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能考研進入中科院,這實力還算可以吧?

2020-12-07 惜手裡

有個親友原指望考研北航,但複試被刷、調劑被「忽悠」,於是乾脆放棄它,轉而去報了中科院(也是有人傳來消息)。最後輕鬆過關複試,立即得到肯定。

有人說,這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地方嗎?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聽到「中科院」三個字,那心裡完全就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其實大部分人的想法也是正確的,中科院相對其它普通985、211一定更高大上。但專業人士卻認為,問題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中科院研究所是一個總稱,實際上中科院下面一共有12個分院,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

雖然大多數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都是較厲害的,像我那個親戚,是高出國家線71分才調劑進去的,而且還是較有名的211大學裡讀的本科,專業是自動化,這些應該佔了一點優勢。

當然和高校不同的是,中科院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實力也相差巨大,最好的和最差的相比,貌似有點像普通「二本」和「清華」之間的差距,甚至還要大。也有點像前幾年的有些211大學,也招生專科生一樣。

雖然大多數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都是較厲害的,像我那個親戚,是高出國家線71分才調劑進去的,而且還是較有名的211大學裡讀的本科,本身學的專業也是自動化(學校裡第二好的專業),這些應該也佔了一點優勢。

空天信息創新學研究據說還是新設的,2017年才開始招生,研究方向是「飛行器」,看上去很高大上吧?

相信大家基本已經看明白了,能考上中科院研究生的基本都不會差到哪裡去,具體也看真很厲害,主要還要看他是考上的哪一個研究所。

當然那麼這些頂尖級科研院所的競爭肯定也很大,如果考生能考上中科院物理所、自動化所等這些科研院所,實力肯定不差,也真是前途遠大!

據我那位親戚說,他335分的成績在錄取學生當中只佔中遊,比他分數高的大有人在,而分數低的也低不到哪裡去,只相差一點。

再說一件事實,曾經有英國牛津大學,那可是世界排名前幾的頂尖大學,這裡面都有學生都來報考中科院的物理研究所——那實力應該明顯了,決不是吹的。

同樣的還有北京大學的學生也來考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遺憾的是複試後並沒如願,無情地被淘汰了——此也略見一斑吧,足見中科院的某些專業競爭有多激烈!

而我說到的中科院下的空天信息創新學院,我所知道的就有北科大與北理工的大學生報考並考上了,而且跟自動化有點聯繫,實力也一定不會很差。

當然了,即使最好的大學裡也有並一些並不那麼很好的專業,或說是較冷門的專業。同樣的道理,中科院裡的研究所大多數都還厲害,但也有少數並非都是熱門。比如,有一些中科院的研究所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較偏,而且專業也不太受歡迎,因而有時在招研究生的時候甚至都沒有多少人報,故而也會出現招不滿人的情況——最終只好通過調劑才能招滿。

也不知道我那位親戚能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是不是因為沒人報,專業較冷門而調劑上的。如果是那樣的話,應該算是撿漏成功上岸的。但是據說能考上中科院的學生都是211以上大學的畢業生,妥妥的雙一流——而有少數研究所對「雙非」生往往直接拒收。看上去貌似不公,但也沒辦法,這並非歧視,是為了保證優質生源。

你看看空天信息創新學院研究生的外場實驗會去的地方你就會明白,這個專業其實不簡單,功夫一定要了得!

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很多,如果不去認真調查,又不是較內行的人就不可能了解到每個所的實際情況。但是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比起高校來講,有一個優勢就是每月發的補助相對較豐厚,這對於一個還沒有正式工作、出身又較貧寒的學生來說,真是喜從天降。

