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2020-12-05 澎湃新聞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2020-01-25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story

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小小故事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志明哥哥,感謝新華書店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今天呀!志明哥哥要給大家講的故事是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中《春節的故事》,好了,接下來就進入我們的故事時間吧!

春節的故事

傳說,在很久以前大山深處住著一隻兇猛的怪獸,名字叫作「年」。它長著尖尖的角和鋒利的牙齒,十分可怕。

年獸平時都躲在深山裡,可每年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它就會下山來傷害村民和家畜。

每當年獸要出來的時候,大家就會一起逃出村子,以躲避災難。

這一年,大家往年一樣收拾東西準備逃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李,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

這時,從村子東邊走來一位老人,只見他長著白頭髮、白眉毛、白鬍子,身穿白衣服。

村子裡的一個婆婆給了老人一點食物,並勸他趕緊離開,躲避年獸。

誰知白髮老人摸了摸鬍子,笑著說:「如果你讓我在你家待一晚,我一定能把年獸趕走。」

婆婆見他年紀很大了,並不相信他的話,仍然勸他趕緊離開。白髮老人只是笑笑,並不回答。婆婆無奈,只好自己去避難了。夜裡,年獸果然出來了,它準備闖進村子去找吃的。

它來到婆婆家,發現氣氛有點不同,只見婆婆家門兩邊貼著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很生氣,它渾身一抖,大叫一聲,然後怒吼著朝婆婆家撲去。

快到院門口時,院子裡突然傳來一陣「噼裡啪啦」的炸裂聲。年獸聽了渾身戰慄,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原來,年獸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紅色、火光和炸裂聲。這時,婆婆家的院門被打開了,院子裡站著一個穿紅衣服的老人。年獸大驚失色,狼狽地逃走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發現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訝。這時,婆婆才恍然大悟,趕緊向人們說了白髮老人的事。

人們一起來到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兩邊貼著紅紙,院子裡有一堆沒有燃盡的竹子還在「啪啪」地響,屋內,幾根紅色的蠟燭還在散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紛紛換新衣、戴新帽,並準備了豐盛的菜餚,一起熱熱鬧鬧地慶祝年獸被趕走了。

從此以後,每年的除夕,家家都會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都燈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人們開始走親訪友、道喜問好。這種風俗越傳越廣,逐漸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今天的故事好聽嗎?好聽的話您可以在微信上搜索《伊川新聞》關注公眾號,就可以和我們互動留言,志明哥哥在那裡等著你,還有在雲上伊川APP也可以找到哦,我們講的所有好聽的故事都在裡面!好了我們下次見咯!

伊川新聞公眾號

原標題:《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春節的故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小故事屋——《小綿羊生氣了》
    小小故事屋——《小綿羊生氣了》 2020-04-13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故事知多少?
    其實,除了吃月餅、慶團圓之外,藏在中秋節背後,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呢!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國的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習俗故事 「春節」的起源 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白沙溪畔 • 被窩悅讀 | NO.110《我是小小西瓜蟲》
    《我是小小西瓜蟲》   文 /【日】得田之久   圖 /【日】高橋清   譯 / 李奕   審訂 /楊淑芳   新星出版社   寫在前面   點開視頻看繪本   智慧屋   NO.01   小朋友們,聽完了故事,你對西瓜蟲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西瓜蟲喜歡吃什麼嗎?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
  • 圖解中國傳統志怪故事
    《中國志怪故事》封面 魚笛繪近期,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策劃、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志怪故事》面世。在其短小的篇幅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情節,又有立體多元、個性鮮明的人物,讓人讀起來頗有欲罷不能之感。自《莊子》中出現「齊諧」(《莊子》中所提及的志怪文本)、《列子》中出現「夷堅」的稱謂開始,中國便有了「志怪」之作。儘管魯迅稱這些「然皆寓言,不足徵信」,但恰說明即便是先秦古民,仍然對於超出其認知的人和事有獨特的喜愛與要求。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七月半中元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俗稱亡人節、七月半,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起於北魏的中元節迄今已千年有餘,在這一天,放燈讓鬼魂得以轉世的習俗時代承襲,並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時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說法裡,七月半這天要感恩報答父母的生長養育之恩。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你會用地道英語講述中國傳統故事嗎?
    朝三暮四、牛郎織女、造化弄人、過年的由來……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成語、故事,要怎麼用英語來講述?優美的中國故事,也是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的中國故事,經過好萊塢的重新演繹,不僅受到歐美觀眾的青睞,也讓中國觀眾感到似曾相識又驚豔新奇——原來,中國故事也可以講得這麼世界。學習英語、融入世界的同時,也需要知道自己文化的「根」在哪。
  • 【晚安寶貝故事系列】麻雀學築巢
    聽完今天的故事你就知道啦~!【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致全市語文老師的一封信往期文章:【晚安寶貝故事系列】老豆兒過生日- 悅 讀 者 簡 介 -納森 :365納些故事主播,原赤峰星動傳媒CEO、星動赤峰主編17歲赴西安學習廣告傳媒及播音主持,曾任院學生會文藝部部長,校廣播站站長,05年省級優秀學生幹部,並於05年策劃主持《院春節晚會》《三獨大賽》《紅五月風採晚會》等多場重要文藝演出活動,2007年畢業,並於同年進入電視臺實習。
  • BBC《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會》:  詮釋傳統文化魅力 展現當代美麗中國  春節俗稱「過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作為中國人集體遵循的習俗和心靈歸宿,春節已成為一種固有的文化現象,一場特定的文化盛宴。
  • 中法藝術家聯袂採擷中國傳統民間故事 今天如何重述中國民間故事?
    當我們的孩子讀《格林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的「灰姑娘」故事要比德國的「灰姑娘」早一千年?當中國家長追捧國外大獎繪本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民間故事的巨大寶藏?旅居法國的華裔葉俊良先生,熱衷於向法國民眾介紹和推廣東方文化,他搜羅中國民間故事,並邀請一群同樣熱愛中國文化、活躍在巴黎的新銳藝術家共同創作了這套《中國民間故事繪本》。
  • 我的抗疫故事|春節 疫情 感動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
  • 【花開萬家·蒲公英教育】小小世界繪本故事之大力王獨角仙
    【花開萬家·蒲公英教育】小小世界繪本故事之大力王獨角仙 2020-08-12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節十大民族習俗故事,春節快到了,你準備好了嗎?
    春節十大民族習俗故事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春節為什麼要發壓歲錢,過年掛燈籠與貼窗花的傳統習俗寓意
    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隨著中華文化傳承至今,其中蘊含著許多節日習俗,比如過年發壓歲錢、掛燈籠、貼窗花等習俗,又有什麼寓意呢?下面給大家解讀這些年俗。一、發壓歲錢發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與好運。
  • 美民間興起中國春節熱 壓歲紅包裡裝硬幣美元
    今年的紐約春節,除了華人社團在唐人街、法拉盛區舉辦大規模的傳統慶祝活動外,紐約最高建築帝國大廈連續三天亮起紅黃兩色彩燈,許多地方的政府要人紛紛發表新年致辭,而美國民間更是興起一股中國春節熱。農曆臘月廿八,記者在美國友人比爾的邀請下,和幾位朋友來到他的家鄉斯騰達島,參加該區為中國新年舉辦的民間慶祝活動。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如同胡鈺在《找尋節日裡的中國》的主旨發言中所言,我們要找到節日裡的文化基因並通過創意的力量使之釋放能夠讓中國傳統節日擁有更大的人文能量。「創新本身的目的是把事物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