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踩了大象一腳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0-11-23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贏家總是睥睨天下。

10月26日,螞蟻集團確定A股發行價,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超過被稱為「大象」的工商銀行(1.79萬億)、建設銀行(1.61萬億)、農業銀行(1.13萬億)等。螞蟻集團靠支付起家,信貸發家,短短十幾年,將幾十年的「大象」四大行就踩在了腳下。先行者總是有評論後進者的衝動,10月24日的外灘金融峰會上,馬老師便敢說銀行是當鋪思想、巴塞爾協議是監管老人金融的;還調侃監管,說未來是創新比賽,不是監管技能比賽……

01

馬雲評論「未來是創新比賽,不是監管技能比賽」。而螞蟻集團即是怎樣吃監管紅利長大的。

螞蟻集團起家於支付寶,支付寶起家於無牌照經營,而後監管給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從餘額寶到花唄、芝麻信用、借唄,螞蟻集團或是打擦邊球,或是先上車後補票,一直趴在監管紅利的窗口上大口吸吮。

這就有點嘴裡吃著奶口裡罵著娘了。

馬雲說P2P不算網際網路金融,因為沒有豐富的數據,沒有基於大數據的風控技術,沒有基於大數據信用體系,可能忘了當年支付寶也曾為P2P提供支付通道服務,同一張桌子上喝過酒,招財寶也和P2P一樣,吃過金交所的大虧。況且P2P是不是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是已經定義過的。如今P2P風險敗露,馬雲卻把桌子掀了。

02

馬雲說創新一定會犯錯誤,問題不是怎麼樣不犯錯誤,而是犯了錯誤之後能不能完善修正堅持創新。這話顯示出對風險的輕視,他揶揄「未來是創新比賽,不是監管技能比賽」更是一種輕視。

創新要付出代價,其他或可以,但金融不能。

在創新金融業務中,監管天生滯後,所以給了支付寶、現金貸、P2P滋生的機會,適當時機的切入,才是監管與創新平衡的最好時機。正是對風險的放縱,才讓P2P、現金貸、股權眾籌、校園貸、首付貸等,在過去十幾年造成了萬億財產損失。

馬雲說,「創新一定要要付出代價,我們這代人必須有所擔當」。對損失財產這種風險,自己可以擔當、付出代價,但絕不能代表他人,誰要說誰自己付去。

「創新一定要付出代價」這種邏輯,就像一個電車難題,一邊是創新、一邊是代價,馬雲很顯然的選擇了撞向代價一邊,是邊沁批評的功利主義。金融創新如果有代價,一定有人遭殃,那麼誰有資格選擇誰是那個遭殃的人呢,誰又是那個獲利者呢?

從2013年到2020年,這種金融創新的代價還不夠大嗎?從虛擬貨幣到股權眾籌、再到P2P網貸、現金貸、校園貸、首付貸,多少獲利者雙手沾血,又有多少家庭在WQ的路上奔走呼號。

03

馬雲說要以大數據信用體系和大數據風控替代銀行「當鋪」的抵押和擔保模式。殊不知大數據最先起家的美國,把大數據參與信貸審核這件事上,也只是稱之為「替代性數據」,何況在徵信上,銀行業並不弱於螞蟻集團。

銀行的抵押與信用擔保體系和大數據風控、信審針對的本是不同業務體系。螞蟻集團以大數據風控和大數據信用體系放貸的成功,是集中在小額信貸上。大數據風控、徵信的應用,可以做到邊際成本遞減,邊際利潤遞增。銀行業中的多數,仍以大額對公企業借貸為主;一單1億元的單件貸款,不用擔保和抵押,光強調大數據風控與徵信是無效率的,金融風控以有效為上,舍抵押和擔保不用,強調大數據風控是大話。

馬雲強推大數據,頗為自豪自家的大數據體系。而馬雲和螞蟻集團賴以生存的,是用大數據風控做規模化放貸,以規模化遞增利潤、遞減成本,稀釋風險,風控本身並不比抵押擔保更有效。

