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拍攝到蟹狀星雲前,有小行星運行痕跡,也是美如畫

2020-09-16 科學之美

當天文學家使用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深空時,來自太陽系的小行星,可以在捕捉遙遠星系或星雲的照片上留下痕跡。但天文學家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這些痕跡來發現更多關於小行星本身的信息,而不是對哈勃圖像中的印記痕跡感到惱火。為了做到這一點,一個由歐空局天文學家和軟體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在6月份啟動了哈勃小行星獵人公民科學項目,號召公眾幫助他們找到哈勃檔案圖像中偶然觀測到的小行星。

通過這個項目,1900多名志願者在短短1.5個月的時間裡,在近11000張圖像中識別出了超過30萬條小行星軌跡,以超出團隊預期的速度和熱情完成了該項目。來自德國的天文愛好者Melina Thévenot是該項目熱心志願者之一。在分析哈勃數據時,她在2005年拍攝的蟹狀星雲照片前景上發現了一條小行星軌跡,蟹狀星雲是夜空中最著名的天象之一。

受到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組合的啟發,梅利娜決定處理原始哈勃圖像。結合藍、綠和紅濾光片中的視圖,創造出這裡描繪令人驚嘆的彩色場景。地面線性探測發現主帶小行星SE101的微弱蹤跡,看起來是一條彎曲的條紋,從左下角到右上角橫穿圖像,靠近星雲的中心。

蟹狀星雲,也被稱為Messier1或M1,是法國天文學家Charles Messier在他著名深空天體目錄中記錄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天文學家在1054年觀測到明亮超新星爆炸的膨脹殘留物。除了旋轉的氣體和塵埃雲外,爆炸在星雲中心留下了一顆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在這張圖片中也可以看到圖片中心明亮最左邊的一顆恆星。雖然一個相對近的小行星,與遙遠星雲的偶然對準是令人著迷的,但這並不完全出乎意料。

事實上,哈勃望遠鏡已經觀測了近300次蟹狀星雲,幸運的是它靠近黃道面(太陽系中大多數小行星所在的軌道平面)所以「拍攝」了這一標誌性超新星遺蹟的觀測,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既然志願者們已經仔細研究了這個平臺來發現和標記小行星的蹤跡,現在輪到天文學家們開始工作了。知道哈勃圖像拍攝的日期和時間,可以使用照片中標記的軌跡來推斷小行星的位置和速度。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航天局ESA

