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天宮展翅再次飛翔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天宮二號中秋節之夜開啟太空之旅,為實現空間實驗室宏偉目標闊步奔月,驗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化成了中華民族振興之力。

  據報導,經總指揮部研究決定,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這是我國科研人員、實際工作者獻給黨和人民的中秋節大禮。中秋月兒圓時,崛起的中國已經進入天宮二號遨遊天穹,健步登月的「天宮時間」,海內外都在關注,都在激奮,都在盡享。

  在中國人民喜迎祥和溫馨,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的2016年中秋節前夕,也就是9月14日下午,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二號FT2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後,將開展在軌測試,並建立自主運行模式,準備迎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訪問。9月15日,中秋節來臨,億萬國人「舉頭望明月」,共享皓月當空月圓時,天宮二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電般地騰空而起,直插雲霄。

  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不僅讓人們在享受月圓時過了一個意義不菲的中秋節,而且還讓人們帶著欣賞月圓的愜意,親眼目睹了一個意義更加重大的「嫦娥」奔月。天宮二號,在全國人民一飽眼福其雄姿大展的驕傲與歡呼聲中,駛向目的地。此時,人們「舉頭邀明月」,痛飲美酒抒發豪情壯志,放眼量展望祖國光明前景信心倍增。

  自從5年前,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那一激動人心時刻起,中國人民就堅定地相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就會有天宮二號的精彩亮相。僅僅時隔5年,在舉國歡度中秋節的喜慶日子,天宮二號就穩健、精準地出發了。天宮一號的順利登月,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建設初步空間站,也就是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這在世界上屬於位置絕對靠前的國家。



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名稱,同時它也是中國為下一步建造空間站,而研製的空間目標飛行器。實際上,天宮一號就是空間實驗站的雛型,具有建立框架、奠定基礎、提供經驗、支持保障的重要作用。天宮一號由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之後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成功履行了自己的職能和使命。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的建成,其意義重要而遠大。

  與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針對新的任務進行的技術上的適應性改造,包括布局和功能上的一些改造。在出艙和交會對接任務實現之後,對補加和再生式生命保障技術的攻關,將被提上日程。我國將給天宮二號進行推進劑的補加,為此天宮二號也將增加以前沒有過的推進劑補加系統。專家說,推進劑補加的作用,就像飛機空中加油一樣,使用貨運飛船把推進劑運上太空。然後,通過一套自動系統,把推進劑從貨運飛船輸送到天宮二號。可見,創建空間站,我國已經形成自己的科學而有力的套路。全方位、全口徑、全覆蓋的「天宮」系列,已經或正在起步、升級,科技創新、科技強國之夢,就像中秋節夜晚的圓月一樣,夢想成真。



長徵二號F T2火箭搭載天宮二號正式點火發射


  作為我國首個太空實驗室平臺,天宮二號將會起到承上啟下,建立和強化空間實驗室的關鍵性作用。如果說,此前的天宮一號是目標飛行器的話,那麼,天宮二號就是名副其實的空間實驗室。從目標飛行器變成空間實驗室,可謂突飛猛進,中國的航天夢想有了質的飛躍。比如:天宮一號當時任務的主要目標是突破交會對接技術、組合體管控,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這些任務和目標的實現,都屬於先期技術驗證。

  而天宮二號,則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間試驗室。比如:天宮二號將開展14項空間科學與應用項目,是載人航天曆次任務中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還比如:天宮二號在完成發射之後,它將在太空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在軌補加」、「在軌維修技術試驗」三大任務。這些核心技術的攻關和儲備,將推動我國空間站建設進程的加快和提高,表明天宮登月先進於世界。



天宮二號準備完畢,處在發射待命狀態。 

  嫦娥奔月成為現實,天宮展翅再次飛翔。天宮二號中秋節之夜開啟太空之旅,為實現空間實驗室宏偉目標闊步奔月,驗證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化成了中華民族振興之力。中秋節月圓吉星高照,中國航天圓夢行動閃光,中國誠然了不起。

  

