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AWS雲上八大類型資料庫簡介

2021-01-15 雲體驗師

前言:關係型資料庫一庫走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面對越來越複雜的應用和數據,誕生了各種各樣的資料庫類型,各種資料庫都應用於什麼場景呢?我們從AWS的八大類型的資料庫來看一遍。

十年前學習程式語言的時候,基本只要會用MySQL,SQL Server,Oracle就夠用了,但是2020年,只會用這幾個資料庫就遠遠不夠了,這些資料庫都是關係型資料庫,都誕生了幾十年了,第一個商用版的Oracle資料庫是在1979年發布的,第一個SQL Sever是1989年發布的,第一版的MySQL是1995年發布的,可以說,關係型資料庫都算是經典資料庫了。

關係型資料庫使用頻率非常高,在2020年11月的十大最流行資料庫TOP10排行中,超過一半的都是關係型資料庫,此外,還有一個文檔資料庫、一個鍵值資料庫、一個寬表資料庫、還有搜尋引擎資料庫,不過,從類型上來看,這還不夠,AWS在公有雲上提供的資料庫類型就有八種。

如上圖所示,AWS上一共有八個類別的資料庫,基本涵蓋了各種常見的資料庫,除了關係型資料庫,還有鍵值資料庫、寬表資料庫、文檔資料庫、內存資料庫、圖資料庫、時序資料庫以及分類帳資料庫,其中,關係型資料庫種類最多,用的人也最多。

我們今天從最常用的關係型資料庫開始,梳理一下AWS雲上資料庫,以及他們的主要用法。

關係型資料庫RDS

AWS RDS是2009年發布的,它如今提供五種託管的關係型資料庫,包括MySQL、MariaDB、PostgreSQL、Oracle和SQL Server,用戶可以將資料庫從本地遷移到雲端資料庫,AWS提供多個版本供選擇,基本可以不用做任何修改將資料庫遷移到雲上。

這種託管的方案照顧了用戶原有的使用習慣,便於用戶遷移。雲端關係型資料庫用起來更省心,不用進行各種麻煩的運維工作。

普通用戶只需點擊幾下滑鼠就可以創建一個關係型資料庫(RDS),以MySQL為例,可以選擇資料庫的版本,可以選擇運行MySQL的主機的規格,可以配置存儲類型(是SSD還是磁碟),在容量不夠的時候還能自動擴容,還能設置多可用區備份實例,以確保安全。

另外,AWS還提供了一種自己獨有的,專門為雲環境而設計的關係型資料庫——Amazon Aurora,它是2014年發布的一種兼容MySQL和PostgreSQL的關係型資料庫,所謂兼容,就意味著MySQL和PostgreSQL可以無縫遷移到Amazon Aurora。

用戶可以像剛才一樣進行各種設置,也可以選擇無伺服器的模式,這種模式其實是AWS更推薦的方式,它可以不用設置主機、存儲類型以及多可用區,只管用就可以了,不用關心性能和可用性的問題,也不用任何升級和維護的操作。

Amazon Aurora既滿足了商業資料庫的性能和可用性的要求,同時,又把成本降低到商業資料庫的1/10,此外,AWS還做了性能上的優化,使得Amazon Aurora的吞吐量可以達到MySQL的5倍、PostgreSQL的3倍。

由於Aurora底層使用了分布式存儲系統,可以將數據存儲在三個不同可用區的數百個存儲節點上,所以,它的擴展性很好。性能擴展性方面,三個可用區最多可設置15個低延遲讀取副本來提升性能,能滿足每秒數百萬次的讀取請求。在容量擴展性方面,它可以自動增加存儲,每個實例最高增長到128TB。

在可用性方面和持久性方面,Amazon Aurora提供高於99.99%的可用性,可跨3個可用區複製 6份數據,並能將數據持續備份到 Amazon S3 中。它能以透明的方式從物理存儲故障中恢復,實例故障轉移用時通常不超過 30 秒。在安全性方面,AWS也做了很多特殊處理,比如有VPC網絡隔離,還有各種加密操作。

