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產業、拉動就業 七臺河聯順生物醫藥產業項目帶活一座城

2020-11-28 人民網黑龍江站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6日電 一年前的小雪節氣當日,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綠色生物醫藥產業項目集結32臺商砼車31個小時完成1830立方米混凝土澆築,創造了北緯46度高寒地區冬季施工建築領域的非凡業績。

一年後的2020年11月22日依然是小雪節氣,遠超一年前規模的聯順生物製藥項目建設大軍正頂著嚴寒加速鋼結構車間暖封閉作業,只為儘快實現室內施工搶工期,拉動更多產業在這片熱土上集聚,不斷釋放出蓬勃經濟活力。

作為七臺河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之一,聯順生物製藥項目的進展情況舉市矚目。據悉,該項目一期總投資70億元,截至11月20日,累計完成投資35.32億元,2020年將完成投資超過20億元。同時,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雙重壓力,聯順生物製藥項目負責單位和工程建設人員正全力以赴推進項目按計劃建設投產。目前正在進行兩條生產線的主廠房鋼結構安裝及廠房封閉,其他生產及配套車間土建施工、汙水站環保項目施工、中央大道道路施工、非標設備加工製作、定型設備採購均按計劃推進。非標設備按噸位已完成加工量的86%,6000臺套定型設備已完成95%的採購合同籤訂。

聯順生物製藥項目落地,產業擴大,勢必需要大量人才、物資,同時也會帶動一定程度上的消費。

「自去年8月5日破土動工以來,工地上最高峰時有1500多人在施工,因土建進入冬季收尾階段,目前仍有800多人在幹活。」聯順生物製藥項目工程部項目總監方再良介紹。與施工人員配合的還有來往穿梭的車輛,在廠區每天需要吊車、挖掘機等工程車輛200輛左右,外圍運輸的車輛更多,僅目前進場的4.5萬噸鋼材就需運輸1000餘車次。由於人員湧入,餐飲、住宿等拉動效應接踵而來,除了工地宿舍可容納1600人食宿外,周邊的餐飲、商貿、食宿也被帶動起來。

為確保聯順生物製藥項目順利建成投產,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遺餘力地進行招聘,同時進行外派培訓。目前公司在冊員工250人,在外培訓180人,近期將有40人外派培訓,所有赴外培訓員工均屬帶薪培訓並享受五險一金等待遇,路費、食宿等費用均由公司統一安排。公司員工工資從3000元到6000元不等,預計明年7月員工數將達到2000人左右。

今年33歲的張曉龍,2019年7月被公司聘為土建工程師,成為公司在七臺河招聘的第一名員工。每月拿著7000元的稱心工資為立市項目發揮自己的所學所長,用他的話說:「能成為聯順生物製藥項目建設的一份子我太自豪了。」

除了企業用工,聯順生物製藥項目還將拉動運輸、維修、保潔、餐飲等行業間接就業,將帶動七臺河市及周邊地區農業、農副產品加工、養殖、煤炭、建材、教育等多個行業的發展,直接或間接帶動全市5000名以上產業技術工人就業。

聯順生物製藥項目的建設,有效帶動了上下遊產業的發展,產業鏈條上的聯結聯袂效應凸顯。百大項目百日會戰期間,平均每天要拿出1000萬元,用於設備訂購、安裝、加工和土建。

非標設備加工帶動3家企業160餘人從事罐體加工,僅以預備一期投產的鋼結構車間為例,目前11個車間已經進場鋼筋10000餘噸、鋼板20000餘噸、主鋼構15000噸,今年共進場混凝土商砼建材20000餘噸。此外,項目工程量巨大,明年7月兩條生產線的80多個單體需要的設備供貨方涉及幾百家,從鍋爐、汽輪機、發電機、壓縮機、攪拌機等大型設備到6000臺套的車間設備和2000臺套的非標設備加工,都在讓上遊企業釋放出巨大產能。

落地一個項目,拉動多個產業,帶活一座城市。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242億元、利稅53億元。一期投產後,需要玉米澱粉、玉米粉、玉米漿、豆餅粉、豆油等預計110萬噸的大豆和玉米用量,發電用煤量100萬噸左右,將大幅帶動本地及周邊地區原糧和原煤產業。整個供應鏈條囊括了一二三產業聚力融合發展,從第一產業的農業來說,由玉米大豆種植到生物肥還田形成一個循環往復的閉環發展。除了一期規劃的21種人用藥、12種獸用藥、9種農藥,還要通過新產品研發,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延伸醫藥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從而保證整條價值鏈不斷增強。

未來,七臺河聯順生物醫藥產業項目會不斷發展形成高度集中的聚集性產業鏈,隨之而來的「蝶變效應」將不斷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從企業到園區,將對七臺河市及黑龍江省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韓婷澎、解洪旺、楊崴)

圖片由七臺河市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張齊、趙怡)