圖片:ESA/Hubble & NASA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相關焦點

  • 難得一見!拍攝到蟹狀星雲前,有小行星運行痕跡,也是美如畫!
    當天文學家使用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深空時,來自太陽系的小行星,可以在捕捉遙遠星系或星雲的照片上留下痕跡。但天文學家們意識到,可以利用這些痕跡來發現更多關於小行星本身的信息,而不是對哈勃圖像中的印記痕跡感到惱火。
  • 蟹狀星雲
    1731年 英國醫生、天文愛好者拜維斯發現蟹狀星雲。1758年 梅西葉將蟹狀星雲排在他所編的星雲表第1號,稱為M1。1850年 羅斯取名「蟹狀星雲」。1910年 蘭姆蘭德首先注意到「束條」結構。1921年 蘭姆蘭德和鄧肯彼此獨立地發現蟹狀星雲在膨脹。1928年 哈勃測量出蟹狀星雲的膨脹速度,由此斷定它是中國發現的天關客星的遺蹟。
  • 什麼樣的超新星創生了蟹狀星雲?
    網友:我和一位合作夥伴正在研究蟹狀星雲,尤其關注於創生出星雲的超新星事件研究。我對於以下問題比較好奇,你能為我解答嗎?1,什麼樣的恆星會變成超新星?2,超新星在宇宙中的位置3,是否有任何關於超新星事件量級的記錄?
  • 哈勃蟹狀星雲照展示小行星弧形軌跡
    據外媒報導,當哈勃太空望遠鏡凝視遠方的時候,它看到的不僅僅是遠處的物體,它還能看到進入視野的物體比如小行星。2005年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蟹狀星雲的新圖像顯示了一顆小行星的弧形運動軌跡。志願者們通過哈勃圖像檔案尋找到這顆小行星的蹤跡。ESA在周一的一份新聞稿中說道:「知道了哈勃拍攝這些照片的日期和時間,他們就可以利用照片上標記的軌跡來推斷小行星的位置和速度。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比以前更精確地確定已知和未知小行星的軌道和未來軌跡。」
  • 最新合成圖像現蟹狀星雲「真實面目」: :存在「心跳」
    目前,天文學家基於5個不同望遠鏡的觀測圖像,合成了一張接近完整的蟹狀星雲電磁波譜圖像,呈現出蟹狀星雲的詳細結構。
  • 銀河系「光彈」軌跡長達94.6萬億公裡,小行星飛速掠過蟹狀星雲
    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於今年6月份啟動了哈勃小行星搜索公民科學項目,允許公民參與搜索被航天局遺漏的太空巖石。令他們並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1900多名志願者踴躍報名參與,他們表現出了近乎瘋狂的熱情。他找到了一顆散發明亮軌跡的「光彈」,當時一顆小行星當時正在穿過迷人的蟹狀星雲。來自德國的梅麗娜·特韋諾特是一位天文愛好者,她在查閱檔案時發現了這幅迷人的圖像。特韋諾特對蟹狀星雲2005的圖像的不同版本進行了處理,在他將藍色、綠色和紅色濾鏡拍攝的圖像組合在一起後,發現了星雲中心附近的小行星2001 SE101的蹤跡,它正散發出驚人的光芒。
  • 二維到三維,平面到立體,進一步清晰了解蟹狀星雲的形成
    一個天文學家組成的隊伍在收集了美國國家航空與航天局的觀測資料之後,建立了首個蟹狀星雲的三維可視化模型,這是迄今為止人類觀測到的最出名的超新星爆炸之一。這個模型詳細描繪了蟹狀星雲的複雜環境以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覺去了解這一遠古的恆星爆炸。
  • 最具視覺震撼的蟹狀星雲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種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種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星空,聊聊宇宙中最具視覺震撼的超新星遺蹟之一——蟹狀星雲。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梅西耶在製作著名的「星雲星團(M)表」時,把第一號的位置留給了蟹狀星雲,編號為M1,。
  • 地球探測到1054年前蟹狀星雲爆發出的伽馬射線!
    大多數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人對蟹狀星雲並不陌生,蟹狀星雲又被稱為M1,位於距離地球6500光年的金牛座ζ星東北面。它是個超新星殘骸,源於一次超新星(SN1054)爆炸。也就是說這裡是金牛座的超新星遺蹟!離開蟹狀星雲的超新星在大約一千年前,也就是1054年前爆發了,故而被稱為SN1054,中國天文學家記錄了這一事件。世界上其他少數天文臺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由於某種原因,當時歐洲很少或根本沒有提及此事。截止目前,蟹狀星雲是科學家研究最多的天體之一。
  • 蟹狀星雲——高能宇宙中的燈塔
    隨後的一兩百年間,有不少天文學家和愛好者都對這團氣體雲進行了大量觀測。如法國天文學家、彗星愛好者查爾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還把它編制到了他的「星雲星團表」中,編號為M1。因為這團氣體看起來像螃蟹(Crab),Rosse又把它稱作蟹狀星雲,這也是這個星雲名字的由來。
  • 蟹狀星雲和脈衝星
  • 清華團隊探測到來自蟹狀星雲信號
    堅持不懈地探測,終於結出碩果——馮驊團隊成功探測到「來自蟹狀星雲及脈衝星的軟X射線偏振信號」,一個停滯了40餘年的天文觀測新窗口,在中國科學家的帶領下成功重啟。「那是第一次實驗,也是此後40餘年間最後一次實驗。」 馮驊說,重啟天文觀測新窗口,成為他追逐的目標。極化的光線科學家第一次探測到蟹狀星雲X射線偏振時,馮驊還沒有出生。40餘年停滯,探測靈敏度不足,被認為是X射線偏振技術的主要瓶頸之一。
  • 蟹狀星雲是如何誕生的?由超新星爆炸引起的,還好離地球6500光年
    1731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貝維斯在天空中觀測到一個雲點,並把它添加到他的星圖冊中。27年後,法國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耶在觀看這顆恆星遺蹟時再次發現了這個星雲,該星雲是第一個與來自日本和阿拉伯天文學家所記錄的超新星爆發有關(1054年)的天體。
  • 時隔40多年重啟探測窗口,清華團隊發現蟹狀星雲信號
    清華大學供圖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5月11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馮驊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天文》雜誌發表封面文章,報導了清華大學主導的空間天文項目「極光計劃」的最新成果:「極光計劃」配備的X射線偏振探測器在衛星上經過1年的觀測,探測到來自蟹狀星雲及脈衝星(中子星的一種)的軟X射線偏振信號
  • 查閱蟹狀星雲–巨大的宇宙煙花留下的殘骸
    蟹狀星雲距離我們有6,500光年遠,目前約11光年遠。但是,儘管它看上去很遙遠,但不要屈服於近距離訪問它的誘惑。 除非偶爾有星星突然出現。或消失。或改變。 以公元1054年出現在天空中的一顆新星為例。中國的天文學家當時已經享受了數千年的觀星和錄製天空的傳統,他們忠實地注意到「金牛座」星座中出現了「來賓星」(對他們來說,它出現在「五個戰車」星座中)。一些波斯天文學家也注意到它,因為它非常明亮。
  • 宋代記錄的「天關客星」,是現在的蟹狀星雲嗎?國外專家企圖否定
    翻開這難得的「賓客起居錄」,到十七世紀末,共記錄了好幾百個,對這些記錄的分析表明,其中除一部分是屬於彗星的記錄之外,另一部分客星則是新星或超新星。而分辨一顆客星究竟是彗星還是新星或超新星的主要方法,便是看這顆星從出現到消失過程中它的位置是否有移動。有明顯移動的,是彗星;始終保持相同位置的,則是新星或超新星。
  • 梅西耶馬拉松之M1蟹狀星雲
    Bogdan Jarzyna 先生拍攝的 M1 蟹狀星雲成像望遠鏡或鏡頭:濾光鏡片:Chroma Choma SII 5nm , Chroma LRGBHa 5nm , Chroma OIII 5nm蟹狀星雲
  • 解碼小行星帶,能帶來生命,也能毀滅生命;有衛星,也有光環!
    藉助行星探測器對於小行星的拍攝,比如由伽利略號探測器拍攝的小行星Gaspra和小行星Ida的圖片等。對於小行星的相關現象與力學機制我們可以作這樣的解析。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們的結構形狀都極不規整,整個小行星顯現出被高溫融合的痕跡。
  • 美到窒息:NASA發布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星表
    (原標題:美到窒息:NASA發布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梅西耶星表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