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最賺錢的博士學位,年薪百萬不是夢

2020-12-06 騰訊網

博士學位(PhD)是我們在特定領域中可以獲得的最高學位,但是教育並不容易,平均而言,在完成本科學習後獲得博士學位普遍需要五到十年。獲得博士學位意味著有更多發展空間,薪資福利也會得到明顯提升,但是,根據學科的不同,賺錢的潛力也大不相同。

一些最賺錢的博士可獲得六位數的職業早期薪水,而職業中期的薪水(基於該領域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每年可超過13萬美元。

為了弄清哪些博士學位具有最高的賺錢潛力,查看了PayScale的2016-2017年大學薪資報告,其中包括根據校友薪資收入最高的博士學位專業的列表。根據職業中期的薪水以升序排列了前10位的最佳博士學位。

以下是按薪水劃分的10個最佳博士學位。相關指標源於美國,對國內未來十年的情況有一定參考意義。

10-統計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105,000

職業中期工資:$ 131,000

統計人員採用統計方法收集和分析數據來幫助解決企業、醫療保健行業和組織中的問題,該職業需要碩士學位及更高學位。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可以使您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並具有很高的賺錢潛力。而且,統計學家的工作前景非常有利。美國勞工統計局指出,預計職位增長率為34%,遠高於美國平均水平。僱用統計學家的行業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以及科學研究和開發服務單位,大多數研究職位都需要博士學位。

9-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88,100

職業中期薪資:$ 133,000

生物醫學工程已成為跨學科研究的熱門領域,這個領域在不斷發展,需要精通生命科學、計算方法和理論。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將得到廣泛領域的研究機會,大多數生物醫學工程師都在醫院、製造廠、研究機構和大學中工作,大多數研究機會都需要博士學位,尤其是在大學環境中,工作前景良好。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預計未來7年的職位增長率將達到23%,職業初期和中期的薪水也在增加。

8-物理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93,700

職業中期工資:$ 135,000

在學術界和研究界,物理學家通常需要博士學位,博士學位可使他們成為研究顧問、首席物理學家或物理學教授。在獲得博士學位後,許多人開始在學術界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從現在到2024年,物理學家的就業人數預計將增長7%,大約是所有職業的全國平均水平。

7-工程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93,600

職業中期工資:$ 137,000

儘管在許多工程領域中都不需要博士學位,但研究機會傾向於博士候選人和畢業生。該學位為獨立研究提供了多個領域,例如化學工程,計算機工程,材料科學和力學。一些學校提供一般學位課程,而不是專注於特定專業。博士候選人的工作包括工程角色主管、工程技術人員和項目經理。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未來七年工程工作的預期平均增長率為5%。

6-物理化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73,600

職業中期工資:$ 138,000

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的說法,物理化學是對物質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行為的研究,這也是化學反應如何發生的研究。大多數物理化學家在實驗室和研究機構中工作,這些研究機會要求在該領域獲得最高學位,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可以為高科技和材料科學職業提供培訓。

5-藥理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75,400

職業中期工資:$ 141,000

博士學位課程為研究生物體中的藥物和化學藥品提供了嚴格的培訓,這些培訓建立在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和生理學學科的基礎上。儘管該職業中期的薪水很高,但根據工作地點的不同,入門級的薪水可能是平均水平。例如,雜貨店藥劑師的薪水可能比入門級藥劑研究員的薪水高。

4-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103,000

職業中期薪資:$ 144,000

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電氣工程的進步。以前,廣播提供娛樂,現在,電視取而代之,這些創新和進步需要電氣工程。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將為航空、計算機、製造和運輸等能夠穩定增長的領域的研究道路打開大門,也能提供職業發展教育和培訓。大多數擔任主管職務的團隊負責人都具有高級學位,例如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3-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118,000

職業中期工資:$ 145,000

通過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學生可以成為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專家,大多數計算機研究科學家都需要博士學位。勞工統計局報告稱,到2024年,計算機科學家的工作職位預計將增長11%(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計算機科學博士畢業生均可從事學術和非學術工作,非學術工作包括計算機硬體工程師、信息研究科學家或其他涉及數據挖掘、編程或機器人技術等多學科項目的專家。

2-有機化學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83,400

職業中期工資:$ 146,000

有機化學博士學位的職業中期薪水與化學工程有關,儘管職業初期的薪水較低,但是進步空間很大。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就業變化是穩定的,到2024年的就業增長率僅為3%(低於7%的平均水平)。大多數有機化學博士都從事研究工作,並找到領先的研究團隊,而另一些人則在大學中從事教學工作。

