏東南部、雲南、華南、陝西南部和河南南部,通常生長在丘陵和低山林中、灌叢、溝旁草地。
二,糯米糰的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莖細弱,常蔓生或接近直立,基部伏臥狀,長60公分左右,幼嫩時莖上有白色短毛;葉子對生,草質或紙質,葉片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7公分,寬1-3公分,葉邊全緣,表面深綠色,密生細點狀鍾乳體並且有稀疏細毛,背面淺綠色,葉脈為基脈三出,明顯;
團傘花序腋生,通常兩性,個別單性,苞片三角形;雄花生長枝上部,花被片5個;雌花花被管狀,外面有白色短毛,柱頭鑽形,密生短毛,一般七八月開花;瘦果卵球形,黑色,長1毫米左右,九月果實成熟。
三,糯米糰的主要用途
第一,藥用:資料記載,糯米糰根和全草藥用,其性平味味苦,具有抗菌消炎、散瘀消腫、健脾胃、止血等功效,藥用時請遵醫囑。研究測定,糯米糰主要含有鞣質、有機酸、黃酮、酚類、香豆素、內酯、強心苷類等成分,在醫藥開發中有一定作用。
第二,莖皮纖維紡織用:糯米糰的莖皮纖維比較發達,可作人造棉的原料,單紡和混紡都可以。
第三,飼料用:糯米糰的全草都可以作豬飼料用。由於它喜歡生長在向陽溼潤地方,還可以作地被植物綠化應用。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