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棹只疑天上坐,憑欄真箇畫中遊。」
頤和園
皇家園林,步步為景,頤和園的美是眾所周知的,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
下面跟隨我愜然穿梭在有「皇家園林博物館「美譽的頤和園吧~~
【初識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為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建造,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
是我國現存規模非常大,保存非常完整的皇家園林,景色極具優雅,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也是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所以頤和園不管跟團還是自己旅行基本都是北京打卡必到之地。
【精華景點】
1.蘇州街
從頤和園北宮門進入,入門不遠處即是 蘇州 街,又稱「買賣街」,是供清代帝後逛市遊覽的一條水街。
早些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1986年重建。是 中國 古代「宮市」的唯一孤本。
蘇州街
現在成為了一些小商鋪,但是下去逛一逛體驗下蘇州 景觀的特色還是不錯的。行走在天子腳下的蘇州街,恍惚中仿佛來了一趟江南的水鄉。
2.排雲殿
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的詩句。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臺基上,七間五進,這組建築也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
排雲殿排雲門
園林雖大,逛起來卻不覺得乏累,休整後沿臺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
3. 佛香閣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
佛香閣
這裡有說不盡的景致,說不盡的回味,耳旁聽著導遊熱情的講解,像說書般娓娓道來,特別有意思也很漲知識。
4. 石舫
從佛香閣出來以後向右邊步行200米即可看到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 北京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在園林中建石舫不僅是為證明水是活的、可坐舟,為的正是在「舟自橫」中,突出「野渡無人」的境界,當然這也是網紅打卡之地,
石舫
5.長廊
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也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還有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還包括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長廊
駐足停留在這裡的時間最久,細細品味每一幅彩繪的內容,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
6.畫中遊
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我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種置身於畫中之感。
7.四大部洲
是漢藏式的建築群。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臺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金頂,白塔,怪石,高牆和殿堂是這一部分的主要元素,也是值得被珍藏的畫面。
當然了,頤和園遊玩不僅僅是只有這些,還有其他的遊玩景點。你會發現頤和園會超出你的預料。
【遊覽事項】
開放時間:早7點-晚17點
門票:20元(我是在公眾號買的)
園中園需另購票:德和園5元/人,佛香閣10元/人,文昌院20元/人,蘇州街澹寧堂10元/人。
遊玩時間:3-6小時(看各位走路速度而定)
其他: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聽語音講解或是請導遊哦
對於頤和園的壯闊和秀美,一趟旅行肯定有些許遺憾,但還是希望這篇遊記能夠對看到這裡且抱有期待前去遊園的你有一點點幫助
那下段旅程我們再見吧 ~~
大家有去過頤和園嗎?歡迎在評論區給大家介紹介紹哦~
想了解更多有趣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兩人兩貓旅行日記,和我們一起感悟歷史獨有的魅力,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