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一個太陽系外天體將抵達近日點,天文學家正密切關注

2020-12-02 ALENG

【ALENG 自媒體】12月8日午間自媒體專稿,天文學家一直期待的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來臨:北京時間12月9日,第二個神秘的星際訪客C / 2019 Q4(鮑裡索夫)將近距離抵達太陽附近,全球各地的天文機構和地面望遠鏡,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在這次史詩級的邂逅中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神秘的星際訪客C / 2019 Q4,以其最先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因此,也被稱為鮑裡索夫。2019年8月30日,來自烏克蘭的業餘天文學家鮑裡索夫在自己的私人望遠鏡中首先發現了這個天體,對其軌道特性和速度的預估值表明,這個天體很可能是一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訪客。鮑裡索夫的發現隨後被包括美國宇航局在內的著名航天機構確認,在全球頂級的觀測設備加入後,鮑裡索夫最終被確認為一個星際訪客,這是繼Oumuamua之後,人類發現的第二個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物質。

鮑裡索夫的慧尾和地球的大小比較

2017年,當第一個被確認的星際天體Oumuamua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高速度飛離太陽系時,天文學家才發現了這個天體,儘管全球的天文機構對Oumuamua有過專門的追蹤,但是由於發現它時,它已經離開我們的地球很遠了,因此,科學家只獲得了一些關於其形狀的模糊的認識,至於其體積大小、組成成分、物理特性等等都無從了解。但是恰恰就是這個形狀,讓科學家大吃了一驚:從外形上看,Oumuamua幾乎跟一枝古巴雪茄差不多一樣,這對於一個宇宙中的天體而言,雪茄一樣的外形理論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有人懷疑Oumuamua是一個外星文明的飛船,但是懷疑歸懷疑,人類已經永遠也無法揭開這個謎題了,因為Oumuamua不可能第二次進入我們的太陽系。

Oumuamua

C / 2019 Q4則不同,由於其被發現時,距離地球尚有4億多公裡的遙遠距離,因此,科學家有足夠多的時間等待與它的邂逅。根據此前的軌道演算,C / 2019 Q4即將於北京時間12月9日早些時候抵達近日點,屆時,它與太陽的距離為3億公裡,而對於天文觀測來說,最佳的時機是12月29日,因為這一天,C / 2019 Q4將抵達近地點,不過,由於C / 2019 Q4本質上可能是一個彗星,因此,當它接近太陽時,它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將獲得最大值,所以能夠為科學家提供更多的信息。

發現者鮑裡索夫

儘管在整個宇宙空間,太陽系的直徑可能超過了4光年,但是即使是這樣,能夠貿然闖入我們這個太陽系的不速之客仍然非常少,而能夠被人類發現的這些不速之客則更少,因此,對於地球人類來說,這些冒失鬼是非常難得的客人,對它們的研究,能夠幫助孤獨的人類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渺小。已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說,「天文學讓人謙卑」,這真的是醒世恆言。

