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壽堂的「敗家石」讓乾隆不惜拆牆破門,頤和園的奇石個個有來歷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在古人眼裡,石頭是天然之物,飽受日月之精華,用石頭做鎮宅石也就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其間的擺設和內涵更是講究。皇家更是看重石頭中的玄機,於是,在昔日的皇家園林中,我們會發現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奇石。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是世界上最為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如今遊覽頤和園,園內有幾塊大石頭雕琢的「鎮園之寶」,便是絕對不可錯過的景致。而這幾塊大石頭,各有一段傳奇故事。

樂壽堂前是「敗家石」

頤和園內有個園中園叫「樂壽堂」,院內有一塊橫臥在漢白玉石座上的巨石,名叫「青芝岫」。但是,這塊石頭的名字雖然好聽,「俗名」卻不怎麼樣了,因為大家常把它叫做「敗家石」!「敗家石」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典故?

這塊所謂的「敗家石」產自北京西南房山區,是四百多年前明朝官員米萬鍾發現的。相傳米萬鍾是宋代米芾後嗣,愛石成癖,人稱「友石先生」,他一生走訪了很多地方,爬山涉水,不畏艱險,收藏了大量奇形怪石。

某一日,米萬鍾來到房山尋石。他發現一塊長8米、寬2米、高4米的巨石,此石經自然風化後,通體千孔百穴,嶙峋瘦透,堪稱奇石。米萬鍾痴勁大發,欲將此石搬到北京府內收藏,可是石頭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馬拉不動。

有人給他獻策說,秦始皇修長城時,不是用修水道的辦法搬運山石的嗎?米萬鍾覺得也只有這個辦法了,遂僱用百餘人,開山鋪路,又在路旁每隔三裡打一眼小井,五裡打一眼大井。在嚴冬以水澆路,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窩,用四十匹馬拉著巨石在結冰的路面上滑行運輸。

米萬鍾為運這塊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錢,當巨石被運到平原區域的良鄉時,不少朝中官員和文人都慕名去欣賞這塊巨石,這一盛況也驚動了魏忠賢私黨。米萬鍾對奸臣當政者不平不諛,魏忠賢手下私黨名列五虎之一的倪文煥假造罪行,誣害米萬鍾,使他獲罪丟官,這塊震動京都的靈秀巨石從此被擱置在良鄉,中止運送。米萬鍾生怕說出實情會惹出更大禍患,就假託因運石財力耗盡,只好丟棄路邊,爾後人們越傳越出奇,人們就把這塊大青石叫做「敗家石」。

攝影:蓮蓮

米萬鐘身後,這塊石頭被棄放在原地,一些文人閒客常到良鄉憑弔,舞文弄墨抒發思念之情。百年之後,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歸來,走到良鄉看到了這塊姿態不凡的「敗家石」,並對其讚不絕口,愛不釋手,他如獲珍寶,欲將其移到頤和園中。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為了將「敗家石」運進樂壽堂,乾隆皇帝不惜拆牆破門,將其安放在樂壽堂前,又在它左右分別豎起了兩塊形狀別致的柱狀太湖石,以烘託之。

皇太后得知此石來歷後道:「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因此大為不悅。乾隆把此石置在樂壽堂後,經常觀望欣賞,考慮到母親的諱忌,根據此石的形狀和潤色,取意石巖突兀如青芝出岫,起名「青芝岫」,並將三個字刻在石頭上,又揮筆題寫了「神瑛」、「玉秀」四個大字,還命大臣們題字寫詩,都刻在大青石上。

三百多年過去了,這塊「青芝岫」依然安置於樂壽堂前,每天熙熙攘攘的遊客在這裡欣賞昆明湖的湖光山色和樂壽堂的精緻恢弘時,定會注意到這塊巨石。當然,奇石「青芝岫」這一稱謂並不好記,反而是「敗家石」這個俗名容易引起大家的好奇心。

仁壽殿內有壽星石

與「敗家石」不同,頤和園內還有一塊來自「勺園」的奇石,它有一個很好的名字,叫「壽星石」。「壽星石」位於仁壽殿門內正中,連石座高約5米、寬2米,正面欣賞這塊奇石,其輪廓酷似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因此將此石稱為「壽星石」。

