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故事知多少?

2020-11-26 騰訊網

中秋臨近,很多人早已開始籌劃饋贈月餅、走親訪友、闔家團聚、盡享天倫之事。在世人眼中,這似乎成了中秋節的全部。

其實,除了吃月餅、慶團圓之外,藏在中秋節背後,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呢!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唐代的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北宋的八月十五夜,全國百姓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不多見,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與家人「千裡共嬋娟」,寄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嚮往。

中秋與月亮有什麼關係?

月亮神話與中秋祭祀的習俗,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產生了。在漢代,月亮祭拜基本為皇家壟斷,之後一直到唐代,都極少見到普通民眾拜月的記載。

古人中秋拜月,據說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以及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

此後,古人賦予月亮許多美好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並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嗎?

記得小時候聽母親講過「玉兔搗藥」的故事,長大後才知道,這是一個源自后羿與嫦娥的傳說。

「嫦娥奔月」之後,因嫦娥違反天條吞吃了不死藥,隨即變成了醜陋的蟾蜍(癩蛤蟆),被罰日夜不休地搗不死藥。所以世上流傳著李商隱的一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兔跟嫦娥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其實玉兔就是嫦娥。據考證,「玉兔」源於「於菟」,是古代楚地稱呼「虎」的土語。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稱為「金之神」。嫦娥奔月後成為月精,自然也就成了「虎神」,用其土語說即「於菟」。「於」、「玉」讀音相近,「於菟」也就被後人附會成了「玉兔」。

由此看來,月亮上有玉兔,只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傳說罷了。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

中秋節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從時令上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

其二,從淵源上說,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中秋即是「祭月節」。

其三,從科學觀察和天文現象來看,據說八月十五之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此時的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恰如古詩所說:「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晚唐詩人殷文圭也有「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的詩句,直接點出了中秋團聚賞月的習俗。

中秋節為什麼與桂花、焚香、科舉有關?

月亮,是古人心目中的宇宙精靈。在五行中,秋屬金,秋天的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又叫「金之神」。

中秋節與桂花

敬「金之神」,當然少不了桂花、焚香。古人賞月常伴桂花,中秋節前後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坐在桂花樹下,呼吸著氤氳醉人的香氣,觀賞光輝皎潔的明月,是古人的一件雅事、樂事。

中秋節與焚香

中秋焚香拜月自古以來就有,可追溯到周代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習俗。古人把中秋焚香祭拜月神的習俗稱為「燻月」。所用的香料,常常是眾香之首——沉香。因沉香「聚天地純陽之氣而生」,其香氣不僅怡人,還能闢邪祛穢、安和身心、調和情志,讓人們在歡慶節日之餘不忘養生、養性。

這個中秋,你不妨像古人一樣試將香燻融入到賞月雅事中,在悠閒之香中團圓、讀書、品茗、會客、待友。

中秋節與科舉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還與我國自隋朝開始施行的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封建社會開科取士,遴選人才,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及「桂冠」登科及第之說。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中秋月餅又稱「團圓餅」,是明月和團圓的象徵。

唐代典籍中記載了一則唐高祖李淵在中秋之夕與群臣一起分食「圓餅」的故事。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唐高祖李淵與群臣一起歡宴賞月,席上有吐蕃商人進獻的珍饌「圓餅」,高祖龍顏大悅,接過裝潢華麗的餅盒,取出鏤刻著精美圖案的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在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隨後,將圓餅分賞文武大臣。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開來。

「月餅」一詞據說出自楊貴妃之口。唐玄宗與楊貴妃在一個中秋佳節賞月,品嘗月餅時,玄宗嫌「胡餅」的叫法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名稱流傳至今。

由此看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形成於唐朝。

據說,迄今流傳的北宋「嶽家軍」八月十五與民共享「同心餅」、朱元璋「八月十五夜起義」以餅傳信、明代「戚家軍」食用光餅抗擊倭寇,都成為中秋節吃月餅的重要佐證。

數千年歷史文化積澱,中秋節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約定俗成,流傳至今。月餅形似明月,寓意家人團圓,朋友相聚,一個個沉甸甸的小餡餅,是中秋節最無可取代的存在。每年中秋,總歸是要吃個月餅,才有中國傳統的儀式感。

惟其如此,今年的中秋節,你才不算虛度。

臨近中秋節,希望大家都可以回家團圓,陪伴在家人左右!

