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下,你的電動汽車「罷工了嗎?」
「剛買車時充一次電能行駛400km,現在只能跑200km了,就算是使用快充,電量充到90%後就充不進去了。即使不開空調,90%的電量也只能跑170~180km。」
「做夢都想不到,來的時候好好的,回不去了。」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在東北的雪天裡,純電動汽車隱藏式門把手被凍住彈不開的經歷。
△圖源錢江晚報
隨著冷空氣的到來,電動汽車續航問題給大部分車主帶來困擾,儘管近幾年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大幅提升,但冬季續航大幅縮水的難題仍然存在,部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甚至直接砍半。
低溫為何會成為電動汽車續航的「殺手」?
「20度左右是電動汽車最理想的工作溫度。簡單來說,環境溫度越低,續航縮水得也就越多。」有汽車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12月23日,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告訴記者,冬季電動車續航衰減主要受動力電池特性、空調和轉動系阻力三個因素影響。「電池作為一個化學產品,化學反應其實都跟溫度有關。」代康偉表示。簡單來看,手機電池電量在冬天不耐用,純電動車同樣如此,這是鋰離子電池本身就存在的特徵。在低溫狀態下,電池內部的一些電解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包括鋰離子遷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導電性都會進一步變差,使得電池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電池性能和容量揮發,對外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此外,冬季隨著氣溫下降,汽車的傳動系統阻力會產生變化。由於冬季空氣密度增大,導致整車的風阻和輪胎阻力都會加大,並且傳動系統裡的潤滑油脂在氣溫降低後,效率也會發生變化,所以電動汽車在冬天用同樣的動力行駛,消耗的電量會比其他季節更多。21世紀經濟報導
對此,電池專家表示:
「低溫低能」問題可解!
雖然電池無法解決低溫狀態性能差的問題,
但這並不意味著低溫下電動汽車裡程衰減的問題是無解的。
專家表示,動力電池最佳的工作溫度是5~35℃,可以採用將電池箱做成恆溫狀態的方式,確保動力電池處於最佳工作溫度區間,以確保車輛裡程少衰減甚至不衰減。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有了相關專利技術。同時,在使用層面,也可以採用室內停放、不要激烈駕駛、即停即充等措施緩解低溫狀態下車輛裡程衰減的問題。中國經濟網
相信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
未來這些問題一定可以解決。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電池和電池控制系統技術確實在低溫狀態下還存在很大缺陷,還有很多技術難點有待攻克。但他相信,通過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這些問題一定可以解決。「目前,我們可以採取一些保溫措施,以確保電動汽車在低溫狀態下順暢運行。雖然為了保溫,可能會犧牲一些續駛裡程,但這是值得的,也是可行的。」王秉剛進一步解釋,「現在很多電動汽車的續駛裡程都達到了300km、400km,甚至更高。在大部分場景下,這麼長的續駛裡程是夠用的,甚至有富餘。在這種情況下,犧牲一些電量用於電池保溫可行。」中國經濟網
不可否認,
新能源電動車作為一款新生事物進入我們的視野,
有它存在的一些缺陷,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它的很多優點,
比如節能環保、噪音低,
結構簡單、維修方便;
比如操控更加靈活等等;
這些都是它帶給我們的很好體驗。
所以我們對待電動車的評價不應以偏概全,
在看到它缺點的時候,
也應該看看它更多的優點,
相信未來新能源電動車,
會在長期發展中不斷進步。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編輯:姜玉函
責任編輯:李楊詩宇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