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6:最具價值的手機移動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0-12-05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導讀

創立於2013年的N26,是一家來自德國柏林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於為個人客戶提供全線上的移動銀行服務,包括便捷的手機支付、儲蓄信貸、國際轉帳、旅行保險等。通過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力量,N26正在創建數字智能化的移動銀行新體驗,通過現代透明的銀行方式更好地順應了客戶的金融需求,創新的技術設計顛覆了傳統零售銀行,改變了銀行業的未來。N26是21世紀新型數字銀行的代表,擁有完整的歐洲銀行執照,並於去年登陸美國市場,目前已累計獲得超過7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35億美元,是目前歐洲最具價值的挑戰者銀行。

【中國金融案例中心 | 金融科技課題組 文:葉子  編輯:謝彬彬 】

Part 1 公司概況

1.1   創業故事與發展歷程

作為長期好友的Valentin Stalf 和Maximilian Tayenthal對德國的銀行有著共同的看法,他們認為,當時的德國銀行業普遍缺乏透明度高、數字創新及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2013年2月,Tayenthal正忙著完成維也納大學的法律博士學位,Stalf也正幫德國創業孵化器Rocket Internet建立各種業務,但他們決定攜手開始新的商業探索,N26雛形因此產生。Stalf任公司的執行長,而Tayenthal成為財務長。

圖:N26的創始團隊

公司最初的名稱是Papayer(由papaya即「木瓜」得名),旨在發售面向青少年群體的預付卡。該卡每次取款收取一歐元,持卡用戶的家長能夠通過應用軟體管理孩子的帳戶資金使用。公司得到了Axel Springer Plug and Play Accelerator機構的支持,在公司成立後入股了5%的股權資金,其餘股權由兩位創始人平均持有。公司也獲得了其他機構15萬英鎊的投資資金,開發了手機應用程式的初始版本。但與兩位創始人最初的預想不同,青少年並沒有真正融入到產品中來。而青少年的家長們使用程序的積極性卻很高,他們將程序用於預算管理和個人匯款等方面。

公司運營初期,該公司並未獲得銀行牌照,僅是與發卡機構Wirecard Bank合作,作為渠道運營。2015年1月,公司以Number26為名正式推出產品,與Wirecard合作發布了面向成年客戶群體的萬事達卡(Mastercard)。該卡片擁有註冊便捷、帳戶免費、移動使用等特點,一上市便受到了廣大客戶群體歡迎。該產品首先在德國和奧地利亮相,同年12月先後推廣至法國、希臘、愛爾蘭等國家。僅此一年,N26就累積了10萬名用戶。

創始團隊很快意識到,移動銀行市場的空缺存在著巨大的商業機會,他們決定拓展業務範圍。2016年7月,公司獲得德國銀行牌照,並將公司搬到了柏林,同時更名為N26。這個名字來源於魔方(Rubik’s Cube),魔方非常複雜,由26個獨立的立方體組成,但只要有正確的策略簡單幾步即可解決,N26正是希望能用正確的策略輕鬆玩轉複雜的銀行系統。

2016年11月,N26結束了與Wirecard的合作,所有客戶轉移到其新的獨立系統。2016年12月,N26宣布其基本活期帳戶向17個歐元區國家開放。N26自成立以來用戶數量一直保持著高增長態勢。2019年2月,公司客戶數達到了250萬,6月客戶數又新增至350萬,僅四個月增加了100萬客戶。

N26立足於歐洲之後也沒有停止其發展的腳步。2019年2月進軍巴西市場,隨後7月登陸美國市場。截至2020年1月,N26用戶數量已超過了500萬,交易量超過了200億歐元。公司運作良好,2018年實現了5820萬英鎊的收入;用戶群體活躍,2019年平均每天有25萬用戶使用量。

圖: N26用戶增長趨勢(數據來源:Finder)

1.2   融資歷程

N26移動數字銀行的顯著亮點,對傳統銀行業發起了劇烈衝擊。這家金融科技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一直備受關注,受到了紐約Insight Venture Partners、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騰訊、Earlybird、安聯X等投資公司的青睞。在2020年5月最新公布的D++融資上,N26公司又獲得Valar公司1億美元的追加投資。截至目前,N26在七輪融資中共獲得超過7.8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公司估值超過35億美元,是德國市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也是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位列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金融科技公司之列。

表:N26融資概況

(數據來源:Crunchbase.com)

