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賞花正當時,乾隆慈禧都住過的樂壽堂,這片玉蘭太美啦!

2020-11-24 紫陌的陌行記

正是春暖花開之時,皇家園林頤和園也到了賞花的時節。前一陣西堤的山桃花灼灼其華,而現在,則是看玉蘭花的好時候——尤其是位於頤和園清漪園的樂壽堂,幾株玉蘭正在盛放,玉蘭花與古建築相得益彰,十分漂亮!

說起這樂壽堂,可是頗有些歷史。最早這是乾隆皇帝所建。樂壽堂在頤和園的位置非常好——背靠萬壽山,前臨昆明湖,原本這是作為乾隆皇帝退位當太上皇后享清福用的寢宮,這乾隆帝還真會挑地方。

樂壽堂的名字由來也頗為講究,語出《論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不過我們現在看到樂壽堂是光緒時期重修的,最早的毀於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入侵的英法聯軍之手。現在我們看到的匾額上的「樂壽堂」三字是光緒皇帝的親筆。

樂壽堂前的堂階處有銅鑄的梅花鹿、仙鶴和大瓶各一對,對稱排列。為什麼會擺放這些呢?原來這是取諧音寓意「六合太平」——同時,鹿、鶴在中國傳統文化都是瑞獸,代表吉祥如意,而大瓶當然是象徵「平平安安」啦!

樂壽堂玉蘭花已經出名很久了,盛放之時,白色和紫色的玉蘭開滿枝頭,與碧瓦朱甍的古建交相輝映,尤其在春日陽光燦爛的晴空下,更如猶如仙境一般!

這樂壽堂的玉蘭成名已經很久了——據說在幾百年前乾隆皇帝的時代,這位很會享受的皇帝,就曾下詔從南方移植過來玉蘭樹栽種在樂壽堂中。

到了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時,這位當時權傾天下的女人也是一眼就看中了樂壽堂這塊風水寶地,將重修後的樂壽堂作為自己在頤和園的寢宮。

慈禧太后的晚年時期,基本都是在樂壽堂度過的,可見她有多喜歡這裡了。那時的樂壽堂據說十分富麗堂皇,陳設了許多珍寶,而且還鋪設了電燈——沒錯,這裡就是中國最早使用電燈的地方之一。

