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19日訊(記者 朱國旺)在10月19日開幕的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上,作為全球領先的臨床微生物診斷行業領導者,生物梅裡埃公司帶來了新一代血流感染解決方案----全自動微生物培養儀VIRTUO和FAN+血培養瓶。專家表示,這一方案有助縮短報告時間,提高陽性率,實現更快、更精準的血培養檢測。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倪語星教授表示:「檢驗醫學作為多學科交叉應用技術學科,在重大疾病的診斷和預防篩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疫情爆發後,社會各界對檢驗醫學的重要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醫學檢驗創新發展更加突顯其重要性。隨著人工智慧、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實驗室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醫療護理和疾病管理。」
血流感染是一種全身感染性疾病,全世界範圍內血流感染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多重耐藥性,抗菌藥敏性的動態變化是早期抗菌治療的重要臨床證據。
倪語星教授強調:「血流感染的病原體來源廣泛,及時有效確定感染源頭,對於感染的控制與治療非常關鍵。目前,血培養是診斷血流感染的金標準,通過血培養分離得到致病菌,從而進一步進行鑑定和藥敏試驗。然而,傳統的病原微生物診斷方法、病原學結果和藥敏報告需要3-5天或更長的時間才能出具結果報告,而且陽性率低,無法滿足臨床需求。尤其是對於危重症感染病人,需儘早鑑別出感染病原體、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就更有可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預後效果。」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醫學實驗室智能化正掀起創新變革的浪潮。通過智能化管理有效推動實驗室工作流程及相關資源的規範化管理,這對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大有裨益。
「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很大程度上依賴醫學實驗室的檢測結果。」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吳文娟教授表示,「為了加快微生物室血培養以及血流感染整體診斷流程,更快更準地向臨床發送病原菌鑑定和藥敏報告,需要通過實驗室自動化程度來提高臨床檢驗水平,減少重複性勞動,聚焦臨床與檢驗更多的高價值的臨床溝通互動。同時抓緊人才培養,在夯實學術研究建設的同時,提升檢驗服務水平。」
吳文娟教授(左)接受記者採訪。中國經濟網記者朱國旺攝
「生物梅裡埃VIRTUO全自動微生物培養儀全封閉、高度自動化設計,不僅實現了全程樣本自動化管理,而且保證相對恆定的培養環境,有效縮短樣本周轉時間、提高檢測效率、優化樣本質量管理。與科室傳統的血培養方案相比中位報陽時間縮短25%。」吳文娟教授介紹。
「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智能化實驗室管理是引領檢驗實驗室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智能化實驗室的建設不僅極大提高了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同時促進實驗室工作流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持續優化。」生物梅裡埃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峰表示,「生物梅裡埃始終專注於前沿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引進,與全球展開合作,為不同規模的實驗室提供更全面、完善的血流感染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實驗室檢測質量與效率,從而讓患者獲得最高效的抗感染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