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的基督徒,看了都想哭

2021-01-08 西東詞典

你擺過地攤嗎?

我擺過。

小時候,父輩們批發西瓜要開著三輪車去外地,大概是其他鄉鎮或者外縣,對我來說是遙遠的外地。

一車西瓜拉回來之後,我就跟著去擺攤。

擺攤地址一般選在公路邊,交通繁忙的路口,還要有樹蔭的地方。天氣越熱,西瓜越好賣。來來往往的行人,還有騎自行車的人,頂著炎炎烈日,熱得口乾舌燥,就可能停下來買個西瓜。

在第一個顧客出現之前,我們一般要切開一個西瓜,放在高處吸引人的眼球。那時候人們沒有買半個西瓜的習慣,這個切開的西瓜是我們自己吃的。一天下來,我們要浪費好多個西瓜。每次賣完西瓜回家,我的肚子都撐得鼓鼓的。

擺攤賣西瓜是很辛苦的。要在太陽底下忍受酷熱,而一旦颳風下雨,就賣不出去,只能把西瓜收到車上回家。這種情境類似於古人詩句裡冬天的賣炭翁:「心憂炭賤願天寒。」

擺攤賣西瓜也發不了財,是農民除了種地之外養家餬口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西瓜分量重,價格低,一整車也不值多少錢。在路邊買西瓜的基本上都不是有錢人,總要壓一下價格,有時候稱重的時候還想削一片瓜皮以減輕重量。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城管,不用擔心被沒收,而且隨時隨處都能找到攤位,但沒有幾家堅持每年夏天去賣西瓜。

擺攤看起來門檻低,人人都能幹。但是能發家致富的只是極少數。很多人興衝衝地進了一批貨,卻砸在了自己手裡。

擺地攤,要做好選品、選址,還要練好銷售基本功。誰也沒有想到,2020年竟然全民考慮擺地攤,「地攤經濟」成了熱門話題。

小小的地攤,融合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展現了時代的波光詭譎,滄海桑田。

生活在社會中的基督徒,很多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擺過地攤,帶給我們不同的啟示,不同的思考。

1

他種過田、擺過地攤,後來成了臺灣最高學府營銷學明星教授。

翁景民,出生於一個貧窮的漁村,年幼時父親因外遇常不在家,家計全靠媽媽一人經營編稻杆的草繩場維生。翁景民初中時就幫人種田,農閒時就到臺南市麗都戲院旁擺地攤,專門叫賣桌布、沙發套。

這段擺地攤的時光,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他用心地研究叫賣的方式、批購的貨品、擺設的地點,思考怎樣最能吸引到顧客。這是他自小「從做中學」的實戰營銷經驗。

翁景民成績優異,後來拿到獎學金,到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攻讀營銷學博士。因為求學期間讀的很多書裡都提到了聖經,出於好奇,在完成博士學位回國前,翁景民找了一個基督徒,但是他要求對方不準跟他傳福音,而是要送英文版的聖經給他。他心裡想:「因為如果讀完了不懂,至少英文也會進步啊!」

他就這樣開始接觸聖經。

回國後,翁景民很認真地閱讀了聖經,將聖經烙印在心裡,把信仰實踐在生活中。在忙碌的生活中,他把大部分時間全留給了信仰。他常在團契裡淚流滿面地分享;他熱忱而不強迫地對店員、計程車司機、有機會聊上一兩句的人,主動分享上帝給他的感動;他在緊湊的行程裡,擠出時間為毫無相關的遙遠教會證道;他覺得好的書、錄音帶,往往一次就買上幾十套,到處分送。

在學期的最後一堂課,他往往會請全班吃披薩,然後誠摯地低下頭來,為全班同學禱告,祈求上帝讓每個人都擁有平安、喜樂。這一幕,是多數學生、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難忘的美好景象。

他曾說,天底下有兩種人,一種人每天早上起來,就說:「Good morning,God!」(上帝,早安),另一種人則說「God,it is morning!」(天啊,又是早上了!)

