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拉麵安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汽配圈有一副流傳已久的對聯,「汽配無人問,門前客流稀。橫批:明日黃花」。
去年,汽車服務世界發布過不少關於汽配城的文章,其中較為集中展示汽配城生存現狀與存在價值的有兩篇文章。
第一篇是《一批批的供應鏈整合者倒下了,而汽配城永遠還是汽配城》,體現的行業人士對於「汽配城生存力」的觀點。作者禹斌的核心觀點是:汽配城最近幾年不會退出舞臺,存在是必要的,而且這個模式很難被打破。
原因有三:
首先,中國萬國車的市場特點決定了汽配城存在的最大的必要;
其次,電話+微信是最有效的採購方式;
最後,就是備貨的問題,在他看來,有汽配城的地方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所有的貨品,幾千個商家備貨體系,使配件發貨的實效性大大提高。
第二篇是《正在「 消失 」的汽配城?》,文章核心展現了汽配城的生存窘境。
一方面,客觀的現實環境,使得汽配城舉步維艱。「店裡的車主客戶已經變得越來越少,基本是依靠原來積累下來的修理廠維持著生存。」
另一方面,電商平臺的興起,正在瓜分汽配城的終端車主群體,而修理廠客戶,雖然有些表示依然會從汽配城拿貨,但也有很多開始從供應鏈平臺進行採購。
雖然兩篇文章探討的方向不同,但卻都認可並強調一個基本事實:隨著城市改造相關政策的影響,全國很多汽配城都面對著相同的命運,被搬遷和改造。
有汽配商戶直言:自己幹了20多年,都有很多配件記不全,電商系統怎麼可能做得到,對我們來說,拆遷、整改之類的影響才大呢。
一、下半年,多地汽配城宣布拆遷、整改
事實的確如此。現階段,政策的變動對汽配城的影響比任何因素都來得深刻且持續。
最近幾個月,又有多個汽配城迎來了拆遷的命運,影響超4300個汽配商戶。
11月4日,豫鄂陝邊區最大的汽配產品集散中心、河南省第二大汽車配件市場——南陽汽車配件市場傳出拆遷消息,涉及商戶400多家,市政府人員已經進行了外遷實地調研;
10月30日,「蘇北最大的專業汽配集散中心」——徐州汽配城正式停止業務辦理。據了解,徐州汽配城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整體搬遷,搬遷新址已經公布,涉及近2000商戶;
8月,浙江省寧波市最大的汽配交易市場南大門汽配城被整改,遭到商戶的強烈抵抗並爆發衝突,牽涉300餘商戶,有消息稱該汽配城有拆遷的意向,整改只是前奏;
8月5日,廣州市白雲區龍歸街龍河中路一處汽配倉庫建築正式拆除,面積近2萬平方米;
7月15日,屢遭大火的天榮汽配城終於全面清場。1300多個商戶從著手找新店到幾乎全面撤離,只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
這些被整改或者拆遷的汽配城,成立時間都在20年左右,倉儲面積大、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業務涉及面極廣。以南陽汽車配件市場為例,成立18年,倉儲40000平米,佔地100餘畝,業務遍及豫鄂陝數十個省市。
被整改或拆遷後的汽配城們,生意都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拆遷,這意味著商家的「生意網」需要重新搭建,有時候還會因整改、拆遷等引發衝突。
今年8月,寧波汽配城就因為整改發生了衝突事件。當時,寧波汽配城下發緊急通知書,主要內容有三點:
1、清除門前堆放物;
2、每日9:30分前需將當日到貨整理完畢,禁止佔用公共道路;
3、禁止汽車、電瓶車、三輪車進入市場。
關於衝突的原因,有商戶說:「政府出於消防、環保等目的地整改,我們肯定積極配合。但需要給我們一段緩衝期,不能野蠻整改,畢竟二十年養成的習慣,想要一朝一夕就改掉真的很難。」
據了解,2019年該地區也經歷過停業整頓並初步完成了整修任務,這次的整改據說可能是因為有所反彈。
二、上世紀90年興起、巔峰期遭遇「政策」變數
90年代中後期,汽配城開始興起,這種將零散經銷商聚集在一起、提高整個配件與維修廠之間流動效率的形式。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汽配城逐漸成為國內汽車配件流通市場的核心渠道,很多汽配城也在江湖上打出了自己的名堂,「拆車件之鄉、中國最牛汽配城陳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說汽配城逐漸走向了巔峰也未嘗不可。
如同硬幣的正反面。幾乎同時,影響汽配城生意的因素越來越多,除了各種內部原因、網際網路平臺的衝擊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政策。
因城市規劃以及汽配城自身「年代久遠、管理落後、硬體配套設施跟不上」等因素,老牌汽配城幾乎都面臨著轉型升級、或者整改拆遷的命運。
以北京地區為例。早在2012年,北京地區就開始向外疏解各類市場,汽配城自然囊括其中。
