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45 雅燃法語教育 《愛和自由:孫瑞雪幼兒教育演講錄(全新增訂)》

2020-12-04 騰訊網

導言

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徹底改變,他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愛;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悅地成長,成長為心理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雅燃本期為大家推薦一本育兒思考的暢銷書,歡迎大家閱讀!

作者簡介

孫瑞雪,中國著名的教育家與兒童心理專家;「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的發起者和倡導者;歷年來被CCTV、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各大媒體競相報導;在千萬家長心中,孫瑞雪就是「育幾百寶箱」;主要代表作包括《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等,新作《完整的人》《自由中的規則》(暫定名)即將出版。

編輯推薦

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像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看:你是不是基於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就意味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為就是認為,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愛的禮物。因為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孫瑞雪

「15年前,故鄉寧夏的第一批家長,把心愛的孩子送到我這裡,我從此起步。

接著是北京、廣州、上海、鄭州、昆明、西寧等各地的家長,他們關注著遠在寧夏的這個教育,並熱情傳播它,幫助我一路走到現在

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他們引領我回到了心靈的故鄉。給了我無盡的愛和對生命秘密的探索」

——孫瑞雪

內容簡介

《愛和自由:孫瑞雪幼兒教育演講錄(全新增訂第4版)》是孫瑞雪教育機構經典圖書《愛和自由》全新增訂第4版。從第一版到今天的第4版,《愛和自由》已經走進幾十萬個家庭。千萬個父母因此書而徹底改變,她們「心靈受到震撼,感動而愧疚」,並從中學會真正的愛,真正的教育。千萬個孩子因此書而健康、愉悅地成長,成長為心理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創造品質的一代新人!

應廣大父母的要求,此次增訂,在保留原有全部經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孫瑞雪老師全新經典講座,向讀者系統全面地闡述「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實踐。

在新增的《愛和自由 規則與平等》這一篇中,全面講述了孫瑞雪教育機構「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一一詳細講述了愛、自由、規則、平等的教育,講解了廣大父母關心的如何給孩子愛,講解了家庭使用的3大規則,幼兒園實踐中的7大規則等內容。這些在上一版中是完全沒有的。在新增的《兒童成長中的自由》這一篇中,集中講述了兒童應當擁有的5大自由,解答了眾多父母所困惑的問題:到底該給孩子多大的自由?

精彩分享

如果我們懂得愛孩子,我們就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很多人說,成為他自己跟不能成為他自己,差別究竟在哪裡?有一個天大的差別,就是兒童成為自己的時候,他會形成了一個自我,然後成為實現自我的人,最後他就能走出他的自我。我們父母不是特別追求現實中的成功嗎?沒有自我,就無自我實現的可能,也無所謂成功可言。孩子獲得愛和尊重的時候,就會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用來創造和形成自我。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則。這個階段獨特的生命現象就是,完全處在生命中,以自我為中心。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創造上,他沒辦法從自我中出來的。這是人生命中頂頂重要的六年,或者說十二年的時間。錯過這12年,再想建構自己,實在是太艱難了。錯過12年,到了成人期,再以自我為中心,就是障礙和病態。

當孩子把自己建構起來了,就會用下一階段的時間,也就是青春期到十八歲,用已經建構起來的自我跟現實的外在世界搭建一個橋梁,他把自己與外界連接了起來。等他搭完這座通往現實的橋梁以後,他已經超越了他自我創造的歷程,走向社會,他將要實現一個社會人的價值。當一個人從自我的自然人中走出來的時候,這個人就能去實現他社會的自己了。這就是成長的一個自然裡程,無需培養,只求不破壞。

現在情況變了,現實的情況是,當兒童形成自我的時候,父母不讓他形成自己,而是告訴他,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好。你不能成為你,你要按媽媽、爸爸的心願做事情,幫助媽媽爸爸形成媽媽爸爸。這才是你的使命。然後,這個人長到18歲的時候,他沒法從自我中走出來,他依舊處在自我中心中,父母就怒不可遏。父母有什麼可怒的,這是最簡單的因果報應,只是成人太健忘了,也可能是時間太長了吧。真正憤怒的是孩子,他已經難以想出辦法了。大家能看到周圍的很多成人,永遠都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是因為他沒有從自我中走出來,他依然沒有建構起自我,他就一直陷入到五歲到六歲。一個幾歲的孩子如何為自己負責呢?而父母、老師或是國家根本上無法在你成人後為你負責,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你就擁有了不知的抱怨和仇視。