Amazon Aurora另外一個特點是支持並行查詢,可以同時運行分析查詢和事務查詢,Amazon Aurora可以跨成百上千個存儲節點進行查詢,多節點並行操作大大提升了查詢的速度,而且,這一模式還能減少對於網絡、CPU 和緩衝池資源的爭奪,在並行查詢時性能表現更穩定。

作為AWS最引以為傲的資料庫產品,Amazon Aurora能與AWS平臺的其他服務結合起來使用,能與 Amazon Athena(交互式sql查詢服務 )和Amazon QuickSight(BI服務)結合使用,能與Amazon SageMaker(機器學習IDE工具)和Amazon Comprehend(自然語言處理)集成使用,結合起來使用,有助於快速構建數據洞察能力。

廣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海外遊戲直播業務後臺負責人馬昭表示:「AWS成熟穩定,是虎牙直播延伸國際業務的理想選擇。」

虎牙直播在資料庫後臺中使用了Amazon Aurora,Amazon Aurora主要用來存儲用戶的靜態基礎信息,在使用中,Amazon Aurora的自動擴容,能夠單獨升級計算實例,5倍於MySQL的性能表現,10秒左右的快速故障轉移,以及全球資料庫功能都是虎牙直播非常認可的方面。

當然,只有Amazon Aurora是不夠的,虎牙直播還用了Amazon DynamoDB來存儲動態信息,包括支付、狀態、好友關注關係等動態信息,Amazon DynamoDB的優勢是有穩定的高性能、低延遲表現,特別是在當流量突發的時候更有價值,比如網紅大主播上線的時候會引起流量暴漲,而Amazon DynamoDB都能始終如一地提供毫秒級性能,。

這裡主要想談的是Amazon Aurora,關於Amazon DynamoDB的介紹可以接著往下看。

Amazon DynamoDB鍵值資料庫

Amazon DynamoDB是AWS在2012年發布的鍵/值和文檔資料庫,最早是為了處理亞馬遜電商業務高峰期系統瓶頸問題,經過仔細分析後卻發現原來70%的運營需求是鍵值型數據的查詢,且只需要返回含有主鍵值的一行數據即可。於是AWS工程師們意識到,這樣大規模的特定需求,需要一種不同類型的資料庫,這就是非關係型數據為Amazon DynamoDB,最終被亞馬遜電商驗證的一個方案,可以說,它的出生和演進都與網際網路業務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Amazon DynamoDB屬於NoSQL(No-Not Only-不只是SQL的資料庫)資料庫的一種,它每天可以應對超過十萬億次,峰值每秒超兩千萬次的請求,存儲容量可以達到數個PB,非常適合移動、Web、遊戲、廣告技術、物聯網等對查詢速度要求很高的場景。而且,操作簡單易上手,運維管理成本也低,比較受歡迎。

Amazon ElastiCache內存資料庫

Amazon ElastiCache是2011年發布的一款託管內存資料庫服務,它支持兩種開源的內存資料庫引擎:Redis和Memcached,用戶最看重的就是內存資料庫的高性能表現,它可以提供亞毫秒級的延時。

場景方面,它適合緩存用戶的信息(比如用戶會話),它適合用在電商平臺,適合用來構建聊天室,適合用來創建遊戲排行榜,總之是數據量特別大、延遲要求又高的那類場景,以網際網路類應用最為典型。

Amazon ElastiCache在安全性方面也做了許多工作,比如,有用於集群隔離、靜止/傳輸加密和HIPAA合規的VPC,以此保護用戶的敏感信息。

擴展性方面也是優勢所在,它可以通過創建副本進行在線擴展,而且可以擴展的很大,Amazon ElastiCache for Redis甚至可以擴展到320TB,Amazon ElastiCache for Memcached可以擴展到12TB。

高可用性方面,通過多可用區實現自動的故障切換,當主節點出現故障,Amazon ElastiCache在將副本提升為主節點時,能最大限度降低影響。

與直接使用開源的Redis和Memcached相比,Amazon ElastiCache提供了經過端到端軟硬體優化功能,而且,有一幫AWS的專家在盯著開源軟體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如果有問題能儘早下手解決。

