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首設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

2020-12-04 瀟湘晨報

11月18日,清遠市首個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清城區石角鎮馬頭山舉行。該基地的成立為清遠市開展科普教育提供良好的宣傳陣地,市民可以通過實地觀察體驗,進一步了解地球科學知識。

據了解,馬頭山丹霞地貌地質景觀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周邊發現的面積較大的、最具特色的丹霞地貌,其巖性以紅色砂礫巖、砂巖為主,在部分紅色砂礫巖層中含有較多灰巖礫石。在新構造運動、風化和流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以及凹槽、洞穴、溶洞等奇險的地貌,形態各異的山石構成一種觀賞價值很高的景觀地貌。此外,馬頭山丹霞地貌對於研究珠江三角洲地殼升降運動、三水盆地的形成與演化、北江古河道的變遷和演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省直駐清唯一地勘隊伍,近年來,九四〇隊在清遠開展了大量地質科普工作,積極推動地球科學知識普及。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四〇隊黨委書記、隊長溫漢輝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通過與科研院校及相關單位通力合作,發揮地質專業優勢,為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擦亮清遠「山水名城·嶺南綠都」城市名片提供地質技術支撐。

廣東省地質學會秘書長林希強表示,該區丹霞地質地貌別具一格,對開展旅遊、科研和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下一步繼續完善基地建設,面向社會公眾積極開展地球科學科普教育活動,推動我省地質科普教育事業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曹菁 通訊員:清日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曹菁 通訊員:清日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在清遠馬頭山風景區掛牌
    11月18日上午,清遠馬頭山風景區「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掛牌儀式隆重舉行!廣東省地質學會、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四〇隊、市旅遊協會、市自然資源局清城分局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掛牌儀式!清遠馬頭山風景區成為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
  • 茵冠生物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被認定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
    日前,「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關於命名深圳市科學館等63家單位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的通知」發布,茵冠生物生命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榜上有名,這意味著茵冠生物科普教育基地正式被認定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作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茵冠生物專業從事基因工程與細胞生物技術創新研發、轉化應用研究及技術服務,在細胞領域結合自身科研及業務優勢,承擔了政府在生物技術領域十餘項高科技創新研發項目。
  • 藍田縣城關中學成為藍田首個中科院科普教育基地
    中科院西安分院、陝西省科學院—「藍田縣城關中學科普教育基地」的成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科技強國的指示精神的體現,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學生對於科學的求知慾、探索欲,是推進科普教育工作常態化、規範化的具體實踐。
  • 上海交大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簡介)
    揭開轉基因生物的神秘面紗——上海交通大學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
  • 日照海洋科普館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決定新增日照海洋科普館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繼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之後,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 四川省級科普基地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近年來,四川省省級科普基地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兩彈城就是其中的典範。作為省級科普基地,彈城先後榮獲「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工業遺產、九三學社全國傳統教育基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四川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 小柒科技榮獲「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
    》江蘇小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其先進的科普教育模式及社會公益屬性榮獲「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科普工作,根據《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與管理試行辦法》,省科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聯合開展了2020年度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的認定工作。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09年底,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向中國科協申報參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歷經半年多時間的初評和終評,從全國眾多科普基地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再次獲得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高榮譽,成為全國406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並成為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三全」科普基地。
  • 科普活動又有新去處!餘杭區新增兩家市級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近日,市科協、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聯合命名了「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共11家,餘杭區有兩家:浙江省測繪資料檔案館(浙江測繪與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館),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
  • 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教育基地落戶韶關 持續提升全民...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市科技館舉行。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徐德詩、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劉大禾、空軍指揮學院研究員徐邦年、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劉定生4名老科學家,以及市科技局、市科協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 湖南(永州)地質科普基地:認識地球和礦產資源 弘揚生態文明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成文杰 周純 郭東燦 肖超)湖南(永州)地質科普基地是湖南省地州市唯一以地質科技教育為主題的科普基地,位於永州市經濟開發區409地質科技產業園內。以地質科技館為主要載體,通過豐富的地質展品和呈現方式,從地質的角度認識地球和礦產資源,弘揚生態文明,傳播綠色發展理念。
  • 青海冷湖火星營地被授牌為「火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科研科普基地」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9月27日電 (孫睿)記者27日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委宣傳部獲悉,該市冷湖火星營地被授牌為「火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科研科普基地」。冷湖火星營地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芒崖市冷湖鎮以西60公裡處的俄博梁雅丹地區,距離敦煌機場270公裡,距離德令哈機場430公裡。火星營地佔地面積約80畝,可同時容納60人睡眠艙住宿,100人帳篷住宿。
  • 2020年中國科普教育基地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產業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科學文化的快速發展,科普教育基地對我國的科普事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促進作用。我國科普教育基地截至**已經形成了完整而合理的體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都探索出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益與經營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為科普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也證明了發展經營性產業是科普事業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市場格局  我國科普教育基地截至**已經形成了完整而合理的體系。
  • 世界地球日在即,去這些科普基地準沒錯!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 ——野三坡景區第50個世界地球日宣傳活動第50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野三坡科普教育基地以「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自然資源」為主題,以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為宗旨,將於4月22日至28日開展科普宣傳進景區、進社區、進校園活動,向遊客、學生、村民發放宣傳材料,同時,利用基地內16塊LED
  • 八區二十八項功能,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歡迎您!
    成都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崇州館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為深入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市民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及正確避震逃生技能,於2012年9月投資2029.74萬元興建的社會公益性項目,基地選址崇州市街子鎮味江大道北段462號,佔地8.3畝,其中建築面積2690平方米,分為序廳、4D影院、地震模擬體驗區、地震災害區、地震知識區、防震減災區、避震訓練體驗區、結語區等,其
  • 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被評為烏魯木齊市2007-2012年度
    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獲「先進集體」稱號。作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普教育基地,五年來,新疆天文臺南山科普教育基地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天文科普活動。南山科普教育基地除全年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外,每年還組織開展「情系蒼穹」青少年天文冬夏令營、科學家進校園、路邊天文、天文科技輔導員培訓等系列活動。
  •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廈門2020年初建成專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2019-05-12 20:58:4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度先進集體...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度先進集體」稱號 2015-04-22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據說99%的人都不知道清遠有三隻「獅子」丨科普
    據說99%的人都不知道清遠有三隻「獅子」丨科普 2019-12-09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青島市全國科普日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場館開放(100家)
    今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禮讚共和國、智慧新生活。  青島市將在全國科普日期間,圍繞科技引領城建設、海洋城建設、鄉村振興、新舊動能轉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和垃圾分類的熱點問題開展341場科普活動。特別策劃「2019青島全國科普日網上科普行」專題(http://www.alexue.com/special/2019qdkepuri/),創造一場科學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