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小行星「造訪」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1-28 新京報網

  10月19日由夏威夷大學一研究員發現,被暫時編號為A/2017 U1;人類第一次觀測到這種現象

  美國科學家認為,一顆新近被觀測到的小天體可能來自太陽系之外。這個小天體是一顆小行星或者彗星,科學家認為它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的「星外來客」。

  這顆不尋常的「星外來客」是由夏威夷大學運營的「泛星計劃」1號望遠鏡本月19日發現的,當時該望遠鏡正在執行為美國航天局尋找近地物體的例行夜間巡天任務。

  軌跡不同於普通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

  據美國媒體報導,夏威夷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羅布·維裡克最先發現了這個運動的物體,並上報了美國航天局下屬小行星觀測中心。該物體直徑約400米,被暫時編號為A/2017 U1。

  維裡克查閱「泛星計劃」1號望遠鏡拍攝的數據後發現,A/2017 U1在頭天晚上的運行數據也被記錄下來。維裡克認為,它的運行軌跡不同於普通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應該來自太陽系之外。

  美國航天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小天體研究中心繪製了A/2017 U1的軌跡,發現它來自天琴座方向,以幾乎垂直於太陽系各行星軌道平面的角度,以每秒25.5公裡的高速向太陽系靠近。9月2日,該物體在水星軌道範圍內穿過太陽系行星軌道平面。9月9日,在太陽重力作用下,這個本來逐漸遠離太陽系的物體在行星軌道平面之下來了個急轉彎,從地球運行軌道之外、距地球約2400萬公裡處穿回太陽系行星軌道平面之上,朝飛馬座方向飛去。

  將不會返回太陽系

  近地小天體研究中心科學家戴維·法爾諾基亞表示,這是他看過的最不尋常的天體運行軌跡。「它的速度非常之快,從運行軌跡來看,可以肯定它將繼續朝太陽系外移動,並且不會返回。」法爾諾基亞說。

  長期以來,天文學家從理論上認為小行星或彗星可能會在恆星間移動,並偶爾穿過太陽系,但這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這種現象。