Part 2 商業模式

2.1市場定位:智能化的數字移動銀行

N26致力於打造世界第一家數位化銀行,無任何實地經營機構,通過簡單透明的線上設計為客戶提供100%的數字銀行體驗,讓用戶擺脫傳統銀行繁瑣的交易程序。在 N26 的一切操作都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完成。帳戶的註冊和身份驗證完全線上進行,使用者可以在15分鐘內完成申請資料填寫、客服視頻驗證證件有效性等開戶手續。實體卡片也會在3-4天內送達,卡片的掛失與解凍均可在APP上操作。此外,N26還為用戶提供了消費分析、財務管理等人工智慧統計服務。用戶在App中可直觀地追蹤每個消費類別的支出情況,也可下載月度財務報表了解自己的財務習慣,對帳戶實行有效的財務管理。

2.2產品種類:個人與商業用戶的差異化產品

N26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個性化的產品服務,為個人用戶及商業用戶(如自由職業者或個體經營者)提供差異化的帳戶套餐。無論選擇哪種帳戶,用戶都將獲得全球認可的非接觸式N26 MasterCard萬事達卡,可免費在線或線下使用其進行支付。

個人用戶產品

N26 提供了三種不同的個人用戶產品:N26標準卡,N26 You個性卡和N26 Metal金屬卡,均在現金存取、商戶優惠、保險套餐等方面提供了特色服務。

圖: N26個人卡

(資料來源:N26官網)

表:N26個人用戶產品

(資料來源:N26官網)

商業用戶產品

N26為商業用戶提供了兩種產品:N26 Business標準卡和N26 Business You個性卡,更商務化的定製服務滿足了用戶的日常需求。

圖:N26 商務卡

(資料來源:N26官網)

表:N26商業用戶產品

資料來源:N26官網

2.3 六大服務:低價高值的銀行服務

N26為用戶提供了一系列低價高值的銀行服務,包括Cash26(零售商現金服務)、MoneyBeam(快速轉帳)、消費信貸、外匯換匯、Spaces(財務儲蓄)和生活保險六種主要服務。另外,N26還提供例如投資組合、利息儲蓄帳戶等其他金融服務。

圖:N26的六大服務

資料來源:N26官網

手續費用低是N26銀行服務相較於傳統銀行的亮點之一。現金服務方面,N26可在全球任何一個接受MasterCard的自助機上免費存取本地貨幣,而一般傳統銀行的手續費率為1%-5%。外匯業務方面,使用N26可比傳統銀行同類業務節省多達6倍的手續費。

N26也為用戶的消費活動提供了便捷與優惠。除了0.1%的購物返現,N26與多家酒店、商家形成合作關係,為高級用戶提供一系列購物折扣和精選優惠。用戶可根據所在地區,在Yoox.com、GetYourGuide、Hotels.com、Audible及Lime等眾多合作品牌中選擇優惠與折扣。生活保障方面,N26與安聯保險合作推出了涵蓋旅行健康、航班延誤、車輛租賃、手機失竊等多項保險範圍的保險業務,更好地服務客戶的境內外生活需求。

表:N26與安聯保險合作業務

資料來源:N26官網

為了方便客戶管理帳戶資金,N26還上線了特色的財務儲蓄(Spaces)功能。用戶可根據自身財務儲蓄目標,在主帳戶下設立目標子帳戶並建立相應轉帳規則。系統將根據該規則定期在主帳戶與子帳戶間自動轉帳。用戶可隨時查看所有交易記錄,列印月度財務報表,了解自身財務狀況,輕鬆地管理帳戶資金。同時,高級用戶還可通過Shared Spaces子帳戶共享功能,邀請最多10位朋友共同管理子帳戶資金。

圖:Spaces功能

資料來源:N26官網

圖:Shared Spaces功能

資料來源:N26官網

2.4 盈利模式:低運作成本贏取收益最大化

作為數位化的銀行,N26對傳統銀行業帶來了挑戰,它們的盈利模式仍與傳統銀行相似。除了向高級用戶收取套餐費用,其他盈利來源包括帳戶透支及貸款利息,與其他金融服務提供商合作所得收入,如現金返還計劃分成及保險銷售佣金等。

目前公司主要盈利來源有四個方面:1)與Mastercard公司合作的交易分成。與Mastercard的合作中,對於每筆成功的卡交易,N26從中大約分得2%的交易費用。2)帳戶透支利息及貸款利息。在帳戶透支方面, N26對透支金額在1000—50000歐元之間的帳戶收取8.9%的透支利息;在貸款利息方面,N26針對不同貸款金額及年限設立了1.99%—19%的貸款年利率。3)保險佣金。N26與克拉克保險及安聯保險合作,提供了一些包括法律、家庭、汽車、健康等方面的保險計劃,收取保險佣金。4)合作商戶的業務分成。N26 與Lime、Booking和 Headspace等商戶合作,從中分得部分營業所得。