攝影:蓮蓮

壽星石是清光緒十二年重修頤和園時從勺園移來的。明代滅亡後,勺園歸清代官家所管,不久建為弘雅園。康熙年間,該園被賜給鄭親王作為府邸,康熙親自為該園題寫「弘雅園」三字;乾隆時期,弘雅園改為集賢院,賜給文華殿大學士和坤,和坤大肆擴建,並將其改名為漱春園,使其成為當時京西的一座名園;嘉慶四年,和坤被治罪,漱春園被收歸內務府,改為墨爾根園;民國八年(1919年),墨爾根園被賣給了京師大學堂,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前身,而這塊「壽星石」最早的收藏者是出自一代石痴米萬鐘的勺園,還是鄭親王的弘雅園,抑或是和坤時代的漱春園,還是後來的墨爾根園,現在已無從考證。

如今,當遊人步入頤和園仁壽門,一眼便可以看到這塊「壽星石」,巨石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閃爍著睿智的目光,迎接著清晨的日出與瑰麗的晚霞,讓遊人在這優美的皇家園林中發出一絲懷古的感慨,嘆一回歲月的滄桑。

巨石雕成的「清晏舫」

頤和園還有一處引人入勝的奇石,便是石舫了。石舫原名清晏舫,船體用巨石雕成,全長36米。船上二層白色木結構樓房,都用油漆裝飾成大理石紋樣,頂部鐫刻有磚雕裝飾,整座石舫精巧華麗。

這座石舫建於清代乾隆時期,不過,乾隆皇帝建造這「石舫」的本意,並不單單是坐船暢遊昆明湖,也不是因為對「舫」情有獨鍾,而是別有一番用意。從乾隆皇帝的大作《御製石舫記》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凜載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虛明洞達,職思其居。」為建石舫,他還專門寫了一首詩:「雪棹煙蓬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瀾,載舟昔喻存深慎,盤石因思奠永安。」

攝影:蓮蓮

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實是想借用古訓中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典故來告誡後人「水不能覆」,並喻示清王朝堅如磐石。遺憾的是,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裡迢迢乘著堅船帶著利炮而來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毀。光緒十九年石舫重建時,按慈禧意圖,原為古建築形式的舫上艙樓改建成了西式艙樓,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觀賞風景和飲宴的地方。

幾經周折的頤和園「石舫」,時至今日,作為和平年代的一處盛景,仍然傲立在昆明湖之上,成為頤和園內一大特色景觀。

玉瀾堂內覓「母子石」

頤和園裡還有兩塊石頭,與清王朝的命運息息相關,這兩塊石頭被人稱為「母子石」,位於玉瀾堂內。玉瀾堂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後經兩次劫難,被毀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

在玉瀾堂正門外有一對守門的石頭,高約2米,是極普通的兩塊巖石,左為鐘乳石,右為角礫灰石,石體既無形又無紋理,質粗平淡毫無生氣,但卻是慈禧太后命人特意從靜宜園(香山)移來的。此兩塊石頭何以被慈禧老佛爺如此稀罕?自有一段曲折生動的故事在其間。

傳說此二石絕非園林造景之置石,乃慈禧太后以「母子」之情為喻,告誡光緒所立的二石。光緒初登帝位時年僅5歲,慈禧藉此垂簾聽政,至光緒十三年皇帝親政時,慈禧仍控制朝政,並握有任免大臣的權力。而光緒血氣方剛,是一位想有一番作為的青年,想擺脫慈禧的控制。慈禧特意在光緒的寢宮門前設置了這兩塊石頭,稱之「母子石」,欲以母子之情牽制光緒,並明確告誡光緒不能擺脫她的控制。

現在的玉瀾堂已基本恢復了皇帝寢宮的面貌,「母子石」原封未動,作為歷史的見證,它承載著留給後人的思考。

來源:北京晚報(文字:蓮蓮)

