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今夜, 倘若你身處北半球,你便可以輕而易舉地尋找到傳說中的北鬥七星,在英國的朋友管它叫犁,大部分歐洲的朋友一般叫它四輪馬車。這幾顆常見的恆星在六月的傍晚時會出現在很高的天空。你還可以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到那個小勺子,也就是小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你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因為它的形狀太像一把勺子了。然而與此同時,小北鬥七星卻不是很好找。要找到它,你需要一片極為漆黑的天空,所以儘量遠離城市燈光。
那你該如何找到北鬥七星?
倘若你現在身處北半球,在六月的夜裡,你面朝北方,抬首望空,只要在夜空裡找到一個勺子形狀的星圖,你便找到了北鬥七星。所以北鬥七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值得注意的是,北鬥七星有兩個部分:勺頭和勺柄。看見勺頭那兩顆星星了嗎?它們被熟知為「指針」,指向北極星。
一旦找到了北極星,那意味著你也能找到小北鬥七星。北極星位於小北鬥七星勺把的末端。當然了,你需要一片足夠黑暗的夜空才能夠完整地看見小北鬥七星的全貌。因為相比於北鬥七星,小北鬥七星顯得有點黯淡無光。
對了,你可以在南半球看見北鬥七星嗎?是的,如果你是在南半球熱帶地區。如果再往南走,就很難看到了,越往南走,北鬥七星就越靠近北邊的天際線。
與此同時,當你往南過了赤道,北極星將消失於地平線之下而讓人無法看見了。
大和小北鬥星不是星座。他們是星宿,或明顯的星星圖案。北鬥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小北鬥星屬於小熊星座。圖片來自Dill Knob天文臺。
在他的經典著作《星星的名字:它們的傳說和意義》中,理察·欣克利·艾倫聲稱,小熊座從未在荷馬(公元前9世紀)或海西德(公元前8世紀)的希臘文學作品中提及到。這大概是因為在很久以前,這個星座尚未被發現。
據希臘地理和歷史學家斯特拉波(公元前63年-公元21年前後)稱,今天我們在小熊座看到的北鬥七星大約在公元前600年才得名。在此之前大家都把北鬥七星單純看作天龍座龍翼的一部分,
公元前600年左右,腓尼基人乘船造訪希臘哲學家泰利斯,他們向泰利斯展示了在大海上航行時如何用星星定位的技巧。據說泰利斯對天龍座的「龍翼」進行分割,從而找到了一個新的星座(小熊座),他的這一發現對航海者們尋找北極星提供了極大方便。
並非說只有我們才能對天空中的天體的稱呼進行改變,宇宙間的萬物本身就在不斷變化之中。比方說,在我們生活的今天,北極星為我們指出北極所在的方位,但由於歲差的存在,在公元600年之前,反而是北極一和北極二更加接近北極的位置。
指北針:北極一和北極二
換言之,無論夜裡什麼時候,或者一年中的什麼時候,又無論北鬥七星在夜空裡的方位如何,勺頭兩顆恆星總是指向北極星。圖片由EarthSky的臉書好友Abhijit Juvekar所提供。
總結:六月裡,當夜幕降臨,請別錯過尋找大小北鬥七星。
相關知識
北鬥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在北天排列成鬥形,因為這七顆星較易被觀星者辨認出來,所以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誌,是一個重要的星群。 北鬥七星之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第一天樞,第二天璇,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鬥。」。
作者:earthsky-Deborah Byrd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