樂壽堂有前後兩進院落,實地觀來,後方的院落幾株玉蘭亭亭玉立,風景更佳——據說玉蘭盛開的樂壽堂很早就有「瓊雕玉盞,繁花滿樹」的美名,可謂名副其實。

樂壽堂院落裡的紫玉蘭十分顯眼,這株玉蘭樹比周圍的白玉蘭開花要晚一些,在周圍的白雲蘭已經盛放之時,它還是含苞待放的狀態。紫色的顏色也在一片雪白的玉蘭花中十分出挑。

相關焦點

  • 樂壽堂的「敗家石」讓乾隆不惜拆牆破門,頤和園的奇石個個有來歷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是世界上最為廣闊的皇家園林之一。如今遊覽頤和園,園內有幾塊大石頭雕琢的「鎮園之寶」,便是絕對不可錯過的景致。而這幾塊大石頭,各有一段傳奇故事。樂壽堂前是「敗家石」頤和園內有個園中園叫「樂壽堂」,院內有一塊橫臥在漢白玉石座上的巨石,名叫「青芝岫」。
  • 頤和園內尋奇石,「青芝岫」的俗名為何叫「敗家石」?
    百年之後,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歸來,走到良鄉看到了這塊姿態不凡的「敗家石」,並對其讚不絕口,愛不釋手,他如獲珍寶,欲將其移到頤和園中。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為了將「敗家石」運進樂壽堂,乾隆皇帝不惜拆牆破門,將其安放在樂壽堂前,又在它左右分別豎起了兩塊形狀別致的柱狀太湖石,以烘託之。皇太后得知此石來歷後道:「此石既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
  • 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事:佛香閣靈異事件
    那麼頤和園的老樣子和現在有什麼不同?這些改動中又蘊涵了哪些秘密?接下來就讓咱們一起走進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說到這頤和園,估計多數人都不陌生,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的時候,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的甕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甕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而西湖就是現在的昆明湖。
  • 揭秘頤和園的一離奇怪事兒:佛香閣靈異事件
    那麼頤和園的老樣子和現在有什麼不同?這些改動中又蘊涵了哪些秘密?接下來就讓咱們一起走進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說到這頤和園,估計多數人都不陌生,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的時候,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的甕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甕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而西湖就是現在的昆明湖。
  • 慈禧60大壽竟發生這2件怪事:鳥不飛魚不遊,李蓮英趕忙說!
    這時候,她開始處處刻意模仿乾隆,想要與大清的這位男帝一比高低。乾隆晚年修寧壽宮,將皇位傳給兒子嘉慶,自己做一邊做太上皇一邊在那裡養老。慈禧搬進寧壽宮當然也有這層意思,但很顯然,在其他方面她沒什麼本事的,只能與乾隆攀比享受了。因為乾隆壽辰要去圓明園慶賀,並在沿途大擺排場,慈禧在自己六十大壽之前,早就盤算著去頤和園像乾隆那樣風光風光。
  • 北京深秋的頤和園,用37張照片展示攝影師的視角(附拍攝機位)
    圖六長廊的中間位置是排雲殿,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圖二十下圖是仰拍的仁壽殿一角,這類照片一定要拍的非常正才好,再有就是樹枝和建築不要有太多重疊。另外,這種逆光照最好用手機的HDR功能拍攝,這樣可以獲得寬容度更大的照片。就是可以把畫面中從明到暗的細節都能更好的展現出來。
  • 1900年代的圓明園:慈禧曾挖材料建頤和園,1900年被清軍自己洗劫
    1900年代詹布魯恩拍攝了一組圓明園殘跡照片,這是離1900年圓明園再次遭到破壞後最近的照片記錄。可以看到很多建築框架還在,經過民國後,建築殘骸就大為減少了。圓明園方外觀遺蹟,這張照片拍攝時候方外觀兩邊樓梯的西洋石橋還在,照片拍攝不久,樓梯就被拆毀,西洋石橋被燕京大學運走。
  • 甲午海戰:慈禧花1000萬兩白銀過生日,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
    甲午海戰:慈禧花1000萬兩白銀過生日,日本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 這條諭令中心意思是為慈禧太后籌備六十大壽,下令組建籌備委員會,2位親王,3名大學士,7名尚書,專門為籌備壽禮而組建如此豪華陣容,前所未有,而這一年距離慈禧六十大壽還有兩年。
  • 「北京頤和園」超詳細遊覽攻略!這些精華部分千萬別錯過
    頤和園 皇家園林,步步為景,頤和園的美是眾所周知的,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 下面跟隨我愜然穿梭在有「皇家園林博物館「美譽的頤和園吧~~ 【初識頤和園】 頤和園的前身為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白銀建造,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