Amazon DocumentDB文檔資料庫

Amazon DocumentDB是2019年1月發布的,這是一款快速的、可擴展的、高可用的文檔資料庫,它是AWS開發的能兼容Amazon MongoDB的資料庫,用Amazon MongoDB的人幾乎可以無縫的切換到Amazon DocumentDB上來,可以復用原來的代碼。

Amazon MongoDB存儲的所謂文檔其實是JSON數據,JSON是一種典型的半結構數據,它最大的特點是能適應欄位不確定的場景,文件模型非常靈活,便於對應用程式進行快速調整和迭代,從而縮短開發時間,典型場景方面,比如在電商平臺裡它負責存儲商品信息、買家評論等內容。

用戶自建並管理Amazon MongoDB資料庫還是挺麻煩的,在數據量上來之後的性能下降令很多人頭疼,而Amazon DocumentDB託管服務就比較省心了,Amazon DocumentDB在性能上做了一些優化,可以達到現有託管的Amazon MongoDB的服務量的兩倍。

Amazon DocumentDB架構設計上將存儲和計算進行分離,兩部分資源可以獨立擴展,幾分鐘時間就可以在三個可用區內添加多達15個低延遲的只讀副本,來輕鬆地把讀取的容量增至每秒鐘數百萬個請求,無論數據的大小都能做到這點。

可用性方面,在設計上實現了四個9的可用性,可以在三個可用區裡複製了六個數據副本。Amazon DocumentDB 採用一種有容錯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每個資料庫集群可自動擴展至 64TB。

Amazon Keyspaces寬表資料庫

2020年4月,AWS正式推出Amazon Keyspaces,它是一款兼容Apache Cassandra的資料庫服務,原來Apache Cassandra用戶可以無縫切換到新的Apache Keyspaces上。發布後不久,中國的兩個區域(由光環新網運營的 AWS 中國(北京)區域和由西雲數據運營的 AWS 中國(寧夏)區域)也很快都陸續上線了。

Apache Cassandra在2011年發布了第一個正式版本,它是一款典型的寬表資料庫,數據模型基於谷歌的 Bigtable,存儲則採用了亞馬遜的 Dynamo 的分布式設計方案,AWS後來提供了Apache Cassandra的託管服務。

考慮到Apache Cassandra存在的一些問題,AWS修改了Apache Cassandra的代碼,使得它能夠作為一款託管的無伺服器服務,讓用戶無需做任何管理操作,而且可以按照實際使用的資源付費,可以用它輕鬆構建一個每可處理數千個需求的,吞吐量和存儲空間幾乎無限的應用程式。

Amazon Neptune圖資料庫

Amazon Neptune是2018年5月發布的一款完全託管的圖資料庫服務,所謂圖資料庫跟圖片沒關係,它描述的是現實世界中個體和個體之間網絡關係的數據結構,雖然有一些開源的實現方案,但AWS並沒有直接採用,而是兼容了部分標準之後提供了專有服務。

圖資料庫的典型場景不難想像,它適合在社交網絡上管理社交關係,實現好友推薦功能,在電商網站上猜你想買,推薦商品,此外還有知識圖譜等場景,總之,是數據與數據有關聯關係的應用。

Amazon Neptune提供了圖資料庫引擎,可以存儲十億個關係,並讓查詢的延遲降低到毫秒級,關聯關係的查詢其實很複雜,如果用關係型資料庫處理這種數據的時候,資料庫操作非常多,性能會下降的非常厲害,而Amazon Neptune的查詢能將延遲降到毫秒級。

這裡我們看一下Nike耐克的應用,Nike有一款應用,它需要記錄運動員的技能、喜歡的運動、關注它的粉絲、以及粉絲喜歡的運動,數據相互間是有關係的,原本採用關係型資料庫的話性能會很差,但當採用了Amazon Neptune以後,性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Nike有2500萬個用戶的關係存儲在Amazon Neptune中。

Amazon TimeStream時序資料庫

Amazon Timestream是2020年9月底發布的一款時間序列資料庫服務,時間序列數據是按時間順序記錄的數據列,對時間序列進行分析可以找出樣本內時間序列的統計特性和發展規律,構建時間序列模型,進行預測。