儘管N26的盈利模式和傳統銀行相似,但其運營成本卻遠低於傳統銀行,大約只有傳統銀行的10%-20%。這主要歸功於其移動戰略,精簡的組織結構節省了部分勞務費用,全線上的運作方式也節省了大量固定成本。

Part 3 競爭與挑戰

3.1 競爭優勢:高科技低成本 市場認可度高

(1)創新科技滲透率高

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N26讓客戶運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輕鬆地管理和控制銀行信息。N26能夠自動分類用戶的消費支出,用戶可以了解自己的消費傾向,養成更好的財務分配習慣。N26的安防功能也包含了創新科技元素,如3DS身份驗證、聲控轉帳、實時交易推送等服務,這些均有利於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和信任度。

(2)良好的機構商戶合作

N26與多家具有創新性的金融服務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了一系列優質產品服務,如TransferWise(外匯)、Raisin(儲蓄)、Clark and Allianz(保險)和Auxmoney(信貸),多角度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2020年,N26與遍布全球的住宿預訂平臺Booking.com建立合作關係,用戶在完成住宿及退房後,最高可收到來自Booking.com的10%現金返還。獨家合作夥伴、精選折扣優惠和豐富的保險套餐擴大了N26的業務範圍,是其與同類數字銀行相比的競爭優勢之一。

(3)獲客成本低廉

N26快速便捷的移動銀行體驗吸引著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客戶群體。N26創始人Valentin表示, N26擁有高達50%的客戶推薦率。 N26的目標受眾是18-35歲的用戶群體,網際網路化的營銷方式使其平均獲客成本不超過10歐元,高客戶推薦率是其業務擴展的有效保障。據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全年營銷費用總計799萬歐元,而公司2016年卻新增了約40萬用戶。公司的客戶流失率也相對較低,據英國的帳戶轉換服務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僅2702個英國用戶將他們的主要帳戶從N26轉換為Monzo。

(4)資本市場認可度高

公司成立以來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睞,已完成了A輪至D輪融資,總募資規模達到7.8億美元,公司估值達3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一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如Insight Venture Partners,GIC-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騰訊控股等。N26公司憑藉其完整的銀行執照,最先進的數位技術與組織架構,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

3.2 面臨挑戰:英國脫歐市場損失 行業競爭激烈

(1)退出英國市場帶來信任危機

N26公司退出英國市場的舉動引起了業界的重點關注。2020年1月英國正式脫歐,結束了其47年歐盟成員國的身份。N26發布聲明表示:「根據歐盟退出協議中規定的時間安排和內容,N26將無法憑藉其歐洲銀行業執照繼續在英國開展業務。」 而在2019年10月,N26曾在其英國博客中表示,「無論英國脫歐的投票結果如何,英國用戶的帳戶使用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N26的退出令英國客戶深感失望,降低了用戶對公司的信任。這可能不利於N26在美國或其他潛在市場的業務拓展。

(2)安全問題引起監管關注

2019年4月,有用戶投訴稱N26的問題報告和處理機制不完善。用戶帳戶在遭遇欺詐交易等問題時無法及時通過郵件或聊天機器人聯繫到N26客服人員,其中一位用戶的被盜損失更是高達8萬歐元。而早在2018年,德國報紙Handelsblatt曾報導過N26公司在人員配備、技術外包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為此,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已對N26就上述問題展開調查,並聲稱發現了平臺存在的多項缺陷。

(3)行業競爭激烈

隨著各國對金融科技的利好政策和全球數位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湧入數字銀行行業。美國市場上,N26除了與美國四大銀行——美國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富國銀行競爭,還要面對來自類似的金融科技公司如美國的Chime、英國Monzo及Revolut帶來的挑戰。擁擠、複雜的市場格局為N26帶來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表:同類金融科技企業規模對比

資料來源:craft.com

Part 4 戰略目標與未來發展

N26在歐洲市場的良好發展堅定了其海外拓展的信心。2019年7月,N26走出歐洲大陸進入美國市場,與加州銀行Axos合作推出了針對美國市場的服務,為用戶提供支票帳戶和Visa借記卡。產品在美國市場得到了積極反響,五個月內便擁有了25萬美國客戶。N26創始人兼執行長Valentin Stalf表示:「此次進入美國市場,是N26在全球化進程中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全球數百萬人,尤其是美國人,仍在為各類銀行服務支付隱藏的高額費用,並對糟糕的服務體驗感到沮喪。N26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傳統的銀行服務方式。」目前,N26美國團隊由50多名員工組成,由設立在紐約的全資子公司運營,已在美國銀行業務服務領域佔有了很大市場份額。