他鼓勵學生變成前面那一種人,積極、樂觀地面對每一天。

生前,他散發光與熱,給他人帶來溫暖與關懷;臨近生命終點,他依然四處報佳音。他的生命猶如麥子不死,帶給活著的人莫大的省思。

2

湯家旭是一個語障殘疾人,小時候因一場高燒病殘。

父母嫌棄他,認為他是個負擔。12歲的時候,父母將他遺棄在天津火車站。

北方的冬天很難度過,湯家旭坐上了南下的火車,輾轉珠三角各個城市,流浪了很多很多年。他風餐露宿,飽一頓飢一頓。肚子餓了,就撿地上的東西吃,晚上睡在橋底下,馬路邊。

有一天,他流浪到深圳華強北。他餓得實在受不了,卻沒有力氣去翻垃圾桶,就坐在街頭乞討食物。

有一個信耶穌的叔叔從他面前路過,看到這個少年餓得面黃肌瘦,就動了慈心,給他買了一些吃的、喝的。這個叔叔問了他的情況,湯家旭說了自己的經歷,叔叔聽後就哭了。

有一天晚上叔叔接湯家旭去他家聚會。散會後,他的妻子看到湯家旭,就問:」這孩子是誰?「

他妻子聽了湯家旭的故事後,也哭了起來。

上帝感動這一對基督徒夫婦讓湯家旭留在他們家裡住,就這樣一住就是三年。

從此湯家旭認他們為乾爸乾媽 。

第一年,湯家旭還沒有真正地信主,乾爸叫他讀聖經,他就裝模做樣拿起聖經。乾爸有事出門的時候,他就把聖經丟在一邊去玩,等乾爸一回來,他又拿聖經裝模做樣地讀。

乾媽看到了他的行為,就笑著說:「你這孩子挺鬼的嘛。」

第二年,有一天下午,他們聚會的時候唱了一首詩歌,讓湯家旭感動地稀裡譁啦,就好像三天沒吃飯時別人給了他一個包子一樣。

這首讚美詩的名字叫《不是沒有家》。

「不是沒有家不是不想家只是還有很多的人飄流在天涯我們也有家我們也想家只是還有很多的人飄流在天涯我的家人別把我牽掛現在我們背上行裝準備又出發不愁獨行 主為伴聖靈引導天各一方四海都是家 」

湯家旭哭了。

於是,他開始認真讀聖經,認真禱告。

用了一年時間,他仔仔細細地把聖經讀了一遍。他第一次知道,原來聖經上的話語真的都是神所默許的。他非常感恩上帝讓他有這樣的機會來閱讀和學習祂的話語。要不是這樣,他根本不會知道世界上還真有這樣一位信實和值得永遠依靠的上帝。

後來,乾爸乾媽不得不離開深圳回湖南老家。乾爸希望湯家旭跟他一起走,以免他在外面繼續受苦受餓受凍,可是他依然堅持留在深圳,因為他已經習慣了深圳的生活,已經習慣和教會的弟兄姊妹一起聚會,一起讚美敬拜上帝了。

乾爸乾媽走了,吃什麼,喝什麼呢?

湯家旭選擇緊緊依靠神,因為他沒有其他任何依靠。有好幾次,他沒錢吃飯沒錢交鋪位費的時候,他就禱告上帝,上帝就會感動某個弟兄或姐妹給他奉獻幾百塊錢。

他很感恩,可是慢慢地他覺得這樣的日子不能再持續下去。他是一個年輕人,是一個男人,不能老是靠弟兄姊妹養活自己。

湯家旭發現擺地攤也能賺錢,於是他摸索著擺地攤賣鞋賣襪子。

在擺地攤過程中,常會遇見城管。他手腳沒有正常人利索,收拾東西很慢,於是城管沒收了他的襪子。

沒收襪子就等於搶走了他的飯碗。一氣之下湯家旭跟城管打起來,但他的手還沒碰到一個城管身上,另一個城管就一巴掌把他打倒在地上。

他頓時頭暈眼花,差點暈厥,頭痛了好幾天才緩過神來。

湯家旭在自己租的床位上躺了好幾天。他抱怨神為什麼不看顧我?為什麼老讓城管欺負我?……他哭著呼喊著我的上帝,我的神,因為只有祂可喊。

在擺地攤的日子裡,他依然堅持每天讀聖經,這天他讀到《以賽亞書》: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的,我卻不忘記你。看哪,我將你銘刻在我掌上,你的牆垣常在我眼前。

