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原標題:「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
-
「嫦娥奔月」!保山好兒郎楊本湘助力!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瞬間畫面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從西昌到文昌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每一次捷報頻傳的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
航天基地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
業內有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完全可以看做是無人版的「阿波羅登月」,是我國第一個地外取樣返回的航天項目,它將把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帶回地球,堪稱真正意義上的「而在「嫦娥五號」地月往返76萬多公裡的漫漫徵程中,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再次發揮「硬科技」實力,多方面助力「嫦娥奔月」「去月球上面抓把土~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由於他喜歡鑽研技巧,尤其是對技術發明方面特別痴迷,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坐在綁了很多火箭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風箏,想飛向天去,結果摔的粉身碎骨,這反映出中國人很早就想飛天的希望。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託舉「嫦娥」的嫦娥」何京江:用數據助力「嫦娥」奔月
嫦娥一號」任務;2010年10月1日,參與「嫦娥二號」任務;2013年12月2日,參與「嫦娥三號」任務;2014年10月24日,執行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2018年5月21日,參加「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2018年12月8日,參與「嫦娥四號」任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工程走過了輝煌壯闊的14載。
-
嫦娥五號奔月
,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 BJ40軍團直抵文昌助力中國航空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 人類對太空的憧憬與夢想也從未止步。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1年後的11月底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即將發射,同時將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
-
嫦娥五號大展絕活,或刷新全球對月球既有認知,令美俄印為之折服
據央視最新消息,近來我國嫦娥奔月的五姑娘一切工作正常,此前採集的月壤順利地從上升器轉移到了返回器中。後續,這一月球採樣將伴隨返回器被帶回地球。屆時,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的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
-
「嫦娥奔月」西方酸了 中國技術是否比美國更勝一籌?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對於這次中國「嫦娥奔月」,歐洲媒體怎麼看我們看到,德國媒體DW報導的標題是: 嫦娥開始挖土 有去還得有回 這個標題的意思很明顯,「嫦娥」光「奔月」還不行,安全返回地面,才算真正成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12月1日晚間著陸在月球表面預定區域。探測器是在一星期前(11月24日夜間)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從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小編為你整理了「嫦娥」的奔月曆程,一起來get中國探月工程的高光時刻~ 先來看一個視頻↓↓↓點擊觀看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
-
【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相關「胖五」迎來新乘客,「嫦娥」走過了怎樣的奔月之路?
-
中國夢——嫦娥奔月
科學家們以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為其命名,即嫦娥計劃,探測器如嫦娥般飛向月球,因此取名嫦娥。而探測器上攜帶的月球車就猶如月宮中的玉兔一般,所以叫玉兔號月球車。整個嫦娥計劃分為三階段,分別是繞、落、回。」「什麼叫繞、落、回?」抓住三階段的關鍵字,開開問著媽媽。「所謂繞就是發射一顆繞月球飛行的衛星,邊繞邊觀察,對月表環境、地貌、地質結構等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