同時,N26在產品多樣化上做出了創新。為了提高社會責任感,改善客戶消費習慣, N26在與賭博相關的交易支付中設計了3%的收費費率,通過提高交易成本以促進客戶減少賭博支出。同時,由於與這類交易相關的欺詐活動頻繁發生,該設計也有助於N26打擊金融欺詐行為。2019年8月,N26創始人兼執行長Valentin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N26計劃在未來3到5年內公開上市,進一步加速數字銀行業務全球化。

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的爆發促使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們使用非接觸、無現金的行動支付方式,考慮到這一建議,許多人已開始選擇數位化/在線理財產品,這為N26全球化數字銀行業務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馬雲踩了大象一腳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10月26日,螞蟻集團確定A股發行價,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超過被稱為「大象」的工商銀行(1.79萬億)、建設銀行(1.61萬億)、農業銀行(1.13萬億)等。螞蟻集團靠支付起家,信貸發家,短短十幾年,將幾十年的「大象」四大行就踩在了腳下。
  • 美國知名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良好的客戶體驗、大數據分析和較低的理財門檻是網際網路金融的幾個優點之一,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愈演愈熱,很多人逐漸習慣了在網上購買金融產品,線上財富管理需求應運而生。他們專注於用戶投資行為,幫助整合管理客戶自己的所有投資帳戶和養老金帳戶,提供圖表幫助用戶評估風險與收益。與傳統券商相比,他們收費很低,10美金每月,就能為客戶量身制定投資計劃,根據客戶自身年齡、收入、存款、風險接受程度來管理和投資,並且每周自動診斷用戶投資組合,如果發現現有投資收益不佳會及時推薦更好的投資選項。用戶也可以選擇是否要SigFig管理全部或者只是一部分個人帳戶。
  • 2020金融科技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盤點
    原標題:2020金融科技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盤點 歷經2個多月的時間,由數據猿工作人員與外部專家成員聯合組成的評選推薦委員會,從數千家企業、機構中通過直接申報交流、外界評價、匿名訪問等交叉驗證的篩選推薦機制,於11月12日,最終對外發布了產業全景圖
  • 金融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策略!
    ,貸款也只需要身份證與手機號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手機在線下單,隨時可查,根本不用再去銀行網點。可謂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科技做不到的。那您知道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是如何創新的嗎?如平安銀行早已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分布式計算和區塊鏈等方面布局,會讓未來關於金融需求會更加便利,需要資金打開手機輕鬆一點即刻到帳,企業經營貸款也不用準備各種材料,直接可以在線申請辦理,銀行還明確公示沒有給任何中介機構或個人授權辦理貸款,無需任何費用,大大降低了我們用款成本。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是怎麼實施落地的?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例如銀行的理財顧問、券商的證券投資顧問、各種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顧問等等。看似一樣的投資顧問,概念卻大不相同。銀行和券商的投資顧問是持證上崗,需要取得職業證書,如AFP、證券投資諮詢業務(投資顧問、分析師)、CFP、RFP等,銷售方式多是賣方產品導向,是將目前已有產品匹配到合適的投資者。
  • 透過遙感數據看疫情下的春耕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Fin-Lab線上沙龍是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支持下,由未央網發起的公益線上主題沙龍活動。在疫情之下,未央網推出Fin-Lab線上沙龍之創新企業戰「疫」專題,以直播形式為創業者們提供切實有效的實操寶典,幫助創業者渡過疫情寒冬!本期演講嘉賓:冷偉,武漢珈和科技CEO。
  • 未央海外遊學計劃——美國矽谷金融科技之旅
    矽谷是全球最發達的網際網路金融中心,也是最新商業模式的聚集地。今年7月,未央網將奔赴矽谷,用一周的時間探尋全球最新的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去感受正在重構未來金融世界的力量。
  • CNBC:全球十大最具創新力金融科技公司 中國獨佔5席螞蟻金服居首
    金融技術 —— 一個專注於開發新技術以顛覆傳統金融市場的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已經從初創公司開始轉向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公司。以中國的陸金所為例,據報導價值遠高於100億美元。但創業公司並不是唯一顛覆金融服務的公司,由於來自既有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競爭繼續對主流金融機構施加壓力。根據審計巨頭畢馬威和風險投資公司H2 Ventures的調查,CNBC列舉了十大最具創新力的金融科技公司。