2014年9月,交通部等十部委聯合發文《關於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汽車維修業要轉型做維修商業綜合體,鼓勵拓展服務範圍和能力,開展「一站式」汽車消費服務。
後來,在相關國家和地方城市規劃等政策的影響下,傳統汽配城開始要麼「轉型」、要麼「搬遷」。
有極少的轉型成功者。2005年成立的北京五方天雅汽配城,在2014年選擇重新定位開始轉型,更名為北京五方天雅網際網路+汽車產品市場,同時優化市場的功能板塊,從「單一的汽配城」到如今擁有「五大不同功能的板塊」,包括:整車新能源和網際網路線上店落地;汽車維修保養、美容、裝飾、改裝服務門店;汽車配件服務線下店;汽車精品和戶外產品;汽車網際網路企業辦公基地。
有媒體發現,瓜子二手車、人人車、京東京車會、新康眾等企業,以五方天雅作為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結合。
但更多汽配城只能默默退出原本的天地。
2014年,北京四元橋汽配城確定退出;2015年,有著20年歷史、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北京西郊汽配城開始搬遷;2018年,上海東北地區最大的汽配交易中心場中汽配市場和閘北區的一通汽配城相繼搬遷;2019年,廣州陳田汽配城開始拆遷。
如今,政府的汽配城整改動作愈加密集、周期也越來越長。
2019年上半年,貴州貴陽市發布工作通知:集中整治汽車配件市場,結合貴陽市汽配市場現狀,計劃完成規範整改9家,關閉取締3家,逐步引導全市汽配經營戶向合法合規市場聚集。在2018年,貴州已經持續一年多部門聯手、整治汽車配件市場。
三、拆遷後的汽配城現狀
「盛名不在」是這些汽配城拆遷後共同的命運。
幾乎所有拆遷的汽配城商戶,都被分散到當地的各個汽配城,分散過後的他們,曾經的影響力和商戶受益程度自然是大幅度降低。
以陳田為例,行業不少人說:陳田拆遷之後再無陳田。
老陳田的拆遷,讓商家們傷筋動骨。經過1年的漂泊和其他多個汽配城的配合,目前老陳田的商戶被分散到了其他區域的5個汽配城內。新陳田雖然慢慢有了生氣,但能否回歸巔峰,仍是個未知數。
天榮汽配城也遭遇了相似的命運。拆遷完成後的2個月,商戶中60%-70%左右找到了新的落腳點,但有30%-40%的商戶仍在外飄著;已經找到落腳點的商戶,也面臨著租金上漲、老客戶流失的問題。
欣慰的是,一些汽配城搬遷分散後,也在用更多「網際網路」的玩法希望讓自己更快回歸到車主的視野之中。
以陳田為例,雖然陳田商戶在「線下」被分散到了各個區域,但一些陳田老商戶選擇把活動空間延伸到了「線上」。
有商戶聯手開闢「陳田汽配城」線上交易平臺;此外,陳田拆車件抖音號(資料介紹是陳田拆車件官方帳號,未核實)也運營的風生水起,粉絲數達到了137.6w,獲得了693.6w的點讚。看了下相關的視頻,地址定位都是廣州花都(凱通)汽配城。
四、汽配城終將退場?
熱門話題有持續論證的價值。
2015年,有相關人士預言:2020年,全國上千座汽配城基本倒閉。
如今5年時間過去,汽配城雖然「困難重重」,但仍舊是汽車後市場服務鏈條當中的重要一環,承載著查詢、報價、交易、物流、配送、維修等種種職責。
同時,新康眾1000+,快準車服1300+,三頭六臂2400+…在這個汽配供應鏈平臺爆發、汽配城衰落的時間節點上,「關於汽配城生存力」的話題可謂經久不衰。
越來越多人會問:汽配平臺為何還未打敗汽配城?汽配城會不會退場?
也越來越多的人給出肯定答案:汽配城短期內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深究原因,行業老兵們的解釋往往最扎心、最通透、最直擊現實。
在汽車服務世界發布的相關話題之下,有讀者這樣留言:目前還沒有一家供應鏈平臺、汽配連鎖公司真正解決這個行業的供應效率、資金效率、數據效率問題。還是在極其傳統的買貨賣貨賺差價的底價值鏈廝殺。
汽車服務世界專欄作者黃燦也認為:「傳統汽配城一定不會沒落,其中佼佼者不但不會消失,還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他的理由是:汽配連鎖平臺目前衝擊的是「易損件商、輪胎油品商」兩種汽配城商戶,對於對於「全車件供應商、洗美汽保供應商、拆車件供應商」等實體汽配商的衝擊極小。其中,洗美汽保供應商雖然如今也受到不小的網際網路衝擊,但大的競爭主要來自於行業內部。
這一點,汽車服務世界也在採訪汽配商戶的過程中得到了相關信息的佐證。
有了解鄭州市場的汽配人說:鄭州的汽配城有自己的壁壘。「康眾他們做得都是易損件,但鄭州的汽配城商戶多數是不大做易損件的,主要做全車件。」
上海某汽配店老闆分析:「做得好的電商平臺大多都是做易損件,也是有原因的,利潤高、出貨量大、SKU也比較少,好把控;他們也有在維修廠附近大面積布局網點的能力,保障維修廠的拿貨速度。」
火把倒下,火焰依然向上。汽配城無疑擁有自己無法輕易被撼動的護城河,究竟是明日黃花還是歷史玫瑰?不如由時間來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