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2020-11-29 IT之家

最近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雄踞榜首。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會頻繁運用表情符號。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

76.0%受訪者使用微信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喬亞楠,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微信聊天上。除了工作聯絡,還要維繫朋友感情。喬亞楠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在聊天時通過表情符號表達情緒。「不用表情符號會覺得很無趣」。

「不光是聊天,我發朋友圈也必須帶著表情符號。」大二學生李碩認為,文字表達冷冰冰的,顯得沒什麼人情味兒。「跟老師微信溝通,我會發賣萌、微笑這類的表情表示尊重,塑造一個乖學生的形象。跟親近的朋友同學聊天,就會發『迷之微笑』『挖鼻孔』『笑哭』那種特別有『內涵』的,至於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懂」。

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頻繁運用表情符號,22.4%的受訪者偶爾使用,幾乎不使用表情符號的受訪者僅佔1.6%。

如今的微信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屬品。去年夏天,年近50歲的周曆華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學會了使用微信。「大多數時候是和老婆孩子聊天,建了一個叫做『吉祥三寶』的家庭小群,樂趣多多」。周先生表示最近微信玩得很溜,愛上了用表情符號,「我現在問孩子在忙啥,都會在這句話後面加個呲牙笑的表情,顯得自己親切。不過要說正事,還是會用文字,文字是內容的基礎,表情符號是錦上添花」。

調查顯示,41.2%的受訪者更傾向於用表情符號表達特定的情感,17.3%的受訪者傾向使用文字,41.6%的受訪者會視情況而定。

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其他依次為:「笑哭」(21.1%)、「偷笑」(19.7%)、「大哭」(19.7%)、「再見」(12.8%)、「鼓掌」(11.5%)、「害羞」(9.4%)、「發呆」(9.4%)、「愉快」(6.7%)、「兩眼冒愛心」(6.1%)、「奮鬥」(6.0%)、「摳鼻」(5.9%)、「壞笑」(5.9%)、「親親」(5.8%)、「陰險」(3.0%)和「可憐」(2.3%)等。

表情符號被解構58.7%受訪者認為「搞笑化」解讀可緩解日常生活壓力

「我沒法用文字詳細說明我的狀態,但是『迷之微笑』或者『再見』的表情發出來,同事和朋友就知道我的情緒了,當然這也是一種開玩笑的表達。」喬亞楠認為,表情符號比文字表達更直觀簡潔,甚至能表達出很多文字說不出來的效果。

李碩也表示,表情符號是最為通用的「語言」,使用起來方便快捷。「有時候安慰別人,會說『給你一個巨大的擁抱』,可打字出來需要時間,『抱抱』的表情就可以快速替代這句話,而且顯得很有溫度。」李碩特別喜歡一個表情連發三次使用,「這樣表達情緒更飽滿,讓人覺得自己更熱情」。

對於使用表情符號的原因,56.9%的受訪者表示表情符號使用方便,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手動輸入;52.1%的受訪者認為表情符號比文字表達更為直觀簡潔;49.8%的受訪者覺得表情符號可以衍生出很多「惡搞」的含義,使用它們能夠緊跟潮流;49.8%的受訪者認為表情符號能夠表達情感和情緒,使聊天的過程更有現場感、親切感;另有8.2%的受訪者表示使用表情符號沒有特殊原因,只是因為習慣。

「現在的表情符號可不能隨便用,我家閨女告訴我,用錯了意思會鬧笑話。」周曆華說,「明明是『微笑』的表情,她們就告訴我發這個是『瞧不起』的意思,不能隨便發,尤其不能跟年輕人發。還有『再見』也是,好像也不太好用。我現在都存了其他的表情包,跟我女兒微信聊天結束都用那個道別的表情包了。」

李碩認為,還有一些表情符號被我們習慣性地錯用。「『擊掌』的表情符號,根本就沒有祈禱的意思,現在大家也都習慣了用那個表示『雙手合十』和祝福的含義;『笑哭』據說本來是『破涕為笑』的意思,後來變成了『哭笑不得』『無奈』」。

對於表情符號被解構的情況,58.7%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文化盛行,「搞笑化」的解讀可緩解日常生活壓力;55.5%的受訪者表示表情符號創作在視覺表達上存在爭議和偏差;45.6%的受訪者覺得在跟風使用的過程中形成刻板印象和固有理解習慣;26.3%的受訪者反映,代際差異擴大了不同群體對表情符號含義的認知差異。