一個根本未走出自我創造的成人,就永遠會抱怨和仇視,抱怨是孩子的狀態,仇視是無法自我創造的焦慮的外在顯示。「我之所以幹的不好是領導的責任」。「我之所以不幸福,是你對我不好,你導致了我一輩子的不幸福,如果我重新找一個,我就有幸福了」。「你這個領導很壞,都是你不好我才變成這樣」。我永遠都在抱怨別人。實際上,我什麼時候會抱怨別人呢?六歲以前我會抱怨別人。小孩子的願望達不到滿足的時候,小朋友會這樣說:「我打死你」「壞媽媽」「我打死你」。長大以後就不敢打了,要一打,別人會以為你有毛病啊。長大了以後就變成,「都是你不好,是你導致了我的問題,我之所以這樣都是你的原因」。我們只不過把一個六歲孩子的動作轉換了一下。這就是這個人沒有從自我中心中出來,他不可能有實現自我實現的願望。

因此,我們才會說人生最大的惡,莫過於一樣,就是不讓人成長。在沒有愛沒有自由的環境裡,一個兒童辛辛苦苦長到18歲,你以為他會開始服務於別人啊?絕不會。他的第一個願望就是我要如何實現我,我如何把我塑造成我希望的那樣。我們在社會中,把此稱為理想。你以為你的孩子沒有理想是怎麼導致的?是因為他的心理根本沒有長到18歲,他的生命年齡可能還在六歲呢。他只是告訴你「我要玩,你不讓我玩,你就壞爸爸,壞媽媽。」你就不斷地壓著他,罵他、斥責他……那壓力很大的,但他依舊抵抗住你的壓力,還要玩。你有沒有想過原因是什麼?原因只有一個,他還停留在4歲。一個4歲的孩子,你今天就算把他殺了,他也沒有辦法做成你希望的那樣。除非你讓他的心靈再繼續成長,這是唯一的一個途徑。

所以說創造和形成自我很重要。破壞兒童內在的內驅力,為他自己的目的服務,就是一種犯罪。因為,這樣的教育會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要高度覺察我們自己,是不是讓孩子在按照我的意願在成長?

當他長到青春期的時候,他開始對外在的世界產生想法;長到18歲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完全建構好了,他開始去實現他的夢想了;到30歲的時候,把自我的一切要完成;等到40歲的時候,這個人開始重新考慮。一個人40歲的人在考慮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他為什麼考慮這個問題呢?原因只有一個,他已經把自己完成了,他已經證明他來到這個地球上要做的事情。當走完這一步的時候,40歲,一個了不起的年齡,他在想他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應該怎樣活著才更有價值?這時候超越自我才成為可能。

很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認為,40歲的時候,人的成長才完全,一個循環到40歲完成,生命真正的意義才重新開始。這個人終於開始尋找真正的意義究竟在哪裡?生命的意義究竟在哪裡?而不是現實的意義究竟在哪裡,這就是人類成長的一個裡程。因此,我們要說的是,生命有一個本性,就是他需要按期自己的意願來思考,來行動,來成長。他來到這個地球上就是來學習的,就是來讓自己進化的,而為什麼現在他不愛學了呢?為什麼他不求成長了呢?因為在他小的時候,成長到某一個階段,成人把他掐住了,停止了。

所以,分享給每位家長摘自孫老師《愛和自由》中的一段文字,請記住:孩子本身是有自我成長的力量的,成人所應該做的就是去支持,而不是幹涉。不要用成人的是非價值觀去判斷孩子做這件事情有沒有用。如果按照成人的價值觀,仰頭看星星發呆應該超級無意義吧,但你真的不能確定這個發呆的孩子會不會是未來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或者太空人。