這兩句話頓時讓他很受安慰,他更堅定神是如此愛他。雖然擺地攤時依然時常被驅趕,襪子也時常被沒收。但他至少買得起10元一頓的盒飯吃了,不需要再去地上和垃圾桶撿飯吃了。

3

幾年前,徐文琴就欠了一屁股債。

每天早晨一睜眼,就要想一想今天有哪張信用卡需要還款,哪個貸款要到期了,借唄、微粒貸還有沒有額度……

債務壓力就像一座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開始考慮去擺地攤。

在朋友的帶領下,徐文琴來到一間基督教會。

牧師傾聽了她的心事,為她禱告,並且讓她禱告,說禱告後會有平安。

在騎自行車回家的路上,徐文琴一邊想,一直哭,仿佛有聲音告訴她放心去做,她心裡感覺到了平安。

徐文琴開始擺攤了。

她走遍鄰近的各大市場詢問每一個有可能的攤位,神也為她預備了地方。

生意不穩定,貸款壓力依然時時放在她心裡。直到山窮水盡,生活跌到最困頓的時期,她才開始去思想究竟什麼叫「放手」與「仰望」。

很多基督徒也是如此,雖然信主了,嘴上也常說「我相信」,但只有在經歷到實在翻不過的難處時,才真正放手,才知道把一切交託給主。

她向主說:「主啊,我願意放手,我想要把肩頭的重擔交給你,我想要經歷你的帶領!」

真正順服與放手後,徐文琴時常在攤位上唱詩敬拜,把耶穌當朋友,隨時隨地都向主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漸漸地,她的心不再憂慮,她強烈感受到自己正進入神所預備的流奶與蜜之地。

有時神會帶領不同的顧客來買衣服,即使生意不好,等到要交貨款那一刻也總是有恩典恰巧來到,屢試不爽。

徐文琴也總是帶著喜悅的臉龐去面對每一位顧客,即便有時候會遇到難纏的人,講價講到最低,但她總認為就算賺得少,能讓客人開心就好。

在和顧客聊天時,徐文琴發現神都會帶一些與她過去經歷相仿的人來,包括欠債的、身體不好的、常生病的、拜偶像的、得過憂鬱症的等等,而她知道是神要透過她的經歷去幫助這些人。

於是在分享過後,有些顧客願意接受代禱,有些願意試著去教會,也有直接就在現場決志禱告的!

徐文琴成了地攤上的宣教士,哈利路亞!

過去負債纍纍的她,自從擺地攤賣衣服後,一星期跑幾個市場,從早忙到晚,雖然辛苦,雖然生意不是天天都好,但神的恩典總是夠用,她學會了無論順境、逆境都要讚美,天天滿是喜樂。

她把握每一次與顧客聊天的機會分享見證,直接間接地將福音散播出去。她在地攤上活出了傳福音的大使命。

讀著上面這些有過擺攤經歷的弟兄姐妹的故事,我的眼睛溼潤了。

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會以擺攤為業呢?

如今,我知道有很多弟兄姐妹跟我一樣,經濟狀況陷入了困境之中。想向人借錢,卻難以開口。看看家裡有什麼可賣的,卻一件也沒有。神啊,求你不要讓我羞辱你的名!

坐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舉目!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直到他憐憫我們。 耶和華啊,求你憐憫我們,憐憫我們!因為我們被藐視,已到極處。我們被那些安逸人的譏誚和驕傲人的藐視已到極處。