剛與那位考上中科院空工信息創新研究的親戚聊天,他說研一每月有將近2100元補助,研二研三更多;如果有發明專利、能發表論文,那補助更大;如果去外場也有補助。

這麼說吧,考上中科院研究生,家裡基本上不用學費與生活了。

對「考上中科院研究生,實力應該不差」這個話題,您還有什麼看法?請在下面的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考研進入中科院研究所是什麼水平?
    所以考上中科院研究所是不是很厲害要看的是考上哪一個研究所,下圖是中科院物理所2020年的研究生錄取名單,我們可以看出好多學生都是985大學的。如果有考生考上中科院物理所、自動化所等這些科研院所,實力自然是沒得說!那麼這些頂級的科研院所的競爭究竟多大呢?
  • 「中科院」聽起來有點高大上 能考研進去不容易吧
    2020年又有個親友原指望著去考研北航的自動化專業,但複試被刷,成績剛好上複試線。接著,第一次調劑又貌似被「忽悠」了,於是乾脆放棄了北航,轉而去報了中科院(也是有人互通消息)。最後竟輕鬆過關複試,當即得到「擬錄用」的通知。有人說,這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地方嗎?我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 中科院物理所考研複試結果公布,網友:生源水平堪比華5!
    最近這幾周,國內的各大高校都在陸續進行研究生的複試和錄取工作。對於多數考研的同學來說,國內的大學都是報考的第一選擇。而其實各位考生除了可以報考各大高校之外,同學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中科院下面的各個科研院所。
  • 中科院公布考研擬錄取名單,一考生本科北京大學,結果複試被刷!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5月14號的時候公布了考研擬錄取名單,從報考情況來看一共有28個人參加複試,最終錄取了19人,而大部分學生本科都畢業於985大學,比如四川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 中科院物理所有多牛?牛津、北大學生考研照樣被刷
    相信見到今年 的考研生,大家問的最多的肯定是這句話。考研畢竟是一場競爭激烈的選拔性考試,結果也必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於國內比較頂尖的研究生培養單位,除了清華、北大這些985高校來說,中科院也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科研院所。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二本大學生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未來找工作如何,能洗白學歷嗎?如今就業形勢愈發嚴峻,本科畢業生就業壓力也日益增大,很多大學生直接放棄就業的機會毅然選擇了考研。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
  • 最具實力的五所師範類高校,學生考研的首選,考上就是鐵飯碗!
    隨著畢業生就業競爭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學生承受不住找工作的壓力,選擇考研,繼續深造。而對於考研的學生來說,師範專業一直很熱門,因為工作很穩定,而且薪資待遇方面很好,成為不少學生考研的首選,尤其是文科生,考上師範學校當老師是個不錯的出路。
  • 中科院考研,是否歧視非985 211的考生?
    科大科院考研網,中科院考研童鞋的聚集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先對中科院的考研有個基本的了解。1、中科院哪些單位招生研究生?這140多個研究所,均招生研究生。不管你本科什麼專業,一般都可以在中科院找到相應的對口專業可以報考。2、每年招多少人?按研究所的體量不同,每個研究所招生人數在40-120之間,按平均80人/研究所計算,每年共計招生約11200人。
  • 這2所985高校,考研難度較低,考生逆襲機率大,值得考研學生留意
    985名校是很多學子的夢想,如果能拿到985大學的文憑,出去就業起點就會被普通大學的學生高。但是因為985大學的數量只有39所,每年通過高考錄取985大學的學生畢竟佔少數。隨著我國學歷的普遍提升,很多學生本科結束之後,都會選擇考研。
  • 南科大新任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進入中科院,楊振寧曾點讚他「諾獎...
    隨後,25歲的他,終於在第三年考上了中科院物理所,隨後獲得了凝聚態物理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曾經兩次考研失利,第一年高等數學39分,第二年普通物理39分。」在前往清華大學之前,曾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 考研掃盲:科研院所與普通高校有何區別?
    此二院名聲在外,甚至蓋過一般的高校,且實力雄厚,大多體現在研究實踐中,在全國各地均有其直屬的研究機構,其中尤以北京最為集中。例如: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等。   1.導師多且更具專業性   科研院所導師多,學生少,課題項目多。如果是實力較強的科研院所,出國與讀博深造機會也更多。一些隸屬於各部委的科研院所導師大多數是該部委所屬企業、院所的領導,職稱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但是普通高校一般是學生多而導師少。
  • 考研英語培訓班法碩面授教學_領先考研
    考研英語培訓班法碩面授教學, 若是選擇報班,則又面臨著昂貴的培訓費用,倘若知識收穫不小那還能接受,但若針對某些考生在培訓班學習效率不高的情況,不僅破財還佔用了自己能合理利用學習的大好光陰。再者不報班的考生在複習的時候有可能會脫離大綱的軌道,忽視了最近的考研動態等等,尤其政治是一門熱點性、時事性、階段性很強的學科。
  • 2020十大考研機構實力排名在這裡
    考研逐漸成為本科畢業後的第一選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考研的重要性 ,而考研輔導機構相當於是考研路上的助推器,尤其是負責、高效的輔導機構,往往能幫助大家在考研這條路上走的更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十大考研機構實力排名,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參考。
  • 青島一高校現學霸宿舍 六人考研五人考進中科院
    同一宿舍的六姐妹,五個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一個考上本校研究生。早出晚歸延長學習時間、每天交流互相鼓勵是她們的考研法寶,考研前、考研中,學院請往屆考研的學生過來和她們談心,則解決了她們不少考研路上的迷惑。  作為一個畢業生宿舍,青島科技大學四方校區女生311宿舍乾淨得反而像新生宿舍。
  • 法學考研必知的基礎知識——五院四系的實力變化和考研難度排行
    學法的人不可能沒聽過「五院四系」的說法,往日的成績和輝煌讓這9所院校基本上成為每個法學人心目中的學術殿堂,那麼經過了時間的洗禮這些學校的實力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些學校的考研難度又如何呢?學姐在這篇推送就來為大家細細介紹一下。
  • 考研這一年,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你算過嗎?
    考研這一年,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你算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算一下這筆帳。考慮到幾百萬考研人備考情況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們就取大多數人的數據作為參考~ 花費時間 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的考研人全年花在備考上的時間周期為: 1/準備階段 確定院校、搜集信息 月份:
  • 2022考研小白,幫你萌快速進入考研備考
    但是擇校擇專業對於每個「考研er」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關乎大家未來兩三年如何度過,也影響著大家未來的發展。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聊如何擇校擇專業吧。 一、擇校 態度:全面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智、慎重、務實。 建議:一個原則,兩個因素。
  • 清華副校長薛其坤:考研3次才成功,現在成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裡有一位神奇的院士: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和團隊獲得了中國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人們對獲得這類「諾獎」級的人物,總有著一個統一的印象——他們都是從小就很聰明的「天才」。39分,第二次考研物理39分回望當年,二十歲出頭的薛其坤就讀於山東大學物理系,年紀輕輕的他早就把要當「可以為人類謀福祉」的科學家作為自己的終身事業。
  • 2019中科院(國科大)841生態學考研經驗詳談
    原標題:2019中科院(國科大)841生態學考研經驗詳談 本人某211學校。參加過夏令營,今年剛考上國科大,體驗到了考研的心酸(個人認為考研比特麼保研累多了)。
  • 這幾類學生缺少「考研條件」,原因出現在大學期間,畢業追悔莫及
    隨著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增多,考研也成為了大部分畢業生的首選,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提升學歷,找工作時能在更多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得到一份理想的崗位,於是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都選擇了考研。除了有大部分的畢業生會因為就業的原因選擇考研以外,還有小部分對學術研究非常熱愛的人也報考了研究生,當然考研的隊伍中也不缺「二戰」「三戰」的學生,但不管原因是什麼,考研的路上永遠有人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