監製:蘇越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頤和園內尋奇石,「青芝岫」的俗名為何叫「敗家石」?
    而這幾塊大石頭,各有一段傳奇故事。樂壽堂前是「敗家石」青芝岫,俗稱「敗家石」,產自房山區,為明朝官員米萬鍾收集,後被清朝乾隆皇帝看中,運到頤和園中。頤和園內有個園中園叫「樂壽堂」,院內有一塊橫臥在漢白玉石座上的巨石,名叫「青芝岫」。
  • 頤和園賞花正當時,乾隆慈禧都住過的樂壽堂,這片玉蘭太美啦!
    正是春暖花開之時,皇家園林頤和園也到了賞花的時節。前一陣西堤的山桃花灼灼其華,而現在,則是看玉蘭花的好時候——尤其是位於頤和園清漪園的樂壽堂,幾株玉蘭正在盛放,玉蘭花與古建築相得益彰,十分漂亮!說起這樂壽堂,可是頗有些歷史。最早這是乾隆皇帝所建。
  • 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事:佛香閣靈異事件
    為母親慶壽更是不惜財力,除了修清漪園,從北京萬壽寺到頤和園還搭建了一條蘇州街,令人沿途唱戲慶祝。民間廣為流傳的《白蛇傳》就是乾隆專門為老人家修訂的。在其母死後更是用三千多兩黃金製作了金塔一座,用來做什麼?盛放皇太后的頭髮!這座金塔後來就放在壽康宮東佛堂內,今天您要是到故宮去還能看到。清漪園(頤和園)的修建一方面是乾隆為母親祝壽,另一方面也改良了京西的水利情況。
  • 揭秘頤和園的一離奇怪事兒:佛香閣靈異事件
    那麼頤和園的老樣子和現在有什麼不同?這些改動中又蘊涵了哪些秘密?接下來就讓咱們一起走進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說到這頤和園,估計多數人都不陌生,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的時候,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的甕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甕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而西湖就是現在的昆明湖。
  • 北京的初春,除了有象徵「希望的櫻花」,更有代表「報恩的玉蘭花」
    頤和園 頤和園的玉蘭花開的比其他地區早一些,它們最早給北京帶來春天的氣息。頤和園樂壽堂殿後有一棵紫玉蘭,在長廊東門邀月門南側還有一棵白玉蘭,它們是園內最古老的兩棵玉蘭樹,植於乾隆修建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時,距今已200多年。英法聯軍入侵時,頤和園大量玉蘭被燒毀,惟獨這兩棵紫、白玉蘭劫後餘生,是當年的遺物。
  • 北京——頤和園中最有「故事」的橋
    大家好,北京頤和園內的昆明湖上有一座17孔橋,這座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建造於清乾隆年間。這些石獅子的造型也非常有趣,他們有的母子相抱,玩耍嬉鬧,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在17孔橋的兩端,還有四隻石刻異獸樣子,看上去很像麒麟,形象威猛極為生動,這四隻也是這座橋上的鎮橋之寶。那麼17孔橋為什麼要建17個孔呢?在橋的正中是最大的一個橋孔,從橋的左右兩端數過來。
  • 圖個鮮|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曆·2020》
    12月5日,頤和園首次發行《頤和園二十四節氣日·2020》,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日曆以展示頤和園恢弘壯美的園林古建築景觀為主要內容,按照觀賞線路分區,包括宮廷區,長廊沿線,排雲殿佛香閣建築群,萬壽山前山中御路、山頂路、後山中御路,後大廟建築群,萬字河至後溪河兩岸,東堤,昆湖湖區12條經典路線
  • 人工拆牆怎麼拆最省力 拆牆注意事項有哪些
    拆牆注意事項有哪些?人工拆牆怎麼拆最省力拆牆時,必須先用電鋸鋸開牆面,並在地面上鋪上木板和破棉被、舊床墊、地毯等緩衝物品,然後才能允許工人使用大錘將牆面砸掉。這樣做,可有效防止對牆體結構、內置管線和樓承板的多重破壞。
  • 神奇動物在哪裡 乾隆可能是個被耽誤的動物學家
    神奇動物在哪裡 乾隆可能是個被耽誤的動物學家  從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間,乾隆皇帝親自召集了兩位當時重量級的宮廷畫家餘省和張為邦,交代給了他們一個重要任務,畫動物。與此同時,傅恆、劉統勳、兆惠等「八大臣」,也被分配了任務,給每一幅畫配文字解說,並抄錄典籍中的相關記述。
  • 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原標題: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正值頤和園建園270周年,頤和園耕織圖景觀歷史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傳說丨唐玄宗、朱元璋、乾隆,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唐玄宗正在宮中飲酒賞月,忽然有了月宮一遊的念頭,於是宣召國師葉法善。葉國師點頭應允,說聲不難,就把手裡的板笏往地上一扔,便化作銀色長橋,一頭在殿前,另外一頭遙遙直至天上明月。隨後,葉國師就扶著玄宗,走上橋去,不一會下橋便見一處牌樓,匾額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六個大金字。
