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雪茄形天體是飛船?霍金團隊將揭開其神秘面紗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12月14日消息,正接近我們太陽系的雪茄形神秘物體最初被認為是一顆彗星或者一顆小行星。但是科學家現在發現它不是彗星也不是小行星,它已經以接近20萬英裡每小時(約32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在星際空間飛行了無法想像的距離。

現在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帶領的一個團隊正試圖探索這個雪茄形物體究竟是一顆外星人探測器還是一種之前未被發現的自然現象。美國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Avi Loeb稱:「或許外星人擁有一艘快速飛行的母艦,並且釋放出小型宇宙飛船進入行星系統執行探測任務。」

科學家們認為,如果這個物體有著自然起源,在太陽系中應當存在更多類似的物體,即使是大多數是自然產生的,但或許其中一些很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痕跡,比如說外星文明製造的太空設備或者垃圾。Loeb教授稱:「隨著我對這個物體的深入研究,我越來越覺得它與眾不同,這就讓我猜測它是否是一顆外星文明發送的探測器。」

這個宇宙物體的官方名字為A/2017 UI,但是它也被稱為Oumuamua,在夏威夷語中有著來「自遙遠過去的信使」的意思。它是被夏威夷大學的Pan-Starrs項目在10月份發現的。這個雪茄形物體非常罕見,以至於國際天文聯合會不得不為其設立新的編目。

史蒂-芬霍金教授正帶領一個投資7500萬英鎊的項目——突破聆聽,搜尋著地球以外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這個項目正嘗試探尋這個神秘物體存在外星技術的證據。地外文明搜尋組織研究中心的負責人Andrew Siemion也參與了突破聆聽項目,他聲稱將開始對這個物體進行10小時的連續觀測來探尋外星技術的特定信號。

Siemion博士稱:「科技產物與自然物體產生的電磁波波譜不同,它能夠壓縮電磁能量,因此我們正在搜尋自然物體所不具備的那種特殊信號。此外,我們也在探尋它的構造。」很可能這種飛船構造能夠讓飛船在星際飛行時受到氣體和塵埃的損害最小。它有數百米長但是高度和寬度只有長度的十分之一,而且這種形狀之前從未在太空中發現過。

它的速度接近20萬英裡每小時(約32萬公裡每小時),這意味著它不會受到太陽的引力束縛,而且將繼續航行返回星際空間。雖然科學家們承認它更可能是自然產物,但是也存在不同的意見。

突破聆聽項目背後的俄羅斯億萬富翁Yuri Milner稱:「無論它是人造的還是天然的,我們都需要對它進行更多的了解。」天體物理學家設定理論稱,每年都有1到10個「外來者」進入太陽系,但是由於它們飛行速度很快,我們之前從未見到過。

這一場景與作家Arthur C Clarke的《與拉瑪相會》這本科幻小說描述的有點相似,一個天文學家團隊探測到一個圓柱形星際物體進入到太陽系,他們最初也認為它是一顆小行星,但是最終卻成為人類與外星飛船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相關焦點

