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常年的捕鯨行為,對南極的生態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也讓世界對日本人的這種可恥行為充滿了詬病。但是面對世界的廣泛指責,日本人卻是不以為然。那麼日本人捕食鯨魚,真的是因為愛吃嗎?不要再被騙了,值得各國警惕。日本人捕鯨確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來使用。而日本人食用鯨魚,其實也和日本本身的地理位置有著非常大的原因。因為在日本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非常長期的禁食牲畜的命令,而蛋白質又是生活的必須。所以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日本民眾只能通過魚獲來補充蛋白質。長期以往,也就養成了日本人喜歡吃海產品的習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鯨魚作為海中最大一類動物,自然也就進入了日本人的視線。鯨魚身上很多地方的價值,都要超過一身的肉。鯨魚皮還有油脂,經過加工之後都能有著非常高的價值。在有著現在規範化的捕鯨團隊之前,日本人就有著食用鯨魚的習慣。而在日本歷史上,真正將捕鯨當做是一個產業,進行規模規範化的捕鯨,最早在1606年的時候,就有著最早的記載了。而日本民眾對於鯨魚肉的態度,在二戰之後再次出現了轉變。因為當時日本被戰爭打空了資源,民眾根本難以果腹。
當時的牛肉還有豬肉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奢侈的品類。再加上食物保存技術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鯨魚肉就逐漸走向了更多日本人餐桌上。畢竟鯨魚肉量大,蛋白質含量也非常出色,獲得了當時很多窮人的喜歡。只不過當時日本人選擇鯨魚肉,其實也算是一種迫不得已,所以很多人在成年之後,都會對鯨魚肉有著一種厭惡感。而事實上日本人對於鯨魚肉的態度也是兩極分化的,總的來說還是不喜歡的人居多。
一些日本人為了抵制食用鯨魚肉的行為,還會故意的向公眾展示在捕獵鯨魚的殘忍景象。同時日本還發現,在鯨魚體內的汞含量已經超過了規定標準。所以日本方面現在建議的是孕婦、兒童最好不要食用鯨魚肉,並且在一些比較喜歡食用鯨魚肉的地區,還會定期進行人體汞含量的測試。但就算是這樣,還是有不少日本人認為,現在近海的很多漁獲體內的有害元素可能更多,而鯨魚長期在南極生活,肯定會更加的乾淨。現在國際上對於日本捕鯨行為,爭議最大的,還是日本到底是為了食用,還是出於科研目的。
因為按照國際上對於捕鯨的規定,是允許以科研為目的進行少量鯨魚的捕獲。日本方面也一直狡辯說自己是為了科研,但是國際法院就質疑,日本每年的捕鯨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科研的需要。有分析人士表示,日本現在不願意放棄捕鯨,很可能是為了整個鯨魚的產業鏈著想。因為農民在日本是一個對政治影響不小的群體,如果得罪了農民,那麼對於官員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但真實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方面確實是打著科研的旗號,來在公海上實行非法的捕撈。另一方面就是日本每次捕鯨的時候,也會帶著大量的科研人員。就是想在捕鯨的同時,對南極的海域資源進行勘探,來搶奪開採的先機。日本人因為生活在島上,所以民眾對於資源匱乏的恐懼一直都非常重。如果不是這樣,日本此前也不會想著要發動戰爭來掠奪資源。因為現在國際上的約束,日本人只能用這種看起來平和的方式,來探索資源,而這是值得各國所警惕的,畢竟這些資源不屬於任何國家,屬於人類共同財產,不允許日本去私自的開採和佔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