相關焦點

  • 獻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檢驗檢測中心建設之初,顏益志利用湖北民族大學現有人才、科研項目等資源,組織協調人員、場地、經費等,有力推進項目建設。同時 ,他還積極尋求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的支持。「早點建成,就能早點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促進地方產業發展。」顏益志說。作為一名投身中醫藥產業20多年的專家,顏益志一直致力於加快我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生物醫藥界大咖聚焦成都醫藥產業發展
    世界500強醫藥企業 聚焦成都數個重點「三醫」項目落戶成都醫學城、13個生物醫藥項目集中落戶高新區、中古國際生物醫藥論壇在成都舉行、2016中國西部生物醫藥大會在成都舉行、成都首個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政策出臺……「生物醫藥」已成為與成都高度相關的熱詞,生物醫藥產業也是我市高度重視正大力發展的產業。
  • 菏澤高新區:擦亮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金字招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3日訊 (記者 張振勝) 近年來,菏澤高新區作為菏澤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陣地,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北方醫藥城」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形成了全國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全產業鏈、開放式產業集群,呈現出「中藥飲片加工+中藥製劑」「化學原料藥+
  • 洞察|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究
    一、產業規模: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具備,產業主體數量快速增長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南京市主導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和關鍵環節,已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據統計,2019年,南京市新醫藥與新健康產業規模達700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
  • 七臺河市委常委、副市長廖華榮推介七臺河市石墨及石墨烯新材料產業
    在這美麗的季節,我們再次相聚七臺河,隆重舉行「寶泰隆杯」2018中國(七臺河)石墨烯應用創新創業大賽。今天,很榮幸能有機會向大家推介我們七臺河和七臺河的石墨產業。 一、七臺河基本情況 七臺河位於黑龍江省東部,是一座因煤而生、緣煤而興,以煤為主、多業並舉的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開發建設,1983年晉升為省轄市。
  • 紹興濱海新區快速發展高端生物醫藥產業
    打造產業新高地 助推萬畝千億大平臺浙江日報11月29日,2020中國(紹興)首屆生命健康產業峰會順利召開。行業專家、企業精英齊聚紹興,共話生命健康產業發展新方向。這是紹興濱海新區蓄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又一個重要節點。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有哪些優勢?將怎樣布局?在大會期間,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解讀了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圖。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完全有能力、有責任把生物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率先建成全國乃至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 泰州醫藥高新區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 由「一粒藥」邁向「大...
    從一片農田,到集聚12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位於泰州的中國醫藥城從一張白紙「零點起步」,始終把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能,推進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闖出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漸成規模、發展壯大」的奮進之路。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立足現有產業發展基礎,把握生物醫藥要領域發展前沿,聚焦生物醫藥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強化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著力提升生物醫藥科技和產業競爭力,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打造珠澳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集聚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高地。
  • 南陽生物醫藥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直播南陽訊(全媒體記者齊傑 實習生蔣曉俠)11月26日上午,南陽市召開「九大專項(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本次新聞發布會圍繞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專題發展情況,由市工信局有關領導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 紅島:加速生物醫藥產業「育成」
    伴隨著越來越多重點醫藥項目落戶,紅島經濟區(高新區)醫療醫藥產業也在逐漸壯大。截至目前,該區域已吸引13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及110多名高端科研人才,總產值達到30多億元,正著力打造醫療醫藥創新產業和產業平臺,重點聚焦藥品研發、醫療器械、健康醫養等產業方向,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經初具雛形,成為名副其實的產業「搖籃」。■紅島經濟區(高新區)的藍色生物產業園。
  • 超百億項目籤約落地 上海寶山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廣闊
    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在這場以「創新轉化,賦能生物醫藥產業」為主題的生物醫藥大會上,與會嘉賓圍繞全球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與最新動態,聚焦中國生物醫藥發展機遇與挑戰,開展前瞻性專題報告與深入討論。為上海寶山做好優化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和發展環境,增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建設模式和實施路徑。
  • 多地勾勒2021年新興產業發展施工圖 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
    原標題:多地勾勒2021年新興產業發展施工圖 千億級新增資金加速湧入,新能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成部署重點 「十四五」開局之年,地方正加快勾勒新興產業發展路線圖。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編者按:煙臺是一座因工業而強的城市。近年來,煙臺全面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部署,走出了一條具有煙臺特色的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之路。開發3D列印技術平臺等,並以此為依託開發相應的生物活性或可降解材料產品。同時,在傳統生物學活性材料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可引導組織再生的材料,創新性開發可誘導組織再生的信號因子類產品,成功進入基因工程領域。秉承「做再生醫學領域領導者」的願景,正海生物積極探索,布局幹細胞領域,目前已聯合中科院和南京鼓樓醫院,在膠原支架負載間充質幹細胞促進子宮內膜缺損修復項目上取得可喜進展。
  • 集中簽約10個項目,坪山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
    11月19日,「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坪山區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揭幕,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展會)同期開展。大會還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並啟動建設了坪山ICH產業園區,探索打造與國際規則銜接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園區。
  • 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原標題:13家世界500強生物醫藥公司 逾半扎堆光谷生物城   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墨)創建僅5年的光谷生物城,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發機構的聚集地。公司在光谷生物城發展得很好,目前已擁有員工400餘人。」  不久,德國拜耳作物來了,先進的育種研發水平,將光谷生物農業研髮帶上世界軌道。緊接著,德國費森尤斯卡比公司在光谷生物城建設抗腫瘤藥物生產基地,賽默飛世爾、霍尼韋爾、杜邦先鋒、中國醫藥集團等生物企業巨頭都來了。
  • 粵「三重」創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藥監)1月12日上午,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三重」管理辦法》),助推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彰顯廈門自主創新能力的標杆性產業——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省佔龍頭地位,醫療器械產值佔全省80%以上。廈門生物醫藥港成長為區域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和對臺合作交流窗口,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發展格局中佔據一席之地。
  •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召開,專家指出——  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本報記者 葉 青  「昨日舉行的官洲生物論壇圓桌會議提出人才為本、人才第一的觀點。」
  •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人力資源融合發展論壇召開
    眾多行業精英圍繞人力資源的發展趨勢和前景,人力資源對生物醫藥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大家共同為推動以台州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生物醫藥和人力資源產業融合發展獻計獻策。通過舉辦本次論壇,旨在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的人力資源發展、人才項目合作、校企合作對接交流洽談,達成務實合作,同時採取「1+N」模式,以論壇為契機,多頻次開展座談會、對接會,拓展論壇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