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90後,都不期待性生活了」

2020-12-04 盆栽交流集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性一直是避不開的要素,「性本能」指的是通過遺傳習得的,不需經過學習就具有的能力,例如性行為的能力和繁衍的能力,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並且鞏固的非條件反射。

90後這一群體在網絡上曾被評價是:矯情、執拗、不成熟。但到了現在,90後身上的標籤變成了:自由、獨立、堅定。

無論身上的標籤是什麼,90後不過是在這個飛速建設的時代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邁上自己的道路,投身於自己理想的事業中,做點對於自己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無論是在感情上、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中,90後這一代對於前代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想要活出自我、堅持本心。

很多人一說起90後,似乎總會想到「啃老」這一不太正面的詞語。

殊不知,現在的90後,大的已經年過30,而立之年,小的也已經學業完成,步入社會,正在面臨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在加之大多數90後因為生育政策的原因幾乎是獨生子女,這樣他們比起80後、70後所面臨的養家餬口會遇到的困難更大。

他們不但需要努力工作賺錢養家,還需要時時寶成自己的收入增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進行拼搏。

據調查顯示,這屆90後單身青年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月入過萬才能有安全感,還有百分之20的人表示,月收入1.5萬才會感到足夠的安全感。

在對90後經濟狀況的調查中,其中的數據顯示,受到調查的90後,本職收入與副業以及其他收入,月薪平均8k左右,存款在3-10萬左右和零存款的90後,各自佔了百分之30。

從數據中就可以看出,在參與調查的90後中,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是零存款。

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90後面對買房、結婚等各種事情,所需開銷會很大

《90後單身人群白皮書》曾做過一項調查,一半左右的90後至今都換過2-3份職業。

90後比起80後、70後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後者的人生已經過了將近一半了,他們沒有勇氣再讓工資斷層這種事發生,他們追求的只有工作穩定,每月有固定收入來源。

前者似乎多了些勇氣,更願意去試一試,趁著年輕,他們有機會去挑選衣蛾適合機子,並且自身也喜歡的職業去做。

對於90後的調查還有很多,有數據顯示,這一屆90後百分之30以上的人都會有副業收入,並且副業比之本職收入差距不大。

當我們還抱著90後啃老的刻板印象時,其實很多90後已經攢夠了錢買車付房子首付。

90後對「性生活」似乎不抱太多期待

網絡上我重拳出擊,花式撩妹,但到了線下,卻連見個面都畏畏縮縮;朋友圈發著「什麼時候才能脫單啊,已經不想再當單身狗」;可真到相親環節,卻又開始猶豫不決,理由不斷。

不管什麼性別,年齡越大,越會對婚前性行為抱持贊同態度,90後的單身女性,只有3成不到同意婚前性行為,這一數據出自前幾年的《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

潘綏銘教授曾經有針對18-29歲的人群的調查,在2000年的時候,男性和女性「無性趣」的佔比分別為5%和13%,到了2015年,這一數據已經翻了好幾番。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這屆90後對性生活不抱期待,對性的滿意度很低。

有數據顯示,90後單身青年空窗期超過3年的,佔比超過三分一

還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是母胎solo;從生下來到現在,還沒戀愛過。

雖然這屆90後總在網絡上說著好想要談戀愛啊,但到了閒暇時間,他們只會選擇宅在在家追劇打遊戲。

90後還可分為90後和95後,其中95後喜歡在閒暇之餘追劇玩遊戲,90後就比較喜歡外出和朋友聚餐唱k。

80後的人此時已近40,步入中年期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年齡增長所帶來了身體上的亞健康,他們邁著步子加入了健身大隊。

打遊戲的時候,騷話連篇,不打遊戲的時候,連個麥也要打個哆嗦

單身太久後就忘記了與異性的相處方式,也忘記了如何表達愛意。

當我們在談論「90後對性生活不抱期待」,倒不如說,90後在選擇愛情、戀愛、婚姻這些事上,變得更加謹慎了。

因為有過失望,有過付出卻得不到回報,所以他們就像對待工作生活一樣對待愛情,變得小心翼翼,謹小慎微。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