大數據風控的效率是講求概率的,它和銀行的風控一樣,一萬次的有效證明不了什麼,一次無效卻可以損失一萬次成功所賺的利潤。不同的是,在規模化面前,一次無效的風控,可以用十萬次的利潤來稀釋壞帳,十萬次不行,就百萬次。但在面對大額借貸的時候,一次無效的大數據風控容易直接讓放貸機構掛掉。講大數據風控的重要性並無不當,但貶低抵押與擔保體系的銀行為當鋪思想,對風險不夠尊重。

04

馬雲說說銀行當鋪思想,自己是有底氣的。因為靠著大數據體系,螞蟻集團信貸業務已成巨無霸。

我們看看當鋪的「慘狀」:這些年銀行在監管的要求下,貸款利率一降再降,以5%左右的利率放貸。螞蟻集團有著強大的大數據風控和信用體系,卻要放著7%-18%年利率的貸款。這麼高的風控能力,這麼高的市場議價能力,以及這麼低的邊際成本,為什麼不為萬千年輕借款人減負呢?

這就像自己打自己臉,強調大數據風控有效,自己卻放著比銀行更高的貸款利率,是風險定價還是賺取暴利?

2020年,螞蟻集團信貸業務已經接入了100多家持牌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98%的資金來自銀行等金融機構,並且壞帳由銀行自己承擔,有文章曾計算過,螞蟻集團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收取的合作服務費率可能在2.4%左右,相對銀行信用卡業務3.6%左右的淨收益,這意味著銀行和螞蟻集團合作放貸利潤的大頭已被螞蟻拿走。

說白了,螞蟻集團賺流量的錢,而且主要賺來自銀行的錢。縱然吸著銀行的奶,馬雲還是調侃著銀行。

是啊,你們這些當鋪,好好學學人家大數據。

05

吃了監管紅利的一路高歌猛進的結果,是容易蔑視風險。馬雲的言論,就像這麼一個形象:以個人信貸業務風控的成功邏輯,指點整個金融風控體系;以十幾年高歌猛進的暫時成功,睥睨百年金融業;用C端業務為主的業務邏輯,批評巴塞爾協議是老年人俱樂部,服務老年化金融系統的。

巴塞爾協議的核心是資本充足率。馬雲批巴塞爾協議,淘寶網做著電商生意,卻也學者巴塞爾協議,要求店鋪繳納風險保證金,並且不同名目的保證金在增加。

金融科技企業當然希望無盡放貸、無盡盈利,2017年時,花唄、借唄30億元的註冊資本金,撬動了3000億元的貸款餘額,100多倍槓桿。後來惹得監管出手。

P2P也是做著銀行的資金池、剛性兌付,卻無風險準備金、資本充足率要求,最後死傷一片。

馬雲發言的同場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呼籲「防止金融科技誘導過度金融消費」,說的是誰大家都清楚,這些年來,借唄、花唄和同類產品的白條,以及其他現金貸,不一直廣告兇猛嗎。

我們不應該輕易呼喚公權力降臨。我們需要的是經濟市場裡有能制衡壟斷與寡頭的力量,不能走出一個寡頭怪圈,陷入另一個壟斷怪圈。

馬雲金句摘選:

· 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抵押和擔保就是最當的當鋪。要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來取代當鋪思想。

·巴塞爾比較象一個老年人俱樂部,是用來解決金融體系老化、系統複雜的問題的,而中國的融業是青春少年,還沒有成熟的生態體系,我們國家是缺乏金融系統的風險,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

· 網際網路金融必須有三個核心要素:一是豐富的數據;二是基於大數據的風控技術;三是基於大數據信用體系。用這個標準衡量,P2P根本不是網際網路金融。

· 全國幾千家P2P犯金融公司的錯誤,是不是我們其它地方出了問題?

· 創新一定要付出代價,我們這代人必須有所擔當。創新一定會犯錯誤,問題不是怎麼樣不犯錯誤,而是犯了錯誤之後能不能完善修正堅持創新。做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很多時候,把風險控制為零才是最大的風險。

· 我們(監管層)的一些處長,監管到後來,變成了自己沒有風險,自己部門沒有風險,但是整個經濟有風險,整個經濟不發展的風險。未來的比賽是創新的比賽,不僅僅是監管技能的比賽。

· 當年的赤壁之戰,曹操把船連起來的思考就是最早的航母的思考,但是一把火讓中國一千年再也沒有人敢去想航母這個事,這是一個錯誤消滅一個創新。

註:

