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發現期待性愉快體驗可預測中腦邊緣系統的有效功能聯接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愉快體驗能力受損或者缺失,亦即快感缺乏多見於罹患神經精神疾病的患者。新近研究認為,愉快體驗能力至少由兩個成分構成,期待性與即刻愉快體驗。其中,期待性愉快體驗是指對未來正性刺激預期時所產生的快樂,而即刻愉快體驗則是指當下的快樂感受。已有大量證據指向中腦邊緣系統通路在期待性愉快體驗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對於該環路各子區域的相互作用機制,如黑質/腹側被蓋區域與伏隔核在期待正性刺激時的有效連接仍不甚明朗。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組陳楚僑團隊探討了獎勵期待過程中的神經機制。他們使用動態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ing, DCM)的方法探究了健康人群在期待金錢獎勵時的獎賞環路。動態因果模型被廣泛用於探討腦區激活間的因果聯繫,與傳統基於相關分析的腦功能連接不同的是,動態因果模型能夠幫助澄清腦環路的作用方向。此次共有26名健康被試參與該研究,並在磁共振儀器內完成了一項金錢獎勵延遲任務,該任務被設計用於探討期待及消費金錢獎勵時的神經機制。結果顯示,黑質/腹側被蓋區域、伏隔核與丘腦均在對贏錢或者輸錢的預期時激活。在囊括這三個腦區的最優模型中顯示黑質/腹側被蓋區域直接作用於伏隔核與丘腦。陳楚僑團隊同時發現,贏錢的條件能夠調控黑質/腹側被蓋區作用於伏隔核的有效連接,且該調控連接是與主觀期待性愉快體驗呈顯著正相關的。

  綜上,研究結果提示在期待金錢獎勵時的中腦邊緣通路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被主觀期待性愉快體驗所預測的,同時,這些結果有助於揭示精神分裂症抑或其它神經精神疾病相關快感缺失背後的神經病理機制。

  該研究受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和北京百名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資助。現已在線發表於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論文信息:Li, Z., Yan, C., Xie, WZ, Li, K., Zeng, YW, Jin, Z., Cheung, EFC, Chan, RCK.*. (2015). Anticipatory pleasure predicts effective connectivity in the mesolimbic system. 9:217. doi: 10.3389/fnbeh.2015.00217

研究發現期待性愉快體驗可以預測中腦邊緣系統的有效功能聯接

  愉快體驗能力受損或者缺失,亦即快感缺乏多見於罹患神經精神疾病的患者。新近研究認為,愉快體驗能力至少由兩個成分構成,期待性與即刻愉快體驗。其中,期待性愉快體驗是指對未來正性刺激預期時所產生的快樂,而即刻愉快體驗則是指當下的快樂感受。已有大量證據指向中腦邊緣系統通路在期待性愉快體驗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對於該環路各子區域的相互作用機制,如黑質/腹側被蓋區域與伏隔核在期待正性刺激時的有效連接仍不甚明朗。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與應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組陳楚僑團隊探討了獎勵期待過程中的神經機制。他們使用動態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ing, DCM)的方法探究了健康人群在期待金錢獎勵時的獎賞環路。動態因果模型被廣泛用於探討腦區激活間的因果聯繫,與傳統基於相關分析的腦功能連接不同的是,動態因果模型能夠幫助澄清腦環路的作用方向。此次共有26名健康被試參與該研究,並在磁共振儀器內完成了一項金錢獎勵延遲任務,該任務被設計用於探討期待及消費金錢獎勵時的神經機制。結果顯示,黑質/腹側被蓋區域、伏隔核與丘腦均在對贏錢或者輸錢的預期時激活。在囊括這三個腦區的最優模型中顯示黑質/腹側被蓋區域直接作用於伏隔核與丘腦。陳楚僑團隊同時發現,贏錢的條件能夠調控黑質/腹側被蓋區作用於伏隔核的有效連接,且該調控連接是與主觀期待性愉快體驗呈顯著正相關的。
  綜上,研究結果提示在期待金錢獎勵時的中腦邊緣通路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被主觀期待性愉快體驗所預測的,同時,這些結果有助於揭示精神分裂症抑或其它神經精神疾病相關快感缺失背後的神經病理機制。
  該研究受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和北京百名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資助。現已在線發表於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論文信息:Li, Z., Yan, C., Xie, WZ, Li, K., Zeng, YW, Jin, Z., Cheung, EFC, Chan, RCK.*. (2015). Anticipatory pleasure predicts effective connectivity in the mesolimbic system. 9:217. doi: 10.3389/fnbeh.2015.00217

