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噴發再創記錄!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史上最大的爆炸,原因成謎

2020-12-06 大臉科學視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黑暗的宇宙永遠不會像夜那般寂靜,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不再發生著星雲的爆炸,它們在宇宙靜謐的外表下上演著生命的激烈。宇宙中星球之間的碰撞、恆星的衰亡,這些無一不是宇宙中爆炸的源泉。

可能我們聽說過超新星的爆炸,1054年,中國的天文學家觀察到了一個天外客星,這顆6500光年之外的巨大恆星是太陽質量的9到11倍,爆發之時,幾乎比日月之外的一切天體都要明亮。如今我們還可以看到它所留下的蟹狀星雲,它的直徑仍然可以達到11光年。

從這裡我們足以看出宇宙爆炸的巨大威力。不過這是我們已知的除過宇宙大爆炸之外的宇宙最大爆炸嗎?當然不是。研究遙遠星系團的天文學家在觀測過程中,發現了自大爆炸以來宇宙中最大的爆炸。 爆炸是從數億光年遠的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發出的。 它所釋放的能量幾乎是以前大爆炸最高紀錄的5倍。

這個極其強大的噴發發生在距地球約3.9億光年的蛇夫星系星團中。 它可以說是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包含著成千上萬個單獨的星系,暗物質和熱氣體。重力將它們每一個都可能毀天滅地的物質結合在了一起,構成了如今的蛇夫星系。

國際射電天文學研究中心科廷大學分校的梅蘭妮·約翰斯頓·霍利特教授稱,這次爆炸活動異常活躍。它比以前曾在銀河系中心看到爆發還要大得多,但是爆炸卻發生得非常緩慢,就像發生在億萬年的慢動作爆炸一樣。

此次史無前例的宇宙星雲爆炸的巨大,在黑洞周圍的超高溫氣體甚至在團簇等離子體中衝出了一個空腔。這與1980年聖海倫斯火山的爆發非常相似,只不過後者是將山頂撕裂開了。不同之處在於,這次噴發是將物質噴入星團的熱氣中。

天文學家們用X射線望遠鏡觀察到了團簇等離子體中的空腔,因此最初他們也否定了這個空腔是由爆發力引起的觀點,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而星體爆炸所引起的規模非常有限。雖然天文學家並不清楚為什麼此次爆炸如此大,但是它確實是存在了,而宇宙也確實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此次的發現是使用四個望遠鏡完成的。 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ESA的XMM-Newton,西澳大利亞州的Murchison寬場陣列(MWA)和印度的巨型波濤無線電望遠鏡(GMRT)。銀河系星團專家Johnston-Hollitt教授將這一發現比喻為發現了第一個恐龍骨骼。他們希望通過這一發現能夠找到更多這樣的爆發。

宇宙的神奇確實是因為存在著許多謎,等待著我們去探索。也許這也僅僅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小步,相信未來天文學家會帶給我們更多驚喜地發現。

