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科學呼吸法
歌唱的科學呼吸法是個唱的動力、能源、基礎。沒有好的呼吸就沒有好的歌唱。呼吸錯了一切都錯了。誰懂得呼吸的奧秘,誰就會懂得歌唱。要學會科學的發聲方法,必須首先學會科學的呼吸方法。有氣才能有聲,有聲必然有氣。
科學的呼吸方法包括三大類:
不科學的胸式呼吸法(在上胸)(即先天性的純天然的自然呼吸法);
科學的腹式呼吸法(在小腹)(即,戲曲、武術、傳統民歌傳統的「氣沉丹田」法);
科學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即,吸收學習國外三百年前歌唱的黃金時代就早已形成的科學的、完整的、先進的「美聲唱法」,音樂院校聲樂老師主要的的教學方法)。
歌唱的科學發聲法
科學發聲法是全身心地,包括你的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的積極的調動,不是片面的某一單獨的動作的瞬間完成。
如果唱低音時,只著重胸腔共鳴的運用,而忽略了口腔共鳴與頭腔共鳴的運用,就會使你的聲音低而癱、低而傻,低而沙、低而鏽,音域太窄。致使你的聲音永遠高不上去。就好比一個不完整的人,只有腳。沒有身和頭一樣。
如果唱高音時,只著重頭腔共鳴的運用,而忽略了口腔共鳴與胸腔共鳴的運用,就會使你的聲音高而尖、高而細,高而飄、高而吊,音域太窄。致使你的聲音永遠低不下去。就好比一個不完整的人,只有頭。沒有身和腳一樣。
如果唱中音時,只著重口腔共鳴的運用,而忽略了往上頭腔共鳴往下胸腔共鳴的運用,就會使你的聲音高音上不上去低音也低不下去。就好比一個不完整的人,只有身。沒有頭和腳一樣。
如果聲音唱得很強時;而忽略了聲音的美感與輕鬆,致使聲音難聽,發破,喊叫,費勁,聲帶聲變得粗糙不光滑,致使聲帶受損。聲音的表現力差,只能強,不能弱,或只能低,不能高。歌唱時演唱效果差,難以達到起伏跌宕收放自如完美的藝術境界。
如果聲音唱得很弱時;而忽略了聲音的結實與根基,致使聲音虛飄,發虛,擠吊,沒有著力感,聲帶閉合能力變差,聲帶能力受損。聲音的表現力差,只能弱,不能強,或只能高,不能低。歌唱的演唱效果差,難以達到起伏跌宕收放自如的完美的藝術境界。
關注公眾號:自學唱歌,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