雅 燃法 語

雅 致 生燃 燒 激 情

相關焦點

  • 愛和自由:孫瑞雪幼兒教育演講錄
    愛和自由:孫瑞雪幼兒教育演講錄(第三版)作  者: 孫瑞雪 著 出 版 社: 新蕾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4-5-1 定價:¥22.80接著是北京、廣州、鄭州、昆明、西寧的家長,他們關注著遠在寧夏的這個教育並熱情傳播它,幫助我一路走到現在。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他們引領我回到了心靈的故鄉,給了我無盡的愛和滿足感。
  • 全國「愛和自由」教師資格培訓(1年制)
    如果你是一個幼兒教育研究者,你是否思考過教育的真正本質是什麼?是否思考過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幼兒教育機構的領導者,你是否對自己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有一個科學的定位?是否想過給自己的教學管理者尋找最系統和完整的培訓?  如果你是一個一線的幼兒教育實踐者,你是否對當下你所運用的方法有過懷疑和思辨?
  • 教育專家孫瑞雪:愛與自由,缺一不可!父母該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其實對孩子來說,愛和自由,缺一不可。愛孩子的父母,會及時地發現孩子性格上的種種缺陷,從而助他們早日糾正,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性格。 國內知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在著作《愛和自由》中提到:「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 愛和自由:不是葵花寶典
    N雲上 微博上,有人讓我談談對「愛和自由」的看法。我沒有回答,因為我相信,那是很難用一兩條微博能夠說清的事兒。 「愛和自由」在國內來自孫瑞雪教育機構的倡導,而背後的理論基礎是蒙特梭利的兒童教育理論,認為「兒童早期,給予充分的愛和自由,兒童這個精神胚胎就能夠得到自然地生長」。這個理念是很好的,是對兒童十分尊重的。
  • 第七屆「上投摩根杯」愛和自由公益巡講直播
    >第七屆「上投摩根杯」愛和自由公益巡講直播2010-07-10 09:33:3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今天的講座是2010年愛和自由的第15站,也是最後一站,從5月18日上海第一站開始,已經走過了北京、石家莊、深圳、大連、合肥、南京、鄭州、杭州、青島、西安、太原和銀川,就象今天一樣,在每個周末都有上千名家長聚集在一起,分享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分享自己心中對於愛和自由的可愛,今天在場的每一個人無論是講者還是聽者,都是為了孩子而來,孩子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孩子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
  • 第七屆愛和自由科學教育公益講座開始報名啦!
    第七屆「愛和自由」科學教育公益巡講月2010年5月正式啟程,她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成長的新起點——  這是新教育的宗旨:傳播「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教育精神,改善中國兒童的成長環境。…  16年深入實踐,15大城市公益巡講  孫瑞雪教育機構,以蒙特梭利教育、皮亞傑教育、現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紮根於中國土地與文化基石之上,在北京、上海、廣州、銀川等地,建立了8家教學實踐基地,經過16年的深入實踐,創造了「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科學教育體系。
  • 打開孩子心靈那扇窗——讀《愛和自由》
    在從教的十年間,我發現很多家長很愛自己的孩子,非常捨得花錢,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可孩子的成績卻越來越退步;我也聽到過許多家長的無奈和心塞:「我怎麼說他都不聽,我也拿他沒辦法,胡老師,你幫我多管管他吧!」為了更好地解開家長們的困惑,我經常向他們推薦這本革新了我的教育觀念的書——《愛和自由》。
  • 孫瑞雪經典作品推薦,《捕捉兒童敏感期》最受讀者歡迎
    孫瑞雪,兒童教育專家,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創辦了大陸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兒園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國際學校,之後又創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究中心。近年來她和她的團隊應邀到許多城市做公益講座,改變了許多家長的育兒觀,也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人生。
  • 世界上最美的法語單詞,你最愛哪個單詞?
    眾所周知,法語因為它的發音而稱為浪漫最優美的語言。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幾個法語單詞,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Rocambolesque adj.它可以用來形容一段跋涉萬難,星光熠熠的旅程,一個光怪陸離,起伏跌宕的故事,又或是一次浪漫多情的邂逅…這是一個典型的法語詞彙。
  • 【法語歌曲】那些由法語歌曲翻唱成中文的歌曲