作者:臉哥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歷史上最大的爆炸
    這種極其強大的噴發發生在距地球約3.9億光年的蛇夫座星系團中。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由重力結合在一起,包含成千上萬個單獨的星系、暗物質和熱氣體。.; XMM:ESA/XMM; Radio: NCRA/TIFR/GMRTN; Infrared: 2MASS/UMass/IPAC-Caltech/NASA/NSF研究遙遠星系團的科學家發現了自大爆炸以來宇宙中最大的爆炸。爆炸是從數億光年遠的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發出的。
  • 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星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天文學教授內森-史密斯(Nathan Smith)是該項研究工程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認為,在1843年銀河系中體積最大的船底座海山二星曾經發生過大規模噴發現象,當時海山二星所迸射出的巨大爆破波浪與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能量波浪極為相似;但是從威力以及能量上來說,海山二星的爆破要稍稍遜色於超新星爆炸。
  • 宇宙記錄保持者:宇宙中最大的12個物體
    宇宙是個大地方,到處都是大東西。行星、恆星、星系和星系團以越來越大的規模向上延伸。在這裡,我們驚嘆於不同宇宙類別的一些記錄保持者,也許對宇宙能夠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和宏偉的實體感到謙卑。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已知最大的黑洞為遙遠的類星體提供能量——早期宇宙中巨大的物體會噴出大量的輻射。據一份聲明,這顆被稱為「噸618」的太陽質量估計為660億個太陽。
  • 宇宙誕生之謎
    宇宙是不是爆炸「炸」出來的?宇宙最初只是一個大火球嗎?在爆炸發生兩秒鐘後,質子和中子產生,大約一萬年後,產生了氫原子和氫原子。在這一萬年的時間裡,散落在空間的物質開始了局部的結合,星雲和恆星就是由這些物質凝聚形成的。在星雲的發展過程中,大部分物質凝聚成了星體,另外一部分物質成了星際介質。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的誕生
    ,恆星是一個層次,恆星集合組成星系是一個層次,若干個星繫結合在一起組成的星系團是一個層次,一些星系團再組成超星系,成為一個更高的層次。後來因為某種未知的原因,這個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被噴發到四面八方,並逐漸冷卻下來,密度也開始降低。爆炸發生2秒鐘之後,質子和中子在100億度的高溫下產生了,隨後的11分鐘之內,自由中子衰變,進而形成了重元素的原子核。大約1萬年以後,氫原子和氦原子產生。在這1萬年的時間裡,散落在空間中的物質開始在局部聯合,這些物質凝聚成了星雲、星系的恆星。
  • 宇宙中發生了自大爆炸以來最大的已知爆炸
    天文學家已經確定了一個破紀錄的事件,他們說這是自大爆炸以來宇宙中最大的已知爆炸。據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鈦靈爆炸起源於位於Ochiuchus星系團中心一個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約3.9億光年。這個集群是宇宙中最大的受引力約束的結構,包含數千個個體星系。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大爆炸以來的最大爆炸
    天文學家發現了自從宇宙開始以來的最大爆炸事件,它來自距離地球3.9億光年遠的蛇夫座星系團。▲天文學家使用了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以及歐洲太空天文臺和地面望遠鏡做出了這次發現
  • 查閱蟹狀星雲–巨大的宇宙煙花留下的殘骸
    中國的天文學家當時已經享受了數千年的觀星和錄製天空的傳統,他們忠實地注意到「金牛座」星座中出現了「來賓星」(對他們來說,它出現在「五個戰車」星座中)。一些波斯天文學家也注意到它,因為它非常明亮。在現代新墨西哥州的世界另一端,當地的查科人將其描繪為懸崖峭壁上的巖畫。(大概是歐洲人也發現了它,但沒有可靠的記錄倖存。) 這種景象持續了很長時間。
  • 超大黑洞爆炸,威力僅次宇宙大爆炸,爆炸中心可容下15個銀河系!
    最新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月27日)的一項報告指出,科學家發現了一次僅次於宇宙大爆炸(Big Bang)的時空大爆炸,由離地球3.9億光年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引發,宛如宇宙中的超級火山噴發,而爆炸中心那個「火山口」可容納15個銀河系。
  • 中國天文學家最新發現:脈衝星風星雲突然變亮的原因線索!
    天體物理學家發現,圍繞著名脈衝星B0540-69的脈衝星風星雲(PWN),在脈衝星經歷了突然自旋下降速率轉變(SRT)後逐漸變亮。這一發現是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組天體物理學家完成,為脈衝星自旋減速機制和磁場結構以及脈衝星風星雲的物理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其研究研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脈衝星是由大質量恆星超新星爆炸產生高度磁化的中子星。
