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背後,有一群「硬核」的小姐姐……|睡前聊一會兒

2020-12-05 人民日報評論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嫦五抵月宮,九天留倩影。最近幾天,關於嫦娥五號的消息頻頻刷屏,一次次激蕩著人們關於月桂、蟾宮、清影的美好想像。而隨著嫦娥五號成功飛天、完美落月,一群在「嫦娥」背後默默奮戰的航天「小姐姐」也走進人們的視線,她們小身軀裡的大擔當,日常生活與平時工作的「反差萌」,引人關注,更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硬核」的「小姐姐」。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自古以來,皎潔明月總是寄託著人們繾綣不盡的情感,更激發著人們探索未知的豪情。但與神話傳說中嫦娥靠仙藥飛升廣寒不同,今天,我們靠著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奮鬥,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嫦娥奔月」,開啟了探月圓夢的旅程。而在向著星辰大海的進發中,有越來越多女性科研工作者,她們以不讓鬚眉的付出和擔當,為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們中,有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小小年紀卻憑著吃苦耐勞的堅韌性格、嫻熟過硬的專業能力而被人稱為「大姐」;有工作起來一絲不苟、嚴謹細緻,但生活中卻熱愛古裝漢服的文藝少女;有在火箭發射現場,笑著笑著就哭了的真性情姑娘……她們有著生動活潑的性格形象,但更有著「衝得上、拉得出、打得贏」的專業氣場,她們共同構成了今天女性航天人的時代剪影,不斷刷新並豐富著人們對神秘壯闊的航天事業的想像。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女性做航天,靠譜嗎?」去年嫦娥四號著陸月背之時,一張照片定格的兩代「嫦娥人」緊緊握手的瞬間,令無數人動容。照片中那位喜極而泣的「女將」,正是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而她也不免面對這樣的追問。她的回答是,「女性做航天沒有什麼劣勢,除了扛箱子的力氣活不好幹,其他的都能幹!」「都能幹」的自信和底氣,不是因為女性有什麼獨特的「鎧甲」和「武器」,只是因為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與責任,讓她們擁有不懼艱難的勇氣、挑戰風雨的毅力,更錘鍊出戰勝困難的能力。從在大涼山深處一年駐紮200多天的氣象保障組組長,到新婚第二天就投入工作、在發射場度過蜜月的著陸器測試指揮,再到穿著雨鞋、披著雨披在模擬月球環境下做實驗的工程師,她們以自己的拼搏與奮鬥,託舉起「嫦娥奔廣寒」的尋夢之旅,也書寫著新時代女性的獨特風採。

而此時此刻,在我們為航天女神們鼓掌之時,還有千千萬萬耕耘在各行各業的女性,她們同樣在以「向陽生長」的力量,為社會刻印下美麗的印記。將1000餘名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出大山的鄉村教師支月英,在大漠深處守望歷史遺產50餘載的「敦煌女兒」樊錦詩,帶領科技戰「疫」突擊隊不停衝鋒的「人民英雄」陳薇,還有無數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女醫生、女護士……一個個「她」或執著堅守、或迎難而上,讓「她力量」更顯偉大,「她魅力」更顯精彩。

「男女並駕,如日方東」。從「麵包加玫瑰」的權利覺醒,到「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邁宣言,在時代的書頁不斷翻轉中,在對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斷確認中,女性的腳步早已走出歷史、文化的羈絆。今天,無論是在最遙遠的浩渺太空,還是在最具挑戰性的科研崗位,都閃耀著女性的身影,都有鏗鏘玫瑰的絢麗綻放。「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消除那些明裡暗裡的性別歧視,拆掉那些有形無形的「天花板」「攔路石」,讓女性朋友們在屬於自己的大時代更自由地追夢圓夢,她們一定能創造更加美麗、燦爛的人生。

讓我們一起期待「嫦娥」捧月歸來,期待各行各業的「小姐姐」們都能在邁向星辰大海的徵程上書寫更多的精彩。

這正是:時代大舞臺,玫瑰綻光彩。

大家晚安!

(文|周南)

| 薦書 |

★ ☆ ★

《與世界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世界談談心》。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都市、生活、藝文、校園、新知、科技、心理、食飲、光影、風尚10個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這個世界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本書所收錄的,也只是我們這個宏大時代的吉光片羽。但這些文化現象、社會風尚、思想觀念,就像風與水之於大地,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覺中刻畫著我們的時代。我們嘗試從中看到水的走向、聽到風的聲音,去發現、接受和推動改變。我們希望,瞬間的積澱不要流淌,歲月的饋贈別被消磨,而是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我們希望,能與讀者一道觀察、思考,發現更廣闊的時代,與社會一起向陽生長。

