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看乳山潮汐湖
休息區
10月10日,位於乳山銀灘的潮汐湖溼地公園正式開園,向公眾免費開放,吸引了周邊數百名市民前來體驗。「才一年多功夫,整個湖區就變了樣,環湖栽種了耐鹽鹼植物,湖水也變得清澈,還設置了健身功能區,非常美!」從土地丈量、建設隊伍進駐到公園全部建成開放,潮汐湖附近居民陳海看著這裡一點一滴的變化。
潮汐湖原水域面積約3平方公裡,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棲息地。然而,讓人讚嘆的潮汐美景也曾遭遇危機,由於歷史原因,湖內淤泥沉積,周邊灘涂雜草叢生,湖內遺留的一些養殖作業,也給湖區生態環境帶來威脅,迫使原有溼地面積逐漸萎縮。
鋪設了環保材料的兒童樂園
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乳山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採取PPP的運作模式,引進國內知名綜合性園林龍頭企業——嶺南生態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對潮汐湖進行生態提升建設,打造集生態保護、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溼地公園。
為最大化恢復潮汐湖生態環境,乳山曾多次修改設計方案,僅保留了籃球場、網球場、兒童區等一些日常基礎性的休閒設施,去除大規模休閒廣場和入口廣場,硬質鋪裝縮減到原規劃的三分之一,陸地面積的綠化率超過80%。
在生態修復中,乳山市堅持「三不」原則——不建設硬質堤岸、不大面積硬質鋪裝、不大規模換土,實施湖內清淤,增加水體交換能力,營造鹹淡水溼地生態系統,保留原有蘆葦溼地和潮汐發電站,修復和涵養潮間帶灘涂。
公園一角
秉承生態駁岸的理念,乳山儘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態,以不減少水域面積為前提,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加以平整優化,完整地保留了原生黑松林、蘆葦植被區域,並豐富其他品種植被,保護潮汐湖溼地的生物多樣性。
與以往溼地和陸地公園建設不同,鹽鹼地上綠化是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由於潮汐湖陸地部分大部分屬於鹽鹼地,並且不同地塊的鹽鹼度不同,因此在植被綠化上需要因地制宜。
耐鹽鹼的紅色鹼蓬
「經過前期檢測,我們發現每塊土地的鹽鹼度都不同,所以,我們針對不同地塊制定了不同的綠植方案,大大提高了綠植的成活率。同時,通過地形營造,也豐富了潮汐湖的苗木種類和植被層次,提升了可觀賞性。」嶺南園林工作人員說。以往的鹽鹼地綠化,大都採取大規模換土方法,但大面積換土會對原有生態造成一定破壞,也並不可持續,為此,乳山在生態修復中堅持不大面積換土的原則,通過地形營造,利用物理結構,實現自然洗鹽進而實現鹽鹼地綠化。
在原有溼地生態修復中,乳山通過在淺灘區種植蘆葦、鹼蓬等水生植物,建設溼地保育區,為野生動物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和生存繁育空間,為鳥類、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庇護場所。
水鳥翱翔,魚兒嬉戲,如今的潮汐湖溼地公園,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在溼地公園項目建設過程中,乳山市以10公裡長的環湖路為輻射圈,規劃建設海洋文化展示、水上運動、城市印象、溼地保育、溼地遊賞5大功能區和26處景觀點。
「經過一年多的生態修復,潮汐湖不僅保留了原有水域面積,而且新增草坪30餘萬平方米,栽植黑松、白蠟、法桐等綠化喬木2萬餘株,沿湖種植蘆葦15萬餘平方米。」潮汐湖溼地公園施工負責人說,潮汐湖溼地公園宛如一條翠綠的緞帶,蜿蜒鋪展於銀灘西部,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通訊員 姜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