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從中央到地方,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作為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堅持高標準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做到責任明確、人員到位,堅持日值守報告制度。而對野生鳥類健康狀況是目前疫源疫病監測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謹防動物大規模死亡的疫情發生。為防止疫情傳播,溼地公園決定自1月24日起正式閉園。

即便是閉園期間,每天清晨,周宜祥都會早早地來到位於園區西側上容瀆閘站的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點,著手準備開始一天的巡查。途中他們數次停車確認鳥的種類與數目,尤其關注鳥類的健康狀況。甚至為研究淺灘上的一隻蒼鷺究竟是在睡覺還是生病而詳細討論與記錄。大約一個多小時後,周宜祥與同事對監測數據進行了交流與簡單統計,他在本子上記錄到:2020年1月30日,9:00-11:00,天氣晴,蒼鷺73隻,斑嘴鴨約2200隻,鸕鷀85隻,鳳頭鸊鷉10隻,喜鵲30隻,症狀正常,死亡數量無......為使監測數據客觀而準確,他們每天都要將核心區域巡查一遍,並將監測到的野生動物狀況詳細記錄下來,並通過手機微信和疫源疫病移動採集系統將數據傳輸上報。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重複發生,這是因為根據鎮江市野保站的相關規定,需要每天對野生動物監測狀況填報記錄表與巡查線路圖,實行零報告制度。截止目前,赤山湖地區未發現任何野生動物異常狀況。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得到有效控制,2月26日起,溼地公園景區在嚴格遵守各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實行「一日一進一測一登記」有序開園。不僅園區門口貼有醒目的防疫安全提示,參與疫情防控的志願者們對入園遊客逐一進行身份、行程信息核驗,以及體溫檢查,來往的遊客也非常配合地接受檢查和引導。
3月12日,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如約而至,空氣中依然透著些許寒意,不過寒冷的天氣並沒有阻擋住大家參與植樹的熱情。赤山湖管委會幾十名工作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紛紛拿起鐵鍬、鋤頭忙活起來。大家齊心協力種下近百株桃樹,植下一片新綠,為赤山湖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雖然離遊人如織的往日情形尚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家團結協作、齊心抗「疫」的日子裡,經過短暫「小憩」的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終會迎來人鳥和諧、鳥語花香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