1-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職業早期工資:$ 96,100

職業中期工資:$ 146,000

化學工程是工程學的一個分支,結合了物理科學(如化學和物理學)、生命科學(如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以及數學,以解決化學藥品、藥物、食品或燃料使用中的問題。化學工程博士學位課程旨在為工程專業人士提供有關該領域核心基礎知識以及當前研究實踐和發現的專業知識。近年來,通過提供穩定的工作增長以及較高的早期職業和職業中期薪水,化學工程被公認為最佳博士學位。化學工程師經常在生物技術和商業服務領域擔任研究人員。

您心目中國內十佳博士學位是哪些呢?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兩位浙大畢業生,靠什麼拿華為百萬年薪
    一般的月薪過萬就心滿意足,但華為給頂尖畢業生開出最高201萬元的年薪。近日華為發布通知,對8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這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頂尖學生,其年薪的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其中,兩人為浙大畢業生,秦通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管高揚則是浙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博士畢業。在老師眼中,這兩位浙大高材生都是基礎紮實、愛鑽研、愛生活的陽光男孩。
  • 程式設計師感慨:MIT博士放棄百萬年薪去清華做助理教授,傷仲永了
    最近,一位網友就在職場社區感慨:MIT的博士,居然放棄了某網際網路大廠的百萬年薪,跑去大學做一個助理教授,傷仲永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該網友是一位程式設計師,就職於一家網際網路大廠。他的一位師姐今年從MIT博士畢業,回國找工作。在斬獲諸多offer後,讓人意外的是,這位師姐放棄了網際網路公司的百萬offer,轉身去清華做了助理教授。該網友在聽聞這一消息後感慨:傷仲永了。
  • 百萬年薪是科學家的「標配」嗎
    這不是網際網路企業第一次將人才目標鎖定在科學家。在京東之前,華為、騰訊、阿里、百度等網際網路巨頭,都曾公開過其科學家名單。而除了大公司高調宣傳其首席科學家簡歷,各類初創公司也動作頻頻,對首席科學家不惜重金。記者梳理招聘信息發現,首席科學家的年薪多在百萬元以上,不僅科技行業的首席科學家是企業爭搶目標,高校的專家學者也成為獵頭追逐的對象。那麼,企業高調引進的科學家們在公司內部扮演著什麼角色?
  •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引熱議,網友:年薪千萬他都值得!
    鍾南山院士被曝年薪百萬,本人回應:我不知道工資多少,也不在乎而因抗疫工作重新進入到我們視野裡的醫學知名老將(如鍾南山、張文宏)也被默默的鎖定。在群眾的意識裡,醫科工作者本來就屬於高收入人群,而這次如此危險的前線工作,得到的報酬一定也少不了。
  • 學霸傳奇:選美進10佳,辭職華為,棄百萬年薪,讀博又投筆從戎!
    老師實在不忍這個小女生糟蹋了自己的分數,給她改了個氣象學。雖然這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但既然上了,就好好學吧。她學習和做事都一樣,要做就做到優秀,於是,她成了班級團支書,兼任禮儀隊隊長。要說她的運氣是真的好,南大畢業後,她順利進入深圳華為成為一名高級行政白領。做白領,當然要做優秀的白領,在華為,她一舉拿下「金牌個人」獎。
  • 我國90後美女科學家,拒絕國外百萬年薪,毅然決然選擇回國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誰能夠掌握最前端最高端的科學技術,誰在國際的最有話語權。就比如我國的科制之父——錢學森。在那個年代,美國的力量是世界公認的,而錢學森在他們的眼裡據說可以抵五個師,我們都知道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他們都說出這樣的事,可以想像出錢學森的重要性。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今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一畢業就籤下了年薪201萬的offer。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博士畢業之後,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好一些的公司年薪能給到20萬+,大多數博士進企業第一年的收入為15-20萬。如果進高校或研究所,會比企業更低一些,工作頭一年大概10-15萬或更少,我了解到最低的情況大概只有5萬。
  • 和國外博士相比,國內博士含金量同樣不錯,出路也很好
    整體來看,博士學位是可以獲得的最高學位,博士畢業後出路一般都不會太差,下面葉秋會用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和身邊的例子進行說明。國內博士出路差嗎?說兩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華為八博士年薪百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八個人沒有一個人有海外留學背景,只有秦通博士是香港科技大學博士,非大陸高校背景,華為是中國乃至世界頂尖的通信類企業,他們給這些博士開出這麼高的年薪說明了他們對國內高校博士的認可。