相關焦點

  • 「嫦娥奔月」中嫦娥為啥不去更好的天宮,而是去了那悽冷的月宮?
    「嫦娥奔月」作為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大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在這裡小編就要說了,天庭所在的天宮那可是天帝所在的地方,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以及各路大仙聚集熱鬧非凡,天宮它就不香嗎?嫦娥姐姐為啥不去如此美好的天宮,反而跑去悽冷荒涼的月宮呢?這裡小編帶大家來走進當時的環境背景,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嫦娥不去天宮而去奔月。
  • 中國夢——嫦娥奔月
    而起筆處狀似龍頭,象徵中國航天如巨龍騰空而起,落筆處由一群自由飛翔的和平鴿構成,表達了中國和平利用空間的美好願望。」「這個標誌的創意實在太好了。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探月呢,月亮上什麼都沒有呀!」心心困惑地問。「雖然沒有人,但月球上特有的礦產和能源,可供人類開發和利用,是對地球資源的重要補充和儲備。因此登陸月球,開發月球資源,建立月球基地已成為世界航天活動的必然趨勢。」
  •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麼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航天大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登月計劃、太空實驗室等多個項目成功落地。長徵、神舟、嫦娥、天宮、東方紅,也成為經常在新聞中出現的名字,這些飛行器您分得清嗎?
  • 在西昌追尋「嫦娥奔月」
    中國離月亮最近的度假天堂西昌再次引起海內外的關注。自1984年執行首次發射任務以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已先後將58顆國內外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我國航天史上首次發射試驗通信衛星、首次發射實用通信衛星、首次發射國際商業衛星、首次發射大推力捆綁式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等多個「第一」。
  • 月餅與嫦娥奔月:后羿嫦娥原不是夫妻,嫦娥奔月後變蟾蜍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出自唐朝大詩人李商隱詩中的這一名句早已家喻戶曉。關於嫦娥與后羿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不知感動了多少純情的少男少女。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個傳說故事是從什麼時候傳下來的?一開始的版本又是什麼樣的?嫦娥奔月和月餅又是如何扯上關係的?
  • 明早再次「奔月」!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嫦娥一號拍攝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  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在嫦娥五號即將發射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娥」的探月之旅
  • 嫦娥為什麼奔月
    嫦娥為什麼奔月       古代有嫦娥奔月的傳說,那嫦娥為什麼奔月呢
  • 「嫦娥」奔月靠什麼?
    自2007年起,先後有長徵三號甲火箭(簡稱「長三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簡稱「長三丙火箭」)、長徵三號乙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成功助力「嫦娥」奔月。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即將成為參與探月工程的第四型火箭。我們祖先嚮往月球,探月夢想由來已久,神話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藥,飛上月球。如今,現實中的「嫦娥」,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奔月已不再是神話。
  • 嫦娥奔月手抄報
    首先我們要在手抄報的下方畫上月亮、嫦娥與雲朵,然後在畫面中添加燈籠、星星、小草等裝飾圖案和用於書寫文字的文字框,等我們給手抄報中的圖案都添上顏色之後,再往文字框和空白的地方畫上間距相近的橫線就可以了。嫦娥奔月手抄報教程1、想要繪畫一個嫦娥奔月主題的手抄報的話,我們就要先在畫面的下方畫一個被雲朵託起的月亮,然後在雲朵上畫出奔向月亮的嫦娥,並寫下「嫦娥奔月」四個字點明這幅手抄報的主題。
  • 中秋賞月舉國歡騰,天宮一號傳捷報「嫦娥驕傲」
    天宮一號傳喜報,嫦娥驕傲。真是鼓舞人心,又一個新紀元。千江有水千江月,此月天上僅一枚無不感嘆,歲月如歌。何曾遠遊如夢,多少年來,文人墨客,無不是對月敲詩 星空客,嫦娥寂寞。藉此來抒發對中秋賞月,感嘆時光流轉,歲月有情又無情。
  • 「鵲橋」通天擇日架 「嫦娥」奔月待時飛
    「鵲橋」通天擇日架 「嫦娥」奔月待時飛  近日,一顆即將於5月份發射的衛星成了人們「刷屏」的明星,這不僅在於它有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名字「鵲橋」,而且在於它將為計劃於今年底奔月的嫦娥四號提供衛星「中繼服務」,是名副其實的「嫦娥先行官」。
  • 即將再次「奔月」!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與嫦娥一號、二號相比,嫦娥三號探測器的技術跨度大、設計約束多,結構也更為複雜,新技術、新產品達到80%。2011年11月9日,嫦娥三號著陸器在北京進行懸停避障試驗。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立項後,為模擬月球重力環境,確保嫦娥三號軟著陸,中國國家航天局啟動建設了大型深空站、著陸懸停試驗場等一系列高水平特種試驗設 施,創新形成一系列先進試驗方法,保障研製工作順利開展。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嫦娥奔月,背後的國運之戰
    現實生活裡的嫦娥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5次奔月5戰5勝,歷時十六載。小雪剛過,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上,嫦娥5號探測器搭乘著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這次奔月,嫦娥5號肩負著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採集月球土壤,按照計劃嫦娥將在降落之後,從月球表面重新發射,並且帶回兩公斤的月球土壤。
  • 「嫦娥四號」發射時間未定 落月計劃可能取消
    2010年,「嫦娥二號」成功飛天,它已經在太空中飛翔了4年,目前距離地球8300萬公裡。其實,「嫦娥二號」不寂寞,它的「妹妹」嫦娥三號也在太空中,只是巡視探測器玉兔發生了一點狀況,目前正在「治療」中。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四號」原計劃今年乘長徵五號火箭飛天。
  • 嫦娥奔月與蝸角之爭
    中國的嫦娥奔月再一次將人類的視線由喧囂的世界拉向浩瀚的宇宙。
  • 天宮住著4位美麗女子,世人只知道嫦娥,卻對另外3位一無所知!
    天宮住著4位美麗女子,世人只知道嫦娥,卻對另外3位一無所知!古代的中國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傳說構建出一個又一個光怪陸離的奇幻世界,當然一般來講這一時期的歷史都是指遠古到夏商文明之間。就比如說神話中的那些仙子們,天宮中住著4位美麗女子,當然世人只知道有嫦娥一人,卻對另外3位一無所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NO.4嫦娥首先這位人盡皆知的嫦娥大家自然很熟悉,其中「嫦娥奔月」更是古代中國百姓姓幾代人的希望。
  • 十年磨一劍 護航「嫦娥奔月」
    中新網瀋陽12月24日電 (沈殿成)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隨之啟動。人們熟知的神舟、天宮、嫦娥等所有太空飛行器都需要考慮使用材料的耐腐蝕問題。
  •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都有啥區別?
    (圖片:視覺中國)繼11月5日發射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之後,23日上午,長徵三號乙火箭再次將兩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8天兩發!「一月雙射」的壯舉,中國北鬥導航衛星在軌數量突破50顆。1970年4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 《平湖逐夢》:(四)展翅飛翔
    《平湖逐夢》:(四)展翅飛翔 2019-09-30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