研究發現期待性愉快體驗可以預測中腦邊緣系統的有效功能聯接

相關焦點

  • 心理所發現低愉快感信念在決定精神障礙個體
    快感缺失是多種精神障礙的核心臨床症狀,常見於精神分裂症、抑鬱症、雙向障礙以及物質濫用人群,且被認為是個體功能預後和疾病負擔的重要預測因素。傳統上,快感缺失被定義為體驗愉快事件的能力或尋求獎賞的意圖減少或缺失。然而,最新的臨床和情感神經科學顯示,這一對快感缺失的傳統理解並不能充分地反映上述精神障礙,特別是精神分裂症所呈現出的情感異常的特點。
  • 心理所揭示高分裂型特質個體表現出皮層紋狀體功能連接異常
    已有研究提出社會快感缺失(即在人際交往中的愉快體驗的降低)是精神疾病的有效預測因素之一。然而,現有的大部分研究仍局限於行為學研究,缺少在腦結構和功能方面的證據。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陳楚僑研究組及其合作者率先啟動了我國大陸第一個探討分裂型特質個體的行為和神經機制的大範圍縱向追蹤研究。
  • 它---邊緣系統
    "邊緣"一詞源於拉丁語"limbus"。       1878年法國解剖學家P.布羅卡提出"大邊緣葉"的概念,用以指扣帶回、海馬回及其附近與嗅覺功能有關的大腦皮層。       1937年J.W.帕佩茨提出,在組織學上從海馬到乳頭體,經丘腦前核、扣帶回再返回海馬構成了"邊緣環路",這個環路與協調情緒等高級功能有關。
  • 研究 | 伏隔核激活與愉快體驗共享遺傳信息
    快感缺乏是指愉快體驗能力的降低或缺失,廣泛見於精神分裂症及其它各類精神疾病患者。已有遺傳研究提示伏隔核激活可能受遺傳因素影響,然而尚無研究量化獎賞期待過程中的伏隔核激活所受遺傳影響的程度(遺傳度),及其與其它行為表現如愉快體驗在遺傳上的共享程度。
  •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邊緣系統
    邊緣系統包括杏仁核、海馬回、乳頭體。杏仁核是調節情緒邊緣系統第一站,當感覺刺激進入杏仁核,杏仁核會搜尋過去的經驗記憶來界定這個刺激的情緒意圖,進一步決定情緒反應——表現出歡喜、焦慮或是害怕等。杏仁核創造情緒圖譜,記載個體對環境大小事件的情緒意義。 海馬回主要負責記憶,對事件的發生、確實的人和事物的記憶都儲存起來。乳頭位於下視丘。是信息核和海馬回的信息傳遞中心,主要功能是儲存短期記憶。
  • 心理所研究發現利用3D步態數據可預測用戶自尊
    心理所研究發現利用3D步態數據可預測用戶自尊 2017-09-18 心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使用非語言行為線索測量心理特徵的主要障礙在於行為量化及其心理特徵識別。隨著智能設備的推陳出新和模式識別技術的發展,使用機器學習建模實現自動預測已成為可能。  此次研究共招募182名研究生作為被試,包括100名男性和82名女性。
  • 科學家解析本能恐懼的腦功能聯接圖譜
    科學家解析本能恐懼的腦功能聯接圖譜 2015-04-13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對於後天習得性恐懼的形成,人們已經普遍認識了大腦邊緣系統杏仁核為核心的大腦習得性恐懼情感處理網絡,但是對於某些自然賦予的、不需要學習的對天敵或其他危險刺激而產生的本能恐懼反應,大腦處理這些信息的神經環路特徵卻仍不甚清楚。人們曾推測在大腦主要的皮層視覺信息處理加工系統之外,還存在皮層下的「快速通道」,用於對特定的威脅刺激信息進行自動化的快速處理。
  • npj: 2D過渡金屬雙滷化物—預測其可合成的多功能邊緣重構
    由2D TMDC的一維(1D)邊緣所代表的不連續性,類似塊體材料的表面,它可以賦予材料新特性、新功能。如,2D MoS2單層是帶隙為1.8 eV的直接間隙半導體,而1D MoS2的鋸齒形(ZZ)邊緣是金屬的。此外,正是2D TMDC的邊緣才具有高催化活性,而基礎平面卻表現為化學惰性。因此,了解2D TMDC中邊緣的特性以及合成條件,對於設計新功能材料來說至關重要。
  • 心理所揭示大腦皮層形態和功能的關聯
    同時,該研究的結果可對一些尚未應用於某問題(如精神分裂症)的測量進行預測,如根據顳上回的皮層體積(結構測量)與度中心度(功能測量)的共變關係,研究人員可由已知的精神分裂症的顳上回體積異常預測顳上回的度中心度異常,進而在實際數據中驗證。
  • 心理所合作研究發現大腦內在功能架構反映人格特徵
    「大五」人格特質的大腦內在功能架構人格或者個性特徵是指人面臨眾多環境刺激時所表現出的獨特、穩定而持久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探討大腦的功能架構如何反映人格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論題,部分原因在於很難設計出適當的任務對個性進行測量。靜息態功能連接(RSFC)技術不依賴任何特定的任務,可以探測大腦內在功能架構。最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左西年與其國際合作者一起,使用RSFC技術對人格特徵的大腦功能架構研究這一難題進行了初步嘗試。
  • 「從心理遊戲中脫鉤」體驗式工作坊開始招生
    我們如何恰當地理解並看清自己在這些不愉快背後自己和他人的模式,從而由這些微妙的「心理遊戲」中脫鉤呢?歡迎你來參加「從心理遊戲中脫鉤」的沙龍活動,學習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應對人際關係,更加愉快而美好地生活。
