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2021-02-13 新產學研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如果這個時候有個巨人站在宇宙的某個角落看著藍色星球上發生的故事,會不會有一種蝸角之爭的既視感?

蝸角之爭出自《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這個典故說的是蝸牛左邊的觸角有個國家叫觸氏,右邊的觸角有個國家叫蠻氏。兩個國家經常因為爭奪土地而打仗,屠戮數萬。勝利的一方追趕失敗的一方半個月才能回來。

這個典故莊子本意是說人類為了微塵般的國土不停徵戰是很可笑的,但是莊子又怎麼知道國土對於觸國與蠻國的重要?沒有國土,國家又怎麼發展?沒有發展,普羅大眾又怎麼通過普遍的發展獲得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

因此,於人類而言,鬥爭是永恆的,為守護重要;同時發展同樣是永恆的,為了追尋美好。但是,怎麼鬥爭,怎麼發展?經歷過70年前的立國之戰,又經過近年的改革強軍,以目前的中國國防實力在亞太地區贏得戰役主動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長期來看,鬥爭的主動權根本來自發展。中國與美國的競爭至少是百年之爭,放眼到世界則可能是數百年之爭。沒有深厚而廣泛的發展基礎與動力,想要確保鬥爭主動權的可持續是不現實的。

而發展又主要涉及思想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思想層面的發展單獨說,只說科技的發展。以最近的嫦娥五號登月為例,雖然確實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大進步,但是要知道這些主要還是在學習美蘇的步伐。我們更多是對技術的應用與改善,還沒有普遍的物理、數學方面的重大發展,更不用說體系學說的創立。

當然,這些也著急不了。首先讓科學技術與國防、產業的發展形成正循環,從而可以長期互相驅動應該會是一個好的開端。國防可以由政府引領,產業由企業引領。在中國,公有制企業引領可以間接由政府指導,私有制企業根據什麼指導來引領產業發展?即使產業發展不需要私有制企業引領,但至少不是應該讓資金消費更多樣的流向高科技商品?以此來促進產業發展升級。否則,政府即使可以通過土地出讓金、房地產關聯稅收回收部分資金,但是豈不是會有更多的資金沉澱浪費在房地產市場?有人說房地產是吸納通脹的資金池,但是資金為什麼多到需要通過房地產來作資金池這不是一個更值得思考的問題?

像現在產業升級已經說了很多年,中美貿易戰、科技戰也已經打了很久,還會時不時出現像深圳這樣爆出高價炒房,上海周邊通過捆綁車位拉平房價的新聞,真是多少有點驚奇。炒房者不奇怪,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只是這樣的現象與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升級的目標南轅北轍。

最後還是說點技術問題。這次的嫦娥奔月著陸器與上升器本身是一個可太空飛行機器人技術,同時又是一個雲端與邊緣計算技術。只是這個端是遠程在月球完成土壤挖取的機器人,而雲端則是地球。不過以外行的角度看,這其中核心的是變推力發動機技術。因為只要發動機使得登月器可以懸停足夠長時間,那地球工作人員就可以通過圖像通信來控制並計算預測登月器的位移軌跡。

最後按慣例打個我們項目研發的廣告!

新產學研項目研發


如果項目需研發,歡迎諮詢!微信  qiaodada2013

相關焦點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航天城、太陽城/圖  自由、生命、快樂、創意、音樂、夢想、歡歌、笑語……  花城、春城、月城、航天城、太陽城、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嫦娥奔月。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嫦娥奔月」西方酸了 中國技術是否比美國更勝一籌?
    我們看到,德國媒體DW報導的標題是: 嫦娥開始挖土 有去還得有回 這個標題的意思很明顯,「嫦娥」光「奔月」還不行,安全返回地面,才算真正成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在12月1日晚間著陸在月球表面預定區域。探測器是在一星期前(11月24日夜間)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從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奔月起源地——數星星的孩子
    「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張衡,他發明的渾天儀以及天文名著《靈憲》,均涉及到玉兔、月球及「嫦娥奔月」神話傳說,其中對隕石也進行了深入考究。此外,在張衡家鄉南陽漢畫像石中,玉兔與月亮,以及「嫦娥奔月」的天文題材頻頻出現。無獨有偶,本人經過多年考證,「嫦娥奔月」神話傳說以及中秋節起源於古老的南陽,而且與一塊近百噸的鐵牛隕石密切相關。
  • 「大火箭」成功送「嫦娥五號」奔月!揭秘三大看點
    隨後,「嫦娥五號」成功入軌,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歷經十年,大火箭「胖五」終於和「嫦娥」攜手奔月。而此前,探月工程的發射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此次發射有哪些看點?記者邀請「胖五」的「娘家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的設計師,進行了詳細解讀。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羅 瑾探月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選擇在西昌奔月!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圖片來自網絡)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千百年來,關於月亮的傳說數不勝數,人類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渴望與探索。從奔月神話到太空「網紅」——嫦娥、玉兔和鵲橋的故事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奔月」的神話傳說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
  • 嫦娥五號奔月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
    文昌航天發射場兩個蘭州人助力「嫦娥」奔月貝雨霏在認真地工作。「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蘭州姑娘貝雨霏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助理工程師,擔任電視光端崗位操作手,更是一個擁有一身文藝特長的「寶藏航天人」,古箏、笛、簫、豎琴各種樂器樣樣能行。本次發射任務期間,貝雨霏所在的電視光端職責便是在機房中操作攝像機。
  • 助力「嫦娥」奔月的蘭州人,手裡有絕活……
    11月24日凌晨,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五」飛天,「嫦五」奔月,離不開無數航天人的努力,這其中就有蘭州人貝雨霏和薛逢瑞。貝雨霏將多年操控琴弦的精準控制力融會貫通到操控攝像機上,素手翻飛,切換自如,為我們在電視直播中呈現了嫦娥奔月的壯景。
  • 上海「五朵金花」助嫦娥「浪漫奔月」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11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上海「五朵金花」助嫦娥「浪漫奔月」》的報導。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的大力託舉下,嫦娥五號一飛沖天,踏上了舉世矚目的浪漫奔月之旅,此行她將開創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必將載入人類太空探索的史冊。
  • 中國夢——嫦娥奔月
    科學家們以古代神話『嫦娥奔月』為其命名,即嫦娥計劃,探測器如嫦娥般飛向月球,因此取名嫦娥。而探測器上攜帶的月球車就猶如月宮中的玉兔一般,所以叫玉兔號月球車。整個嫦娥計劃分為三階段,分別是繞、落、回。」「什麼叫繞、落、回?」抓住三階段的關鍵字,開開問著媽媽。「所謂繞就是發射一顆繞月球飛行的衛星,邊繞邊觀察,對月表環境、地貌、地質結構等進行探測。
  • 中國嫦娥「奔月」,崔娃「暴露」了
    12月5日發布的《每日秀》(Daily Show)中,崔娃照例為觀眾分享每周新聞,而在談到近期廣受全球關注的嫦娥五號「奔月」的新聞時,他開始「夾帶私貨」,陰陽怪氣抹黑中國「隱瞞疫情《每日秀》中截取的嫦娥五號報導視頻
  • 「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原標題:「瀋陽元素」助力「嫦娥五號」奔月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
  • 「鵲橋」通天擇日架 「嫦娥」奔月待時飛
    「鵲橋」通天擇日架 「嫦娥」奔月待時飛  近日,一顆即將於5月份發射的衛星成了人們「刷屏」的明星,這不僅在於它有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名字「鵲橋」,而且在於它將為計劃於今年底奔月的嫦娥四號提供衛星「中繼服務」,是名副其實的「嫦娥先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