相關焦點

  • 美天文學家稱地外生命體三年前曾造訪太陽系,有個外來天體太古怪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月3日報導,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表示2017年9月來到太陽系的系外天體「奧陌陌」應該是一艘外星飛船,他在自己即將出版的一本新書中重申「奧陌陌」就是外星文明的產物
  • 兩個太空垃圾或於10月16日相撞,科學家正密切關注
    ,預計,在北京時間10月16日8:56分,這兩塊太空垃圾將有10%的概率發生正面碰撞,考慮到這兩款太空垃圾的重量高達2800公斤,而且其相對運行速度達到52950 km / h,因此,如果真的發生了碰撞,那麼,這將會是最近數十年來所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太空撞車事故。
  • 太陽系或存在第9顆行星,質量是地球10倍,天文學家推測來自系外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太陽系邊緣一組冰冷天體的軌道是傾斜的,他們稱這些冰冷天體因太陽系中第9顆行星的引力而傾斜了,這些天體軌道為橢圓形,指向同一個方向,與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平面相比傾斜了30度。雖然目前未能直接觀測到第9顆行星,但天文學家們認為第9顆行星屬於氣態巨行星,這顆行星的質量約是冥王星的5000倍,因此其吸引力足以影響位於太陽系邊緣幾個矮行星的運行,對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運行產生根本性的幹擾。
  • 又發現一個從其他太陽系,跑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天體!這次是彗星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包括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個歷史性的發現,在一顆從另一顆恆星系統中漂泊到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中檢測到了氣體分子。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在星際物體中探測到這種類型的物質。
  • 又發現一個從其他太陽系,跑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天體,這次是彗星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包括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有了一個歷史性的發現,在一顆從另一顆恆星系統中漂泊到我們太陽系的彗星中檢測到了氣體分子。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能夠在星際物體中探測到這種類型的物質。
  • 天文學家揭示太陽系首個到訪星際天體「奧陌陌」起源
    國家天文臺 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太陽系內探測到的首個系外到訪的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這個「星際訪客」或是一個行星天體的碎塊——可能是被原行星系統中恆星的潮汐作用撕碎並甩出的碎片。藝術家描繪的奧陌陌(來源:ESO/M.
  •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空間中發現一條天體專用的「高速公路」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球科技:天文學家在太陽系空間中發現一條天體專用的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天文臺的Nataša Todorović和她的團隊發現,太陽系中天體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往往是不固定的,尤其是彗星、小行星這種小型天體,極易受到體積龐大的行星引力幹擾而偏移當前運行軌道。
  • 太陽系真有第九顆行星嗎?
    它們抵達各自近日點的角度似乎是相同的。根據預期,這些低溫天體的軌道應該是隨機分布的,於是這一相關性令人生疑。一定有什麼東西把它們驅趕到了這些類似的軌道上。更重要的是,無論是什麼在一開始把它們趕到了一起,它必定仍在這樣做,否則這些天體的軌道會隨著時間再次隨機分布。謝潑德提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還有另外一顆行星。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X行星」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塞德娜」2003年,「塞德娜-天體」被發現,它是一顆直徑1000公裡大小的小行星,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天然天體,「塞德娜」的近日點約為76個天文單位,遠日點估計為937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約為11,400年,偏心率如此大的橢圓軌道小行星,以往從未在太陽系中發現過,人們疑惑於這種奇特軌道的形成原因
  • 美"旅行者1號"探測器歷經35年抵達太陽系邊緣
    「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行軌道示意圖 製圖 鐵勳網易探索6月18日報導 「這是一份來自一個遙遠小世界的禮物。上面記載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影像、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努力穿過我們的時代,進入你們的時代。」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在「旅行者1號」探測器上留下了對「外星人」的問候。飛了35年 它終於要離開太陽系了探測器抵達太陽系邊緣 它終於要離開太陽系了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抵達太陽系邊緣空間、時間、物質、能量,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宇宙。
  • 太陽系最大天體一定是太陽嗎?聽完科學家的介紹才恍然大悟
    從常識的角度來講,由於太陽在太陽系內處於主宰的地位,所以,太陽系最大的天體毫無無疑就是太陽。這似乎沒有問題。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事實上,有些時候未必是這樣。所謂天體,往往隨著限制條件的改變,所指稱的也不盡相同。
  • 「星際訪客」12月到訪太陽系,直徑數公裡!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
    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歐洲航天局(ESA)公布消息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系外天體即將到訪太陽系,目前這位來自太陽系外部的「罕見遊客」被命名為C/2019 Q4。
  • 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行星不止9顆可能是23顆
    日電 據科技日報報導,據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美國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的行星可能遠遠不止我們已知的9顆,估計還應該有12顆或14顆行星隱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地帶,它們比火星更大,比冥王星更冷,距太陽的距離是地球離太陽距離的1000倍至10000倍。
  • 地球來到近日點,距離太陽只有147091144公裡
    趣味探索訊 今天是2020年1月5日,對於我國大多數地區來說,今天是一個比較寒冷的日子,因為不是雨就是雪,中央氣象臺剛發布了暴雪預警,全國多地氣溫也是一降再降,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寒冷的日子裡,地球卻來到了距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即近日點,這是2020年開年以來,地球首次接近太陽。
  • 10億光年外,3個超大質量黑洞即將合併,天文學家正密切關注
    【ALENG 自媒體】9月26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儘管人類已經拍攝了關於黑洞的第一張照片,引起了轟動,然而事實上,我們對於黑洞的了解仍然極其有限。3個即將合併的黑洞根據發表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了3個即將發生碰撞並且合併在一起的黑洞
  • 「海外天體」塞德娜:有望接替冥王星,成為太陽系第9行星
    在2005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自此太陽系中,能夠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可是部分天文學家仍然對此非常介懷,要麼想要恢復冥王星的「身份」——不過隨著鬩神星的發現,冥王星也徹底沒什麼希望重回行星的隊列了。
  • 人類首次發現來自太陽系外的神秘天體,怪異的形狀超出人類認知
    2017年10月19日晚,夏威夷群島的夜幕降臨,正是夜空晴朗之際。如往常一樣,位於毛伊島上的卡拉天文臺開啟了一天的觀測活動,泛星計劃(Pan-STARRS)望遠鏡功率全開,搜索著太陽系中那些對地球擁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
  •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小行星「造訪」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日由夏威夷大學一研究員發現,被暫時編號為A/2017 U1;人類第一次觀測到這種現象  美國科學家認為,一顆新近被觀測到的小天體可能來自太陽系之外。這個小天體是一顆小行星或者彗星,科學家認為它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的「星外來客」。  這顆不尋常的「星外來客」是由夏威夷大學運營的「泛星計劃」1號望遠鏡本月19日發現的,當時該望遠鏡正在執行為美國航天局尋找近地物體的例行夜間巡天任務。
  • 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外新天體,或證明太陽系新行星Planet X存在
    最近,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 Scott Sheppard、北亞利桑那大學的 Chad Trujillo 和夏威夷大學的 David tholo 在冥王星以外的遙遠空間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又一次界定了太陽系邊沿。而這顆新天體的的存在,或能證明在冥王星外還存在一個更大的行星 Planet X,這顆行星甚至比地球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