受訪者中,00後佔0.8%,90後佔21.5%,80後佔53.5%,70後佔18.1%,60後佔5.5%。32.3%的受訪者來自北上廣深,17.6%的人來自其他一線城市,29.5%的人來自二線城市,19.3%的人來自三四線城市。

相關焦點

  • 微信暱稱怎麼添加表情符號
    怎麼給微信暱稱添加表情符號呢?個性化的暱稱可以展示更出色的自己,一個好的暱稱往往能引來更多的注意,同時使用豐富生動的表情符號做為暱稱的「裝飾」,將會使微信暱稱更顯魅力。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給微信添加暱稱的具體方法。
  • 微信聊天抓狂實錄:你的標點符號有毒嗎?!
    看清楚了,這裡可能是最懂你的微信聊天標點符號詳解。如果在微信聊天中因為符號的小細節感到不適,放寬心,你只是在「語言符號學」的路上走得太遠了。有個中國大學生在學捷克語,結識了一名捷克網友。因為聊天習慣不同,外國友人的表情符號甚至算不上「顏文字」,還停留在會讓人看出頸椎病的水平:(請把手機順時針旋轉90°閱讀):-):D:-P:((好了可以轉回來了)網友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在艱難地自學中文,目前水平是:「你好,現在我從工作回家。」
  •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 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呢?最近小編剛剛學了一個有趣的小技能,就是給微信的表情上加小辮,其實不僅僅是微信上,很多聊天軟體上都能給表情加小辮子,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剛好這兩天表情加小辮子又火了起來,小編就把加小辮子的方法給大家仔細說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複製兩個特殊的文本,然後將表情插入到中間就行,辮子一甩,誰都不愛!
  • 微信裡異性發的表情符號,都有什麼含義在裡呢?
    咱們現在聊天時都會動不動的發幾個表情符號,但是發送者與接收者所理解的想法會一樣嗎?呵呵我們就一起透過微信表情,來解讀一下女生那些捉摸不定的小心思 ,探知女友/女神捉摸不定,蹊蹺難懂的內心世界吧!這個表情符號應該是最近很多人都在用的,但是我相信男人女人之間所理解的內容肯定不一樣。
  • 微信聊天時輸入8種字符,微信聊天窗口就會下3種表情雨
    微信的小妙招實在是太多了,今天我來教大家一個好玩的小技巧,我們只需要在自己的微信暱稱裡面添加8種字符,在別人@我們的時候,整個聊天窗口裡就會下「表情雨」——微信表情會滿屏飛舞。我們打開微信,點擊底部導航中的「我」,進入微信的會員管理界面。
  • 表情符號帶來全球看"臉"時代 不發表情圖怎麼聊天
    當這些符號蔓延到各種網絡社交工具時,「只想愉快地聊天」最終變成了「只要肯花錢,總有一款表情適合你」。 擁有超過4億用戶的日本即時通訊軟體Line,成為率先開拓表情生意的網際網路企業。Line表情商店於2012年4月底在日本推出後,一年多的時間就帶來超過1億美元的營收,尤其是2014年,表情收入幾乎佔到了Line總收入的1/3。
  • 微信表情怎麼添加小辮子?扎了兩個小辮子的圓表情符號大全[多圖]
    微信表情可以添加小辮子,看上去就像是給表情扎了兩個小辮子,這個小馬尾看上去非常的搞笑,接下來,下來小編會將扎了兩個小辮子的圓表情符號分享給大家,這樣用戶們就都可以在聊天的過程中給表情添加小辮子,超級的可愛哦,有興趣的一定要試一下。
  • 微信聊天加一個字符,即可讓飛吻表情滿屏飛舞!
    我們都知道在微信聊天的時候,聊天窗口輸入麼麼噠等一系列的表情就會出現滿屏飛吻的效果,瞬間感覺浪漫了很多。其實輸入cium還有XOXO,也會出現滿屏的飛吻的效果。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咱在群裡或者是單獨被人艾特的時候,只要暱稱後面添加一個圖標也會出現滿屏飛吻的效果,那麼下面我給大家演示看一下,首先我們打開微信,點擊修改暱稱。在這裡面暱稱的後面輸入一個這個標誌,咱們點擊保存,下面我來測試一下,當在群裡有人艾特我的時候就會出現滿屏飛吻的效果,感覺還是蠻好玩的!
  • 越愛發表情符號的人,他們腦袋裡想的東西越汙!
    你是那些痴迷於表情符號者中的一員嗎?你在聊天時是不是經常使用這些小表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你可能是一位「好色之徒」哦……另一組18到70歲的用戶,稍微性慾不那麼強的受訪者說,他們經常使用表情符號,但並不是每條信息都會用到。
  • 常用這些聊天符號的人性生活更活躍
    在發送手機簡訊或者通過網絡聊天時,喜歡使用表情符號的人,其性生活更加活躍。
  • 微信上線「靈魂」表情包,聊天表情包藏著多少小秘密?
