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2021-02-13 漫旗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明清時期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嫦娥奔月。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並獲得了嫦娥的芳心,郎才女貌、恩愛有佳。后羿因為擅長射箭,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王母賜他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后羿無可奈何,但卻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朗讀者:Dora

編輯:John

撰文:Vivian

插畫/視覺:來源網絡

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給小編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故事知多少?
    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此後,古人賦予月亮許多美好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
  • 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天宮展翅再次飛翔
    天宮二號中秋節之夜開啟太空之旅,為實現空間實驗室宏偉目標闊步奔月,驗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化成了中華民族振興之力。  據報導,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這是我國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者獻給黨和人民的中秋節大禮。
  • 嫦娥五號為何凌晨「奔月」?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萬珂 攝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長徵五號火箭為何選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嫦娥奔月起源地——數星星的孩子
    正如郭沫若為張衡墓題詞:「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的張衡,他發明的渾天儀以及天文名著《靈憲》,均涉及到玉兔、月球及「嫦娥奔月」神話傳說,其中對隕石也進行了深入考究。此外,在張衡家鄉南陽漢畫像石中,玉兔與月亮,以及「嫦娥奔月」的天文題材頻頻出現。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馬伯庸中秋話嫦娥:嫦娥最早原型或與常羲有關
    因為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有興趣,所以每次到中秋節,我都會想起嫦娥。在中國神話裡,嫦娥奔月是最著名的故事之一。  嫦娥本名叫桓娥或姮娥,避漢文帝劉桓的諱而改為嫦。這個嫦字什麼意思呢?右邊的常,上面是尚,下面是巾,尚的本意是攤開,巾指布,兩意合在一起,即是日常穿著,後又引申出持續之意。常字加女,即是不死之女。
  •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簡寫 除了第一個估計大家都沒聽過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由來已久,關於這個節日流傳著很多的傳說,除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呢?   嫦娥奔月   嫦娥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所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寫照。   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後,又說:「平時我沒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團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到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我們先來看一看李商隱詩中的那個充滿了「遠古氣息」的愛情故事:話說嫦娥本是一位「海邊出生,海裡成長」的漁家姑娘,身形健美,一看就很能生娃那種,而後順利地被一位方面、大耳、長身、猿臂的名叫后羿的大漢看上。在一次「不經意的偶遇」中,月光照進了密林,后羿徹底迷上了嫦娥。月圓之夜,后羿跑嫦娥家門口唱歌(叫喚),一番交流後,嫦娥被后羿扛進了密林,二人就此私奔。
  • 你知道嗎,嫦娥和玉兔的原型居然是蟾蜍!
    這首詩說的就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八月十五「中秋節」。#文話中秋#在中國,一年之中有很多重要節日,除了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最受歡迎的當屬中秋節。每年秋季八月十五,月亮最圓,也最富有詩情畫意。這一天,中國人大多選擇合家團聚,邀請親朋好友夜飲賞月,結了婚的女人也會選擇這一天回娘家。作為歡聚的一天,最喜聞樂見的儀式,當屬是「吃月餅」。
  • 中秋節的來歷!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應該也準備好吃月餅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也知道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可是你知道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日嗎?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
  • 中秋節手抄報大全簡單 簡寫嫦娥奔月的故事
    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教師節的手抄報資料,現在大家已經準備迎接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了,最近很多網友都在問關於中秋節主題的手抄報資料,一起去看看吧。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太陽比月亮地位更高,為何人們知道中秋節賞月,卻不知太陽的節日
    ▲中和節與二月二的龍抬頭這三個節日中,中和節更符合太陽的節日這一定位,級別也與中秋節相同,那麼同樣是我國傳統節日,為什麼中秋節適用範圍和影響力這麼大,而中和節卻鮮為人知呢?原因有以下四點:一、神話故事為二者增添了不同的色彩說起中秋節和月亮,自然而然能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個故事有很多種版本,但是無論哪一種版本,主要人物和中秋節的由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后羿的妻子嫦娥獨自吞服不老藥升上了月宮,后羿為了懷念妻子在中秋節這一天夜裡擺上香案遙祭妻子,慢慢的,大家也都這麼做來祈求吉祥安康。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藏在古籍裡的真相:嫦娥是誰?
    嫦娥為后羿之妻一說,最早見於《淮南子·覽冥訓》   拋開引文,在 《歸藏易》出土之前,最早完整記錄 「嫦娥奔月」之事的是 《淮南子·覽冥訓》: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這裡聊聊數語,已經將嫦娥的身世說出了大概: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偷的不死藥則來自於西王母。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都住在月亮上,為啥吳剛和嫦娥沒發生點什麼?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代,那時的人們崇拜天象,會在秋收季節的月圓之夜,進行盛大的「祭月」活動,之後漸漸演化成了一個特定的節日。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蔡律攝  嫦娥奔月,這是中國古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據《淮南子》的記載,后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裡的孤獨,倍覺悽涼。到底人間歡樂多,后羿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