耶和華必憐憫我們!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

當苦難來臨,我們唯有依靠神,祂是我們苦難中真正的安慰。

相關焦點

  • 我要辭職去擺地攤!那「擺地攤」用英語怎麼說?So easy!
    各路豪傑都在頭腦風暴自己可以去擺個啥地攤。畢竟現在上面支持擺地攤拉動經濟嘛!風口都來了,還不得飛一把?本期咱們來說說相關的一些英文表達吧!我要辭職去擺地攤!那「擺地攤」用英語怎麼說?So easy!01看一個英文表達首先我們看一個China daily上面的英文描述,來根據場景學英文。
  • 俄羅斯人寫的「草書」,我國醫生看了都想哭:誰看誰先哭!
    看了俄羅斯的「草書」後才明白:還是中文更好學,這簡直是鬼畫符!近日有位俄羅斯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幾張圖片,並且說道:學了俄羅斯草書之後失去了理智,瞬間引起了網友們對俄羅斯草書的瘋狂「吐槽」,很多人紛紛把自己寫的俄羅斯草書上傳讓大家評論。
  • 擺地攤吧!益生菌!
    擺地攤,最新風口! 如果益生菌去擺地攤會是什麼畫風? 讓我們一探究竟! No.1長雙歧桿菌CECT7894與戊糖片球菌CECT8330 聯手
  • 北上廣沈公布任意擺地攤點為假,如何合規速看看最新政策
    昨天有媒體已經報導,北京的任意拍地攤,被引起相關單位證實後,緊急的進行闢謠,引起全國的圍觀,截至目前了解到,北京市的地攤還是按照之前的管理辦法,不存在任意排放一說,很多網上流出的大咖,CEO都是炒作而已,不要信以為真,這裡不說不讓擺地攤,而是地攤經濟可以搞,不是什麼壞事,但要因地制宜,需要規範性管理,位置、時間段、衛生都要跟上,不能一刀切,一哄而上。
  • 當前較全較新的擺地攤攻略,不看後悔
    兩會過後,國家出臺擺地攤政策,接地氣暖民心的政策,相繼許多城市開始行動,例如:成都允許20000個流動商販經營點,而且不收攤位費。阿里1688:扶持地攤經濟,提供700億免息賒購進貨。杭州城市餐廳賣龍蝦、賣奶茶、賣炒粉的紛紛擺出攤位。夜經濟復甦。那麼小精靈根據較新的動態,總結了當前較全較新的擺地攤策略,學會了錢都跑著來找你。
  • 這個基督徒帶著孩子在央視唱起300年前的小詩,唱哭億萬人!
    因為中國兒童傳統文化教育,鄭振鐸先生說過就是「倫理、故事、識字、詩歌」,而基督信仰強調,一生的果效都由心發出,連於人心的源頭,「倫理、故事、識字、詩歌」都能產生果效。而懶惰,每個孩子都需要面對。於是我們提煉出一些信仰倫理的詩歌,與孩子們一起朗讀,鼓勵孩子們與懶惰爭鬥懶惰人啊!你去看螞蟻,/察看他們所行的,就可得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統治者,/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的時候積聚糧食。/懶惰人啊,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什麼時候才睡醒呢?
  • 不是基督徒卻每天看聖經
    #聖經筆記#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是聖經提摩太後書第3章16節——聖經都是有益的爸爸怎麼又在看聖經啊?」一個陽光帥氣年約十四五歲的少年問道。「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每天比我還積極,還認真。」「爸!能問你一個問題嗎?」「是關於我看聖經的事吧!」「那你究竟為什麼看聖經啊?
  • 新手要如何擺地攤?滴,這裡有一份網友自製圖文沙雕攻略奉上!
    現在市場上迎來了一批神秘組織——「擺地攤」大軍。擺地攤成了大家奔小康的新手段,各種擺地攤秘籍出現,還有些行動力超強的年輕人,直接載了輛自行車,就擺起了小攤位。這時候許多網友可能看著心痒痒,卻又不知道如何行動?
  • 下雨天出去擺地攤?下面採訪了幾個地攤老闆,看看他們怎麼說?
    估計很多老闆都很反感這樣的天氣話說擺地攤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碰上下雨天也是一種煩惱了。因為天氣原因對我們的收益也有很大的影響。一到下雨天擺地攤的都是閒得慌哦。有時候這雨一下就是一個星期,很多擺地攤的朋友都會深感惆悵。擺地攤下雨天不能出攤該怎麼辦?除了休息我們能幹點嗎?又該幹點嘛呢?
  • 什麼才是擺地攤的正確方式?
    我也要去擺地攤!」  隨著「地攤經濟」興起,「大排檔業主每天收入三萬元」的消息讓人忍不住咂舌:「不說了,我去擺地攤了!」「一天三萬?認真的嗎?真這麼賺錢?」  「3萬是營業額不是利潤。」有網友解釋:「在夏天旺季,大排檔燒烤,一天2、3萬營業額是很正常的。」  「據統計,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 伊拉克基督徒的低調聖誕節