  近地小天體研究中心主任保羅·喬達斯說:「為這一天我們已經等待了幾十年。」他表示,目前所有跡象都表明觀測到的這個物體來自太陽系之外,但更多的數據將有助進一步確認這一觀點。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天外來客?法國天文學家發現首顆太陽系外來小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2日報導,法國天文學家通過模擬實驗研究發現,正在木星附近軌道運行的小行星「2015BZ509」是一顆「天外來客」,它於45億年前來到太陽系並長期停留至今。這顆發現於2015年的小行星「2015BZ509」與太陽系其它行星不同,儘管它共享木星軌道,卻一直逆向圍繞太陽運動。科學家從而開始研究其獨特的運行軌道。經百萬次計算機模擬實驗,科學家發現在距今約45億年前的太陽系誕生初期,這顆小行星已經出現在現今位置上,因此它應來自太陽系外星系。
  • 冥王星的「心」上有一片冰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對於冥王星大小的爭論在1930年代發現時就已經提出,這是一個關於冥王星最基本、最難解的問題。此前,科學家們雖然給出了冥王星的估算直徑,但是受到觀測上的限制,無法準確測量冥王星的直徑。  新視野號的探測證實,冥王星比海王星軌道之外的所有已知太陽系天體都要大,是太陽系遙遠邊緣的柯伊伯帶上個頭最大的星體,在太陽系邊疆區域有著極強的統治力。
  • 新發現19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可能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
    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基胥夏梭曾經說過:「我們的太陽系處於宇宙的中心,因為太陽系中有地球,而地球上有像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物。」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說法已經被逐漸拋棄了。天文學家通過新的技術發現了非常多的系外行星,他們認為宇宙中這麼多星球,肯定還有別的星球存在高等智慧生命。
  • 19顆小行星或來自太陽系外,會是外星飛船嗎
    事實上,「奧陌陌」、「鮑裡索夫」並非第一個、第二個來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訪客,而是我們已知的首個、第二個星際訪客,或許在太陽系內,還存在大量類似它們的「星際訪客」。據2020年4月27日的一則新聞消息,發布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的刊文指出,法國和巴西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了19顆可能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在它們加入我們太陽系之前,環繞其他的恆星運行。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天,涉事企業受到關注,新京報記者查詢工商登記信息發現,2012年,瑞海公司成立初期,許可經營項目並不包括危化品存儲。  8月15日  11時30分,爆炸核心區救援人員在一處貨櫃附近發現倖存者韓鳳群。  防化官兵進入現場參與搜救,同時進行物質、土壤、空氣的取樣工作。
  • 奧陌陌:外星飛船高速造訪太陽系?
    Kornmesser/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12月13日《南方周末》)一顆名叫奧陌陌的小行星以難以解釋的異常速度飛越太陽系,美國哈佛大學的兩位天文學家最近在學術期刊上指出,它實際上是由遙遠的智慧文明發射到太陽系的光帆飛船。這個解釋猶如一枚重磅炸彈投向了公眾和學術界。
  • 發現逆骨天體:太陽系存在垂直黃道面的小行星帶?
    此發現讓團隊想起有其他五顆類似的天體也運行在同一面上,可以為外太陽系的動力學研究,提供進一步的方向。論文發表於ApJ Letters .A.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小行星並稱它為Niku(逆骨)B. 逆骨這顆天體的軌道傾角為110度(幾乎垂直於太陽系黃道面)C. 科學家找到運行在同一平面上的六個天體,具有相似的運行軌道D.
  • 外星文明為什麼還沒造訪地球?跟太陽系位置有關係,還是其他原因
    越來越多的天文學家認為,人類並非宇宙唯一的智慧生命,宇宙出現其他智慧生命是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地球人類在經過數百萬年發展後,建立了科技先進的人類文明,人造物不僅對小行星進行了採礦,還衝出了太陽系。假如人類還需要一百萬年能夠發明出超光速星際飛船,徵服銀河系,那麼只要外星人早進化幾百萬年,就可以探索整個超級星系,甚至來到銀河系,發現太陽系存在生命,那為什麼外星人還沒有到訪地球呢?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陳吉寧表示,決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治霾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額外努力  昨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嫦娥三號」明日凌晨攜「玉兔」登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中國不能止步於月球,要去探測整個太陽系,中國人應該飛得更遠,飛到幾億公裡、幾十億公裡、上百億公裡。  ——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  綜合新華社電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11月30日,承擔嫦娥三號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改進型運載火箭開始燃料加注。
  • 探秘: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中發現了139個新的「小行星」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近日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增刊系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在太陽系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天體寶庫。源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人員歷時六年的「暗能量調查」(DES)的結果顯示,海王星之外潛伏了300多個小天體。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
  • 小行星「變」彗星過程首次捕獲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18日報導,天文學家首次捕捉到一顆小行星正在「變身」為一顆彗星的過程,這可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在未來幾十年內實時觀察彗星的各種形態。
  • 探測器抵達64億公裡外,拍到了一些照片,天文學家看到後激動不已
    但在1972年的時候,一位名為傑拉德·柯伊伯的天文學家在海王星的外黃道面附近,存在一個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直徑大約有200個天文單位,距離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經過天文學家觀測發現,這些存在於柯伊伯帶的天體或是原始太陽星雲的殘留物,如果能夠研究它們,或許能夠從中推演出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因此,柯伊伯帶的研究價值很高。
  • 美天文學家稱地外生命體三年前曾造訪太陽系,有個外來天體太古怪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1月3日報導,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表示2017年9月來到太陽系的系外天體「奧陌陌」應該是一艘外星飛船,他在自己即將出版的一本新書中重申「奧陌陌」就是外星文明的產物
  • 王文興:沒有筆記的書等於白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要一句一句慢慢讀,聲音好不好聽,搭配好不好,都要慢讀才能感受出來。你讀一首詩願意慢讀,那讀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慢讀。我們看電影也看得太快了,現在有了DVD,你就一段一段看嘛,比如說兩個小時的電影,一天看15分鐘,其中好的地方足夠你感受了。電影裡每個畫面都是設計好的,圖畫的結構、劇情、表演,都要嚴格判斷才行。  新京報:如果是讀不好的書呢?
  • 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星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
  • 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來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這些小行星從何而來?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帶尾巴的小行星,恰處太陽系內,其上有冰層存在
    從我們以往觀測天體的經驗中發現,彗星在運行的時候由於受到太陽風的影響,會形成帶尾巴的現象出現,而這種現象,也經常被我們稱呼為彗星尾巴。像這類現象,以往我們只是在彗星上發現過,但隨著5月20日,來自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名為2019年LD2號小行星也出現了類似彗星形狀的尾巴。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67歲的老人有自己對付新聞的高招。  有時,他會在電話裡賠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再等等,等這波熱點過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聞的傳播規律,希望趕緊出個新聞,為自己那張被熱炒的照片降降溫,過了兩天溫度沒降,他又略帶委屈地向記者解釋,「本以為這兩天熱度會過去的」,然後在郵件裡和記者商量,能不能以文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