文字馬雲所說的話,引用自馬雲發言實錄,實錄來源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螞蟻金服已確定上市定價!而馬雲其他觀點也「火藥味十足」 》;2020.10.24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美國知名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良好的客戶體驗、大數據分析和較低的理財門檻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優點之一,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愈演愈熱,很多人逐漸習慣了在網上購買金融產品,線上財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他們專注於用戶投資行為,幫助整合管理客戶自己的所有投資帳戶和養老金帳戶,提供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與收益。與傳統券商相比,他們收費很低,10美金每月,就能為客戶量身制定投資計劃,根據客戶自身年齡、收入、存款、風險接受程度來管理和投資,並且每周自動診斷用戶投資組合,如果發現現有投資收益不佳會及時推薦更好的投資選項。用戶也可以選擇是否要SigFig管理全部或者只是一部分個人帳戶。
  • 透過遙感數據看疫情下的春耕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Fin-Lab線上沙龍是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支持下,由未央網發起的公益線上主題沙龍活動。在疫情之下,未央網推出Fin-Lab線上沙龍之創新企業戰「疫」專題,以直播形式為創業者們提供切實有效的實操寶典,幫助創業者渡過疫情寒冬!本期演講嘉賓:冷偉,武漢珈和科技CEO。
  • N26:最具價值的手機移動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截至目前,N26在七輪融資中共獲得超過7.8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公司估值超過35億美元,是德國市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也是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位列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金融科技公司之列。N26的安防功能也包含了創新科技元素,如3DS身份驗證、聲控轉帳、實時交易推送等服務,這些均有利於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和信任度。
  • 傳統型企業股權融資路徑探索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創投環境和國家政策優厚,利用其先天的政策、技術、人才、資源優勢,一直奔跑在前,同時也如同巨大的吸鐵石,將全國二三線城市的優質項目都源源不斷的吸納過去,原因也很簡單,那裡有廣闊的市場、充沛的人才和資源、還有包容失敗鼓勵創新的環境,更是布局全國市場的戰略橋頭堡。
  • 鱷魚偷襲喝水大象,大象一腳下去,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鱷魚偷襲喝水大象,大象一腳下去,整個世界都安靜了!在野外並沒有絕對的強者,一些捕食者雖然很兇猛,但是也常常會因為失誤而讓自己受傷,即使是兇猛的鱷魚,也會有拿捏不穩的時候,這天一條自不量力的鱷魚竟然將目標瞄準了大象。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步伐逐漸加快,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市場,投資顧問這種成熟的財富管理模式勢必會引入國內,先行試點也是為以後更好地監管投顧業務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後,從國外投顧發展歷史看,這種獨立的服務模式能夠基於中立的立場,為投資者提供綜合的顧問式服務,成為基金投資中的主流服務者。
  • 再談數據刑事合規問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 螞蟻絆倒大象
    我伸出一條腿是想絆倒大象」。以上就是螞蟻和大象之間的故事。那麼螞蟻能絆倒大象嗎?笑話中的大象與螞蟻的故事在現實生活有了新的延伸:若干年前有一個人說:「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你聽起來是不是特像上面螞蟻想絆倒大象的笑話?現在呢?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未來,金融科技企業和數字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開放金融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一、開放金融中金融科技企業的功能定位大金融科技企業(Bigtech)是已在數字服務市場中建立業務並開展金融服務的科技企業,又稱大科技公司或科技巨頭。
  • 馬雲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有沒加槓桿?本文給你答案