    答案大概率是:手機,充電器和表情包。11月18日,據微信官方消息,微信推出了6個新表情,一時之間引發熱議,更是被不少網友戲稱為「靈魂表情包」、「五阿哥同款」。▲微信新增的6個新表情。▲「讓我看看」表情由於同《還珠格格》中的角色「五阿哥」的一個表情極其類似,成為不少網友調侃的對象。在「#聊天時千萬別只發文字#」的微博熱搜話題上,幾千位網友在這個話題之下分享了自己只用文字聊天造成的尷尬場面。不帶表情的文字在屏幕上顯得拒人於千裡之外,對話不超過三個回合便走向終結。
  • 年輕人的社交,在微信表情裡
    回答可能是:手機、充電器、WiFi信號,以及表情包。所以,當微信又上線新表情時,迅速佔據了當日的熱搜,並刷屏了朋友圈。更遑論,這一次更新的表情還都充滿了「靈性」。圖 / 微博 燃財經截圖11月18日晚,微信官方微博發文,宣布更新了6個微信新表情。
  • 單身久了的人,在微信聊天中,最喜歡用這些「表情包」
    第一,他們習慣了獨處,因為不習慣也不行,這是一種逼不得已的習慣成自然;第二,他們更喜歡保留著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對於自己的厭惡將會更加明顯,因為不需要跟誰磨合與適應;第三,異性之間的私下聊天少,群聊偏多,搞怪和逗趣更多,所以略顯直白和突兀。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來源:光明日報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
  • 年輕人的社交,都在微信表情裡
    回答可能是:手機、充電器、Wi-Fi信號,以及表情包。所以,當微信又上線新表情時,迅速佔據了當日的熱搜,並刷屏了朋友圈。更遑論,這一次更新的表情還都充滿了「靈性」。從「五阿哥」專屬的「讓我看看」,到仿佛擁有靈魂的「裂開」,這批表情激活了一批網友的新靈感。更有人認為,這6個表情,幾乎可以完美詮釋新一代「打工人」們的一天,一時間,段子層出不窮。微信表情增加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其中隱藏的潛臺詞是,在線社交的話語體系,已經完全偏向了「Z世代」們。他們所偏好的聊天表情以及表情包,已經成為所有網民在社交溝通時的必備品,以及新的文化載體。
  • 表情包時代,你還在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嗎?
    不知道現在還有幾個人在使用標點符號呢?畢竟現在大家鬥的可都是表情包了。在大多數人習慣使用社交工具之後,你的手機裡沒幾個給力點的表情包,都不敢輕易鬥圖,否則你會覺得自己弱爆了。有了表情包,不少人在網絡上給自己很多人設:神經少年、中二少年、老司機、憤青……就連蘋果在更新iOS 13.2時,也增加了59 個全新Emoji表情符號,包括打哈欠的臉、華夫等,日常聊天中。
  • 南帆: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作者:南帆《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2日 16版)在微信上用表情包交流。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疫情防控表情包 新華社發【網文問切】 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
  • 手機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 微信表情小辮子符號怎麼添加
    手機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給表情加個雙馬尾最近很火,大家都想要知道這個表情上的小辮子怎麼打出來,所以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微信表情添加小辮子的方法,詳細的教程會直接分享在下方,各位玩家們都可以通過下面的攻略快速的了解詳情。
  • 微信新增表情了?是長了辮子的!
    近日一些長了辮子的表情在短視頻平臺上火了今天小編從短視頻平臺看見不少人在轉這樣一些長了辮子的表情:對此很多人就開始問了:「這個表情怎麼操作的?」「為什麼我的微信表情裡沒有?」೭౨೭౨೭౨೭౨也有網友表示:ᥬʅ盡力了這些花式「辮子」好像也別有風味但真正長了長辮子的表情咋操作?
  • 為什麼現在人們在使用微信聊天的時候,都喜歡用表情包來交流呢?
    現在,隨著微信、QQ社交軟體的越來越普及,大家也都開始使用微信、QQ開始交流了,但是只用文字交流的話總覺得表達不出自己的意思,這個時候表情包就誕生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鬥圖狂潮,很多的人在聊天的時候都是一言不可就開始鬥圖,相信屏幕前的很多小夥伴都是喜歡鬥圖的,沒事和朋友都鬥鬥圖、聊聊天豈不是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