  • 「北京頤和園」超詳細遊覽攻略!這些精華部分千萬別錯過
    「放棹只疑天上坐,憑欄真箇畫中遊。」 下面跟隨我愜然穿梭在有「皇家園林博物館「美譽的頤和園吧~~ 【初識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為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建造,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
  • 北京深秋的頤和園,用37張照片展示攝影師的視角(附拍攝機位)
    圖六長廊的中間位置是排雲殿,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圖二十六石橋兩邊欄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上圖是橋首的獅子,遠處是佛香閣。
  • 奇石愛好者的福利,中國的這8個省,奇石儲量最豐富,趕快去撿吧
    ,這個就一定要看這篇文章了,因為本文介紹了中國奇石資源最豐富的8個省,讓我們一一認識一下吧。第八名:湖北省湖北省是一個產奇石種類比較多的省份,因為在遠古時期,湖北省的人類活動非常多,就連傳說中的炎帝和神農氏都是出自湖北,這也造就了湖北省的人傑地靈,資源豐富,在湖北省,有各種各樣的奇石種類,比如綠松石,孔雀石,魚眼石等等,而在湖北,產石最多的地方就是黃石市,不但有以上所說的奇石種類,還有漢江石,堵河石,南河石,清江石等等,還是著名的宜昌瑪瑙。
  • 北海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大展」迎國慶
    據了解,大佛殿是闡福寺主建築,建於1746年(清代乾隆時期),是皇家禮佛的重要場所。1919年,大佛殿及後殿和八方亭均被大火焚毀。2009年,這裡開展文物古蹟挖掘,將其封閉。去年8月,闡福寺大佛殿遺址區內4家住戶完成騰退,公園以此為契機,集中開展了大佛殿遺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 乾隆的裹屍布值多少錢,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呢?這才是關鍵
    在二十一世紀的零五年代,清朝乾隆皇帝的裹屍布就出現在一場拍賣會上。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塊裹屍布是誰的,只以為它是清朝達官顯貴的袈裟;不過最後還是拍賣出九萬人民幣的價格。之後,時隔五年這塊裹屍布又出現在一場大型的拍賣會上。而這次它賣出近一點三個億元的驚天價格,可謂是有資格稱為史上最昂貴的裹屍布了。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選擇了能力平庸的嘉慶繼承皇位
    清朝有十二位皇帝,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兩位皇帝,分別是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因為這兩位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而在「康乾盛世」之後,清朝整體卻是在由盛轉衰。而這一過程,恰恰就發生在嘉慶時期,這一現象,也被後人稱為「嘉慶中衰」。
  • 英國送給乾隆3個「壽禮」,如果乾隆不當成垃圾,中國早就成為強國
    其實鴉片戰爭本可以打贏的,清朝也本可以成為世界強國,只是改變清朝國運的機會被乾隆白白浪費了。 為了說服乾隆通商,英國還特意給乾隆準備了三個神秘禮物,明面上是壽禮,其實就是展示品,打動乾隆的心。英國使者是馬戛爾尼,他覲見乾隆的時候,就把這三個禮物給拿了出來。
  • 奇石值不值錢,要看這9個方面,符合1條,你就「賺大了」!
    奇石,可以說是文玩圈子裡的一個比較小眾的體系,因為奇石具有獨特性,具有觀賞性,所以,慢慢的被許多玩家所接受,但是,畢竟奇石的歷史不夠悠久,所以,很多玩家對於奇石價值的判斷不是那麼在行,今天墨軒就跟大家來了解一下,奇石的價值該如何判斷,一般情況下,從這九個方面來判斷奇石的價值,只要符合一條,奇石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 成龍為它跳火山,《十二生肖》中龍首有什麼來歷?
    不少人看過電影《十二生肖》,裡面有個鏡頭是大哥為了龍首銅像勇跳火山的場景,這個場景感人至深,而今天我們的就來一探這個龍首的來歷。龍首屬於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包括龍首在內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朝乾隆年間鑄造,由宮廷西洋畫師義大利人郎世寧設計,宮廷匠師製作,是中西合璧的產物。郎世寧起初是要建造具有西方特色的裸體女性雕塑,可是乾隆皇帝覺得這有背中國的倫理道德,所以勒令重新設計。郎世寧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遂以十二生肖的坐像取代了西方噴泉設計中常用的人體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