相關焦點

  • 心理所發現期待性愉快體驗可預測中腦邊緣系統的有效功能聯接
    其中,期待性愉快體驗是指對未來正性刺激預期時所產生的快樂,而即刻愉快體驗則是指當下的快樂感受。已有大量證據指向中腦邊緣系統通路在期待性愉快體驗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對於該環路各子區域的相互作用機制,如黑質/腹側被蓋區域與伏隔核在期待正性刺激時的有效連接仍不甚明朗。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組陳楚僑團隊探討了獎勵期待過程中的神經機制。
  • 這屆最會玩的的年輕人 不結婚不生娃間歇式熱愛生活的年輕人
    他們時而覺得人間不值得,時而又會像打了雞血般意氣風發!最近有一個名詞火了:間歇式熱愛生活了解一下!而為這組極端數據做出「貢獻」的主要群體是90後。去年,「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這個話題就曾在網上引起熱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份關於離婚糾紛司法大數據的報告顯示,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高發期,七年之癢變三年。
  • 90後不結婚,就為了封殺20後?說明你根本就不了解90後
    再過不到6個月,20後就要出生了,他們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這不是開玩笑,真的,主要就是畫風有那麼點不對而已。為什麼會出現這麼「騷氣」的評論?,我們只要看完這屆的90後的成長經歷便可窺得一二了。
  • 同為90後,中國和朝鮮的90後生活有何差別?網友直呼:不可思議
    相信現在肯定都是有不少的人能夠明顯感受到,隨著近些年來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以及社會的不斷完善和健全,人們的生活也是因此發生了改變,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生活條件與從前相比都是提升許多,人們現在在生活中也都是變得更加幸福和美好了。
  • 80後忙著結婚離婚,00後忙著談戀愛分手,90後在中間兩個都不碰
    深夜獨自躲在被窩中刷著抖音,被一句飽含故事的話語吸引住,久久都不願意翻過,任由它不斷的重複:「80後忙著結婚離婚,00後忙著談戀愛分手,90後在中間兩個都不碰」。是啊,我們90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變得麻木,不願戀愛結婚,模仿不了70後的老成持重,不像80後的成熟老練,也不似00後的天真活潑,變得世俗,只想搞錢。
  • 「對不起,90後已經不結婚了……」
    這一年恍然中就已經過去了半年了,在這半年裡我收到了不下5份的結婚請柬。還記得剛開始收到請柬的時候拿回去給我媽說:「我現在也是要走人情的人了。」我媽白了我一眼,拿回去兩次過後,我發現我媽看我的眼神不對勁了,看到我拿到手裡的請柬就會問一句:「你看看別人,你怎麼還不急啊!"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01無處不在的「社恐」 90後的生活中,社恐幾乎無處不在。 比如這屆網友比誰都害怕冷場,日常生活中靠著表情包糊弄過一場又一場聊天,當朱丹喊出「迪麗熱嗎」的瞬間,還要替別人尷尬。
  • 90後的你為什麼不急著結婚了?
    再根據《2018結婚登記報告》顯示,在90後藍領群體中,已婚的僅為12.5%。網上也有各種數據報導,90後的結婚率正在逐漸下降,甚至已經不到10%了。想結婚的人都是相似的,不想結婚的人卻各有各的難處。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本應該成家立業的90後,大部分人卻不選擇結婚呢?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房子」。
  • 90後的回憶,看過這三部動畫片的人,都老了
    動畫片無疑是小朋友們發展友誼,結交朋友的一個有利的媒介,這不分年齡,無論是00後,還是90後,都這樣。通常,只要幾個小朋友聚集在一起,一起說說自己都看過什麼動畫片,一起交流一下動畫片的劇情,就能打鬧成一片了,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了,那你還記得90後最喜歡的動畫片都有哪些呢?1. 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是一部女孩子們喜歡看的動畫片,它是由童話故事改變的。
  • 五部動畫片90後都看過的動畫片,沒看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
    這就是現代動畫之父——埃米爾·科爾。90後可以說是跨時代的一批青年了,現在他們有的已經結婚生子,有的可能還在上學,有的還在努力的搬磚。說著說著就扯偏了,90後可以說是幸運的一代,在90後的小時候不僅有過家家、捉迷藏,家裡還有電視機,不僅看過黑白電視,還看過彩色電視。小朋友不喜歡看幾十集的肥皂劇,也不喜歡看新聞聯播。他們喜歡看什麼呢?沒錯,就是動畫片。
  • 90後不結婚,有這3個原因,你知道嗎?