    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流淌著法語歌曲血液的中文歌,我們如今也很容易能夠聽到它們的原唱。pas bonne mais l'on peut y voir那張照片雖然不夠好,但是我們能夠看見你le bonheur en personne et la douceur d\'un soir那甜蜜的夜晚,幸福籠罩在每個人身上elle aimait la musique, surtout schumann et puis mozart她喜愛音樂,尤其是舒曼和莫扎特
  • 閱讀是一座小型避難所,為我們實現愛和自由之路助力
    特別是初為人母,很多事情是第一次遇到,難免手忙腳亂,而書就像是一座寶庫,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比如孫瑞雪的《愛和自由》,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和西爾斯的《親密育兒百科》等等。幾乎都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答案,書籍真是百寶箱,是一間安寧的小屋,一座逃離世俗的避難所。
  • 翼星文化—幼兒教育
    「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實踐中僅僅是一句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幼兒是一個社會的人,他生來就具有人的尊嚴和價值,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幼兒教育已經走向開放的教育,時間、空間、教材、結構的開放,完整幼兒的培養,整合教育的出現,遊戲化、生活化的課程模式等等,都提倡為幼兒提供開放、豐富而且多樣的環境,允許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學習。孩子是愛玩的,孩子也是在玩中進行探究與發現的,但如果沒有明確的科學學習任務意識,沒有老師的組織與引導,那麼她們的玩就容易漫無目的,不容易進入深層次的探究與思考。
  • 看法國知乎上的網友最喜歡的法語單詞是什麼?
    大家知道法語有多少單詞嗎?小羅伯特詞典和大羅伯特詞典共收錄了超過13萬單詞!上法國版「知乎」—— Quora.fr去看看法國人最喜歡的法語詞是哪些?過時的 陳舊的 一個網友覺得這詞讓她感覺到溫柔, 有種時間緩緩流逝的溫柔和傷感的感覺, 英語中的對應詞outdated 聽起來像一臺舊機器。discernementdiscernement n.m.
  • 幼兒教育熱點之一,「蒙氏教育」我知道
    26歲獲羅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羅馬大學和義大利的第一位女醫學博士。隨即在羅馬大學附屬醫院任精神病臨床助理醫生,診斷和治療身心缺陷兒童,開始對低能兒童的研究發生了興趣。她深入研究和檢驗了伊塔(Jean itard)和塞貢(Edward Seguln)的教育低能兒童的方法,在此期間,曾去巴黎和倫敦參觀和訪問有關低能兒童的教育機構。
  • NEW IFA國際日託專家:不能獨立的孩子,拿什麼談自由?
    蒙特梭利博士曾說:誰若不獨立,誰就談不上自由。是的,不獨立的孩子,談何自由。我們尊重孩子崇尚自由,也要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孩子的獨立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動上的獨立,二是思想上的獨立。​NEW IFA國際日託作為蒙特梭利教育法在中國的代表性學校之一,它不僅是一所全新創意的國際蒙氏教育機構,同時還將中國歷史文化教育融入蒙特梭利教育法,創建了符合中國兒童成長的國際蒙氏教育體系。
  • 法國法語和比利時法語的區別
    眾所周知,除了非洲是講法語的主要地區之外,比利時的官方語言也是法語,所以今天我就來比較一下這兩種法語都什麼不同。總體來說,兩者的語法基本相同,但在發音和詞彙上還是略有不同。例如數字的表達: 法語裡70是soixante-dix, 而比利時的表達是septante,這點倒有點像非洲法語區的講法,曾經法國人也是這樣表達的,但後來取消了這種方式。 法語中桌上足球是baby-foot, 比利時說法是kickers; 同一個單詞,在兩個國家的意思卻不同:pistolet在法國是手槍的意思,而在比利時是一種麵包卷。諸如此類的同詞不同意,或是同種東西不同解釋的例子還有很多。
  • 超前教育看似有優勢,弊端卻集中在小學爆發,父母別把愛變成傷害
    人才輩出的中國,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成為每位家長的教育終點,一個普遍的教育焦慮油然而生,家長們隨之採取了相應的應急措施,那就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幼兒教育寶媽們各執一詞孩子的教育問題最近正困擾著同事李媛。
  • 2022年外交學院244法語考研真題和答案
    分析各大院校的二外法語試題能夠為考生準確定位自己的法語水平提供很好的參照,也使考生對「二外法語」考試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更加清晰的了解出題者的思路,從而正確地制定出複習方法和學習步驟,使複習具有針對性,使複習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 法語「愛」被選為全球最浪漫文字 日語墊底
    據調查顯示,全球範圍內法語的「愛」字被認為是最浪漫的字眼,而義大利語緊隨其後。據臺媒報導,由英國一家名為「今日翻譯」的機構進行的調查顯示,法語「amour(愛)」是全球最浪漫的字,義大利的「Belissima」與西班牙文同是「漂亮」的意思,入選第二名。義大利語「tesoro」排名第四。而最不浪漫的是日語「我愛你」的表述。上述調查是在320名語言學家中進行的。
  • 看到人家幼兒教育,網友:服氣了
    看幼兒教育就懂了!相信看過《森林幼兒園》這一紀錄片的人就知道答案了。「森林幼兒園」,顧名思義,是在戶外的一所幼兒園,不像我們國家傳統的幼兒園一樣,這個幼兒園是在戶外進行教學的,通過讓孩子自己實踐來獲得知識和經驗。孩子們在一大早就背著書包,書包裡裝滿了上實踐課的工具,他們跟隨著老師在三攝氏度的室外開啟了有趣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