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簡訊瘋傳「最近別吃橘子」
事件背後真相究竟如何?本報記者全方位調查杭州市場沒有四川產柑橘,誤食小蟲對人體無害
記者 杜悅 邊曉丹 文
「告訴家人和同事朋友,最近暫時別吃橘子,今年四川廣元的橘子,在剝了皮後發現小蛆狀的病蟲「柑蛆」,埋了一大批,還撒了石灰……」近日,這樣一則信息在杭城不少市民的手機間迅速流傳。
上網在百度裡一搜「廣元橘子」關鍵詞,排在最前面的十幾頁,更都是有關「聽說廣元的橘子莫發吃了……有蒼蛆病……」、「廣元橘子有寄生蟲,嚇死人了」的內容。
怎麼回事?流言還是事實?我們吃的橘子還安全嗎?
記者迅即展開了調查。
調查一「柑蛆」是什麼?吃了會怎樣?
有個笑話,說是蘋果裡吃到幾條蟲,最可怕?
答案是半條蟲。因為還有半條,已經在不知不覺時被你吞下了。
這次事件中,廣泛提到的「柑蛆」,究竟是怎麼回事?
省植物保護檢疫局測防科副科長、高級農藝師許渭根說,「柑蛆」其實是俗稱,它的學名應是柑橘大實蠅。其屬於外來入侵物種,是外來物種引進時,不小心捎帶進來的病蟲害。目前,主要發生在我國南方地區,比如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在嚴格監控下,我省目前還未發現有柑橘大實蠅為害。
他說,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我省的水果批發商們儘可能不要從有柑橘大實蠅發生的四川等地進橘子,以免傳播蔓延到我省。
專家說,柑蛆其實很不容易被誤食,因為多數長了「柑蛆」的柑橘,裡面的柑瓤被柑蛆吃過後,已經形成海綿狀腐爛,一眼就能看出來,只有極少數仍能保持柑瓤完好,因此,誤食的機率並不大。
另外,少量誤食柑蛆不會產生什麼問題,「基本和誤食白菜上的蟲子沒多大區別」。
調查二 杭州有產自四川廣元的柑橘嗎?
簡訊中稱,出現蟲害的主要是四川廣元的橘子。杭州有產自四川廣元的柑橘嗎?
記者走訪了杭州多家農貿市場和水果連鎖超市。
作為杭州市場上果品的最大集散地,農副產品物流中心的東、西兩大果品市場經理都表示,還沒聽說過這個事情,杭州也沒有四川產柑橘。
東果品市場經理王海根說,現在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時節,杭州的橘子,主要來自湖南和江西,本省的也佔了很大比例,如台州、衢州、寧波等地。因為橘子售價不高,一斤也就1塊錢左右,考慮到運費成本,特別是油價漸漲,當然是路途越近的越好。
「今年即使橘子真有問題,杭州市場上也不會有什麼動靜,因為我們根本不賣廣元的橘子,連四川的橘子也沒有,大家可以放心吃。」王海根說。
而在鳳起路一家水果超市,柑橘都標註了產地為「浙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的柑橘都產自臨海湧泉,她也沒有聽說四川廣元「柑蛆」簡訊的這回事。「現在買橘子的人很多,賣得很好。」
調查三 瘋傳的簡訊究竟是怎麼出來的?
針對這次事件,昨天下午,四川省農業廳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廣元僅有68000多株柑橘樹發生大實蠅疫情,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並未銷往外地。市場上銷售的柑橘都是安全的。
同時,他們也表示,將就這些流言和簡訊向公安機關報案。
那流傳的簡訊是從何而來的呢?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10月4日《華西都市報》一篇名為「廣元暴發大實蠅疫情,萬噸柑橘長蛆被深埋」在大小論壇裡廣為轉載。
報導中如此描述:在廣元市旺蒼縣某橘園,記者發現柑橘外表好好的,但撕開緋紅的橘肉,立即看到兩條比米粒長的白白的蛆蟲爬了出來……
幾經輾轉,記者聯繫上了這篇報導的作者《華西都市報》記者青興海。
「這篇稿子是很久前的事了呢!」當記者說明來意時,他有點驚詫。「當時廣元的一個讀者來報社反映,說他們老家正在大面積砍柑橘樹,我覺得有意思,就去採訪了。」
他猜測,也許是網友轉載了他的報導,又有人把它編成了簡訊,加之現代通信發達,以訛傳訛,才會發展成今天這樣的謠言。
深度
去年有海南蕉癌
今年有廣元橘子
謠言的力量真不能小看啊
這次事件,很容易讓人回想起一年前非常類似的「蕉癌風波」。
去年3月,一股寒流襲向海南香蕉業:因為「有毒」的謠言,香蕉價格大跌,蕉農苦不堪言。
究其根源才發現,主要是由於去年3月13日以來廣州部分媒體報導稱香蕉「巴拿馬病」不但是癌症,也是香蕉世界的SARS。沒想到, 這一關於香蕉樹常見病的消息,經各種渠道以訛傳訛,最後竟變成了「吃香蕉致癌」這樣的恐怖傳言,直接導致香蕉沒人敢吃,香蕉價格暴跌至「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每公斤2毛錢。
最終,還是在一個月後,國家農業部新聞辦公室發布消息,聲明香蕉枯萎病與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沒有任何關聯。同時,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就「蕉癌」風波特別做了調查分析。至此,「蕉癌」風波才得以逐漸平息。
謠言的力量真不能小看。在信息傳播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的相關部門越早站出來澄清真相,我們的市民心裡就會越有底氣,這樣的「謠言」才不會有藏身之地。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