Amazon Timestream適用於物聯網和運營應用程式,該服務每天可以存儲和分析數萬億個事件,與關係型資料庫相比,速度提高了1000 倍,而成本僅為關係資料庫的十分之一。

作為一款託管服務,Amazon Timestream節省了管理時序數據的時間和成本,作為一款無伺服器服務,它的性能和容量能自動伸縮,可以近乎無限地進行擴容,用戶無需關注底層基礎設施。

Amazon Timestream有數據分層策略,把近期數據保留在內存中,歷史數據放在低成本存儲層,Amazon Timestream的查詢引擎可以對各種數據層的數據進行查詢,此外,Amazon Timestream 內置了時間序列分析函數,幫助用戶近乎實時地識別數據的趨勢和模式。

此外,Amazon Timestream 還能與AWS IoT Core(用於 IoT 數據收集)、Amazon Kinesis 和 Amazon MSK(用於流式處理數據)、Amazon QuickSight(用於無伺服器商業智能)和 Amazon SageMaker等服務集成來使用。

Amazon Quantum Ledger Database分類帳資料庫

Amazon Quantum Ledger Database (Amazon QLDB)是2019年9月發布的託管的分類帳資料庫,可用於跟蹤每次的應用程式數據更改記錄,它會不斷維護完整的,而且是可驗證的更改歷史記錄,這些記錄無法修改,類似於區塊鏈。

應用場景方面,它適合用來記錄企業的經濟、金融歷史,或者修改維護的歷史,或者銀行借貸,或者保險索賠數據。實際應用場景對於可擴展性有很高要求,這就是QLDB作為全託管的分類帳資料庫的優勢所在。

寶馬使用QLDB構建了一款應用,這款應用負責追蹤汽車數據的變化,記錄哪些數據呢?買車之後,加油、年檢、交通事故、維修記錄、換輪胎等都會記錄,而這些數據是不可修改的,數據本身非常可信,為汽車交易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撐,都知道二手車市場水非常深,這款應用能避免篡改記錄讓二手車買家蒙受損失。

結語

以上就是AWS提供的八種資料庫服務的簡要介紹,可以看出,類別還是非常全的。

對於比較經典的主流資料庫,AWS提供了託管現有服務和自主開發新服務的模式,比如RDS,照顧用戶原有應用資產。對於比較新的,沒有特別有影響力的資料庫類型,AWS則是以自己的實現方式為主,比如圖資料庫和分類帳資料庫。

傳統的關係型資料庫是最常用的類型,而新的資料庫則更能靈活滿足用戶在新場景上的需求,AWS的資料庫服務在性能上、可擴展性上、在安全和可用性上都有許多設計,能讓用戶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業務方面。

雲上資料庫以較低的成本為大部分用戶輸出了AWS優化過的最佳實踐,為了方便用戶使用這些服務,AWS提供了便捷的資料庫遷移服務——Amazon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 ,方便用戶遷入遷出。