    90後不結婚,有這3個原因,你知道嗎?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年代,現代的年輕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都很個性張楊,也很隨性,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追求自由的愛情,有自己喜歡的領域等等。90後,成為大家眼中討論的目標,有人說他們非主流、啃老族、月光族、單身族。特別是單身族,90的年紀最大的29歲,最小的20歲,單身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一些較大年齡的結婚也屬於晚婚了,年紀輕輕的人為什麼會這樣頹廢呢?
  • 90後的「最強大腦」領銜中國隊(圖)
    訓練初期,每天12小時不停不歇,可王峰早已習慣,先天的腦力優勢和後天苦練,成就他榮獲2010年第19屆世界腦力錦標賽總冠軍的殊榮,他能1小時正確記憶2280個無規律數字,用24.22秒記住一副撲克牌的順序。當時,只有20歲的王峰獲得了5金1銀的佳績,打破四項世界記憶紀錄,以9486分的歷史最高成績,奪得第19屆錦標賽總冠軍,更成為比賽舉辦以來,第一個問鼎總冠軍的亞洲人。
  • 「不生育、不結婚,戀愛都懶得談!」90後女性是不是已經沒救了
    在中國,年輕女性恐婚恐育並不罕見,網際網路上「不生育、不結婚」的言論隨處可見,以90後女性為主導的反婚群體甚至打出了「戀愛都懶得談」的口號,這讓老一輩感嘆,90後的年輕女性是不是沒救了?現實中明明個個都是光鮮亮麗的年輕姑娘,怎麼一談到婚姻就面目猙獰呢?在這個話題上,我大概是有發言權的,只因我表妹也是其中一員。
  • 為何現在很多90後都加入了辭職大軍?原因是這3點,很真實
    為何現在很多90後都加入了辭職大軍?原因是這3點,很真實 隨著現在時代的進步,我們能發現,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職場上越來越多地變成「辭職專業戶」特別是那些90後?他們中很多人在職場中,將自己的感覺看到非常重要,對他們來說。要是感覺這個公司不是很令自己滿意的話,他們就不會勉強自己繼續待在這個公司。對他們來說,公司工作並不是說一個非常固定的東西。
  • 網友熱捧「80後90後」道德榜樣:你們是社會的福氣
    身邊的青少年英雄,讓我找到了精神坐標  「90後」孝女孟佩傑命運多舛卻堅強樂觀。網友在本網道德模範「道德90後」系列報導《90後養女孟佩傑》中評價說:因為愛,所以湧泉相報。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12年,4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照料,多少親女兒能做到?
  • 這5部動畫片,都是90後的童年回憶,大部分00後都沒有看過
    每個年代都會有不同樣的作品,今天就是回憶一下90後的5部動畫片,他們被奉為經典,只可惜現在00後的人大部分沒有看過,小編在這裡就和大家回顧一下。在這部作品中,老鼠是謝爾殘忍的,而正義的黑貓經常與他們鬥智鬥勇,裡面出現著各種殘酷的場景,比起現在的動畫片把小朋友都當做傻子來開,這部作品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佳作。
  • 原來這篇小學課文是林清玄寫的,天津的90後都知道
    有一篇課文90後應該都很熟悉,那就是《桃花心木》,小編曾經在2004年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學過。那時候,不太理解他的深層含義,儘管老師一再說他內涵深刻、深刻,但還我和小夥伴們還是被全文背誦的恐懼支配著。近日聞聽林清玄先生去世,翻出這篇文章,細細品讀,別有一番滋味。
  • 90後進化論:生活就是一場接一場的battle
    看著他,突然發現,原來第一批90後即將面對自己30歲的人生,曾經想要乘風破浪仗劍天涯,一轉眼卻已到而立之年;而最新的一批90後則剛剛邁入社會,他們不缺勇氣,只欠機會。 這就是一個典型雙子座該有的樣子,自由是他們畢生的追求。 但在父母看來,選擇這種不安穩的生活,根本不是一個成熟的男人能做出來的事。彼此的矛盾越來越大,有一年,他和父母對話的次數只有兩次。在他第三次換城市時,好哥們甚至說了一句,哪個女孩願意跟你真是倒黴。
  • 00後異軍突起,90後已擠到「中年」:卻不敢結婚不敢談戀愛!
    00後異軍突起,90後已擠到「中年」:卻不敢結婚不敢談戀愛!文|夢徊旅途 註:這篇文章由感而發,謹獻給在人生道路中那些拼搏的90後心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小夢認為是90後出生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他們是第一批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所接觸的信息比以前任何一代人都要來的迅速,所以他們更加的早熟,勇於反駁長輩的話,而這樣在長輩看來就是屬於「叛逆」;而00後是屬於後來者,大部分不好的言論亦或者是標籤都已打在了90後的身上,00後如今的行為可以說是90後身上的投影,但是又更加的成熟,所以00後被認為是
  • 90後不願意結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心理學解析
    90後早已經到了適婚或者晚婚的年齡,但他們還沒有結婚。有人說,90後不結婚是因為貪圖享受,把自己的責任拋之腦後。其實,之所以沒能在該結婚的年齡段結婚,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那麼,90後不結婚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