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解的「醬油生蛆」現象:搞不懂是產品變質,還是真相「變質」

2021-01-09 調料家

原創茅石調料家昨天

「我們公司產品生產環節會超細過濾,會高溫巴氏滅菌,不能有蟲子在產品中。」針對再次出現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9月18日中午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稱。

儘管張欣在回覆中表示很多消費者都能正常理解這件事情。但面對「又雙叒叕」的生蛆事件,難免讓人質疑:「為什麼『生蛆』的總是你?」

醬油「又雙叒叕」生蛆

9月17日,《廣州日報》報導稱,湖南的李先生爆料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動的蛆蟲。

後據「貝殼財經」報導稱,記者與海天味業取得聯繫,對方表示,針對此事,「公司正在走內部的核查流程。」

今日(18日)午間,張欣在對《每日經濟新聞》的回覆中稱:「這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醬油生蟲在夏天很常見,主要原因是開蓋後,如未蓋好蓋子,醬油的香氣會吸引蒼蠅,有種蒼蠅會直接產蟲,因此有個研究機構專門做過研究,並出過一份科普視頻。」

張欣還表示,晚一些時候海天味業將對此事發布一份說明。

截至《調料家》發稿時,暫未收到海天味業對此事的說明。但在查詢海天味業官網時發現,早在2017年10月12日,海天味業就曾發過「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的聲明。

圖片來源:海天官網

在聲明中,海天味業強調:「關於醬油生蟲的現象,完全系消費者儲存不注意、不當造成,與醬油自身質量無關。」

圖片來源:藍鯨財經

值得一提的是,在媒體報導中,2018年7月13日的「海天醬油安全合格,請放心購買使用」的聲明中海天味業再次強調了醬油生蟲與質量無關。

從連續兩年的「同名」聲明來看,海天味業2017和2018年都被媒體爆出了醬油生蛆事件,並且,海天味業均表示完全系消費者保存不當,與產品質量無關。

實然,海天味業醬油生蛆的相關報導並不止兩起。

據《新京報》報導,2018年7月,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同年6月底,江蘇崑山消費者陳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僅開封三天的海天醬油也生了蛆蟲。

此外,僅2017年,在江西便有4起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被曝光。

2017年9月,江西南昌魏先生、郭先生均發現自家海天醬油有蛆蟲;鄒女士則反映,一歲多的孫女在食用了生蛆的海天醬油後,出現腹瀉、嘔吐等反應;同年10月,江西徐女士在只是拉開了一下塑封、還沒有完全開封和食用過的海天醬油裡發現蛆。

當時,此事件風波正盛,律師肖文軍曾對媒體表示,一而再再而三的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共同發力,不久的將來,或向海天醬油提起公益訴訟。

而早在2013年7月,南方都市報曝出拆封3天的海天醬油瓶裡有蛆蟲遊動;2014年,當代生活報曝出消費者購買的1.9升海天金標生抽食用過兩次後出現數十條白色小蟲;2016年,深圳新聞網曝出,深圳男子在海天醬油裡吃出蟲子,維權三個月未果。

為什麼「生蛆「的總是你?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對於醬油生蛆,海天味業無疑成為「中招」最多的品牌,甚至給人一種「生蛆的總是你」的錯覺。

事實上,從媒體報導信息看,除了海天味業外,李錦記、廚邦旗下的醬油產品都曾被爆出過「生蟲」現象。

對此,無論是從各大企業的回覆還是事件調查結果看,醬油「生蛆」與消費者保存不當確實有著直接關係。畢竟,在爆出的生蟲事件中,大部分的醬油產品是消費者購買回家開封使用一段時間後才發現的,而在後續的工商調查和執法檢查中,並未發現生蟲的醬油產品。

而對於醬油為何會「生蟲」,如果我們排除惡性競爭的「陰謀論」聯想,那麼這種事件的發生概率不會比買中500萬的彩票概率更大。

眾所周知,作為釀造類產品,越是大廠家、大品牌,無論從生產設備、生產環境還是生產工藝等層面看,其要求均處在業界領先水平,而這也是企業有底氣和產品自信的重要基礎。

但是,公關危機已經發生,海天味業也不得不接招。基於醬油本身的特性,以及無法預知的消費者行為,未來事件調查的結果,往往也會因為缺乏必要的事實證據,而最終又一次走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結局。

是食品安全隱患,還是消費者保存不當,無論哪種結果,都足以警示當前國內食品安全問題的複雜性與重要性——供應鏈管制不能鬆懈,企業責任重於泰山,但消費教育也亟需跟上。

同時,從市場層面看,無論是海天味業、李錦記還是廚邦,均是國內領先的醬油品牌。因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海天味業之所以「生蛆」事件頻發,這與「樹大招風」不無關係。當然,這裡的樹大招風並非單指市場競爭,也因其體量大、市場覆蓋率廣,被爆出問題的概率也大大變高,並且,輿論的受關注度也會更高。