    「敞開的門,英國」(Open Doors UK,以下都稱之為「敞開的門」)在伊拉克當地的合作夥伴、加色丁禮天主教會(Chaldean Catholic Church)的一位神父向《ChristianToday》表示,今年他的教會如常舉行了彌撒,但「沒有舉行慶祝活動或聚會」。出於安全原因,沒有透露這位神父的姓名。
  • 擺地攤賺錢不?告訴你50種地攤生意如何選擇!
    大家都知道擺地攤屬於小本生意,入行的門欄比較低,特別適合沒有多少資金的人起始創業,作為創業的一個跳板,早市、夜市、集市都是擺地攤不錯的選擇場所,起始算下來擺地攤不僅僅只有「50種地攤生意」,擺地攤小生意何止成百上千,下面我們來看看比較常見好做的幾種地攤生意。一、生活用品「50種地攤生意」有哪些?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太5:14-16)」基督徒在這世界中就如一臺戲,是演給世人與天使觀看的,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展現世人面前,如同一幅畫。我們在飾演著不同場合的不同角色,但每一個角色所要彰顯的就是基督,世人稱我們為基督徒,也都在看著我們如是如何行的。我們到底有沒有把這個基督徒的身份演活?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光,我們有沒有活出光的特質?
  • 基督徒啊舉起手來,為正在受洪災的百姓代禱呼求!
    當我們有了身體合一的觀念時會發現,我們所做的都是必然的。我們若是彼此顧念,正是活出了神的話語。再看看那些受災的世人,我們的心也會很痛,因為經上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12:15)」雖然他們喜樂的時候並不需要我們,但他們哀哭的時候一定需要我們。雖然他們沒有信耶穌,或是聽了福音卻不接受,甚至是抵擋,但還是不願看到他們被災難所摧殘。
  • 海清聽了也想哭?這哭的不是表情包,而是演技啊!
    最近一組「海清聽了都想哭」的表情包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這套表情包憑藉著海清專屬的悲傷哭戲片段再配以時下的調侃文字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很多網友都說海清這哭起來的表情簡直就是「扎心」的真人版寫照,更說要論這哭戲也是沒sei了。下面,讓我們一起感受下這些魔性表情包↓。
  • 有意見建議「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基督徒如何看同性戀?
    當我看鳳凰網上發起的投票時,其中已經有72.51%的人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寫入民法典。」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是隨大流還是持守真理呢? 還記得臺灣通過同婚法案後,自稱是「基督徒」的議員蕭美琴臺上對同性戀的支持。 我們很詫異父親是臺灣基督教長老會牧師,而自己也稱是基督徒的人,為何最後沒有持守這樣的真理?這不禁值得我們反思 作為基督徒,為什麼我們反對同性戀?
  • 基督徒是否應該與世人活得有所不同?
    想想我們每天所追求的都是什麼、都有什麼價值呢?我們不僅沒有把基督徒的身份活出來,反而是頂著新人的身份過著舊人的生活。 因為對世界的貪戀,常常想要放棄主,覺得基督徒又怎樣?信耶穌又怎樣?還不是得以生活為主,而且看到世人的宴樂與放縱,再看看自己的生活實在枯燥、乏味,所以總是在努力的尋找著各種迎合世界潮流的理由來偽裝自己。
  • 地攤日收過千,空乘工資不如下班擺地攤?
    地攤經濟火爆,據說地攤泡泡機的收入可高達每日一千元左右,很多網友開玩笑說上一天班還不如擺一晚地攤,「走,下班擺地攤去!」那麼空乘日收有多少呢??是否也需要下班擺地攤去??今天就告訴你答案!薪資水平從國際國內現有薪資水平看,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空乘人員平均年薪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同時因其專業性和供應不足,其職業穩定性得到保證。空乘的薪酬包括三個部分:基礎工資、飛行小時費以及駐外補貼。
  • 巔峰到低谷的陪伴,誰看都想哭吧
    然而現在看不見了,還追什麼呢?「不僅僅是長得帥哦,唱歌很好聽, 人也很溫柔,因為是很好的人,所以喜歡。要一直加油哦,我會永遠為你應援。」既無法觸碰,也無法看見,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因為喜歡哪一點...」「原來不為任何條件,也能去愛。」
  • 【話題】羅爾事件後,多位牧者談:基督徒需平衡信仰 正確看待苦難
    事件發酵後被指是營銷炒作,面對質疑,羅一笑之父羅爾哭著說「沒人關心我的女兒」,只關心他是不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