據資料顯示,DMS在2019年對超過20多萬個資料庫進行了遷移,這個數字超過了2016年到2018年的總和,資料庫向雲遷移的速度在加快。


相關焦點

  • DTCC 2020 | 阿里雲葉正盛:資料庫2025
    簡介: 資料庫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至今,隨著基礎設施的改變,其技術也在不斷演進。資料庫市場也從原本商業化巨頭形成的壟斷地位逐漸變為雲廠商處於領導地位,而未來在雲上,資料庫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雲原生技術、資料庫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資料庫和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使得資料庫的未來更加充滿生機。
  • 科普:雲資料庫有哪幾種類型,應該如何選擇
    數據可以說是每個行業發展和變革的必要元素,它滲透在各個領域中,而我們一直使用傳統資料庫來協助存儲和組織這些數據。 隨著雲時代的發展,催生了各種對雲資料庫的新需求,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採用傳統資料庫已經無法滿足原有的使用場景,需要選擇適合使用的新型資料庫。
  • AWS在中國推出AWS Educate計劃
    AWS Educate 計劃將在今年秋季在中國全面展開,屆時,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將能夠方便快捷地發現雲相關的課程內容、在教學課程中納入雲計算技術並向中國學生提供雲計算技術的實際操作經驗。AWS 積分能夠讓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可直接在 AWS 雲環境中無成本地工作。經 AWS 批准後,教育機構、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可免費加入 AWS Educate 計劃。
  • AWS發布新一代Amazon Aurora Serverless
    ,讓客戶擺脫了守舊的資料庫供應商常見的懲罰性業務行為(3)Babelfish for PostgreSQL開源項目即將於2021年在GitHub上發布,該項目採用寬鬆式Apache 2.0許可,使Babelfish for Amazon Aurora PostgreSQL的解析層優勢能幫助到更多的企業組織北京- 2020年12月2日,今天在亞馬遜雲服務
  • Gartner魔力象限:雲資料庫下半場,華為雲GaussDB後勁十足
    「耳目一新、暗藏變局」--這是筆者看到最新Gartner 2020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的第一感覺。早在2001年,華為便開始了資料庫的探索之旅,前十年聚焦在內部自用以及電信行業上;進入到2011年,華為開始與大型金融用戶進行產品聯合創新,持續深耕行業需求和產品深度打磨;而到了2019和2020年,華為雲資料庫又迅速完成了自身資料庫戰略的調整,力出一孔,聚焦雲資料庫這個主航道。
  • AWS雲存儲:彈性塊存儲的靈活性
    彈性塊存儲(Elastic Block Storage)是近年來利用雲存儲的靈活性和簡單性如何得到改善的一個例子。 AWS公司的彈性塊存儲(EBS)是一種存儲AWS EC2(彈性計算雲)實例數據的服務。彈性塊存儲(EBS)在AWS雲環境中提供非常持久的塊存儲,並使用最新技術構建在新的雲計算架構上。它是各種工作負載的解決方案,包括大型資料庫、文件系統、容器化應用程式和大型分析引擎。 基本上,Amazon EBS提供了高度虛擬化環境的基本優勢。
  • 資料庫大戰,AWS又將目標瞄準了微軟SQL Server
    AWS今天向其競爭對手微軟宣戰,推出一項新的資料庫服務,使得SQL Server能更方便快捷的遷移到AWS雲上。  這項名為Babelfish for Aurora PostgreSQL的新服務,據介紹,能讓客戶在幾乎不更改代碼的情況下,直接在Amazon Aurora PostgreSQL上運行SQL Server應用程式,讓客戶擺脫了傳統資料庫供應商常見的懲罰性業務行為。
  • 阿里雲PolarDB發布更新 支持Oracle等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
    【TechWeb】今日,阿里雲在北京召開媒體見面會,宣布阿里雲PolarDB發布重大更新,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鬆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
  • AWS新品直指微軟,它會是改變資料庫的「Game Changer」嗎?
    由於疫情影響,這場被視為全球雲計算領域風向標的科技盛會首次在線上舉行,並免費向公眾開放,吸引了超過40萬人參會。 大會的第一天,AWS就一口氣發布了43項新產品和新功能,AWS CEO Andy Jassy更是一如既往,發表了長達三小時的主題演講,發布了27項創新的雲服務和功能。
  • 入選Gartner 魔力象限,剖析華為雲 GaussDB 資料庫演進之路
    日前,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發布了2020年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華為雲資料庫憑藉GaussDB系列資料庫產品入選魔力象限。而取得這樣的成果,距離華為2019年5月正式宣布GaussDB資料庫系列產品商用推出,其實僅僅1年半左右。
  • Gartner發布最新雲資料庫報告,華為雲入選魔力象限