  • 「宇宙大爆炸」之謎,200億年前的宇宙,是這樣出現的嗎?
    當時我一直在想,宇宙到底是什麼?天空中的星星是怎麼來的?但是即便我絞盡腦汁,還是無法理清其中的奧秘。千百年以來,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沒有停止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天文望遠鏡和宇宙探測器的發射,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也開始逐漸清晰起來。我們知道自己生活在太陽系中,太陽系以外還有銀河系。但是面對浩瀚無窮的宇宙,人類能做的事情真的太渺小了。
  • 太空探索:天文學家發現土星星雲的奇怪結構!
    太空探索:天文學家發現土星星雲的奇怪結構!壯觀的行星狀星雲NGC 7009,或土星星雲,從黑暗中出現,就像一系列奇形怪狀的氣泡,點綴著光彩奪目的粉紅色和藍色。這張彩色圖像由ESO的超大望遠鏡(VLT)上的MUSE儀器捕獲。
  • 蟹狀星雲是如何誕生的?由超新星爆炸引起的,還好離地球6500光年
    早期觀察1054年7月4日,來自我國的天文學家在觀察天空時,發現在金牛座南角上方出現了一顆新恆星。根據記錄,這顆星非常亮。如果是在晴朗的夜空,我們還可以用肉眼看到這發光點,這是一次超新星爆炸現象,與此同時,來自日本和阿拉伯的天文學家也記錄了這次爆炸的其他觀測結果。1731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貝維斯在天空中觀測到一個雲點,並把它添加到他的星圖冊中。
  • 科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冷的星雲,只比絕對零度高半攝氏度!
    地球上只所以有適益的溫度得益於太陽這顆恆星帶來的熱量,地球距離太陽只有1.5億公裡溫度保持在27℃左右,而太陽系的冥王星距離太陽達到了59億公裡,其表面溫度只有零下200℃足以讓液氮凍結,但是冥王星依然不是人類已知最冷的地方,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50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已知溫度最低的地方
  • 宇宙誕生之謎
    到目前為止,許多科學家傾向於「宇宙大爆炸」的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大約在200億年前,構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天體的物質都集中在一起,密度極高,溫度高達100多億攝氏度,被稱為原始火球。那個時期,天空中沒有恆星和星系,只是充滿了輻射。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原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組成火球的物質飛散到四面八方,冷卻了起來密度也開始降低。
  • 在行星狀星雲中發現超近距離恆星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兩顆雙星中的一顆,雙星在三個多小時內圍繞對方完成了一個軌道運行,位於行星狀星雲M3-1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恆星可以驅動新星爆炸,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事件,基於我們目前對雙星演化的理解。
  • 人類發現已探測規模最大的宇宙爆炸
    人類發現已探測規模最大的宇宙爆炸天文學家在印度的巨米波電波望遠鏡、澳大利亞西部的默奇森廣角陣列、美國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xmm-牛頓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大量數據中發現了一項驚天秘密,據相關資料顯示,科學家們近期探索到了目前人類已知規模最大的宇宙爆炸,它發生在3.9億光年外的黑洞,該黑洞的位置位於蛇夫座星系團的中心區域,蛇夫座內星系團的形成源於宇宙中存在的強大引力
  • 蟹狀星雲——高能宇宙中的燈塔
    大概在7500年前,由於耗盡了可用的能量,一顆距離地球有6千多光年的大質量恆星壽終正寢,發生了超新星爆炸。這次爆發事件產生的可見光經過近6500年的傳播後到達地球,並被當時的人們記錄了下來。由於出現在天關附近,宋代的天文學家稱其為「天關客星」,且司天監官員楊惟德向朝廷報告了此事。同時一些史學家也將其記錄到史書中,目前能在《宋史·天文志-第九》、《宋史·仁宗本紀》、《宋會要》、《續資治通鑑》中找到相關記載。如《宋會要》中記載:「嘉祐元年三月,司天監言:『客星沒,客去之兆也』。
  • 紫外線為天文學家提供有關神秘恆星爆發的新線索
    導讀:白矮星在一定條件下會爆炸,但爆炸的原因仍然是一個神秘未知的過程。然而,從這些爆炸中探測到的紫外線可以幫助回答關於這些恆星噴發的問題。這是天文學家第二次在此類事件中觀測到這樣的能量閃光。然而,從這些爆炸中探測到的紫外線可以幫助回答關於這些恆星噴發的問題。這是天文學家第二次在此類事件中觀測到這樣的能量閃光。這種觀測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重元素(例如鐵)的形成,並了解宇宙的巨大奧秘之一暗能量。
  • 為何說超新星遺蹟是宇宙的墓地?最具視覺震撼的蟹狀星雲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星空,聊聊宇宙中最具視覺震撼的超新星遺蹟之一——蟹狀星雲。自1054金牛座的天關星附近闖進了一個「客星」後,世界各地的天文學研究者總是情不自禁地將望遠鏡指向金牛座的方向,那就是蟹狀星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