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原理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導讀:MRI就是磁共振成像技術,本文主要講述的MIR原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它是如何工作的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359.htm

1.MRI原理--簡介

  MRI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簡稱,中文名稱為磁共振成像。它是斷層成像的一種,主要是通過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並重建出人體信息。為了突出這一檢查技術不產生電離輻射的優點,同時與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醫學相區別,放射學家和設備製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為「磁共振成像(MRI)」。

  其實MRI同PET和SPECT一樣,用於成像的磁共振信號直接來自於物體本身,但與PET和SPECT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從其工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物質的多種特性參數,如質子密度,自旋-晶格馳豫時間T1,自旋-自旋馳豫時間T2,擴散係數等。對比其它成像技術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樣,成像原理更加複雜,所得到信息也更加豐富。因此磁共振成像成為醫學影像中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

  MRI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它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原子核自旋軸的排列是無規律的,但將其置於外加磁場中時,核自旋空間取向從無序向有序過渡。如果此時核自旋系統受到外界作用,自旋核就會在射頻方向上旋進。外界作用終止時,自旋系統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維持這種狀態,將回復到磁場中原來的排列狀態,同時釋放出微弱的能量,成為射電信號,把這許多信號檢出,並使之能進行空間分辨,就得到運動中原子核分布圖像。

  拓展閱讀:

  1.各種醫學數字成像設備原理解析

  2.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系統架構

  3.磁共振成像(MRI)系統

pos機相關文章:pos機原理


相關焦點

  • [The Basics of MRI 5.5]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5.5
    網站:https://www.cis.rit.edu/htbooks/mri/index.html原著:Joseph P. Hornak, Ph.D.
  • AI讓MRI成像快了4倍,核磁檢查再也不用排隊了
    AI與MRI的結合要了解fastMRI的方法,首先回顧一下MRI的工作原理是有幫助的。為了創建需要審查的圖像,MRI使用磁場與身體軟組織和重要器官中的氫原子相互作用。這些原子然後發出電磁信號,就像燈塔一樣,指示原子在身體的什麼位置。這些信號被掃描儀收集為一連串單獨的二維頻率測量,即所謂的k空間數據。
  • MRI原理(1)
    大家好,我是影像小白,從今天開始就要在公眾號裡開始和大家分享有關磁共振原理的的相關知識了。
  • EEG vs MRI vs fMRI vs fNIRS簡介
    當然,MRI只向我們展示了大腦的靜態圖像 -解剖圖像,而不是大腦的實際活動。fNIRS進行腦功能成像的原理與fMRI相似,即大腦神經活動會導致局部的血液動力學變化。其主要利用腦組織中的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600-900nm不同波長的近紅外光吸收率的差異特性,來實時、直接檢測大腦皮層的血液動力學活動。通過觀測這種血液動力學變化,即通過神經血管耦合規律可以反推大腦的神經活動情況。
  • 核磁共振MRI成像原理
    圖5-16 選層原理且質子群有相同的旋進頻率,如以這個頻率的90°脈衝激勵,就可在人體縱軸上選出橫軸層面,如圖5-16。圖5-17 頻率編碼原理但Gy誘發的相位偏移依然存在,所以每一橫排發出的信號之間相位不一致,如圖5-18所示。
  • MRI系列|(三)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參數
    往期磁共振系列推送請參閱:MRI系列|(一)磁共振原理MRI系列|(二)彌散張量成像原理1.磁共振成像原理簡介組織間弛豫時間上的差別,是磁共振成像的成像基礎。該部分內容請關注下期推送:磁共振原理(4)——MRI的空間定位與K空間編碼2.圖像矩陣和視野理論上,體素尺寸可以像一個細胞那樣小。但是,實際上體素尺寸卻不可能無限小,因為有很多限制因素,最主要限制因素是計算機容量和單個體素所能被檢測的信號。因此,形成物體一個片層的256×256×1體素陣列可以轉換成一副像素陣列為256×256的圖像。
  • MRI基本原理學習筆記(二)
    利用發電機的原理,讓能動的xy磁矢量相對線圈運動,生電。利用共振。共振需要頻率一致,便能傳遞能量。
  • 免費試看 | 通俗易懂的【MRI原理與序列】視頻課程上線啦
    本次推出的MRI原理與序列課程由醫影金牌講師——南通市中醫院影像科(原飛利浦資深培訓師)的吳青山老師主講,希望大家能夠學有所成。本專欄MRI原理與序列共14節課程(目錄如下),可免費試看一節課。1、MRI成像的理論基礎2、MRI硬體組成3、K空間4、SE序列5、梯度回波6、T1和T27、反轉恢復序列8、平衡式自由穩態進動9、DWI10、同反相位11、脂肪抑制技術12、血管成像13、MRS原理與臨床應用
  • 你知道核磁共振(MRI)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嗎?
    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種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醫學影像新技術核磁共振掃描儀原理當無線電源關閉時,質子將恢復到原來的不受幹擾的狀態(與磁場對齊),並在此過程中發射無線電波,被接收線圈接收到
  • [The Basics of MRI 6.5~6.6]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6.5~6.6
    網站:https://www.cis.rit.edu/htbooks/mri/index.html原著:Joseph P. Hornak, Ph.D.選層的原理可以用共振方程來解釋。選層的獲得是通過在施加射頻脈衝 RF 時同時施加一個一維線性梯度磁場。一個 90o 脈衝與一個梯度磁場協同作用將可以使被成像物體的某一特定層面內的自旋塊偏轉 90o 。這一過程可以用下圖來描繪。
  • 最通俗易懂的【MRI原理與序列】視頻課程上線啦,值得一看
    【醫學影像服務中心】發布由【醫學影像服務中心】聯合業內7位實力講師共同打造的國內唯一線上課程【零基礎掌握
  • 【基礎理論】功能 MRI基本原理
  • MRI系列|(一)磁共振原理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MRI成像基本原理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MRI成像基本原理 山東中公醫療衛生人才網致力於為醫療衛生招聘考生提供最重點的考試信息及考試資料,其中醫學影像學也為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常考內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醫學影像學相關知識點。
  • MRI成像基礎(1)--MRI發展簡史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 科學出版社 , 熊國欣, 2007.倪萍. 磁共振發展趨勢及高場磁共振性能比較[J]. 現代醫用影像學, 1997(04):184-185.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方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 , 俎棟林,高家紅, 2014.陳豔萍, 彭學齡, 何凌冰. 磁共振行業發展概況[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