    日前,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2020年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華為雲憑藉GaussDB系列資料庫產品入選魔力象限。
  • 科技雲報導:96%的資料庫還沒有上雲,用戶顧慮什麼?
    1.更多企業選擇資料庫上雲大概十年之前,AWS發布了資料庫託管雲服務,雲資料庫開始快速發展。此後,本地資料庫向雲上遷移成為一大發展趨勢,雲資料庫成為資料庫市場增長的最快的領域。AWS已經將其所有應用從甲骨文資料庫遷移到自己的雲資料庫上,已有35萬的用戶資料庫遷移AWS上。
  • DTCC 2020:資料庫工程師眼中的資料庫市場
    【IT168 訪談】2020年12月21日~12月23日,由 IT168 旗下 ITPUB 企業社區平臺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資料庫技術大會(DTCC2020)在北京隆重召開。
  • AWS 2020關鍵詞:重塑、創新,混合雲正在定義未來
    」 在AWS re:Invent2020上,AWS CEO Andy Jassy展示了這樣令人吃驚的事實。可見,打造一個具有長期可持續性的企業,一定要不斷地重塑,再造自己,才能夠生存下來。做為全球雲計算領域的領導者,亞馬遜雲服務(AWS)的體量還在不斷擴大,而且仍然保持了加速增長的勢頭。
  • InterSystems獲評Gartner雲資料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遠見者」
    【天極網IT新聞頻道】 最新發布的《Gartner雲資料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報告對InterSystems在並發操作、分析和機器學習方面的能力表示認可。    2020年12月4日,中國北京——致力於幫助客戶解決最關鍵的可擴展性、互操作性和系統速度問題的創新型數據技術供應商InterSystems,在Gartner首次推出的「雲資料庫管理系統魔力象限」報告中榮膺「遠見者「(Visionary)稱號。    在參選的16家供應商中,共有四家公司被評為「遠見者」(Visionary),InterSystems是其中之一。
  • AWS re:invent2020:機器學習是聯絡中心的未來 - 文章精選 - CTI...
    從數字上看,這一點很明顯,因為今天的AWS擴展了175個計算、存儲、網絡、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移動、安全、混合、虛擬和增強現實(VR和AR)等功能。不再有第三方服務,也不再有具有此功能的完全不同的資料庫,這意味著座席不再需要在系統之間切換來定位應該在一個平臺中的內容。  一旦有客戶打電話,Amazon Connect Customer就會掃描並匹配許多應用程式中的客戶記錄,比如電話號碼和帳戶ID。它搜索成績單、過去的客戶情緒、CRM軟體、電子商務和訂單管理應用程式來提供體驗。
  • AWS成為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集團SAP環境的首選雲服務商
    北京2020年12月4日 /美通社/ -- 今天,亞馬遜雲服務(AWS)宣布,西門子集團旗下專注能源配送和智能建築業務的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集團將把其SAP基礎設施遷移到AWS。這是整個西門子集團範圍內首次將生產級SAP系統遷移上雲,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集團預測,未來三年內將大幅節約成本。 西門子智能基礎設施集團將SAP遷移到AWS,是該公司加速業務現代化戰略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
  • 亞馬遜敗了,判賠 7646 萬元:不能使用 AWS 名稱了
    2020年12月30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宣判(一審):光環新網、亞馬遜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害炎黃盈動第4249189號、第8967031號和第8967030號註冊商標專用權,不得在與上述註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AWS」標誌及與其近似的標誌;光環新網、亞馬遜在《中國智慧財產權報》上刊登聲明以消除因涉案侵權行為造成的影響;光環新網、亞馬遜共同賠償炎黃盈動經濟損失
  • 華為雲GaussDB亮相DTCC2020,全面釋放數據新動力
    華為雲資料庫現場榮獲DTCC 2020兩項大獎  隨著雲、AI、5G等技術發展,資料庫行業迎來新的需求,雲資料庫也在不斷演進升級。基於傳統資料庫遷移痛點與訴求,華為雲資料庫還發布了資料庫和應用遷移 UGO、金融行業核心資料庫上雲解決方案兩大新品,UGO輔助客戶實現異構資料庫的對象和應用遷移,金融行業核心資料庫上雲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了一站式遷移管理雲化解決方案,並榮獲DTCC2020「年度最佳創新解決方案獎」。
  • 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雲計算市場的繁榮使得企業擁有令人眼花繚亂的雲伺服器託管服務類型,包括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以及裸機伺服器等等,如果您對此感到迷茫,那麼今天由知了云為您言簡意賅地介紹這些不同雲伺服器類型的真正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