— 「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套裝 —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小姐姐馬上要回來啦,那她的其他四個小姐姐哪去了呢?
    嫦娥一號小姐姐嫦娥一號小姐姐是我國第一位奔月的小姐姐,於2007年10月24日飛升,經過5天的長途奔襲,順利達到月球附近,並繞月飛行,完成一系列探測任務之後,與2009年3月1日受控撞月於月球豐富海區域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奔月那麼,嫦娥這個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小姐姐」發送不了,這天沒法聊
    「小姐姐」發送不了,這天沒法聊前言:大家好,我是阿瑤,每天為你發布遊戲領域最新情報。最近很多玩家表示很鬱悶,在遊戲中與好友聊天時,經常會出現內容無法發送,原因是其中有一些詞,由於出現敏感,而被系統自動屏蔽。當然很多詞語本身沒有問題,比如「可可愛愛」,只是因「愛愛」而發送不了。
  • 「嫦娥」小姐姐,你們的青春很美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此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嫦娥奔月」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和嫦娥五號朝夕相伴,共同成長讓我們一起走進其中幾位航天小姐姐看看她們小身軀裡的大擔當「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強在發射現場一名95後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揭秘「嫦娥奔月」背後的「重慶貢獻」
    「嫦娥」探月的背後,是一項項技術難點的集智突破、一項項創新成果的破殼而生。這些科技成功架起了通往月球的天梯,讓中國人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探月之路。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探月神器成功的背後,有著很多「重慶貢獻」。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清晨我放飛一群白鴿,  為你銜來一枚橄欖葉,  鴿子在叢山峻岭飛過。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願你永遠沒有憂患,永遠寧靜。  我們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這是兒女們心中期望的歌……」  這動人的歌聲讓我眼眶溼潤,心潮澎湃:是啊,沒有祖國的繁榮昌盛,我們不可能有緣相逢在西昌!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深度|「嫦娥」再次奔月,這次將有去有回
    「嫦娥」奔月中國開始籌備月球探測工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主要進行論證工作。直到2004年1月,探月工程正式獲批立項,並命名為「嫦娥工程」。二期工程包括「嫦娥2號」和「嫦娥3號」兩次任務,主要目標是實現月球的軟著陸,以及開展月球表面的探測和勘察任務。2010年10月,「嫦娥2號」發射,作為「嫦娥3號」的先導星,「嫦娥2號」主要用於開展部分技術的先期驗證,包括直接奔月軌道、X頻段測控以及預選著陸區詳察等。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就問你信不信 |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發現結節不立即切除會癌變,今年冬天60年來最冷……當通過街談巷議、社交網絡接觸到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你會信嗎?至少評論君差點信以為真了。
  • 成都漫展事件持續發酵,小姐姐因哭成名被質疑炒作,發文怒斥鍵盤俠
    哈嘍大家好,我是優優動漫菌,又來聊二次元啦!前一段時間大家是否被一個短視頻給刷爆朋友圈了呢?畫面中有一個身著華麗漢服的小姐姐在舞臺上哭得梨花帶雨,惹人心碎。據悉有些商家為了在這次走秀中可以爆火,不惜貸款巨資前來參加活動,而這一次因為活動被「腰斬」,商家需要承擔巨額的債務;並且現場曾有商家不滿大呼:我帶著幾百萬的道具過來,就這樣結束了?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可以聯想到周星馳電影《美人魚》裡張雨綺說的一句話:我拿300億出來和你玩,你當我空氣啊!至於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優漫菌之前單獨聊過,有興趣的可以去我的個人主頁回顧一下。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 BJ40軍團直抵文昌助力中國航空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 人類對太空的憧憬與夢想也從未止步。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1年後的11月底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即將發射,同時將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又變軌了,嫦娥五號奔月跟「姐姐們」有何不同?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1月25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兩臺150牛發動機工作約6秒鐘,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自11月24日凌晨發射升空之後,嫦娥五號已於當晚實施了首次中途軌道修正。截至第二次軌道修正,它已在軌飛行約41小時,距離地球約27萬公裡,目前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記者採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揭秘背後原因。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街拍:現在的小姐姐都很美,最後一位紋身小姐姐太帥了!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些街頭美女的靚照,如果大家有喜歡其他風格的也可以給小編留言,也許咱們下一期所分享的就是你所喜歡的風格。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繼續看圖吧。這位小姐姐身穿黑色吊帶加百搭白色短褲顯得非常時尚,在搭配個性的紋身這就更讓她顯得時尚迷人了。
  • 嫦娥奔月,衛勤人時刻準備著!
    "各組注意,接指揮所通知,火箭加注期間突發意外,有多名人員受傷,傷情不明這是文昌發射場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前組織的一次衛勤系統應急救護演練,對講機內下達應急救治口令的就是中心文昌發射場衛勤系統負責人吳俊毅。自2013年6月作為第一批中心工作組成員進駐文昌發射場以來,他就擔負起了文昌發射場應急救護、人員健康維護、傳染病防控以及飲食安全監督等各項工作。
  • 中國夢——嫦娥奔月
    而起筆處狀似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處由一群自由飛翔的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這個標誌的創意實在太好了。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探月呢,月亮上什麼都沒有呀!」心心困惑地問。「雖然沒有人,但月球上特有的礦產和能源,可供人類開發和利用,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因此登陸月球,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為世界航天活動的必然趨勢。」
  • 助力「嫦娥」奔月的蘭州人,手裡有絕活……
    11月24日凌晨,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貝雨霏將多年操控琴弦的精準控制力融會貫通到操控攝像機上,素手翻飛,切換自如,為我們在電視直播中呈現了嫦娥奔月的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