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保山好兒郎楊本湘助力!

2020-12-05 騰訊網

「10,9,8,7…點火!」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瞬間畫面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

從西昌到文昌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探月工程每一次捷報頻傳的背後

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在這次「嫦娥五號」任務中,施甸人楊本湘,他一邊忙著西昌發射場的任務,一邊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到文昌發射場的氣象會商,在千裡之外的西昌,為文昌的任務助力加油。

來自保山市施甸縣的楊本湘,投身航天27年,參與執行西昌和文昌兩個發射場航天發射任務138次,現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系統高級工程師,全程參與了西昌發射場歷次探月任務。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成功發射。楊本湘擔任此次任務的首席氣象預報專家。火箭的重要測試和點火發射都受到氣象條件的影響制約,特別是任務進入加注點火的最後關鍵時期,氣象條件就成了火箭能否點火發射的最後一道制約。「嫦娥四號」發射前夕,楊本湘帶領氣象保障團隊精準預報,發出了場區高空風大,可能影響火箭飛行安全的預警。為了不影響點火時間,他根據加班分析實測風數據,憑藉多年預報經驗和紮實的理論功底,將風向偏差預報精度從正負10度提高到正負5度。航科集團根據他所預報的氣象參數,及時調整火箭飛行相關控制參數,將高空風對火箭飛行產生的影響降至最低,最終確保火箭按時點火,「嫦娥四號」安全飛天。

此次「嫦娥五號」任務中,他一邊忙著西昌發射場的任務,一邊會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到文昌發射場的氣象會商,在千裡之外的西昌,為文昌的任務助力加油。

來源:雲南發布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帳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助力「嫦娥五號」飛天!楊本湘,雲南施甸好兒郎!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作為多次參加航天發射任務的首席氣象預報專家,來自雲南保山市施甸縣的楊本湘一邊忙著西昌發射場的任務,一邊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到文昌發射場的氣象會商,在千裡之外的西昌為文昌的任務助力。「知道嗎?
  • 楊本湘:27年真情守護助力「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升空
    >  通訊員 何玲 攝  11月24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作為多次參加航天發射任務的首席氣象預報專家,來自保山市施甸縣的楊本湘一邊忙著西昌發射場的任務,一邊通過視頻連線參與到文昌發射場的氣象會商,在千裡之外的西昌,為文昌的任務助力。  1993年參加工作,投身航天事業的27年來,楊本湘參與執行西昌和文昌兩個發射場航天發射任務138次,現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氣象系統高級工程師,全程參與了西昌發射場多次探月任務。  「知道嗎?
  • 「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原標題:「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雲視角」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每一次捷報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從西昌到文昌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探月工程每一次捷報頻傳的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來自玉溪的龔建澤,投身航天15年,參與執行西昌發射場航天發射任務工作中,他嚴格落實「雙崗四檢查」、「五不放過」,杜絕「三誤」問題,連續一個月「白加黑」「五加二」,為「嫦娥二號」奔月搭建了牢固的天梯,發射場地面設備在任務過程中運行平穩,無一差池。仝非時至今日,仝非還清晰地記得「嫦娥二號」奔月的那個夜晚,暮色下,崇山峻岭中,場坪和塔架燈火輝煌,直指蒼穹,像是要把天戳個窟窿。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 助力「嫦娥」奔月的蘭州人,手裡有絕活……
    11月24日凌晨,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貝雨霏將多年操控琴弦的精準控制力融會貫通到操控攝像機上,素手翻飛,切換自如,為我們在電視直播中呈現了嫦娥奔月的壯景。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航天基地硬科技助力「嫦娥奔月」​​​...
    而在「嫦娥五號」地月往返76萬多公裡的漫漫徵程中,位於航天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與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再次發揮「硬科技」實力,多方面助力「嫦娥奔月」「去月球上面抓把土~能否安全著陸於月球表面,是「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的關鍵一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為「嫦娥五號」研製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相當於在著陸器上安裝了一部「泊車雷達」。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將極大方便「嫦娥五號」控制身姿順利「泊車」。
  • 「託舉「嫦娥」的嫦娥」何京江:用數據助力「嫦娥」奔月
    嫦娥一號」任務;2010年10月1日,參與「嫦娥二號」任務;2013年12月2日,參與「嫦娥三號」任務;2014年10月24日,執行嫦娥五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2018年5月21日,參加「嫦娥四號中繼星」發射;2018年12月8日,參與「嫦娥四號」任務;……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探月工程走過了輝煌壯闊的14載。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嫦娥四號完成第24月晝工作 嫦娥五號即將踏上奔月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1月22日完成第24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玉兔二號」月球車累積行駛裡程589.6米。
  • 「嫦五」奔月成功!探月工程中也有咱們宣威人!
    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瞬間畫面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中國探月再啟嫦娥奔月的浪漫之旅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 BJ40軍團直抵文昌助力中國航空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 人類對太空的憧憬與夢想也從未止步。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1年後的11月底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即將發射,同時將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奔月
    ,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歷經十六載,成功完成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和四號任務以及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實現了「五戰五捷」的輝煌戰績。「繞」就是發射月球衛星,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實現;嫦娥一號的飛行軌道(左),嫦娥二號的飛行軌道(右)。
  • 張楠:不斷逐夢,再次助力嫦娥奔月
    記者了解到,有一位當年嫦娥一號任務的參試人員,時隔十三年後,用同樣的熱血,再次助力嫦娥五號騰飛。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文昌航天發射場科技工作者張楠的故事。執行嫦娥一號任務時,他還是一名剛剛入職才兩年的「新航天」。「當看到『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時候,作為航天人,我倍感驕傲和自豪。」張楠說道,那時他擔任測量系統數據處理崗位操作手,執行「嫦娥一號」任務時的緊張和激動,依舊曆歷在目。 測量系統作為火箭的「聽診器」,主要負責全箭所有參數的採集和監測,為各系統提供可靠的測試數據,用以判斷火箭工作狀態。
  • 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