來源: 漢中有禮

相關焦點

  • 高考英語作文範文:介紹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例文:   —個英文網站面向中學生徵稿請你寫一篇英語稿件,介紹「中秋節」及這個節日裡的主要活動。   1. 寫作要點: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 家人團聚;   3. 賞月、吃月餅;   4. 還有旅遊、訪友等其他活動。
  • 太陽比月亮地位更高,為何人們知道中秋節賞月,卻不知太陽的節日
    自古以來,人們在談及太陽和月亮的時候,都是「日」字在前,「月」字在後,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我們也知道了月亮發出的光芒其實是反射的太陽光,月亮的地位也要比太陽低兩個級別,但是為什麼人們都知道中秋節是賞月的日子,要吃月餅,賞月亮,卻很少有人聽說過關於太陽的節日呢?太陽的節日又叫什麼名字呢?關於太陽的節日與太陽有關的節日現存資料有三個:太陽節。
  • 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9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2019-12-02 19:39
  • 中國文化——中國三大傳統節日有哪些英文表達呢?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春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三大傳統節日"這三個節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些節日的Word & phrases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2020-01-25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12月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遇見傳統】——中秋節之嫦娥為何奔月?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 中秋節手抄報大全簡單 簡寫嫦娥奔月的故事
    前段時間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教師節的手抄報資料,現在大家已經準備迎接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了,最近很多網友都在問關於中秋節主題的手抄報資料,一起去看看吧。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2018年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中秋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是什麼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中秋節粥飲食。」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還有「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中秋節主題線上展覽、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家國同慶 壯美河山——中國最美自然與人文景觀》主題線上展覽,帶你不出門就可以遍覽祖國秀麗山河,了解節日知識,共同慶祝中秋、國慶佳節!
  • 省自然資源資料檔案館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我館文化生活,值此中秋佳節到來之際,9月28日,省自然資源資料檔案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包月餅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 思維導圖帶你了解傳統節日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傳統佳節——中秋,今年的中秋似乎有點不一樣,竟然和國慶是同一天關於中秋,你了解多少呢?,又稱祭月節、仲秋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時間是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又名仲秋,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關於中秋節的故事簡短 簡述仲秋佳節傳說經典
    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所以傳統節日充滿了文化色彩,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之一,自然有很多傳奇故事流傳下來,馬上就是今年的中秋節了,你的中秋小故事準備好了嗎?   1.中秋由來   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獎勵兩顆長生不老仙丹,由羿的妻子嫦娥保管,羿的徒弟蒙在八月十五去搶仙丹,嫦娥為保仙丹,全部吞下,立刻就飛升到月宮之中卻下不來了,羿因為思念嫦娥就照八月十五月亮的樣子做成食物,等待嫦娥歸來,這就是中秋節
  • 愛寶來詳談2020年雙節同日的中秋節和中國國慶節
    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的年份有哪些?在中秋節和國慶節會有哪些活動?下面由愛寶來的寶妹為大家做相關講解。一、什麼是中秋節?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也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二、什麼是中國國慶節?
  •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華傳統節日》,習作的兩個內容和作文素材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有習作練習,關於中華傳統節日,可以寫過節的過程,也可以寫節日中的一件事。近年來,儀式感這個詞很流行,尤其對節日的儀式感。現在,國家對一些傳統節日像端午節都給了假期,也是希望中國人珍愛我們傳統文化,我們確實該好好地紀念每個節日,而寫一篇作文也是對傳統節日最好的紀念方式之一。
  • 中國傳統節日的數字之謎: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
    所以中國的傳統節日,跟太陽跟月亮都有關係。種田的老人都知道,莊稼真正的生長不是在白天,而是在晚上月亮出來以後,因為夜裡有露水。所以到了莊稼開始拔節時候,老農就會去地裡蹲上幾日,聽高粱、稻子生長的聲音。在農曆中,每個月的十五是月圓時間,因此十五會成為人事活動的標誌。
  • 中秋飲食習俗知多少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既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又有月圓人圓的美好寓意,還有月餅、秋果等諸多慶祝豐收團圓的美食。除了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飲食習俗?經歷了千年發展之後,哪些習俗穿越古今沿襲完整,哪些習俗在傳承中有所創新?哪些習俗南北都有但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