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種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種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星空,聊聊宇宙中最具視覺震撼的超新星遺蹟之一——蟹狀星雲。自1054金牛座的天關星附近闖進了一個「客星」後,世界各地的天文學研究者總是情不自禁地將望遠鏡指向金牛座的方向,那就是蟹狀星雲的方向。
對蟹狀星雲的最早記錄出自我國天文學研究者,公園1054年的7月,北宋一位名叫楊惟德的向皇帝奏報說天空中出現了一顆「客星」,客星我國古代對天空中新出現星星的統稱,這裡的「客」是客人的客。當時印度,阿拉伯和日本天文研究者都記錄下了這一天文現象。
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耶在製作著名的「星雲星團(M)表」時,把第一號的位置留給了蟹狀星雲,編號為M1,。1892年,美國天文學家拍下了第一張蟹狀星雲的照片,30年後天文學家在對比蟹狀星雲以往的照片時發現它正在不停地擴展,擴張速度高達1100公裡/秒,於是人們對蟹狀星雲的起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蟹狀星雲擴張得非常快,於是天文學家便根據這一速度反推出了它形成的時間,結果得出了一個結論,在900多年前,蟹狀星雲很可能只有一顆恆星的大小,因此1928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首次把它與超新星扯上了關係,認為蟹狀星雲是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遺蹟。直到1942年,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才以令人信服的論證確認蟹狀星雲就是誕生於1054年那次壯觀的超新星爆炸。
在這次爆炸的過程中,組成恆星的大部分物質以極高的速度向四周噴射,形成了絕美的蟹狀星雲,最後在星雲的正中央留下了一顆中子星。中子星完全是由中子這一亞原子粒子構成的,具有極高的密度,相當於把太陽壓縮成一個直徑為10公裡的球體,如此緻密的天體還會以極高的速度自轉,蟹狀星雲中央的中子星每秒可以旋轉30圈。除此以外,中子星的磁場也非常大,是地球磁場的幾百萬億倍。
也許在你的印象中蟹狀星雲是極為美麗的,這是NASA早些年公布的廣為流傳的蟹狀星雲的圖像,展現了其令人驚嘆的外部形象,隨後NASA又公布了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關於蟹狀星雲的最新圖像,通過合成展現了蟹狀星雲的內部。圖片向我們展示了蟹狀星雲跳動的心臟,中子星周圍進行著極端的物理過程,氣體雲也在隨之運動。除此以外,哈勃望遠鏡還捕捉到了蟹狀星雲中電離氣體的細節。
蟹狀星雲是人類最早記錄的超新星爆炸事件,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可用來研究超新星殘骸,從而使天文學家更好地洞悉恆星的生存和死亡。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張動圖來欣賞下美麗的蟹狀星雲吧,拜求大家的關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