  • 大腦邊緣系統與精油(上)
    很多芳療書籍中會涉及到精油與大腦邊緣系統相關話題,但大多是浮光掠影,這篇算是比較系統介紹邊緣系統及精油作用的為數不多的文章之一,介紹給大家。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精油,更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大腦,作為科普文章可分享給朋友們。就體積而言,儘管邊緣系統只是大腦的一小部分,但它在所有大腦結構中扮演著一些最基本、維持生命和最有意義的角色。
  • 消化系統疾病與心理異常的關係
    幾乎無例外地,出現這樣心理狀態異常的人,似乎總是會伴隨著茶飯不思、五穀不香的現象。很多人還會出現胃脘脹悶、頻繁噯氣、進食哽咽、反酸燒心、咽喉堵塞等諸多不適。醫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數十種胃腸道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症候群」、「功能性便秘」、「癔球症」等等,它們在人群中相當常見,而且其發生均與心理異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 FortiGuard實驗室預測:智能邊緣被利用將顯著改變未來網絡攻擊的...
    在 2021 年及以後,隨著新型智能邊緣興起,我們將迎來另一個重大轉變。這一轉變不僅與遠程聯網的最終用戶和設備有關,如果黑客也盯上這些新興邊緣,則除了會產生新的攻擊向量外,受損設備還會齊齊『叛變』,利用 5G 速度之便反攻受害者。為了防患未然,我們必須將所有邊緣整合到一個規模更大的集成式、自動化安全架構平臺中,且該平臺可跨核心網絡、多雲環境、分支機構和遠程辦公環境無縫運行。」
  • 中樞前庭系統:結構和功能概述丨「暈」籌帷幄
    中樞前庭系統另一個重要部分是海馬/海馬旁回,它能夠對認知前庭功能包括空間記憶,定向和導航進行加工。在中樞前庭系統的雙側上行和下行通路中至少存在四個交叉點:腦幹3個,皮質1個。這些交叉點的存在可以輔助完成前庭系統的三大類功能:(1)在腦幹/小腦水平反饋性的控制凝視和平衡的感覺運動。(2)在皮層/皮層下水平感知自主運動,控制隨意運動以及平衡感。
  • 伏隔核和聽覺皮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預測音樂的獎勵價值
    ~先前的研究表明,聽音樂不僅涉及聽覺皮層,也涉及情感區域和獎賞相關的中腦邊緣迴路。此外,多巴胺也介導了紋狀體的這種反應。音樂的主要情感影響是由通過例如延遲、期待和驚奇的時間根源現象的預期所激發的。通過多巴胺能反應來實現或超越預測的預測錯誤模型,可能會形成基於預期圖式的對音樂的生物反應,而不是依賴於明確的知識。本研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來研究第一次聽到音樂時的神經過程。如下圖所示,採用拍賣範式,讓被試聽60個音樂片段,然後讓被試回答其對每一個片段願意付的金錢數。其中,被試可以選擇0美元、0.99美元、1.29美元和2美元。
  • 2017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ECC成立一年迅猛發展成果顯著
    談及邊緣計算迅速取得巨大成果的原因,劉少偉指出,邊緣計算具有天然的網絡和聯接屬性,支持多種網絡和功能;邊緣計算是數據的「第一入口」,需要大容量、低延時的解決方案;邊緣計算受到軟硬體的約束,成本、性能、環境都有限制;邊緣計算是分布式的,軟硬體解耦、動態編排,統一管理;邊緣計算使物聯網功能服務化,邊緣與雲協同。
  • 2020年AI預測:可定製,邊緣計算,數據透明性,RPA,聊天機器人
    此外,數據通常無法在線獲得或對一個組織是機密的,因此無法與其他數據結合以創建龐大的AI系統。在2020年,我們將看到用於解決這些挑戰的深度學習的新範例和方法的出現。製造商將走向邊緣。隨著AI和數據的集中化,製造商被迫向頂級雲提供商支付巨額費用,以訪問保持系統正常運行的數據。結果,可以在邊緣部署和完善的培訓AI的新途徑將變得更加普遍。
  • 題集|13 動機功能;自我調控系統;自我概念的功能;舒茨的基本人際...
    動機功能動機的功能包括:(1)激活功能:動機具有激發個體產生某種活動或行為的功能。人類的各種活動總是由一定的動機所激發,沒有動機就沒有活動與行為。(2)指向功能:動機的指向功能使個體的行為指向一定的方向,並使個體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
  • 美超微推出戶外邊緣系統
    該產品將搭載英特爾® 至強® D處理器和第二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提供多樣化的配置選項。新系統適用於嚴峻的戶外環境,支持行業向開源軟體和分散式硬體發展的趨勢。 除了提供 CPU 選項,美超微的新系統更搭載最新FPGA及 GPU 加速功能,配備三個具有擴展功能的PCI-E插槽。就藉助 GPU 適配卡優化實時邊緣人工智慧接口,以及通過FPGA 加速卡支持 5G RAN軟體和開源標準的點對點通信等應用而言,該系統所擁有的這些功能極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