眾所周知,作為唯一一個實現全國化的醬油品牌,海天味業在全國範圍內所有省份都實現了過億的營收。查閱海天味業歷年財報可見,自2014年02月11日正式上市以來,無論從營收、淨利潤還是扣非淨利潤三大指標來看,均呈現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

海天味業近年來營收情況

聚焦醬油品類,2017至2019年,海天味業旗下醬油品類分別實現營收88.36億、102.36億和116.29億,分別同比增長16.59%、15.85%和13.6%;即便在疫情影響之下,海天味業在今年上半年醬油品類依舊實現營收66.29億元,同比增長10.71%。

當然,無論如何,在輿論面前,我們都不應該盲目的將矛頭指向企業,更不應該指向「受傷」的消費者。

比如就醬油生蛆這事兒來說,有可能是原料本身附著蟲卵、生產工藝出問題、包裝不嚴和運輸過程受損、保存不當等因素造成,但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很難界定。因此,企業簡單粗暴的歸結為消費者保存不當顯然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同理,開封之後的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也不能盲目指責企業產品存在問題。

因此,一方面,企業應該以更加嚴苛的標準和要求來完善自己的產品,保障流通過程中的產品品質不會發生變化,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風險;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應該選擇正規渠道,保留消費憑證,在使用過程中科學存放,注意防止食物汙染,若家庭消費量不算大,儘可能選擇小包裝的產品,減少開封後儲存的時間。

參考資料:

藍鯨財經(作者:楊澤世)《海天味業醬油生蛆,官方稱消費者儲存不當所致》報導連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6292190178478551&wfr=spider&for=pc

新京報《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報導連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058916604214042&wfr=spider&for=pc

