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
嫦五抵月宮,九天留倩影。最近幾天,關於嫦娥五號的消息頻頻刷屏,一次次激蕩著人們關於月桂、蟾宮、清影的美好想像。而隨著嫦娥五號成功飛天、完美落月,一群在「嫦娥」背後默默奮戰的航天「小姐姐」也走進人們的視線,她們小身軀裡的大擔當,日常生活與平時工作的「反差萌」,引人關注,更令人敬佩。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硬核」的「小姐姐」。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自古以來,皎潔明月總是寄託著人們繾綣不盡的情感,更激發著人們探索未知的豪情。但與神話傳說中嫦娥靠仙藥飛升廣寒不同,今天,我們靠著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奮鬥,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嫦娥奔月」,開啟了探月圓夢的旅程。而在向著星辰大海的進發中,有越來越多女性科研工作者,她們以不讓鬚眉的付出和擔當,為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們中,有文昌航天發射場最年輕的女指揮員,小小年紀卻憑著吃苦耐勞的堅韌性格、嫻熟過硬的專業能力而被人稱為「大姐」;有工作起來一絲不苟、嚴謹細緻,但生活中卻熱愛古裝漢服的文藝少女;有在火箭發射現場,笑著笑著就哭了的真性情姑娘……她們有著生動活潑的性格形象,但更有著「衝得上、拉得出、打得贏」的專業氣場,她們共同構成了今天女性航天人的時代剪影,不斷刷新並豐富著人們對神秘壯闊的航天事業的想像。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女性做航天,靠譜嗎?」去年嫦娥四號著陸月背之時,一張照片定格的兩代「嫦娥人」緊緊握手的瞬間,令無數人動容。照片中那位喜極而泣的「女將」,正是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而她也不免面對這樣的追問。她的回答是,「女性做航天沒有什麼劣勢,除了扛箱子的力氣活不好幹,其他的都能幹!」「都能幹」的自信和底氣,不是因為女性有什麼獨特的「鎧甲」和「武器」,只是因為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與責任,讓她們擁有不懼艱難的勇氣、挑戰風雨的毅力,更錘鍊出戰勝困難的能力。從在大涼山深處一年駐紮200多天的氣象保障組組長,到新婚第二天就投入工作、在發射場度過蜜月的著陸器測試指揮,再到穿著雨鞋、披著雨披在模擬月球環境下做實驗的工程師,她們以自己的拼搏與奮鬥,託舉起「嫦娥奔廣寒」的尋夢之旅,也書寫著新時代女性的獨特風採。
而此時此刻,在我們為航天女神們鼓掌之時,還有千千萬萬耕耘在各行各業的女性,她們同樣在以「向陽生長」的力量,為社會刻印下美麗的印記。將1000餘名貧困山區的孩子送出大山的鄉村教師支月英,在大漠深處守望歷史遺產50餘載的「敦煌女兒」樊錦詩,帶領科技戰「疫」突擊隊不停衝鋒的「人民英雄」陳薇,還有無數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女醫生、女護士……一個個「她」或執著堅守、或迎難而上,讓「她力量」更顯偉大,「她魅力」更顯精彩。
「男女並駕,如日方東」。從「麵包加玫瑰」的權利覺醒,到「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邁宣言,在時代的書頁不斷翻轉中,在對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斷確認中,女性的腳步早已走出歷史、文化的羈絆。今天,無論是在最遙遠的浩渺太空,還是在最具挑戰性的科研崗位,都閃耀著女性的身影,都有鏗鏘玫瑰的絢麗綻放。「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消除那些明裡暗裡的性別歧視,拆掉那些有形無形的「天花板」「攔路石」,讓女性朋友們在屬於自己的大時代更自由地追夢圓夢,她們一定能創造更加美麗、燦爛的人生。
讓我們一起期待「嫦娥」捧月歸來,期待各行各業的「小姐姐」們都能在邁向星辰大海的徵程上書寫更多的精彩。
這正是:時代大舞臺,玫瑰綻光彩。
大家晚安!
(文|周南)
| 薦書 |
★ ☆ ★
《與世界談談心——睡前聊一會兒》
★ ☆ ★
丨簡介丨
繼《與時代談談心》後,人民日報評論部的「睡前聊一會兒」欄目再推系列讀物之《與世界談談心》。本書系統梳理了這兩年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新聞熱點,分為都市、生活、藝文、校園、新知、科技、心理、食飲、光影、風尚10個部分,給讀者一個觸摸時間、觀察世界的窗口。
這個世界的豐富性,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本書所收錄的,也只是我們這個宏大時代的吉光片羽。但這些文化現象、社會風尚、思想觀念,就像風與水之於大地,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覺中刻畫著我們的時代。我們嘗試從中看到水的走向、聽到風的聲音,去發現、接受和推動改變。我們希望,瞬間的積澱不要流淌,歲月的饋贈別被消磨,而是在時間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潛的力量。我們希望,能與讀者一道觀察、思考,發現更廣闊的時代,與社會一起向陽生長。
— 「與時代談談心+與世界談談心」套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