    2020年對於馬雲來說,是一道艱難的坎。曾經風光無限的馬老師,在螞蟻集團被暫停上市後,一度跌落國民偶像的神壇。事情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一起時間倒流,來回顧下整個事件的過程。時間回到10月24號,當天馬雲在上海金融峰會做演講,上臺演講前主持人還調侃他說:馬雲是來扔一顆"炸彈"的,結果他真的扔了一顆重磅"炸彈"。
  • 融360|簡普科技 為金融科技發展把準「新脈搏」,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近日,受2020香港金融科技周全球Fast Track——中國大陸區總決賽邀請,葉大清在點評參賽企業時表示:與初創公司創新合作,共同搭建起金融科技生態體系,比打造一個金融科技企業巨頭更具有現實意義。作為評審嘉賓,融360|簡普科技葉大清在「大企業與初創公司創新合作」的圓桌討論環節上,同參賽企業分析了當前金融科技行業的變化趨勢。從技術創新角度來看,ABCD(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數字普惠)+5G技術已經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未來需要多關注在與具體業務結合中所產生的微創新。
  • 瑞銀推出2億美元金融科技專屬投資計劃UBS Next
    UBS Next將主要尋求對早期金融科技及其他泛科技生態系統企業進行直接投資,並與Anthemis進行戰略合作,後者在甄別潛力金融科技企業方面擁有十多年經驗,有助於幫助瑞銀加快投資和交易流程。瑞銀方面表示,這也是該集團在創新實驗室、數字工廠、未來金融計劃等探索外,針對金融領域數位化進程的又一次積極嘗試。
  • 螞蟻保護大象,金融科技的綠色魅力能否破解人與自然衝突?
  • 馬雲對話郭臺銘:網商=螞蟻雄兵=會跳舞的大象
    馬雲(左)與郭臺銘    浙江在線09月17日訊昨天上午,省人民大會堂,臺灣鴻海集團CEO郭臺銘正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淘寶網董事崔仁輔談得興起,臺下則是座無虛席,就連過道上都站滿了聽眾,記者扒開人縫一瞧,原來正是郭臺銘這位臺灣科技首富的到來,讓第四屆中國網商大會的熱點指數直線上升。
  • 未央海外遊學計劃——美國矽谷金融科技之旅
    矽谷是全球最發達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也是最新商業模式的聚集地。今年7月,未央網將奔赴矽谷,用一周的時間探尋全球最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去感受正在重構未來金融世界的力量。
  • 非洲有一頭大象叫「杭州」這是馬雲給取的
    浙江在線7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銀玲)馬雲最近去了非洲。他是以聯合國特別顧問的身份去的,目的是推動非洲年輕人和中小企業參與全球化。昨天,馬雲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自己在非洲保護大象的照片。他在微博上說,在專業醫生和科學家的全程監控下,一頭成年母象被安裝上衛星定位器後放歸自然,未來科學家們將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對其跟蹤研究和保護,從而尋找出保護非洲大象的可行路徑。肯亞政府授予其這頭大象的命名權,作為杭州人的馬雲決定將它命名為「杭州」。肯亞政府方面確認,在非洲大象保護領域,這將是全球範圍內首次被獲準以城市命名。
  • 用科技懂你,有一種大象轉型叫「平安」
    現在,市場越來越覺得平安是家科技公司。誰說大象不能起舞?這家用科技「懂你」的傳統金融集團,30年來聚焦主業,科技轉型,賦能產業;還輸出五大生態圈。人曰:平安這隻大象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毅然選擇了轉型,擁抱新技術。
  • 司機對大象猛按喇叭,大象踹一腳不解氣,接下來它的舉動讓人傻眼
    ,但卻很少會發脾氣,是典型的好脾氣型胖子,不過大象雖然很少發脾氣,但並不代表它們就不會發脾氣,一旦惹怒它們,它們可不管什麼後果,分分鐘能讓對方腸子都悔青。,一開始大象只當沒聽見,走自己的路,可司機一直催個不停,就算是好脾氣的大象也忍不了了。
  • 拉卡拉(300773.SZ)擬參設北京考拉鯤鵬科技成長基金 專注投資金融...
    格隆匯10月11日丨拉卡拉(300773,股吧)(300773.SZ)公布,鑑於金融科技及金融創新領域是拉卡拉戰略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為把握金融科技、金融創新領域的重大發展機遇,打造戰略發展協同、建設產業鏈生態,公司擬與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有限合夥)、中關村(000931,股吧)科技園區海澱園創業服務中心、北京崑崙南山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共同投資設立北京考拉鯤鵬科技成長基金
  • 在熔巖流上踩一腳,會是什麼感覺?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讓你在熔巖流上踩一腳,會是什麼感覺?在一次去往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的度假之旅中,神經科學家阿列克斯·裡維斯特(Alex Rivest)決定一探究竟,因為正好他們的導遊自告奮勇地想要在這熔化的巖漿表面踩一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