  • 傳統型企業股權融資路徑探索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但就筆者接觸的掛牌企業和擬掛牌新三板或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的企業而言,能或得融資的寥寥無幾,掛牌後除去政府補貼的獎勵能衝抵掛牌費用外,也就資產質量較好的能或得一些關聯銀行貸款,至於增發、併購,離企業還是太遠。
  • 金融科技戰「疫」啟示錄:銀行將真正成為一種服務,而不單是一個場所
    2020年春節前開始的這一場新冠疫情,註定會是金融科技發展歷程中的一個歷史性事件,全民「居家隔離」的狀態給未來銀行金融科技發展帶來新的預示,一場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的危與機正在其中醞釀。
  • 關於中小商業銀行金融科技轉型的幾點思考
    在信息技術的驅動下,商業銀行經歷了網點時代、網銀時代、移動互聯時代,智慧化、隱形、泛在的銀行時代正在開啟。而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商業銀行此輪轉型變革的新引擎。金融科技的資源配置和創新驅動屬性,能夠在提升商業銀行獲客能力、優化服務品質、降低運營成本、重塑業務模式、提升風險防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具有先發優勢,國內銀行業的金融科技轉型布局,已然不是混沌未開之際,經過前期探索發展業已形成行業共識、實踐路徑。對於中小商業銀行來說,釐清思路、補齊短板、消除觀望、起而行之,實為上策。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開放金融是一種平臺化的金融發展模式,金融機構通過與金融科技企業、數字科技企業以及商業生態系統的市場主體等共享數據、算法、交易、流程和業務功能,創造新的金融服務價值,打造新的金融服務能力。在開放金融的發展過程中,金融科技企業和數字科技企業的角色和作用越來越重要。
  • 星環科技入選「2020 國產資料庫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
    近日,星環科技入選《2020 國產資料庫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盤點》,該系列盤點由國內知名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媒體數據猿工作人員與外部專家成員聯合組成的評選推薦委員會,通過直接申報交流、外界評價、匿名訪問等交叉驗證的篩選推薦形式匯總而出。
  • 盤點2020: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銀行這樣挺進金融科技
    B、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成主要應用,但缺乏行業標準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天然與金融有著密切聯繫的共識技術,因此,談到金融科技,區塊鏈必不會缺席。 在鏈圈,私有鏈幾乎沒有商業價值,公有鏈效率低,投入大,短期很難看到商業前景,因此,多數機構將目光聚焦在聯盟鏈上。
  • 2014年BrandZ(TM)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發布
    中國日趨成為消費者導向型市場 非國有企業品牌價值增長速度是國企的三倍 北京2013年12月3日電 /美通社/ -- 受WPP委託、由華通明略公司開展的2014年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調查於今天公布了調查結果。
  • 後金融科技時代:銀行向左,科技向右
    拋開個人立場不談,我覺得最具「金融基因」的大廠是阿里,從淘寶網開始,先是支付保(寶),到快捷支付,到餘額寶、招財寶,由螞蟻金服到「登頂」的螞蟻科技。  03  下面我們再聊一下「金融科技」的第二條主線,就是銀行。現在市面上流行的思潮是怎樣的?貌似銀行最不懂科技了,還需要別人賦能,還需要別人輸出。
  • 億車科技與中國工商銀行籤署戰略協議,共建「智慧停車+科技金融...
    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中心總裁王都富、中國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長華靜、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王志剛、億車科技創始人兼CEO佘志登和副總裁林堅立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雙方將進一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和場景共建,共同創新,圍繞「智慧停車」與「科技金融」的跨界融合,為廣大車主提供更加高效、智慧的出行服務。
  • 央行數字人民幣的商業啟示:銀行與金融科技公司或將重塑
    儘管最近幾年由於手機端行動支付快速發展,大多數國內消費者已經習慣了無現金交易,但是目前行動支付仍然是基於銀行帳戶的現金,而數字人民幣的出現或將提供更多選擇。  首先,未來消費者在接收和支付人民幣時,多了「數字人民幣」一種無現金選擇。隨著普及程度提高,用數字人民幣投資也可能實現。
  • 星環科技入選「2020 國產資料庫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
    近日,星環科技入選《2020國產資料庫領域最具商業合作價值企業盤點》,該系列盤點由國內知名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媒體數據猿工作人員與外部專家成員聯合組成的評選推薦委員會,通過直接申報交流、外界評價、匿名訪問等交叉驗證的篩選推薦形式匯總而出。
  • 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榮獲MVX最具體驗價值大獎「作品類金獎」
    作者:SUXA  2019年9月28日,深圳市.寶安F518創意園的創展中心舞臺上,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作品團隊代表接受了來自UI中國創始人.董景博先生頒發的沉甸甸的最新榮譽 - MVX最具體驗價值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