  • 補貼加獎金,很多在讀博士生其實比上班還賺錢
    年入10萬+,讀書比上班還賺錢 總的來說,在讀博期間,只要你足夠的努力和優秀,那各種收入綜合起來,每個月的收入還是非常不錯的,給大家舉個例子: 中科大:保底年入10萬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過
  • 如果你明白複利的威力 年賺百萬其實不是夢
    原標題:如果你明白複利的威力 年賺百萬其實不是夢什麼?原來躺著也能掙錢?原來年薪百萬其實不是夢?原來你也是有希望登上富豪榜?我怎麼不知道這種好事呢?!因為,你,不懂複利。很多人以為致富的先決條件是巨大的資金基礎和高額的盈利回報,但其實並非如此。
  • 辭去美國百萬年薪,60歲博士帶60項世界專利回國,突破西方壟斷
    而其中就有一位科學家,在60歲的年齡,辭去美國的百萬年薪,帶領15人團隊毅然回到祖國,突破西方的技術壟斷。放棄待遇,回國創業60歲的博士尹志堯毅然放棄了美國的待遇和高額年薪這是一個讓人看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想法,本以功成名就,何必回鄉重來,但報效祖國的願望越來越貼近,就像當年他的父輩一樣,他回來了。尹志堯從國外歸來,正式創立中微公司。鑑於美國智慧財產權的嚴格規定,回國的海歸人才,一般都會有覺悟:不帶任何資料,甚至電腦都留在了美國。回國後,尹志堯組建團隊,重新研究3000個國外專利,開始計劃研究中國的刻蝕機技術。
  • 那些畢業後剛穩定下來的博士們,他們現在的薪資有多少?
    很多同學關心自己博士畢業的時候能拿多少錢,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此前華為百萬年薪招來的 8 名應屆天才的新聞點燃了社交媒體。高學歷代表高薪酬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博士畢業生的薪酬遠超碩士。 根據統計,博士畢業生平均能拿到 15355 元月薪,碩士畢業生能拿到 8777 元,本科畢業則只能拿到 5999 元月薪。博士學位超過碩士學位與本科學士學位之和。
  • 年薪能達到百萬的生物醫學工程 - 前途廣闊的硬核難專業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數據,BME 就業後的工資中位數是年薪9萬2千美元,前10%的從業者,年薪達到14萬7千。而且未來十年,美國新增就業職位需求增長很快,遠超就業市場的平均數。BME的最終學位,並非博士,而是碩士。可能也是因為內容太雜。而博士的學科,都很專一,比如生物博士,醫學博士,工程博士。
  • 地圖採集員年薪百萬是特例 經常被狗追猴抓
    本版圖片由採集員提供近日,一篇題為《拿百萬年薪,1年350天在外,地圖採集員的工作,你羨慕嗎?》的文章火了,很多人看了之後才知道,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的手機地圖,背後竟然還有這麼多人在付出。紫牛新聞記者深度採訪了地圖數據採集團隊,揭示我們生活中難以離開,但從未謀面的陌生人的苦與樂。紫牛新聞記者 宋世鋒年薪百萬?
  • 季華實驗室招200個博士,年薪最低26萬+!
    分別籤訂勞動合同或項目聘用合同,被聘用人員試用期3~6個月,試用期間工資按月工資80%發放。  2.五險一金:辦理國家規定的各項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3.安居政策:按規定享受佛山市及南海區人才引進相關政策。  4.在職培訓:提供有關專業與技術能力培訓機會。  5.休假待遇:享受國家規定各類休假政策。
  • 美國熱門本科學位 Top 10!計算機專業墊底,排在第一是?
    根據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的數據,美國大學在2017-18年度共授予了200萬學士學位,這些學位的一半以上集中在5個領域,強勁的就業潛力和高入門薪資水平使這些領域更具吸引力。 所以,這10大本科熱門專業學位具體包括哪些呢?
  • 博士學位論文創新的十個切入點
    美國的菲利普教授將博士學位論文創新歸納為15個方面,其中尤為強調「獨創性」,如做出獨創性工作,進行獨創性的設計,釆用獨創性的方法與視角,提出獨創性的觀點和解釋等。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關注這一問題。華東師範大學還就此問題對某師範大學的一百多名博士生導師做過調查,調査結果顯示,博士學位論文創新主要體現在學術觀點、研究方法、選題和理論建構四個方面。
  • 在美國一畢業就拿6位數高薪不是夢,這個職業你肯定想不到
    不過不是在矽谷。MarketWatch為什麼會給出這樣的答案呢?讓我們先看下美國最近的就業環境。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最新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的就業環境變得越來越樂觀。11月份的失業率與前幾月相比沒有變化,仍為3.5%,是50年來的最低水平。
  • 2017江蘇科技大學博士招聘公告
    學校現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下設16個學院,56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類型。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餘名,其中專任教師1086名,具有正高職稱人員162名,副高職稱人員5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