  • 神秘天體帶來驚天事實:不屬於太陽系的它,或是外星人製造?
    今年10月,一顆神秘小行星進入地球望遠鏡的視野中,當科學家們對其進行詳細研究後發現了一個驚天事實:這個天體速度高達44千米每秒,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水平,同時,軌道具有極大的偏心率,因此,被認為是第一個來自星際空間的流浪天體,被命名為A/2017 U1。
  • 「奧陌陌」:一個神秘的物體,是外星飛船?還是自然天體?
    但是天文學家發現沒有任何物質,從這個與彗星噴流模型相匹配的長條物體中噴出。 同樣是國際空間科學研究所團隊成員兼合著者——肖恩·雷蒙德在博客裡寫道:「要麼研究所使用的噴流模型沒能很好地模擬「奧陌陌」的實際運行情況,要麼就把整套噴流理論拋到九霄雲外,顯然外星飛船理論頂替掉了噴流模型。」
  • 12月9日,一個太陽系外天體將抵達近日點,天文學家正密切關注
    【ALENG 自媒體】12月8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天文學家一直期待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來臨:北京時間12月9日,第二個神秘的星際訪客C / 2019 Q4(鮑裡索夫)將近距離抵達太陽附近,全球各地的天文機構和地面望遠鏡,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在這次史詩級的邂逅中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 韋伯望遠鏡將揭開銀河系黑洞的神秘面紗!
    據外媒報導,我們的銀河系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擁擠的地方:一個黑洞的質量就是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其周圍則被數百萬顆恆星包圍且它們都在以極快的速度旋轉
  • 神秘星際小行星「奧陌陌」飛行方式怪異,疑似失控外星飛船?
    奧陌陌的運行軌跡和宇宙中常見的球狀天體不同,奧陌陌是罕見的雪茄狀,長度是寬度的10倍。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領導的「突破聆聽」團隊打算對奧陌陌進行持續監測、分析和研究。」的飛過來,因此很有可能是一艘失控的外星飛船。
  •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來自卡西尼號飛船的最後圖片 為揭開土星極光神秘面紗提供獨特視角  Emma Chou • 2020-01-15 16:29
  • 揭開神秘面紗,我國新一代飛船內部首次向世人展示內部超大空間
    ,2020年6月12日,央視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的內部結構,揭開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內部神秘面紗。習慣了神舟飛船返回艙的狹窄,返回艙內部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好寬敞呀,就像進入了一個客廳的感覺。入口右邊是一個貨架,用於放置這次試驗的物資的,正式載人後這個貨架將會被拆除。左側則是未來太空人的生活區,將安裝可摺疊的餐桌、獨立衛生間等。中間空曠的地方應該用於安裝太空人座位的,看起來還是挺寬的,畢竟新一代載人飛船最大設計搭載太空人為6~7人。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不怕酷熱的帕克號探測器首次「觸摸太陽」,太陽神秘面紗即將揭開
    這艘宇宙飛船是以91歲的天體物理學家尤金·帕克命名的,受到革命性的新型碳隔熱罩和其他高科技奇蹟的保護,該太空飛行器將於10月份飛過金星。11月份首次與太陽相遇。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首次以一個還在世的人的名字命名一艘宇宙飛船,帕克當然要在場見證這一特殊的時刻的。然而第一次發射嘗試在最後一刻因技術故障挫敗了。但第二天發射十分順利,三角洲四號重型火箭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轟鳴,穿過一片星光熠熠的星空,幾英裡外的觀眾都十分震撼。
  • 科學大爆炸 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科學大爆炸揭開宇宙中富鋰巨星的神秘面紗  破獲宇宙起源與演化「大案」  北京時間10月6日,中國、日本、法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國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關於富鋰巨星真實身份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發表。
  •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
    看到「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照片,成功揭開了月球表面的神秘面紗!宇宙是浩瀚無垠的,人類探索了這麼多年,對它的了解也不過是皮毛。人類自認為地球在宇宙中非常巨大,可當人類真正進入太空的時候,才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億萬顆比地球大的星球。
  • 聲納技術探秘深海飛船 波羅的海飛碟之謎將揭開
    酷似影片中外星戰船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家瑞典公司近日組建了一個海洋探險隊,準備利用先進的聲納技術,以及派遣深海潛水器和攝像機器人深入波羅的海(Baltic Sea)海底探索被疑為「千年隼」號飛船的神秘的金屬筒狀物體
  • 「天眼」探測到神秘星球,可能適合人類生存,霍金猜想被證實?
    當然,「天眼」也不負眾望,它還真探測到了一個跟地球極為相似的神秘星球,並且這個星球很有可能適合人類生存,難道霍金猜想被證實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這其中的奧秘。 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曾猜測:「地球並不是宇宙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天體,浩瀚宇宙中一定還有其他跟地球一樣,充滿陽光
  • 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月球對於人類而言,一直都充滿著神秘感,而所謂的月球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月亮,在漆黑的夜晚非常的皎潔明亮,給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但他又有一種威嚴在讓人們十分的敬畏!
  • 霍金為什麼說黑洞不存在?灰洞又是什麼 原來與這個理論有關
    簡單來說:一顆質量超大的恆星在臨近死亡時,它的核心會迅速塌陷成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密度無限大但體積無限小,它會將周圍所有的物質吸到這裡,當連光線都會扭曲無法逃脫時——黑洞就誕生了。而霍金則認為黑洞其實是一個擁有極端物理環境的特殊地帶,物質在被吸入黑洞後一定還會被吐出。即黑洞不會永久地保存吸入的物質,會在某個特定的時刻返還到宇宙中。
  • 科學家指出奧陌陌3個難以解釋的現象,難道真是一艘外星飛船?
    奧陌陌(Oumuamua)是2017年闖入太陽系的系外流浪天體,也是人類發現的首個系外天體,從它被發現起就一直是人們談論的話題,由於奧陌陌長條形的外表和神秘的加速飛行現象,被許多人認為可能是一艘闖入太陽系的地外文明飛船,科學家只是把奧陌陌定位成一顆特殊形狀的星際巖石,然而哈佛大學最近的研究顯示奧陌陌並非此前認為的冰凍巖石
  • 揭開晝夜交替的神秘面紗 地球自轉形成晝夜交替
    這時的地球也會跟著產生一個感生電磁場,來阻礙太陽電磁場的旋轉,這個感生電磁場就推動了地球的旋轉,形成地球的自轉。&nbsp&nbsp&nbsp&nbsp打個簡單的比方,花樣滑冰運動員雙臂伸直時旋轉就會變慢,這就是因為旋轉體的半徑增加了,而角動量守恆,其線速度就必然減小;相反,如果雙臂收攏,旋轉速度就加快了。
  • 157件(組)秘魯文物亮相天津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
    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黃金面具、仙人掌形馬鐙口陶瓶、虎鯨形彩陶瓶……17日,《安第斯文明特展--探尋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印加帝國》在天津博物館開展,來自秘魯11家知名博物館的157件(組)代表性文物與觀眾見面,揭開「安第斯文明」神秘面紗。
  • 臺灣寫真: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屏東12月26日電 題:揭開臺灣少數民族手紋的神秘面紗  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路梅  居住在臺灣南部的少數民族排灣族群,雖沒有文字,卻以紋身的方式在手上記錄家族「密碼」。如今,全臺灣仍健在的手紋老人不過十數人。中新社記者日前探訪了其中一個村落,揭開手紋的神秘面紗。
  • 聲納技術探秘深海飛船 波羅的海飛碟之謎將揭開-科教臺-中國網絡...
    酷似影片中外星戰船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家瑞典公司近日組建了一個海洋探險隊,準備利用先進的聲納技術,以及派遣深海潛水器和攝像機器人深入波羅的海(Baltic Sea)海底探索被疑為「千年隼」號飛船的神秘的金屬筒狀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