相關焦點

  • 醬油生蛆、吃醬油變黑,真的不怪醬油_
    今年7月中旬,有媒體報導稱有消費者在開封醬油食用後,發現醬油出現生蛆現象,事件涉及幾個知名品牌。事件引起了一眾網友的議論,隨後,專家也出來解釋了醬油生蛆的原因。在大家的持續關注下,不知不覺,醬油生蛆事件已經傳出有一個月之久了。近日,江西、江蘇、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先後在官方微博或微信上進行闢謠,表示醬油生蛆、吃醬油變黑,與醬油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
  • 從海天醬油生蛆事件看企業應如何應對輿情
    海天醬油生蛆事件輿情概況7月9日,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現場》報導稱,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對此,海天味業新餘總代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醬油含有胺基酸,夏天溫度過高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好放在冰箱內保存,或者放在陰涼通風處。
  • 海天醬油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 都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原標題: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
  • 氫氧化鈉變質與氧化鈣變質探究
    原理:Na2CO3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鈉與酸反應無明顯現象。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Na2CO3+HCl=NaCl+CO2+H2O  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或者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產生白色沉澱,說明已變質。
  • 雙匯再現生蛆事件!男子咬開火腿腸發現會爬動的「生蛆」索賠2000...
    據西安商報,惠東縣的林先生爆料稱,他於11月1日在超市買了一根雙匯火腿腸,咬開之後發現生蛆,第二天凌晨自己就因發燒就醫。林先生和廠家業務員溝通,業務員表示按照公司規定只能賠償一到兩百。隨後,記者聯繫了業務員,業務員表示,林先生只是看到火腿腸上有蛆,又沒有吃進去。
  • 夏天醬油裡長蛆是正常現象?這不是唬人!-夏天,醬油,蛆,蟲子,生活...
    氣溫升高溼度也增加,食品變質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那麼,你聽說過醬油裡長蟲子嗎?前段時間有消費者反映家中的醬油出現了生蟲現象。江西新餘的王女士最近買了一瓶知名品牌生抽醬油,剛開封用了不到一周,瓶子裡竟出現了大量活蛆,畫面不忍直視。
  • 如何確定氫氧化鈉是否變質?
    ,也是需要檢驗下是否變質的。原理:碳酸鈉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鈉與酸反應無明顯現象.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NaOH + HCl = NaCl + H2O ②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鈣溶液(或者氫氧化鋇溶液),如果產生白色沉澱,說明已變質.
  • 海天醬油自去年來出現第6起生蛆事件,全怪消費者保存不當?
    海天回應醬油生蛆系消費者保存不當近日,據媒體報導,江西新餘消費者王女士從某商超購入一瓶海天生抽醬油,剛開封不到一周,仍在保質期內的醬油出現了大量活蛆。隨後,該超市檢查了同一批海天生抽,但並未發現生蛆情況。
  • 探究氫氧化鈉變質問題
    氫氧化鈉及其變質的產物碳酸鈉,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認識和了解的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是中考的熱點內容.現就氫氧化鈉變質的問題分析如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考點1:氫氧化鈉的變質例1(2018.達州)小明查閱資料得知,氫氧化鈉溶液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變質,其變質的化學方程式是 。
  • 食研所|蝦仁吃起來軟綿綿的,是變質了嗎?蝦仁的真相
    本期作者:食慄派(公眾號:chestNutMates) 蝦仁吃起來軟綿綿的,是變質了嗎?你買的可能是阿根廷紅蝦仁。 阿根廷紅蝦仁,肉質鮮美,但煮熟後彈性略差,吃起來會有一種軟綿綿渣渣的口感,並不是不新鮮。 蝦仁,味道好,做法多,很多人喜歡。
  • 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這些特徵出現可能是變質了
    吃變質食物對人體的危害很大,我們常常都不知道一些食物是否變質,其實變質食物是會向你「表達」的,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下面我們來看看變質食物是如何向你「表達」的。(資料圖)變質食物有什麼特徵?變質食物有4種味道1.哈喇味。含油脂較多的食物放時間久了,如油類、糕點、魚肉類的幹醃製品、核桃、花生、瓜子等,就會產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難聞的味道,老百姓俗稱「哈喇味」。這是因為油脂很容易被氧化,發生酸敗,從而導致哈喇味的產生。2.腐臭味。魚肉、豬肉、雞蛋、豆腐、豆腐乾等富含蛋白質食物的腐敗變質,會產生腐臭味。
  • 海天味業稱醬油生蛆「不是企業品控問題」 屢現食安事件或影響生產...
    中國網財經9月18日訊(記者 賈玉靜)面對一個月內數起醬油生蛆事件,海天味業(603288.SH)方面今日回應稱「完全不是企業品控問題」。9月16日,湖南的李先生向媒體反映稱其購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不到一周後,發現瓶內有活蛆蠕動;9月9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周先生發現其買回家不到兩周的海天味極鮮醬油,表面漂浮著十幾隻白色蛆蟲;8月27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數日前剛買的的海天金標生抽,開封後瓶內出現蛆蟲。對此,海天味業董秘張欣表示,公司產品生產環節會超細過濾及高溫巴氏滅菌,不能有蟲子在產品中。
  • 探究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變質問題,聚焦中考
    二、氫氧化鈣變質的知識歸納1.氫氧化鈣變質的原因敞口放置,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碳酸鈉.2.檢驗氫氧化鈣是否變質的方法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如果產生氣泡,說明已變質.原理:碳酸鈉會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氫氧化鈣與酸反應無明顯現象.
  • NaOH、Ca(OH)2、CaO變質專題
    步驟1:取少量溶液於試管中,加入過量的        溶液,現象是                   ;步驟2:取步驟1中試管中的上層清液,滴入幾滴          溶液,現象是                ;結論:猜想I正確。
  • 不長蛆的醬油就是好醬油嗎?
    2020-11-13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鍾凱 食品與生活前段時間某知名調料品牌被曝光的醬油生蛆事件
  • 變質了的蜂蜜是什麼顏色?如何判斷蜂蜜是否壞了?
    食品變質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蜂蜜是大家喜歡營養食品,當然也存在變質的可能,大家平時看到的蜂蜜顏色各異,那變質了的蜂蜜是什麼顏色呢?,所以變質的蜂蜜也沒有固定的顏色,同時也不能以蜂蜜的顏色判斷是否變質。
  • 變質的蜂蜜什麼樣子?壞了的蜂蜜容易分辨嗎?
    變質的蜂蜜什麼樣子?壞了的蜂蜜容易分辨嗎? 蜂蜜是大自然的饋贈,由小蜜蜂辛勤釀造,是市面上常見的一種食品,而食品通常都有變質的可能,那怎麼知道蜂蜜壞沒壞呢?
  • 哪些食物可以常溫保存10年以上,仍不變質?
    但是1982年距今已經過去了38年,時隔38年的拉菲仍不變質,說明酒在合適的條件下可以保存10年以上。事實上,不止葡萄酒,世界上很多種酒都可以保存10年之久,我國白酒也是其中之一。除了酒之外,固體糖、鹽和醬油等在合適的條件下都可以存放10年之後,所以它們的包裝袋上沒有標明保質期。
  • 關於空壓機油變質前後的講解
    下面小編就從常識的角度給大家介紹一下空壓機油變質的原因:1、保存不當:空氣壓縮機潤滑油假定保存不當的話,很快或許就會遭到周圍環境的一些汙染,比如空氣中的一些塵土、水份等與潤滑油觸摸,致使其質變等等。因此,我們建議潤滑油最好密封、保持在潔淨、單調的環境下,而且留心防止陽光照射。
  • 手抓餅皮在購買之後遇到變質情況應該怎麼辦?
    我們要知道,如果吃下黴變的手抓餅皮引起腹瀉還是小問題,如果引起了胃腸道炎症,那可就麻煩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判斷手抓餅皮變質的情況,又應該如何解決呢?下面就讓小編介紹一下判斷其變質的步驟吧!第一步:如果我們製作完畢後發現味道不是很好,請不要著急將其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