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武漢一個月消費需要多少錢的時候,無意說了句月薪5000千以上,可以考慮存錢買房,結果又被噴了,大家都說一個月5千都不夠生活,還想武漢買房,別做夢了!(怎麼感覺寫啥都被噴啊)
那麼月薪5千可以買房嗎?當然可以,這就看你在哪裡買了,手上有多少錢,家裡能給你多少錢。
前幾年一直有個段子,說武漢有個女生月薪4千,省吃儉用,終於在武漢買了套房,很勵志有木有,結尾卻是土豪老爸看她省吃儉用太辛苦了,直接幫她付了一大半的錢全款買了房,她就出了幾萬!
所以,月薪5千,再怎麼節約省吃儉用,在武漢四環內買房,都非常難,更別說買市區動輒2萬起的房子了,而那些月薪5千買房的人,大部分的都在拼爹!
爸媽幫著還月供,賺的錢都不夠用
當同事都羨慕芳芳喜提新房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她的月供都要靠爸媽打工幫著還。老家荊州的,從她在武漢上大學開始,一家人就四處打工,爸爸在廣州,媽媽和她在武漢。
今年爸媽覺得總是這麼漂泊不行,就想著要不在武漢給她買個小房子,一家三口還可以在武漢有個落腳點,可是做電商運營的她工資也不高,好的時候七八千,不好的時候就4千多點,買房肯定是奢望。
後來一家人商量了下,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在流芳那邊買個小房子,每個月月供爸媽出一大部分,她就出一小部分,有的時候她挺心疼父母的,老家的房子沒了,爸爸為了還月供,繼續南下打工,而她卻無能為力。
十幾萬買了無證房,有個家總比沒有好
老瑞今年快50歲了,在武漢打工二十多年了,以前跟老婆一直住城中村,因為沒有什麼手藝,做的是餐飲服務員,一年也存不下什麼錢,幾年前在陽邏花了十幾萬買了個無證的小三居。
其實他們本來打算回老家麻城買的,但是麻城市區也很貴,只能買下面鄉鎮的,也沒有房產證和產權證,後來有個陽邏的朋友介紹說他們家那邊有這種類似的房子,因為是私人地基做的房子,沒有產權,但是可以幫忙弄房產證,他考慮了下,至少是在武漢,就買了。
現在一家3口住陽邏,女兒也快出嫁了,他不太懂這個房子以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他和老婆以後能在這裡養老,不讓女兒操心,他就覺得挺好的。
不想靠爸媽,但能力卻抵不過現實
凡凡以前看著身邊的同學買房,心裡雖然會有一點點羨慕,但是其實內心是非常鄙視那些拼爹的人的,畢竟他曾覺得靠爸媽都是沒有能力的人,他才不想那樣,可是沒想到,他最終還是抵不過現實,成為了他最厭惡的那種人。
剛畢業的時候他覺得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武漢買房很容易,畢竟作為雙一流畢業的他怎麼可能會混得差,然而現實卻是他的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速度,因為專業的限制性,就算他在一家不錯的單位,但是到手工資就5千多點,一年下來也存不了多少錢。
去年結婚買房,首付一大半都是爸媽掏的,如果不是公積金高點,他真不知道該如何撐下去。每次看到比他學習差的同學住豪宅開好車的時候,他不再吐槽別人拼爹,而是後悔當初怎麼就選了個文科專業。
/
想靠工資在武漢買房,真的太難了!
之前有個網友說,想在武漢買房,首付至少拿出40-60萬,如果一個月賺1萬塊,不吃不喝得三到四年才能湊夠首付,但多少人能一個月到手有1萬的工資?而買個200萬的房子,首付60萬,一個月的房貸就8千多,一般的人還真承受不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屆年輕人已經無力撐起生活的重擔,需要靠掏空爸媽透支自己才能買得起房,那他們的下一代又該怎麼辦麼?難道就一代代繼續啃老?
只想說,這屆的80後90後,生在計劃生育期,活在房價上漲期,真慘!
編輯:筱攸
圖片: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