  • 廈門冬天就這麼任性 花開正當時周末可以去賞花啦
    別的城市天寒地凍,有的地方都下過好幾場雪了,廈門卻一片暖意,春天氣息濃鬱。因為冬季的「缺席」,廈門的暖春特別長,花事也就特別繁茂。  一到周末,上梅海嶺賞花的市民就非常多,他們或三三兩兩坐在草坪上聊天,或圍成一桌泡茶休閒。即使不是周末,也有很多市民會來爬爬山看看花,放鬆心情。  【忠侖公園】  品種:梅花  梅花怒放讓你過「雪花癮」,賞花要趁早
  • 美翻了!北京花開成海,捨不得錯過!|北京地區|明城牆遺址公園|北京...
    (以上文字、圖片來源:北京晚報)眼瞅著這都3月12號了,每年3月下旬,玉淵潭公園櫻花將陸續盛開,拉開春季賞花遊園高峰。由於今年情況特,玉淵潭公園管理處在今日發布通告,宣布取消2020年玉淵潭公園櫻花觀賞季文化活動。已關閉的展室、遊藝項目繼續保持關停狀態。
  • 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紅嘴綠鸚哥」,原來慈禧太后也愛吃!
    波菜浙江桐鄉特產甜辣醬,傳說有一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一戶人家,時至中午,那家人就請乾隆皇帝用飯,其中有一個菜是菠菜燒豆腐,乾隆帝吃了感到味道鮮美,就打聽這菜名,主婦見來人不凡,就有意開個玩笑,說這是祖傳菜,名叫「紅嘴綠鸚哥
  • 清代名氣最大的酒樓,乾隆御廚曾親自掌勺,連慈禧都派人出宮點餐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這件事在任何朝代都是統治者最為關係的大事,百姓沒飯吃就要造反,天下就不太平。可是在太平時期,吃飯也不僅僅是果腹那麼簡單了,它關乎臉面。清代時京城就有很多高檔的飯館,那裡面吃的就是臉面。清代北京城著名的飯館有「八大樓」、「八大居」之說。
  • 老北京豆汁是食品工業中的生化武器,乾隆和慈禧也是愛喝
    文學界的美食流汪曾祺先生曾寫過《豆汁兒》的北京:「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另外,段子也包含在文章中:豆汁兒攤上的泡菜不算。一些保定村民坐下來,拿出兩張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告訴他,「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
  • 八國聯軍進城,慈禧西逃,路上吃缸豆靠嚼玉米杆解渴!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城,農曆七月二十一(8月15日),六十六歲的慈禧帶著光緒帝、隆裕皇后開始出逃,直到九月初四到達西安,耗時兩個多月,這就是史稱「慈禧西行」的重大歷史事件。農曆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凌晨,天還沒有亮,一顆流彈划過天空落入了樂壽堂的屋頂上,此時此刻的慈禧太后是再也坐不住了,穿上農婦的粗布衣服,剪掉宮裡標誌性的長指甲,梳了個漢人的髮型,帶著光緒、隆裕皇后、大阿哥溥儁【jùn】分乘三輛馬車,從神武門出,一路經過德勝門、頤和園,直奔居庸關。臨行之前她還命令太監把珍妃推入了井內!
  • 賞花正當時,香格裡拉醉美杜鵑花海全面盛開!
    五月,雲南的許多地方都開始步入夏季,而香格裡拉的春天似乎才剛剛開始。人間四月芳菲盡 雪域杜鵑始盛開。每年的五月,是香格裡拉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五顏六色的杜鵑花開遍山坡、湖畔、雪山腳,仿佛是簇擁在一塊慶祝香格裡拉姍姍來遲的春天。
  • 揭秘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竟對一隻壁虎耿耿於懷?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女人登上政治巔峰的一大典範,她雖然位居高位,卻不斷的對西方列強求和,諂媚求榮,最終親手葬送了大清王朝,被後世徹底的冠上了賣國賊的名號。政治上的慈禧雖然昏庸獨裁,但是她的生平卻也發生了很多趣事,有些更是讓慈禧極為避諱,不準別人談起的。那麼究竟慈禧太后最怕讓別人知道的一件事是什麼?這件事和守宮砂又有怎樣的關係?男人世界的小編為你揭開謎底。
  • 美成「藝術品」的口紅,在口紅上雕花,你的化妝包裡就缺這支啦!
    #校園創作大賽#近幾年,國貨正在飛速前進,美妝屆也一樣當然,還有很多老字號國貨品牌,如:百雀羚等,都開始了崛起之路。這是個看顏值的時代,口紅不光上唇要好看,外觀的顏值也是讓人心動不已,有些簡直就是美成了「藝術品」!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吧~首先要介紹的是花西子雕花口紅,花西子這款口紅雕花看起來很高級,包括口紅色號的名稱也是古風滿滿:知音繡、伯牙繡、湘妃繡、彤心秀等。
  • 乾隆的裹屍布值多少錢,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會值錢呢?這才是關鍵
    在二十一世紀的零五年代,清朝乾隆皇帝的裹屍布就出現在一場拍賣會上。當時人們還不知道這塊裹屍布是誰的,只以為它是清朝達官顯貴的袈裟;不過最後還是拍賣出九萬人民幣的價格。之後,時隔五年這塊裹屍布又出現在一場大型的拍賣會上。而這次它賣出近一點三個億元的驚天價格,可謂是有資格稱為史上最昂貴的裹屍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