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笑哭臉」成年度詞彙。
2016年「笑哭臉」(face with tears of joy)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
通過分析全球千百萬條信息內容,研究人員發現,表情符號「笑哭臉」的使用比例佔到了15.4%。
研究人員還發現,使用率排名前20的表情符號可分為臉、心和手類的表情符號,這說明在表達意思的過程中臉部表情和身體動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使用排名前20的表情符號
這項研究由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進行,被稱為「首次大規模的分析表情符號的使用」。
研究人員收集了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四百萬個智慧型手機用戶發送的4億2千7百萬條信息,分析表情符號的使用是具有普遍性,還是隨地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左圖是三星手機裡的「笑哭臉」;右圖是微軟手機裡的「笑哭臉」。
「現在到處都是表情符號。它們成了一種無處不在的語言,連接起不同文化的人們。」密西根大學信息學院的一位博士學生說道。
該研究發現,在所有1281個可用的表情符號中,只有119個被頻繁使用且使用率佔90%。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的人不喜歡「笑哭臉」。
比如法國人更傾向使用「愛心」這個表情,並且20%的信息裡至少包含一個表情符號。
「在法國排名前十的表情跟其他國家的大不相同,這點很有趣。法國人更多地使用跟「愛心」有關的表情符號,而其他國家更傾向於使用與「臉」相關的表情符號」研究人員說道。
研究人員發現,在高度個人主義的國家,諸如澳大利亞、法國和捷克,人們更傾向於在信息中加入高興的表情。而悲傷的表情則在墨西哥、智力、秘魯、哥倫比亞等人際關係紐帶更加緊密的國家使用更多。
研究還發現,生活在將美德與未來回報聯繫在一起的社會中的人們,如法國人、匈牙利人和烏克蘭人,使用負面的表情符號的概率比更尊重過去傳統的人們要低。
在表情符號使用人群中,女性佔了68.3%,男性31.7%;74.3%的使用者年齡在25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